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学教学略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050
颗粒名称: 塾学教学略谈
分类号: G629.299
页数: 4
页码: 209-212
摘要: “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文化的影响,塾学在社会上不象以前那样吃香了,但由于它历史悠久和影响深远,在乡村农民中塾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八年抗战中,在胶州西南乡的农村中,还有不少塾学。塾学也叫私塾,是由几家有孩子的户,联合起来聘请一位先生来教学的一种学校。这位先生的待遇是学生家管着吃,其工资能顶地主家雇佣的两个把头。
关键词: 塾学 薛凤仪

内容

“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文化的影响,塾学在社会上不象以前那样吃香了,但由于它历史悠久和影响深远,在乡村农民中塾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八年抗战中,在胶州西南乡的农村中,还有不少塾学。
  塾学也叫私塾,是由几家有孩子的户,联合起来聘请一位先生来教学的一种学校。这位先生的待遇是学生家管着吃,其工资能顶地主家雇佣的两个把头。我就在我村的塾学里上了7年学。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后入学。入学那天,先用驴或骡子把老师搬来,家长领着孩子们把老师迎接进学屋。寒暄后,老师就用红纸写了“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小帖,贴在学屋正中的北墙上,此刻便烧上香。老师先给孔子之位磕头,然后学生们在孔子之位前给老师磕头,这就算老师正式收了学生,学生正式拜了老师。在塾学里的学生并不太多,也就是十个八个而已;当然大户人家也有独请师傅的(教书先生只教这个大户人家的孩子)。我入学那年,我的老师已经在我村教学10多年了。这年跟我一起入学的学生共有7个,加上早入学的学生,共有18名学生——在私塾学校里这算是学生最多的学校了。
  我的老师是铺集镇高家小庄人,叫刘际唐。当时,他家曾祖孙3代都是私塾先生,在胶州西南乡比较有名望。新文化兴起以后,虽然反对办私塾学校,但教育科长是我老师的师兄弟(我老师父亲的学生),有此关系,所以并没有影响我老师的教学。教育部门下来查禁,亦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私塾学校的课程,有写字、念书、背书、讲书、对对子、作诗、作文。空余时间,学生跟老师学习有关应酬、社会方面的一些知识。
  塾师的教学方式与时间安排:
  一、正书。小学生一开始学《三字经》、《百家姓》,而后进入《四书》、《五经》的学习,《四书》、《五经》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每天早饭前,学生先把昨天晚学(晚饭前的学习)新授的课文,到教师面前背诵下来之后,再授新课。这新课要在当天的晚学上再背诵下来,再授新课文。这样连续3次新授课文,到第4次则不授新课文,而是把前3次所授的新课文一次背诵下来,这叫作“温课”。教师传授到6至8课课文时,则停止了授新课文,回到第一温课(即前3课)来背诵,这叫“熟书”。念书背书的时间是在每天的早饭前和晚饭前。书熟到一次能把这一至6或8课的课文背诵下来,再授新课文,依此类推。总之,所念过的书,都要求能背诵下来。又惟恐有遗忘,在每天的晚学上把熟过的书的多章联系起来背诵,但依旧要背诵新课文。
  二、写字。初入学的学生,买现成的仿本写字,叫描红。半年后,教师写上格子字,放在仿本里让学生照着写。3年后,学生就学习写小楷、中楷字(按照法帖写)。写字的时间是每天早饭后。
  三、讲书。小学生入学一年后,才开始讲书。着重于讲那部《四书》;讲书的时间是在上午写完仿后,讲授时间大约一个小时。这部“四书”要反复地讲。我上了7年学,老师就给讲了3遍之多。凡是讲的书都是学生念过的书。到五六年上,老师也给讲《诗经》,讲授时间则是在下午。
  四、讲诗。上到第2学年,老师就给讲授《千家诗》一一这门课学生们很感兴趣。在讲之前,教师先吟诵一遍,音调很好听,具有音乐性,每次讲授一首。晚学时,学生们就在老师面前背吟刚讲授的这首诗。《千家诗》大约一年就讲完。在第3学年里,老师就给讲授《青云集》(选讲)。在五、六学年里,老师就给讲授《古文》,学生们也愿意学这门功课,不光吟起来好听,而且文章的感情更动人。
  五、对对子、作诗、作文。在对对子之前,老师先教汉字的四声,这是为对对子打基础。教会汉字的四声,用六、七次课(时间很短)即可。刚学对对子,只出3个字的对子,渐次出5个字、7个字的对子;这五字对或七字对的句式,都是按照五言诗或七言诗句式出的。对对子,什么对什么呢?现在我归纳为“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对对子是在第3学年里开始的。学对对子又是为作诗打基础;在掌握了对对子本领的基础上,在第3学年里开始作诗。先作4句五言诗(即五言绝句诗),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即作8句五言诗(即五言格律);在第5学年里,即作12句的五言排律诗(我上学的时候就不提倡16句的排律诗了)。作诗的题目,大都是按季节命名,无非是风、花、雪、月一类。
  关于作文,命题一般是这部《四书》中,讲到哪里即从那里的篇章中摘出一句。开始作文,一般在第3学年或第4学年,其作文体裁是破承。随着新文化的发展,以后作文就不论什么体裁了,只要有内容,句子流利,感情动人,就是好文早。
  对对子、作诗、作文规定为每5天一次,这一天作为课日,我校规定是逢张应集。小学生是对对子;中级学生是一首诗;高年级学生是一首诗一篇作文。这天作诗作文的学生,晚学不用背书,老师不授新课。
  (本文作者薛凤仪系张应镇教委干部,已退休)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书院、义学、塾学等颇多,封建教育相当发达,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灾难殊深。“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胶州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

阅读

相关人物

薛凤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薛凤仪
相关人物
刘际唐
相关人物
胶州市
相关地名
西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