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节日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97
颗粒名称: 郯城节日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2
页码: 91-102
摘要: 郯城县历史悠,民间节日习俗繁多,在这里仅就郯城人民的传统节日习俗作一浅谈。过年是什么意思呢?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后来,人们为了安排农时,开始研究历法,于是对年也就有了具体规定。此后,晚辈向长辈磕头拜年,祝长者多福多寿;长者在除夕晚给儿孙压岁钱,磕头拜年后给儿孙磕头钱。主人以烟酒、糖果待之。拜年礼节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为止。
关键词: 纪念日 节日

内容

郯城县历史悠,民间节日习俗繁多,在这里仅就郯城人民的传统节日习俗作一浅谈。
  春节(正月初一):这是一年当中人们最崇尚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叫过年。
  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据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它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赶它,用红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挂在门口,称谓“桃符”,还有的用砍来的青竹子燃烧,发出劈劈啪啪的 “声音”和“光”,“年”见了只有远走快跑。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后来,人们用“红对联”代替“桃符”,用鞭炮代替爆竹,直至现在仍如此。
  按史籍记载:“年”的含义,初义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叫“年”,谷一熟为一年,所以古文上有“年,谷熟也”的记载。后来,人们为了安排农时,开始研究历法,于是对年也就有了具体规定。早在夏代,我国就产生了夏历记“年”,是以月亮圆缺周期而定,一年十二个月,一年的开始叫年。历代朝廷对“年"的具体时间规定也不一样,夏朝的“年”为一月一日,秦汉的“年”是十月一日,以后又恢复为一月一日(即正月初一)。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为四季之首,正月初一又是春季的开始,所以,人们所把过年也称为过“春节。”
  过春节,人们忙的不可开交,家家打扫卫生、整理庭院、购置年货、洗涤理发、做年饭、备新装、祭祖坟、贴对联、走亲串友送年礼,新婚、未婚女婿尤重此节••…家家必做豆腐,寓意“都福”;打汤元面、蒸年糕、意为“合家团圆,年年登高”;户户杀鸡买鱼,象征家中“大吉、有余”;切“全菜”(用胡萝卜、粉丝等做成的凉拌),象征“全家和睦”。还要购置青竹,上面挂有枣、栗子、花生、铜钱,插在磨眼里,谓之“摇钱树”,祈求家庭富裕;有的大家族还要在三十的那天将祖先灵位请出,摆放在正堂屋,以备供拜。傍晚,在大门口放拦门棍,意为不让金马驹子跑出家院。晚饭摆出家中最好的酒、菜、饭,全家共饮团圆酒、共吃团圆饭。至夜,全家围坐火盆旁畅谈娱乐,彻夜不眠,称为“守岁”(现在守岁,多以看电视代之)。子夜伊始,新的一年开始,各家陆续忙煮水饺(必素馅,象征一年之中都过得很素气顺心)、摆供品、烧纸、放鞭炮、敬天地祭灶君、祀家堂。此后,晚辈向长辈磕头拜年,祝长者多福多寿;长者在除夕晚给儿孙压岁钱,磕头拜年后给儿孙磕头钱。拂晓,男男女女分别结队出门拜年,先拜直系,后拜同族,再拜乡邻。主人以烟酒、糖果待之。路上相遇,互道“见面发财,恭喜发财,过年好”等吉语。拜年礼节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为止。在郯城境内,有的地方出嫁的女儿正月初一在婆家拜公婆,正月初二,要同爱人和子女到娘家拜年;有的地方则不然,在年期(正月十五以前)是不到娘家去的,正月十六才开始由娘家人将其叫到娘家去。
  在过年期间,民间还有许多文娱活动,如有的地方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有的地方唱地方戏或京剧,正月十五以后,年期结束,人们陆续投入各种生产活动。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习俗正在逐渐淡化或消失,如赌博,新的健康的习俗正逐步成长,如看电视、组织各种文娱活动等。
  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年期的最后一天,人们尽力祝贺,吃汤圆、包水饺、办较好的菜全家共享。白天,有的村组织文娱活动;晚上,富户人家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穷人家户户做面灯,让孩子们点燃,做不起面灯的刻个萝卜灯,放上油,让孩子们点燃,有的还自做纸灯让孩子们挑着玩耍。生活好点的村民还买些烟花、滴滴锦让孩子燃放。在给孩子做面灯的同时,不少户还要整面龙,放在粮缸或粮囤内,以示吉祥。等二月初二土地节时再将其煮食。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做面灯的习俗几乎要被市面上岀售的各种各样的纸灯、塑料灯代替。各村百姓家中张灯结彩的多了,放烟花爆竹的也多了。随着生活的提高,元宵节的质量也在提高。
  土地节(农历二月初二):迷信传说此日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青龙节”。此时,气候转暖,万物复苏,百虫惊蛰,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旧时,农村人们过此节,要将五谷杂粮放在锅内煮或翻炒,谓之“煮虫”或“炒虫”,有的还要到土地庙烧香磕头,祈求一年的庄稼丰收。此日的清晨,人们要在家院和大门前用青灰画圈围仓囤,中间放些五谷杂粮,称“围仓囤”。现在在农村“围仓囤”的风俗已不多见,或说基本消失,但炒豆、炒花生、炸大米花、炸玉米花的习俗仍然存在。
  寒食节(清明节):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在这天人们多吃凉饭,为什么要吃凉饭?据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以后回国当上国君,为晋文公。他很快对随同他逃亡的大臣按功行赏,却忘记了一个大臣介子推。介子推跟随晋文公在外19年,一贯忠诚,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介子推是个很倔强的人,既然大封功臣把他忘了,他也不争功,就背起老母,到山西绵山上去了。晋文公想起介子推,要他出来做官,便马上派人到绵山找,没找到。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顺,心想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母亲出来的。绵山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山烧光了,结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柳树,被活活的烧死了。焚烧绵山那天,正是清明。人们为怀念介子推,便在每年的农历清明这一天,门榜插柳,不忍举火,多吃冷饭,所以又叫“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两天,人们至今还有添坟和祭坟的习俗,解放后有烈士墓的地方,还有给烈士扫墓的习惯。这都是表示不忘亡人的意思。
  这一天,人们往往还有到野外游玩的习俗,叫做“踏青”。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群众称“五月端午”。据传在战国时代,楚国出了一位有名的爱国者和伟大诗人 ——屈原。当时楚国屡受秦国的侵略,人民深受其苦,屈原为使楚国免受其难,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但受到秦国蓄意破坏和楚国旧贵族的坚决反对,使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遭到失败。楚怀王死后,屈原就被他的政敌排斥出去。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郢都被秦军攻下了,楚国朝内被奸臣搞得乌烟瘴气,60多岁的屈原救国的思想破灭了,他就在极端忧郁、悲愤、满怀爱国热情不得施展的情况下,于五月五日在长沙附近的汨罗江上,抱着石头自沉了。爱国爱民、正直不阿的屈原深孚众望,当人们知道他投江的消息后,都纷纷从四面八方划来船只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为了使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用糯米和面粉做的食品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以后每到农历五月端五家家要吃粽子,南方还要划龙船。
  五月五日,正是害虫活跃,瘟疫流行之时,人们为防五毒,门上插艾;男子带五香荷包;儿童指、腕系五色线,等下雨才解下放入水中,传说可变成龙。大多数人家还要煮鸡蛋、蒜吃,意在驱害虫逐五毒。
  半年节:(农历六月初一或六月初六)郯城这个地方过半年节有两个时间:郯北一带以六月初一为主,郯南以六月初六为主,半年节这天迷信传说是龙王晒龙衣的日子,百姓多在这天晒衣服。此节又正值夏收夏种结束之际,人们要蒸新面馒头敬天,庆丰收,随着会社的发展,敬天的习俗正逐渐消失。百姓多以此日作为庆丰收,改善生活的节日。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鬼节”迷信传说阎王从农历七月十三日起,就将所有鬼魂放出。百姓逢此节要上坟祭祖,有的到野外烧纸焚香,祭祀平时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此节,在郯城中部南部较盛行,而在郯北,人们不把中元节视为节日,故无上坟祭祖之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月,而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故曰中秋。此节是郯城人民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第一大传统节日为过年)。节前,至亲好友要携带月饼、酒及其他礼品互相走访或孝敬长辈,特别是新婚、未婚女婿尤重此节。和家还要到祖坟上烧纸焚香,送月饼、酒祭奠先人。中秋节的黄昏,人们摆好月饼、水果、酒先敬天地,然后或团聚赏月、共享天伦之乐,或举行家宴畅饮,出门在外的家人尽量在此日赶回,与家人团聚,取月圆人也圆之意。农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所以,人们欢度此节大有庆祝农业丰收之意。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解放前,乡间有的农家有蒸食重阳糕的习俗,有极少数有登高游玩的做法,解放后登高之俗已不存在。农民逢此节多吃米饭。1988年此节被山东省定为“老人节”。有关组织和部门对老人进行慰问活动或组织老人开展一些庆祝活动。
  腊八节(腊月初八):据说在夏、周时期有用禽兽祭祖的风俗,现已不存在。近代在我县,有部分人有喝腊八粥驱寒、祈福禳灾的习俗,其他无大庆祝活动。
  辞灶(腊月二十三、四):此节也叫过小年,传说腊月二十三、四是灶神上天述职的好日子,故称“辞灶”,旧时有“官辞三民辞四,痞子王八二十五”的说法,在我县,绝大多数在二十四辞灶,极个别人家放在二十三日,二十五日就无辞灶的了。辞灶时要烧纸、焚香、摆供、放鞭、送灶神上天。供品中有糖、馓子等物,但糖是不可少的,意欲粘住灶神的嘴,以防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乱说,所以,在旧时有的人家在辞灶时一面烧纸、焚香、破供,一面嘴中还祷告:“灶公灶母灶儿郎,年年有个腊月二十四,辞的您老人家上天堂,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同时,在贴灶神的两边,贴的对联也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其横披是“一家之主”。辞灶以后,等三十拂晓,放鞭、烧纸或麦穰(称金条),将灶神接回过年。二十四日晚饭,大多数人家吃水饺。现在贴灶神的已不存在,但放鞭、烧纸、吃水饺的习惯仍存。
  王玉安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书收入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郯城风景名胜、郯城地名考、郯城姓氏浅谈、郯城古代文化遗址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玉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春节
相关专题
元宵节
相关专题
土地节
相关专题
寒食节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半年节
相关专题
中元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重阳节
相关专题
腊八节
相关专题
辞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