回忆父亲于力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38
颗粒名称: 回忆父亲于力群
分类号: K825
页数: 16
页码: 103-118
摘要: 于力群(1927—1993),生前担任乳山教学研究室高中数学教研员、乳山政协副主席,荣获威海市科技拔尖人才、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他为党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关键词: 个人简介 于力群

内容

笔者的父亲于力群(1927—1993),生前担任乳山教学研究室高中数学教研员、乳山政协副主席,荣获威海市科技拔尖人才、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他为党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一
  1927年3月27日(农历),父亲出生于胶县(今胶州市)东乡大西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7岁至11岁是在本村私塾里度过的。每天除认几行字外,还要带一大摞读过的书,虽然背得烂熟,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和嚼蜡一样没有滋味,与同伴围在方桌旁,好象一群木偶,几乎什么也不懂。
  笔者的爷爷是位耶稣教徒,在传教士的规劝下,12岁的父亲被送到胶城信义小学读书。这是一所教会办的学校。一些品学兼优的人为逃避给日本人做事,便屈于此教书。学校办得满有质量。一个农村孩子,刚从私塾里出来,到城里学堂读书,而且一下子就插到四年级,他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禁锢的小脑袋似乎炸开了。人生地不熟,课本更是从未见过。什么算术、国语、常识,太陌生太奥妙了。
  一年、二年、三年,名师们给他点燃了智慧的种子,焚去了禁锢的硬壳,添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他从全班最差的学生一跃成为全班的第一名,这神话般的变化,更让他感到:教师是开发智慧的金钥匙,是世界上最有本事的人,是最应当受到尊敬的人。
  他对语文教师颜皋如的印象最深,开始学国语时,他不会作文,要作文总是东拼西凑,有一次作文题是“给同学的一封信”,在最后的落款处竟写成了“X X手谕时成为师生的笑柄。
  颜老师见同学的思路太狭窄,便突如其来的在国语课上让全班同学每人绘一张自己所设想的学校平面图(草图),结果同学们全部画成了四合院式的,四周是教室,中间是操场。第二天上国语课时,颜老师失望地笑了,接着把自己绘的三张图让同学们看,一张是正房整齐排列的,一张是正房错落排列的,一张是楼房,同学们看了无不从心眼里叹服。在大家啧啧的称赞声中,颜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凡事要多动脑筋,要有创新,作文也是这样,要有新意。
  作文课又到了,同学们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迎接题目,并暗暗下了决心,这次作文一定要弄出点新意来。颜老师来了,没有出题,而是让同学们各画一张菊花,大家领会了老师的意图,于是,各式各样的菊花出现了。他画的是岩石上倒垂着盛开的菊花,下面还有2只小兔在舞蹈,自己也很满意。第二天上课,老师高兴地笑了,首先表扬了他的画构思巧妙,同时也表扬了全体同学这次画画得都有新意。正当同学们初享这成功喜悦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菊花”二字,并说这就是今天的作文题。同学们可谓清言妙语,畅笔豪情地完成了一篇各具新意的作文。这次作文,每个同学都有突岀的进步,他的作文得到的评语是:“词句通顺,意亦超群,可谓佳作也。”他不仅作文有了跨跃式的进步,别的学科也带动起来了。老师的循循善诱,激荡着他的心灵。他的内心在呼唤:“老师太伟大了! 一定要学好功课,更要做老师这样点拨知识的人!”
  二
  父亲15岁毕业于胶城信义小学,由于家境贫困,只好辍学回家。当过学徒,做过农民。在村子里,他的才华表现得十分突出:什么古今中外的事,邻居们都来问他;乡亲们写文字的事都来找他,诸如过年写对联啦,写信啦,给娃娃们起名啦,甚至小孩兜兜上的字与画也找他写写画画。这些使他深深体会到乡村太需要有文化的人了,广大儿童太需要识字懂道理了,心想,如果能当一名教师,为乡亲们出点力该有多好啊!
  两年后,他才17岁,村里就找他做了本村小学教师,他的理想实现了,便施展自己的所有解数,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上。学校共有3个班,另外2位教师都是老先生,为了使学生接受现代知识,赶上时代潮流,他把全校的音、体、美和算术课全都包下来,就好象救出了落水的儿童,他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1947年家乡解放了,他的思想也解放了。1948年,他带头参加革命教育工作。那时工作前都要参加培训,培训开始他考了全县第二名。培训结束,他领了一个职务城东区中心校长。他感到困惑和高兴,困惑的是:刚刚21岁的青年能担起重担吗?高兴的是:共产党的政策英明,不管老少,量才而用,使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不管碰到多大困难,也要把党交给自己的工作干好。
  新的工作开始了,他感到自己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都不能适应,太需要学习了,上级发来了《新民主主义论》一书,好象黑暗中见到了光明,迷航中遇到了灯塔,他如饥似渴地读呀,写呀,眼睛亮了,信心足了。
  为了学文化,他到处寻找中学课本。一次步行到城里开会,在旧书摊上发现一本破旧的《代数》课本,如获珍宝,毫不犹豫地省下饭钱把书买下,饿着肚子回到学校,不但不觉苦,反而感到十分甜美。
  为了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他亲自联系、设计并带领师生民工施工,不用国家一分钱,在倒塌的破庙中搬砖石,捡木料,12间教室拔地而起,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那又黑又瘦的脸上记录着他日日夜夜的筹划与奔波,在教育的沃土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直到今天,当地的老人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想起他为学校盖教室的那段感人的情节来。
  为了配合土改运动的宣传工作,他亲自扮演《三世仇》中的王老五,带领全区教师巡回演出,到各村进行宣传,多少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连春节都顾不上回家,他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感到生活很有意义,很充实。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除完成校长工作外,还兼任两个毕业班的算术课,他以身作则带领教师从打好基础入手,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相邻村庄的学生求亲告友,想方设法来他的学校学习。
  1951年秋假,在全县小学教师集训班上,他被评为全县“一等模范教师”。
  1952年胶县中学成立了,上级调他到县中教导处工作,一个没有进过中学门的人,要到中学去工作,他从内心感激党的培养,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何况这破格的安排,他下决心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报答党的恩情。为此,他要求自己尽快地提高政治与业务水平,要把没学的东西补上去。除完成工作外,他选了最难学的一科——俄语进行自学,跟老师听课,按要求收听广播,早起晚睡,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得以入门。有一个颤音“P”发不出音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总不见效。一天天、一夜夜,一个月、二个月……3个月过去,终于克服了这一难关。时代的弱者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困难,时代的强者在每一个困难中都会看到机会,就凭着时代强者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日复一日,水滴石穿,不到2年时间,便攻下了中学俄语全部课程和大学一年级课程,由一个连发音都发不准的初学者,一跃登上县中俄语的执教讲台,这一神奇的变化,使得当时的县中教师从心眼里折服这个从乡村来的仅有小学文凭的中学俄语教师。据当时在校学习的老一中学生回忆:“你父亲开始跟我们一起听课学俄语,不久就登台给我们讲俄语了。”
  三
  1954年夏,组织上保送父亲去山东省教育学院进修,他当时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27岁的人也象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呼喊“小学生要上大学了”,他太高兴了。
  一年的时间,不仅要把初、高中的数学全部复习一遍,而且还要学教育学、政治经济学等。虽然困难重重,但正合乎他的意愿。结果是以最差的成绩入学,以优秀的成绩出校。
  1955年,他被分配到离家约400里的乳山十中担任数学教师。当时思想上也有些波动,家中有我祖母、母亲和我们兄弟姊妹3人都需要照顾。离胶工作,不论对家庭还是本人,都会带来很大的不便,但一想起自己的成长完全是党的培养,思想逐渐通了,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义无返顾地只身踏上了东去的路途,愉快地投入工作。
  从1955年到去世,他先后在乳山一中、乳山师范、乳山教研室工作,扎根乳山,呕心沥血,期间的感人事迹、感人成绩非常多。
  父亲对教学工作特别认真,备课前总是先把课本上的题目亲自做一遍,不论哪一节课,他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从教材处理、教法确定,到习题搭配,一改再改,去去添添,不到上课不能停止。上课时,注意深入浅出,启发诱导,使教师教和学生听默契地配合起来,让学生在“悟”字上下功夫,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课外仔细批改,对每一位学生出现的错误都分别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及时辅导,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深受领导和学生的好评。
  1956年乳山一中成立高中时,缺少外语教师,父亲主动担任起这一任务,使学生及时得到全面地开课。在建一中的校办工厂时,为了解决工具缺乏的困难,父亲便亲自动手,从废铁堆里捡回一架报废的榨油机,硬是凭着手工凿剔、锯割、锤敲、锉磨……夜以继日地动脑动手,终于造出了第一台土压力机。后来又造岀了一大批的教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
  乳山师范开始建立工厂时,他和另一位教师硬是用手工一点点地努力,一件件地过关,从每一件工具开始到完成一件成品,经过不断失败,不断改进地艰难过程,终于制岀了第一台平板仪。为在铝板上钻1个直径1毫米的孔,没有工具,他便拿着绣花针在上面钻,白天过去,迎来星星,终于钻透了,这是水滴石穿的再现,是对一个人毅力的检验。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父亲从未给学生耽误一节课,家中的两次盖房、孩子的降生、儿女的婚嫁……有时电报几次催促速归,他为了学生,每次都是把焦急埋在心里,而没有动身。一次,回家过春节,假期仅有10天,正当他急着返校时,女儿病得厉害,她拉着父亲的手有气无力地说:“爸,你看我病成这样,再住一天和我说说话吧! ”在家人的苦苦哀求下,他住下了,可是天一黑,他又泪流满面地偷偷赶火车去了,及时地回到了学校。辛勤的汗水终归要结出丰硕的成果,父亲在乳山一中送了8届高中毕业班,届届升学率都很高,有的年份竟达98%,最低也是60%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
  在电视大学兼任“微积分”课时,他发现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入学考试成绩只有5分、10分。在辅导中,他采取“重点突出,分散难点,追根求源”的办法加以解决。每解一道题,总要带出一些旧知识,有时一直联系到初中知识,他耐心而又仔细地加以开导,这样,一面进行复习,一面完成了新课。学微积分时,父亲采取用刀切萝卜的办法生动地揭示出其内在的含义,使学生感到大学知识也不是那么神秘,学习兴趣倍增,加上及时个别辅导,搬掉绊脚石,学生成绩很快得到提高。学业结束,参加了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结果全班取得了平均85分的好成绩,处于全区的上游。
  父亲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要教好学,首先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在业务自修方面,他孜孜不倦地坚持自学,不分昼夜,不分寒暑,凭着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充分珍惜分分秒秒,借助煤油灯的光亮,登上了大学的殿堂。他学习兴趣浓厚,涉猎广泛,汉语、数学、外语、书法理论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中数学、俄语、书法三科,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1971年,乳山师范成立,父亲调师范担任数学巡回辅导员,他自编、自刻、自印教材,接连办了几期学习班,将各乡镇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学骨干培训了一遍,再让他们担任所在学校的数学辅导员。然后他就骑上自行车,深入到各所联中小学,一方面了解、解决教师们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总结他们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向全县推广,为全面提高乳山联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付出了心血,抛洒了汗水。
  从1973年到父亲去世的20年间,父亲一直担任乳山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作为一名教研员,既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善于搜集全国各地的信息,结合本地的教学实践加以综合研究,从而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可见,组织上安排父亲做这项工作是对父亲前段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父亲的高度信任。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父亲常常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记得每次假期回家,父亲总是深夜了还在翻阅资料,清早我们醒来时,父亲又早已坐在了桌前,给我们的感觉他整个晚上没有睡觉。假期尚且如此,平时在单位就可想而知了。我曾不解地问父亲:“都教几十年了,怎么还这么下功夫?”父亲严肃地告诫说:“学无止境,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要活到老学到老啊!”
  为了尽快地提高乳山的教学水平,父亲编写了《小学数学基本概念与题解》一书,这本书不仅受到了全县小学教师的欢迎,而且由山东科技出版社6次出版40万册,发行到全国各地。父亲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总结岀了以“展、练、示、悟”为层次的“索优展示教学法”,在乳山推广后,效果显著。后来父亲将这种教法整理成文,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我的教改探索”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父亲不仅注重教材、教法的研究,而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到一个学校,父亲总要挤出时间去听青年教师讲课,与青年教师推心置腹地研究每堂课的得失,从提问、板书等细节到授课的难点和重点,从课堂练习到课外作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研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循循善诱。有一次,一个在农村当民办教师的学生来信要借一本《教育心理学》,他到处寻找,在某校图书馆见有一本,但不外借,他便抽时间硬是抄了一本给寄去,并手书郑板桥的一首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笋,十丈龙孙绕凤池"相赠。这首诗表达了父亲的心愿和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
  四
  1977年父亲在指导小学教师开展“三算”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只用两手指头进行快速运算的方法 ——“快速指算法”。这种方法练熟了,就能达到“加减似流水,乘除快如风,乘方开方更简便”的程度。
  同年9月,乳山的两个小学生到山东省教育厅汇报表演“快速指算法”。表演厅里座无虚席,“指算”与“电子计算器”展开了比赛。先是进行加法运算,一位同志在12秒内一口气念出了十几个4位数,他的声音刚落,两个小学生便同时报出了结果,与稍晚一步的电子计算器亮出的结果完全一样。全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啧啧惊叹“快速指算法”的奇妙。之后又反复进行了多次四则运算,结果都是一样的。1980年5月在山东省珠算协会成立大会上,同年10月在杭州中国珠协理事扩大会议上,父亲分别介绍了“快速指算法”的使用方法,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于是,“快速指算法”很快出了名,来乳山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询问信上千封,报刊、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争相采访报道,山东电视台2次播放了有关的录像带,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派人来乳山拍摄了纪录片。
  1978年,“快速指算法”获烟台地区优秀科技成果奖。1979年,父亲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快速指算法》一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2次印刷了46万册,使神奇的运算方法传遍了神州大地。
  1986年,国家速算研究所所长史丰收同志特邀父亲带2名学生去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优秀歌手大赛的算分工作,结果这2位学生算得又快又准,胜过同时参加算分的电子计算机,在场的人无不叹服。
  返鲁后,受到当时省负责人白如冰同志的亲切接见,并现场观看了表演。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观看表演,使白如冰同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左看右看,问这问那,使原定15分钟的接见时间延长到90分钟。对这一科研成果,白如冰同志给予热情地肯定。
  当时济南市有一位干了几十年会计工作、号称“铁算盘”的人,听说这一消息后很不服气,便带着算盘亲自找上门来,要与这2名小学生比试比试,结果差得很多,他的手还没等把算盘珠拨上,学生早已说出了结果,使这位闻名泉城的“铁算盘”同志惊叹不已。
  为了表彰父亲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党和人民给了父亲很高的荣誉:1982年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并赴济南参加了表彰大会;1987年被评为“威海市科技拔尖人才”;1990年我们的一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
  五
  1983年,在乳山县政协一届一次全委会上,父亲被选为政协副主席。从此,父亲在做好教研员这一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肩负起参政议政的重任。
  这是父亲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党和人民对父亲的无限信任,父亲提笔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家中:“躬逢盛世霞满天,壮心不已自奋蹄”,表达了父亲当选乳山县政协副主席的喜悦感激之情和继续进取的决心。
  为了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父亲总是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心声,再用提案的形式反映给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父亲在教研室工作,有时每月要20多天外出到各乡镇学校检查、指导教学,但无论工作怎样忙,只要政协通知开会,他都要预先做好准备并按时参加会议。
  父亲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工作之余,常练不辍,曾获得“米公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两项优秀奖,其作品、小传和肖像被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和《当代书法名家墨迹》中,山东书法家协会、世界书法家协会先后接纳父亲为会员。参加政协工作后,父亲的书法派上了大用场。他利用书法歌颂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其中“华章馨世,高策惠群”这件作品于力群在书法创作(于良科提供)入选郑州市的“神墨碑林”。他利用书法宣传爱国主义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常写的联、屏多为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教人积极向上的诗词和佳句,如“鹏程万里”、“春华秋实”、“吹尽狂沙始得金”、“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利用书法联络友谊,扩大政协的影响,他的作品流传到海内外。
  父亲和政协书画组的委员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有不少具有绘画和书法天赋的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亟需培养,于是就和书画组的委员在政协领导的支持下,于1986年暑假义务办起了“乳山政协星期日学校书画班”,父亲亲自教授书法。从此,每到星期天,父亲都是在书画班里度过的,从没耽误一节课。有一次,父亲去无锡开会,主动放弃了游览太湖的机会,提前赶回来给孩子们上课。在父亲和政协书画组委员们的辛勤培育下,书画班孩子们的书画技艺迅速提高,1988年乳山举行中小学书画比赛,书画班有11件作品获奖,占获奖作品的45%,其中两件作品在《山东青年报》上发表。
  六
  父亲由于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长期超负荷地耗费心血,癌细胞也乘机在他身上泛滥。1992年春节后,经常性的腹痛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乳山电大的教室里有他讲课、辅导的身影,星期日学校书画班里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有时痛得厉害,他全然不顾,吃几片止痛药片又照样工作。直到夏季,腹部已经有了腹水,但他仍不肯去作细致的检查。到了8月份,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在家人和有关领导的催促下,父亲才同意去青岛医院检查。迟了,太迟了! 腹膜恶性肿瘤已经扩散到整个腹腔,医生悄悄地告诉笔者,他最多还能活半年。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使我悲痛如绝,背着父亲我放声大哭,不能自抑。直到现在,一回忆起这段情节来,我就会禁不住流出眼泪。
  治疗期间,父亲听说要花费不少钱,还有点舍不得,要回家不治了,我们做儿女的那能忍心呢!父亲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里,念叨得最多的是书画班的那些孩子们,弥留之际反复叮嘱我们:“要好好工作,报答党的恩情。”
  1993年1月11日上午10时许,耗尽最后一点生机的父亲停止了呼吸。12日上午,乳山县的领导、教研室的同事及学生们,老早就来到灵堂,等候向这位老师作最后的告别。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有人问我父亲,你干了一辈子教师,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了,可自己仍过着清贫的生活,划得来吗?父亲自豪地说:“教师是最富有的人,你看各行各业的人才,那一个不是学校出来的,我教过的学生,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变化有多大,始终都很尊敬我,这种喜悦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我觉得比谁都充实。”是啊,父亲的精神是充实的,他一生不谋私利,只求奉献,他热爱祖国,感激党对自己的培养,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这种甘作辛勤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兄弟姐妹,他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精神遗产将世代流传。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分为难忘岁月、往事回忆、人物春秋、科教文卫、板桥寻古栏目,收入“胶州中医事业发展概略”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良科
责任者
于良家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政协教育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于力群
相关人物
颜皋如
相关人物
史丰收
相关人物
白如冰
相关人物
乳山教学研究室
相关机构
乳山政协
相关机构
胶城信义小学
相关机构
胶县中学
相关机构
山东省教育学院
相关机构
杭州中国珠协
相关机构
山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机构
山东书法家协会
相关机构
乳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