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八角鼓曲调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112
颗粒名称: 胶州八角鼓曲调简述
分类号: J643.5
页数: 80
页码: 168-245
摘要: 胶州八角鼓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地方戏的特点,因此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其曲牌据说有48个。
关键词: 胶州市 八角鼓 曲调

内容

胶州八角鼓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地方戏的特点,因此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其曲牌据说有48个。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演员根据时代和内容的需要,淘汰了一些曲牌和增添了一些曲牌,现在收集的24个曲牌也就是演员较常用的曲牌,有:起字句,十不闲,倒推船,乱弹,诗篇,渔娥郎,坡儿下,罗江怨,叠断桥,太平年,打枣,南罗,风雪乱弹,银纽丝,莲花落,阴阳句,剪剪花,石榴花,赶板,一串铃,拴孩儿,锔缸,乐乐调,尾声。
  1、起字句
  是胶州八角鼓开头的四句唱腔,由四个乐句组成宫调式,落音分别为2、5、1,两个乐句中间加一个过门,也有的在第三句的中间再加一个过门,过去前两句的唱词多数为四字句,但也有七字句等。中速、抒情。下面是通常用的前两句是四字句,两个乐句中间和第三乐句中间加过门的段儿。例:根据加工整理,对起字句这一曲牌,我们又做了适当的修改,对曲调的诸因素进行了加工改造。如前两个乐句从速度上加快,力度上加强,六小节的乐句改为四小节,唱起来近似念白,使之更加
  曲艺化,四个乐句的落音不变,仍为2、5、1,第一乐句后面加一个两小节的过门,第二乐句后面仍保留过门,第三乐句的中间由过门改变两小节的小过门,这样使全段更紧凑。例:(郝金奎唱《朝阳歌》)
  (孙洪菊沈玉洁唱《双临门》)3、倒推船
  板式为一板三眼的慢板,每句都有很长的拖腔,是一个字少腔多的花腔,听起来象散板,适用演唱悲伤、忧愁情绪的唱词,上下两句落音都是1。例:(郝金奎唱《妓悲》)4、乱弹
  一般用于叙事叙景,中速,有四个乐句组成,落音为2、1、5、5,第一、三乐句每句都有两个小过门,第二句有一个长拖腔,第四句中间又加一小过门,结尾干净利落,不带拖腔。例:(郝金奎唱《拣柴》)
  5、诗篇
  曲调高亢激昂,演唱时要有一定的力度,由四个乐句组成,落音分别为6、2、1、2,第一、二、四乐句后面均有一个小过门,第三乐句后面有一个过门。例:
  (郝金奎唱《拣柴》)
  6、渔娥郎
  曲调抒情,用不同的速度就可表现不同的情绪。是较常用的曲牌。有四个乐句,落音为2、1、1、5,中间无过门,装饰音较多。唱八句词,也可进行反复。但对某些曲调因素略有改动,显得不重复。如《饯别》中一段就用“渔娥郎”唱了八句唱词。开头就用了散板式,最后的结尾又进行了重复。尽管八句唱词是用了两个四句的重叠,但使人感觉不俗而很协调,优美动听。例:(郝金奎唱《饯别》)
  7、坡儿下
  一般用于叙景叙事,曲调柔和婉转,速度稍慢,有四个乐句,每句都有拖腔,落音为5、1、5、5,是五声微调式,中间不加上。例:(郝金奎唱《瑞雪成堆》)
  8、罗江怨
  曲调抒情,速度稍慢,全段只有三个乐句,落音为2,2、5,第一、二乐句的中间都加有小过门,最后用一个大拖腔结束,显得格外轻松、动听。一般六句词,曲调从头反复。例:
  
  (郝金奎唱《饯别》)
  9、叠断桥
  有上下两个乐句,落音为1、5,七声徵调式,上句中间加衬腔,进行反复后又一个拖腔,下句同样在中间有衬腔,最后以拖腔结束。曲调还可用不同的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用一板三眼的慢速,则可表现悲伤、苦闷情绪的唱词,把速度加快一倍,则可表现兴奋、喜悦情绪的唱词,板式变成一板一眼。对曲调诸因素进行加工改造,衬腔和拖腔都可根据需要增减,来为新的内容服务。例A:
  (孙洪菊、沈玉洁唱《双临门》)10、太平年
  曲调欢快跳跃,节奏鲜明,速度稍快,适于表现兴奋喜悦的气氛。由四个乐句组成,落音为2、2、2、5,根据情绪不同,第三句落音也可为1,中间无过门,是胶州八角鼓唱段中较常用优美动听的曲牌。例:
  (孙洪菊、沈玉洁唱《双临门》)11、打枣
  由三个乐句组成,落音都为5,第一乐句后面有两小节的间奏,第二乐句中间、结尾都有一小节的间奏,最后用六小节的尾奏结束。六句唱词从头反复。例:
  (郝金奎唱《妓悲》)12、南罗
  由三个乐句组成,落音为1、2、2,第一乐句后面有四小节的小过门,最后以四小节的尾奏结束。速度稍快,力度要强,属快二板, 适用表演激情气氛。曲调可根据唱词多少进行反复。例:
  (郝金奎唱《鸳鸯楼》)13、风雪乱弹
  由八个乐句组成,后四个乐句是在前四个乐句的基础上进行了伸展。实际上还是四个乐句,最后落音为1,中间无过门,适用于悲哀情绪。例:(郝金奎唱《妓悲》)
  
  14、银纽丝
  一般用于叙事,中速,曲调比较柔和。由四个乐句组成,落音1、
  1、1、5,如唱八句词,最后结束仍落1音,中间无过门。例:
  
  (郝金奎唱《看妞妞》)
  15、莲花落
  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第四乐句和第六乐句后面都有衬腔,最后落音为5,中间无过门,曲调优美动听,是常用的曲牌之一。例:(郝金奎唱)16、阴阳句
  由三个乐句组成,落音都是1,五声宫调式,每一句的中间和结尾都有过门,显得有些拖,在传统段子中最常用,一段中能反复使用。适用于叙事叙景。例:17、剪剪花
  常用于叙事,中速,全曲共有三个乐句,其特点是,最后一句多数只用四字句,并加两小节衬腔再重复,最后一句结束,落音2、2、5,中间无过门。例:
  (郝金奎唱《拣柴》)(郝金奎唱《看妞妞》)
  18、石榴花
  表现忧愁悲伤,开始速度慢,中部加快,用来展现情绪的变化。有八个乐句,中间有小过门和重复句。用了七声徵调式,曲调婉转低沉。例:
  (郝金奎唱
  《拣柴》)19、赶板
  是胶州八角鼓垫腔唱段,即在正段未开始前,先唱一个小段,大多都是这一曲牌,曲调跳跃欢快,速度稍快,全段共四个乐句,落音3、1、3、1,中间有夹白,说中带唱,唱中有说,生情并茂,节奏紧凑,是很受群众赞赏的一个曲牌。例:
  (郝金奎唱《李婆子骂鸡》)20、一串铃
  曲调抒情,适于叙事叙景,只有三个乐句,落音2、2、5,中间无过门。例:
  (郝金奎演唱)
  21、拴孩儿
  由三个乐句组成,落音为1,5、1,第三乐句中间加有两小节的间奏,以尾奏结束。曲调适于叙景叙事。例:(郝金奎演唱)
  22、锔缸
  曲调既欢快流畅,又高亢激昂,一般在段子推向高潮时用的较多,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一句后面都有两句衬腔,显得有些拖,所以在新编唱段中,一般在前三句中保留一句衬腔,最后用两句衬腔, 效果很好,最后落音为5,中间无过门。例A:(郝金奎演唱)例B:
  (孙洪菊、沈玉洁唱《双临门》)八角鼓艺人鞠洪基(右)、王琢如
  (高愈诚拍摄王锡璧提供)23、乐乐调
  类似戏剧中的娃娃腔,又似民歌小调风味,看起来有四个乐句,实际上只是一个上下句。一、三(上句)完全一样,二、四(下句)略有改动,最后落音为1,中间无过门。例:
  (鞠洪基唱《荣归》)
  24、尾声
  用于全段唱词的结尾,要有一定的力度,速度可根据内容酌情处理,唱词可长可短,最后以短小的尾奏而结束。例:
  
  (郝金奎唱《饯别》)
  25、前奏与过门
  (1)前奏曲用于段子的开头,来稳定观众的情绪,接唱正段的 一个大过门(老艺人称大过站),例:(本篇举例均由王锡璧记谱)八角鼓艺人胡嘉骧
  (高愈诚拍摄王锡璧提供)附:
  胶州八角鼓曲牌
  郝金奎演唱王锡璧记谱、整理
  起字句十不闲倒推船乱弹诗篇渔娥郎坡儿下罗江怨叠断桥太平年打枣南罗风雪乱弹银纽丝莲花落阴阳句剪剪花赶板石榴花—串铃锔缸乐乐调拴孩儿尾
  声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

出版者:胶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对胶州地方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锡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胶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