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戴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73
颗粒名称: 二戴轶事
分类号: K828.7
页数: 4
页码: 241-244
摘要: 张庄镇有一村名大戴,汶河黄埠拦河闸处河南岸的小平原名叫小戴湖。道光《沂水县志》还记载,沂水南乡孙农社孙农村(今依汶乡孙隆村)有二戴祠。张庄境内的大戴、小戴和孙隆村的二戴祠,都与史称“二戴” 的汉朝戴德、戴圣叔侄俩有关。
关键词: 大戴村 戴德 戴圣

内容

张庄镇有一村名大戴,汶河黄埠拦河闸处河南岸的小平原名叫小戴湖。道光《沂水县志》还记载,沂水南乡孙农社孙农村(今依汶乡孙隆村)有二戴祠。张庄境内的大戴、小戴和孙隆村的二戴祠,都与史称“二戴” 的汉朝戴德、戴圣叔侄俩有关。
  启蒙读物《三字经》有“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的记述。《礼记》是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学者所记,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散佚。《隋书•经籍志》记载,“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时亦无可传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氏史记》二十七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又益《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现流传的《礼记》便是这四十九篇的《小戴记》。东汉以后,大戴《礼记》逐渐散佚,小戴《礼记》则流传下来至今。《礼记》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集,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戴德和戴圣不仅删编《礼记》,而且各自为《礼记》作了注释,以进一步阐述先圣先贤的言论主张,使得《礼记》所载的典章制度和礼乐规范更加完备。
  二戴是叔侄关系,戴圣是戴德之侄,西汉时梁(今河南、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处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元帝时期(前43一前33)。《汉书•儒林传》记载:东海人孟卿师事萧奋,以《礼》授后仓、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孝公为东平太傅。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大戴授琅琊徐良斿卿,为博士、州牧、郡守,家世传业。小戴授梁人桥仁季卿、杨荣子孙。仁为大鸿胪,家世传业,荣琅邪太守。”《汉书•儒林传》还记载:“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也”,“授翼奉、萧望之、匡衡”。
  后仓之师萧奋是东海郯人,后仓与萧奋同郡人。史书记载的后仓的六位弟子,戴德、戴圣是梁人,萧望之是东海郡兰陵人,翼奉是东海郡下邳人、庆普是沛人,匡衡是东海郡丞人。戴德的弟子徐良游是琅琊人。戴圣的弟子桥仁季及杨荣子孙虽是梁人,但杨荣官至琅琊太守。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后仓一派的学术活动圈,基本是在今鲁南苏北一带。也就是说,二戴的初期活动在琅琊与东海范围内。《汉书》记载的“石渠”即石渠阁,在西安,传为汉初名臣萧何创建,它既是西汉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又是儒学鸿儒谈论儒学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心。戴德“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是其后半生的事。
  清初学者刘绍武认为:“《青州府志》列二戴于侨寓,谓'其微时,从后仓,得高堂礼经之传。往来于齐鲁间,慕沂山水,在颜温里立书院,教授生徒。’近是,惜其居此讲礼,及殁而葬此。史传别无佐证,存疑可也。”清初大儒朱彝尊《曝书亭集》中也有“及殁遂葬于此”的考论。
  清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记载:县正南曰会川乡,领社二十六,其中有颜温社。
  今沂南县张庄镇北沿汶村尹氏族谱、南沿汶村张氏族谱都记载村名原为“颜温里”。颜温为何意?观清康熙《沂水县志》,当时汶河西岸与“颜温里”隔河相望的村记为“汉颜”,今记作“汉沿”;今汶河上游的“岸堤”,记作“暗的”;西南乡名刹“花之寺”之处的山,清《临沂县志》记作“王幅鼻山”,而《沂水县志》记作“王坡鼻山”。这可能因古代对地名的记录不甚规范所致。但有一点可肯定,“颜温”村因沿汶河而立村,后来村名演化为“沿汶”村,则是顺里成章的事。沿汶村离阳都故城十公里左右,两地以汶河、沂河水路相连。汉代,阳都县是比较发达的大县,境内的“颜温里”必是十分理想的立院授徒之地。
  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记载;“大戴村,在县西南一百里,二戴讲礼之处”。道光年《沂水县志》还记载:“二戴祠,由大戴村迁孙农社孙农庄。康熙三十二年知县沈(注:沈凤,广东西宁举人,康熙三十年任)修葺,有某撰刻碑文。”大戴村在沿汶村东二公里处,现无戴姓。依汶乡孙隆村戴姓,族谱记载由大戴村迁来。可以推论,大戴村与戴德有关。“小戴湖”原有村庄名“小戴”,与戴圣有关。今孙隆村戴姓与戴德、戴圣的关系就自不待言了。
  (李遵刚)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遵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戴德
相关人物
戴圣
相关人物
张庄镇
相关地名
大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