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49
颗粒名称: 清泉寺
分类号: K878.6
页数: 7
页码: 88-94
摘要: 清泉寺自建立以来,各朝代不断重修扩建,到民国年间已成现代规模,直至抗日战争期间,清泉寺才被毁掉。尽管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各朝代对佛教的重视程度不同,清泉寺兴衰变化较大。但它的人文遗产相当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清泉寺 九顶莲花山

内容

清泉寺坐落在九顶莲花山上。九顶莲花山位于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西南部,东、南、北为沂、蒙、汶三条河流所环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九顶莲花山下就是常桑杭村。据考证,常桑杭村即古琅琊临沂孝悌里,也就是琅琊临沂颜氏故里。三国魏黄初年间,复圣颜子的二十四代孙颜盛任徐州(治所在今郯城县县城北关)刺史时,由曲阜迁居琅琊临沂孝悌里(即今常桑杭村),并在此定居。现在,该村颜姓村民已繁衍至78代。据清泉寺遗址所存碑文及有关资料记载,清泉寺始建于西汉时期,至东汉时期已具相当规模。古代诸多文人名士、军事家、政治家等曾在此研修学业,留有足迹。为研究开发清泉寺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更好地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今将清泉寺的历史渊源及现状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清泉寺被毁前的概况。
  据常桑杭村年长村民回忆,清泉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前后。当时清泉寺从前殿(佛爷殿)至后殿(雹仙殿)约有3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前殿有佛爷殿(位于西部)和痘疹奶奶殿(位于东部),有东、西配廊。佛爷殿内供奉着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塑像,奶奶殿内供奉着痘疹奶奶塑像。配廊内张挂着规劝人行善事和惩罚恶人的壁画。其中一幅是龙抓着王小夫妇的头,正中间坐着释迦牟尼。佛爷殿前有一棵四五人合抱的银杏树及两棵大杨树。殿后有一棵三四人合抱的银杏树。两殿都有走廊,廊顶由青砖小瓦覆盖,地面由大石块铺成。殿前有两通龟驮碑。其中一通为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四月初八日《重修清泉寺记》碑和明朝嘉靖四十一年仲秋八月《重修清泉寺记》碑。两碑碑文主要记载了清泉寺一带的历史踪迹。另有一通碑为明朝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十月初十日建立的正方体碑。碑文中有“当有沂州郡北坎宫之清泉寺,丧贤公和尚,今有孝弟(古时弟、悌通用)建立□塔 ……”的记载。
  前殿与后殿中间是寺庙住持、和尚居住及接待客人的处所。有前后两个套院,东、西两边各有配房,另有厨房、厕所和水井等,有加工粮食的磨、碾等农家工具。房屋都是古代建筑,青砖黑瓦。苍松翠柏,环境极为幽静。
  后殿主要有雹仙殿和万善同归殿。雹仙殿在西边,万善同归殿在东边。创修和多次重修雹泉(神)殿碑记和万善同归殿碑记犹存。其中有一清朝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季春修建的万代流芳碑,碑文中载:“夫沂州之北七十里,名曰孝感乡,为汉之诸葛、晋之王祥、唐之颜真卿故里也……”的记载。除此之外,还有几十通残碑及其它未损坏的碑。1943年在雹泉殿被拆毁时,在雹泉殿西墙有一小碑(此碑已被毁坏),据该村老人回忆,碑文中有程咬金领兵在此驻扎和“捐钱一千吊” 的记载。雹泉殿内供奉着雹仙(神)塑像,长着十八只胳膊。据传说,雹神认为这一带是贤人辈岀的圣灵之地,因此对这一带的劳动人民非常关心,每遇旱天就打雷下雨,保一方风调雨顺,使人们安居乐业。但经常遭到恶魔的阻拦,便经常与恶魔势力发生搏斗撕打。在与恶魔打斗中,雹神有时被砍掉一只胳膊,紧接着又长岀一只胳膊,恶魔始终占下风。人们为纪念这位雹神,便在殿内塑了他的神像供奉着。1943年,人们在毁坏雹神塑像时,从雹神塑像肚子里拿出一本书,可惜此书今已丢失。在雹仙殿后有一清泉,被称为神泉。泉水很旺,一直流到山下成为一条小河。当时在神泉流经的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及桑树。在神泉旁边有一棵大柏树,夏天,人们茶余饭后大都在流水两旁或柏树底下乘凉,是人们避暑的理想处所。
  整个寺庙前边是一个很大的碑林,有石碑130多通,为各朝代所立。最晚立的一通碑是民国年间岳修五所写的碑。碑林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戏台。每年农历三月九日和九月九日两次庙会,由较有名气的戏班来唱大戏,香客云集,游人接踵,年年如此。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庙会才停止,香火也中断了。当时寺庙的建筑质量很好,无论是前殿还是后殿,都是古代建筑,青砖黑瓦,院墙有探檐,墙宽接近一米。
  二、清泉寺被毁坏情况。
  1943年前后,该地属沂临边联县铁山区。庙宇在这个时期被拆毁,寺庙里的银杏树,在铁佛寺建烈士陵园时用了一棵,1946年办县学时做桌凳用了两棵。几棵最大的柏树,被滨海军区调去做了手榴弹把子。庙里有一个三百多斤重的铜钟,被抗日武装部队运到现属依汶镇的潘家庄子,由李文奎父子为地方武装部队制造了“土压五”枪。清泉寺被毁时最后一名和尚是常桑杭村的孙隆吉,当时20多岁。“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破四旧”之风盛行,清泉寺大部分石碑被常桑杭村青年民兵砸毁,计有百余通,残碑有的被该村村民垒了牛栏,有的修了路,有的垒了地堰,所剩无几。后因九顶莲花山上的植被遭毁坏,神泉水流量减少,村民为了扩大水流量,便用在神泉内起石头放炮的方式企图扩大泉口,结果水线被毁,水流量反而越小了,神泉里的水仅在汛期才能自动流出。
  三、清泉寺遗址现存遗物。
  经多次普查,清泉寺遗址现存较完整的石碑有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初八日《重修清泉寺记》碑、明朝正德十五年十月初十日修建的正方体碑、明朝万历二十五年仲冬初十日修建的《沂州清泉寺记》碑、明朝嘉靖四十一年仲秋八月修建的《重修清泉寺记》碑。清朝康熙十二年修建的《创修雹仙殿碑记》碑、清康熙三十三年三月三日修建的《勒碑刻铭》碑、清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初四日修建的《重修雹泉庙记》碑、清嘉庆十牟十月十五日修建《重修雹泉殿记》碑、清道光元年修建的《重修雹泉殿记》碑、清道光十一年仲冬修建的《重修雹泉殿记》碑等。另有其它残碑二三十通和几通完整的碑,有石狮一对及古时砖瓦碎片等。柏树四五十棵,古神泉、碾、磨、水井、钟座、殿堂地基等犹在。在某些残存碑帽和砖瓦碎片上刻有“龙”的图案,所存砖瓦规格大小不等。
  四、清泉寺的历史踪迹。
  据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四月初八日《重修清泉寺记》碑文所载:“昔景公曾放于琅琊,曾点浴沂于温泉,此非齐鲁分疆之处,而圣贤所乐之地也。” “乃考古证今,原其所自,岂以唐之佛教而为然也。盖周有孔孟之所产,汉有孔明之全忠,晋有休徵之纯孝,此皆先圣贤士,比比而可考也。”从碑文记载知,春秋时期,齐景公、曾点等古代先贤都曾在此留有足迹,汉朝有诸葛亮的全忠,晋朝有王祥、王览的纯孝……
  在清泉寺东北方向有一座山与九顶莲花山相连接叫鬼谷子山。据传,战国时因鬼谷子曾隐于此山而得名,山上曾建有鬼谷子庙。鬼谷先生在此隐居时,孙膑与庞涓同在此地师事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嫉妒孙膑才能,诳孙膑到魏国,处孙膑以膑刑。后,孙膑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孙膑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与马陵。晚年孙膑又回到鬼谷子山一带在一清泉寺这个地方,建宅院一处,安度晚年,著书立说,完成兵书《孙膑兵法》。卒后,乡人在今清泉寺遗址西北角建一塔,对其进行安葬,塔址犹在。后人将其所著《孙胺兵法》竹简作为陪葬品放人临沂银雀山汉墓。
  过去寺庙的住持及僧人中有好多是修研佛学的高人,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造诣较深。同时,一些文人墨客和仕途失意者,借助寺庙隐身研修学业或著书立说。就清泉寺当时的规模来看,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文人墨客聚居、游乐的地方了。所以说,孝悌里一带在当时就已成为一个文化较发达的地方了。因此,颜盛由曲阜迁居孝悌里后,就在此定居下来。儿、孙、曾孙们除在家庭中教授学业外,也在清泉寺研修学业,学习成才,步入仕途。待别是颜盛的曾孙颜含,据《晋书•颜含传》载:他的长兄颜畿因病服药中毒,不能自理,成了植物人。当时颜含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为服侍兄长,足不出户十三年,闲暇时到清泉寺研习学业。待父母及两兄去世后,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因处方中有蛇胆,颜含遍寻不得,朦胧中有一青衣童子授一青囊。颜含打开一看,有一蛇胆,得胆药成,嫂病即愈。此事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颜含也被举孝廉做了琅瑯令。从此孝悌里的尊老爱幼之风闻名遐迩。
  在古孝悌里除颜、王、苏等姓人家外,还居住着章姓和麻姓两家,章姓为诸葛亮外祖父家。公元183年,诸葛亮母亲去世后,诸葛亮姐弟和大哥诸葛瑾较多时间在外祖父家居住,清泉寺就自然成为他们常去的地方和学习知识的处所。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东汉朝廷中相继发生了袁绍、董卓宫廷政变,纷纷诛杀宦官。时任太尉的曹操父亲曹嵩逃回老家安徽亳州避难,因曹操的岳父卞远是琅琊国开阳县的豪绅,卞远外祖父又是琅琊国阳都县的豪绅,所以曹嵩到亳州不久,为躲避朝廷追杀,由亳州来到琅琊国阳都县避难。因曹德妻长得较有姿色,引起了麻姓一地痞无赖的注意,他仗着在外做府尹的一位哥哥,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端调戏曹德之妻。时任兖州牧的曹操才决定将其父及眷属接回兖州。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派泰山太守应劭接曹嵩等去兖州。上路不久,曹嵩及眷属被徐州牧陶谦部将杀害。曹嵩被害后葬于今砖埠镇的大汪家庄村西,曹嵩冢至今犹在。因麻姓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又因打响场(秋收打场时,扎着彩棚,燃放鞭炮)触犯朝廷戒律,再加上曹操复仇心切,三次血洗徐州、临沂、阳都等地,把麻姓满门抄斩,并诛连到他姓,使孝悌里成为一片废墟,故孝悌里一度被称为“破庄子”,破庄子旧址(今常桑杭村东南角即当时破庄子旧址,现在仍不时拾到旧时的瓦砾)犹在。
  综上所述,清泉寺自建立以来,各朝代不断重修扩建,到民国年间已成现代规模,直至抗日战争期间,清泉寺才被毁掉。尽管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各朝代对佛教的重视程度不同,清泉寺兴衰变化较大。但它的人文遗产相当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刘存祥)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存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沂南县
相关地名
砖埠镇
相关地名
常桑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