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家父林念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16
颗粒名称: 追忆家父林念洼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200-207
摘要: 家父去世整整十二年了。然即墨文艺界的老演员和一些上了年岁的观众却仍常常提及他,怀念他,并清楚地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与舞台形象。父亲是一介布衣平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人们之所以记得他,我想这与他曾为振兴即墨的京剧艺术做出一些贡献是分不开的。家父林念泮字文苑,解放后跻身演艺圈用名林涛,生于1911年。有一年刘奎童来即墨排演连台本戏《金鞭记》。将龙湾头二亩八分祖业田卖掉,去青岛“山大”医院治疗方愈。在此期间,家父有幸出席了山东省首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是当时即墨县的唯一代表。
关键词: 林念洼 即墨市

内容

家父去世整整十二年了。然即墨文艺界的老演员和一些上了年岁的观众却仍常常提及他,怀念他,并清楚地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与舞台形象。父亲是一介布衣平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人们之所以记得他,我想这与他曾为振兴即墨的京剧艺术做出一些贡献是分不开的。
  家父林念泮字文苑,解放后跻身演艺圈用名林涛,生于1911年。少时,他与陈乐亭、李程之等十余人受业于即墨闻人王卓泉先生,从此学业大进。家父天资聪颖,更兼勤奋用功,学习成绩每每列班级之首,深得师长喜爱。家父善写好画,真草隶篆、绘画、石刻俱佳,在墨邑城郭小有名气。当问及为何放弃绘画时,家父哂笑说:“有人私下评论我的血水画不在张伏山之上,就再也不做画了。家父性格要强,凡要做的事总要做好,不肯屈居他人之下,此实为其个性之所短也。家父书法、石刻造诣虽深,然所遗墨迹并不多。现我收藏的仅有其当年敬录的几首毛主席诗词,亦因没有装裱,而不咸样子了。即墨文化界的许多老同志皆因父亲的书体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而慨叹不已,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所改革开放之初,张伏山老先生每遇海外友人索画时,常邀家父为其画作跋或题款,想来穽亲的墨迹也随张老先生的画作传流海外了。
  家父三十年代初中毕业时,正值日嵬肆虐侵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大片国土沦丧。身为知识青年的家父报国无门,便与要好的同仁以酒浇愁。几杯下肚就大发牢骚,1会儿骂几句东洋鬼,一会儿又拉起京胡唱上几口京腔,以此来发泄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感。然曰久天长竟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与他的同仁们常常对着“洋戏匣子"墓习梅兰芳、周信芳等大师们的唱腔板式;有时听到青岛有京沪来的名角演戏,总要专程前往观摩。那份执着,那份热心,真是如痴如醉,走火入魔!日久天长,居然谙熟了京剧的各个行当与各类唱腔板式,唱念做扛逐渐入门,并且可以登台做戏献艺了。家父当时供职于即墨民众教育馆(即今之文化馆),闲暇时,经常与即墨城的名票友孙宗湘、徐东生、杨乃信,邵庚泉等活跃于马神庙、城魄庙、东阁等凡个戏楼上。有时还下乡演出,在当时名气目振,人称 “戏母子”。
  解放后,家父与邑人江崇晓、白东明、于汶德等组建了京剧戏班。该戏班以后庵村演职员为骨干,人称“吴蜀合”剧团(因演《群英会》得此美称)。“吴蜀合”的演出甚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也引起了县、镇两级政府的重视。后在工商联的协助下,在北阁村南端阁里街处建立了简易剧院——即墨民艺剧院。是时,家父已移职忠恕小学任教员,白天在校教书,晚上则去剧院演戏,同时还担任剧务上的总负责人。家父唱戏背词有超人的记忆力。有一年刘奎童(周信芳之内弟,在麒派中名声仅次于周信芳)来即墨排演连台本戏《金鞭记》。那时演戏无剧本,全凭传艺的老师言传身教。中午,刘老艺人仅说1遍戏,晚上演员们便需上台演出。由于当时演员的素质较差,经验也不足,便很难适应。家父除学会了自己的角色外,还能再给全场的人说戏,令刘奎童老艺人惊叹不已。家父当时已年届不惑,由于经常超强的劳累,体力渐感不支,最后终因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卧床一年有余。将龙湾头二亩八分祖业田卖掉,去青岛“山大”医院治疗方愈。上级领导为照顾父亲的身体,减轻其劳累,便让其辞去教员职务,专业搞剧团工作,他的每月一百八十斤小米的薪傩亦由剧团支付。在此期间,家父有幸出席了山东省首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是当时即墨县的唯一代表。会议期间父亲无阖了政治视野,并与兄弟县市的文艺工作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家父热爱党的文艺事业,以团为家,公而忘私。解放之初,公职人员工资收入较低,我家生活相当困难,家母经常把一些老辈人留下的“压箱”的绸缎衣服等拿到集上变卖渡荒。她经常发现原存的衣服不翼而飞,后来方知是被家父私下拿到剧团去作演员的戏装了;就连祖辈传下来的一根“灰莱拐棍”也被他拿到剧团做了“龙头拐杖”,其舍己为公之风范可见一斑。那时,尽管生活艰难,但在父亲和他的同行的努力撑持下,剧团的营业却相当红火,经常特邀京、津、沪一带的著名演员来即墨演出,收入的钱均用于剧团、剧院的再发展。演职员们不取报酬,无私奉献,只是每天打住戏后,每人配给两个火烧、一块戚莱。待遇虽低,但演职员们的人心之齐、纪律之严、情绪之高、练功之刻苦,恐怕当今之青年人难以置信。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组织安排家父去金口周唆完小任教。在此期间,家父又点燃了巳停演多年的周醱村办业余剧团之火,使其兴旺起来。就当时而论,周瞳剧团的演职员素质之好、戏路之广、行头之全,堪称即墨业余剧团之冠。后在黑石庄与王村剧团(该班子由即东京剧团原班人马组成)唱对台戏时,并不比这一县级剧团逊色,这里面自然渗透了父亲的若干心血。
  一九六二年因工作需要,家父又被调回即墨京剧团。在此期间,在县委宣传部暨县文教局的关怀支持下,家父移植改编了原淮剧本《李毓昌放粮》,颂扬了即墨籍历史名宦,深受好评。在传统京剧向现代京剧的过渡时期,家父又移植改编了《孙安动本》、《八一风暴》、《丰收之后》等剧本,并创作《雷锋》、《一夜春风》、《南瓜王》等剧目。后又与即墨文化馆的肖冰、范启龙合作,创作了表现即墨西北大洼种稻成功'的现代戏《幸福之路》。
  家父在事业上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他身兼数职,从负责剧务、组织演出,到编剧、抄剧本、写海报、写字幕,事无巨细,他总是抢著干、争着干。由于操劳过度,身体越来越虚弱。领导从关心他的健康着想,在其五十五岁那年,破例批准他提前退休。家父对党和政府给予的特殊照顾深表感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要给京剧团或柳腔剧团尽点义务,如抄写剧本、写词单、写幻灯、打字幕等。我保存的几个珍爱剧本也被他无偿地送给了柳腔剧团。
  还记得文革扫“四旧”时,家父把一生收藏的古书及名人法贴之类共两大包袱送至当时的文化馆,求其鉴定哪些属于“四旧”,那些不是“四旧”,当时的造反派连睬都不睬就扔在一边,当问及法贴属不属于四旧,回答是“字虽无罪词有问题,也在铲除之列家父回家后一天不吃不喝,只是伤心落泪,这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悲伤恸哭。是啊, 他一生视如珍宝的东西霎时变成了一堆废纸,怎不使他心痛如焚呢1正本莆源拨乱反正后,一次家父去文化馆看书,猛然见到自己当初送来的书籍,有的已经归档上架,真是高兴至极,也总算慰了其视蒂如命之心境。
  家父卒于1984年,專年73岁。他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即墨的文艺事业。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晓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林念泮
相关人物
陈乐亭
相关人物
李程之
相关人物
江崇晓
相关人物
白东明
相关人物
于汶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