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士绅李润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17
颗粒名称: 开明士绅李润生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208-213
摘要: 李润生,名廷泽,号绍宗,即墨市移风店镇后古城村人,系清末秀才.,当地之开明士绅。他出生在一个家资殷实知书达理的书香门第、封建礼教家庭,其父李书孔崇尚孔孟,饱学多才,名贯乡里。由于他处于良好环境饱受家庭熏陶,再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因而其文墨造诣颇为深邃,学识德操兼而备之,堪称近代墨邑之名流。
关键词: 李润生 开明士绅

内容

李润生,名廷泽,号绍宗(1890—1978),即墨市移风店镇后古城村人,系清末秀才.,当地之开明士绅。他出生在一个家资殷实知书达理的书香门第、封建礼教家庭,其父李书孔崇尚孔孟,饱学多才,名贯乡里。由于他处于良好环境饱受家庭熏陶,再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因而其文墨造诣颇为深邃,学识德操兼而备之,堪称近代墨邑之名流。
  润生先生熟读诗书,精通古文,满腹经纶,出口成颂,更兼书法之长,楷书草书均成模贴,在当地,素有“活字典”之誉。民国年间,曾受乡里拜托,书写“苦节延年”雕龙道碑,并撰写碑文于阴,其字体'之浑厚、语言之隽永,令世人赞叹不绝。
  李润生自青年时便从事教育事业,曾在家设私塾、学堂三十余年。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在封建礼教束缚的情况下,敢于冲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框框,独辟蹊径,创立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他一是采取分班讲授,因材施教。先将学童按聪愚情况划分好层次,对学习专心、天资聪敏者多讲,对天资差、无能为力者少讲,以保证其消化吸收,因此,他教出的学生不乏佼佼者。二是躬亲垂范,面命耳提。他给学生布置好命题文章时,总是学生做他也做。持将全班学生文章批改评定之后,他便拿出自己做的文章让学生传阅。学童们看了对自己文章的批改评语后,再看看师傅的范本,相比之下,心胸豁然开朗,次受教益。他工作认真,有时批改文章通宵达旦,细致入微。柱课堂上,对学生总是手把手的耐心指导不厌其烦。他不提倡体罚学生,而坚持以理服人,严中寓爱。三是注重德育,志在育人。他不单纯追求对学生的知识传导,而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他要求学生必须牢记三立,即立德、立志、立学。他常说:“无德无志,多么好的禀赋也不收为徒”。又云:“孩子就象一张纯净的白纸,出现了什么污点,只能说明为师之不足”。
  1927年前后,李润生拜读了孙中山先生的讲演集和三民主义等书籍,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他冲破了封建礼敬的束缚,果敢地跳出了旧思想、旧观念的囿苑,一束希望之光顿时照亮了他的心灵,使他对以前的老课程再也提不起兴致。处于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个教书人的事业心,他伏案自编了《三民韵语》一书;书中明确渗透着“耕者有其田”的思想,表达了当时人们之愿望,并让学生人手一册作为教材。进步的治学思想,远博的真知灼见,为学童们描绘出灿烂美好的前累。如他在讲解《三民韵语》中“耕耨有器,最省人力”一句时,兴致勃勃地讲道:“将来耕种锄割都使用大机器,大大节省了人力,到那时咱们庄稼人再也不用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苦熬苦干了”,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后发。此外,他还编写了《童蒙必读》、《幼学须知》、《四字鉴》等课本,作为学生按受新思想新事物及求知育人之教材,在当地反响甚佳。
  李润生先生为人忠厚、善良,每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著称,在乡里可谓德高望重。村中邻里有矛盾,都愿找他当调解人,他有求必应;不管是钱粮衣物,只要求他帮助,他條慨解囊;由于贫穷,有学童交不起学费者,他统予减免。他家有套马车,村里人打墙盖屋拉砖石,只要到他家一说,其兄长套上马车就走,干完活后从不在人家吃饭。正由于他知书达理,与人为善,因而在乡里普遍受到敬仰和爱戴。抗战初期,国民党游击队四起,他们打着抗日的旗号,拉枪拉人拉队伍,纷纷扩充实力。很多人来到李润生家,处于其在社会上的名望和财力动员其参加游击队,但都遭到了李润生的婉言拒绝。他不但自己不参加,同时还不准家人参加。1940年后,共产党人在移风地区密秘发展组织开展抗日活动。李润生先生通过频繁她同共产党人的接触,逐步认定了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唯一希望ol942年,共产党领导的即墨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移风地区成立,李润生先生殺然参加了革命工作,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并送出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参加了革命。这期间,他当过小学教员,任过小学较长。在漫长的治爭生涯肛,移凤地区方园五十余里范围内,经他亲授的学生多达五、六百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后来多数参加了革命,其中担任过县级科局长及区级领导以上的就达十余人之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子李安世就曾担任过建国后的即墨县县长。
  1946年初,当地土改刚开始,李润生先生立即动员全家,带头献出良田23亩,被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誉为“开明士绅”,更加受到群众敬仰。同年5月,即履县笫一次参议会召开,他被当选为参议长,直至1949年10月参议会撤销。1951年至1959年,李润生先生调至即墨县任文化馆馆长,在职期间,他积极认真地征集、整理各类文物和资料,对保护即墨的古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1959年,李润生先生光荣退休。退休回到家乡后,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研究古今资料,夕阳生辉,耕耘不辍。1978年古历10月27日,李润生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8岁。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名昌
责任者
王清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润生
相关人物
李书孔
相关人物
李安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