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反奉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990
颗粒名称: 郭松龄反奉经过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9
页码: 95-103
摘要: 郭松龄字茂辰,外号又叫“郭鬼子”。原籍沈阳,祖居沈阳东关水波箕胡同,出身于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他先在奉天速成学校毕业,又在陆军大学第四期毕业。
关键词: 人物传略 郭松龄

内容

一、郭松龄投奉前的简历
  郭松龄字茂辰,外号又叫“郭鬼子”。原籍沈阳,祖居沈阳东关水波箕胡同,出身于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他先在奉天速成学校毕业,又在陆军大学第四期毕业。最初在川军当营长,后到广东去另找工作,结果没办到,就愤然投黑龙江朱庆澜将军处当了参谋。但由于他的性情很特殊,与朱庆澜及其部下的人们多不相洽,所以呆了不久即又离开黑龙江,辗转而到奉天讲武堂,担任了战术教官。这算是他毕生事业的发轫。
  二、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
  割据东北的张作霖,早就抱着“家天下"思想,欲把儿子张学良培养成一个传统继位的“太子”,张学良刚18岁,就叫他当了卫队团团长,这是授以兵权之渐。后来又叫他到奉天讲武堂上学,以图深造,在讲武堂里,郭松龄正是他的战术老师,这样,他们便建立了师生关系,张学良始终对郭以老师称之。张学良是一个领袖人材,不同凡响。他在求学时代,就懂得留心物色可供利用的人选,于是在稠人广众中特别赏识了郭松龄。毕业归来后,即调郭松龄代理了他的卫队团团长。后来佳木斯地方不靖,土匪猖獗,他又叫郭松龄带一团人去打土匪。郭松龄为人很勇敢,能够吃苦耐劳,身背一支大枪,200粒子弹。行军时总是走在部队前头,打起仗来,也能身先士卒。所以到达不久,即剿灭了土匪,胜利回师,因此郭在张氏父子面前崭露头角,在奉系军人中也开始树立了威信。
  这时卫队团已扩编为卫队旅,张学良任旅长,后来改为第三旅。因郭松龄剿匪有功,又编了一个第八旅,让郭任旅长。这两个旅合署办公,一般人都叫它是“三八旅”。1922年春,我从日本陆军学校结业回国,就到三八旅当了参谋。在名义上,张学良是三八旅的负责人,但事实上他并不管事,每天只到旅部看一看就走,所有事权完全由郭松龄一人主持,郭极得信任,也就逐渐暴露了飞扬跋扈之态,调动军官,只用二指宽的纸条,拿着他这张纸条,即可以到差任职。由于调动频繁,使副官处常有接不上头的情况。
  三、在两次直奉战争中的表现
  1922年3月间,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张学良为第二梯队队长,以三八旅为主力。那时第八旅成立未久,而下级军官又多半是军官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人都认为这个队伍没有战斗能力,只能当一当输送队。谁知事实却正相反,第二梯队在东路战线上,首先攻下了京南胜芳镇,把吴佩孚的第三旅打垮了,俘得团营等旗子很多。接着又准备向霸县进攻,直捣保定。但这时西路战线上的奉军已经溃败下来,使东路军受到了影响,也不得不向后撤退。第一步撤到滦州,第二步又撤到山海关。在山海关內南起海滨北至石门寨附近,依傍高山,构筑了坚固的阵地进行拒守。在这一地区,双方战斗很激烈,第一团团长王兴文就是在这里阵亡的。照当时情况来看,于奉军很不利。如果战事拖长下去,奉军就撑不住劲了。幸而直军将领王承斌,是奉天绥中县人,他怕自己的家乡遭到战祸,就从中斡旋停战,双方达成协议,奉军才安然退回关外。
  张作霖失败后,常想报仇雪耻,设立整理处以整军经武,任命姜登选为处长,韩麟春、张学良为副处长。与此同时,郭松龄也设立了教导队,积极训练下级干部。1924年春,张作霖召集参谋会议,我也参加了。张作霖亲自讲话。鼓励大家好好地干,事后又作了一次“参谋旅行所谓参谋旅行,是奉军中的术语,就是预先指定一个地方,叫一群参谋人员到那里去,相度地势,虚构战事情况”作出种种作战计划,以锻炼应敌能力。
  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又开始,奉军分两路进攻,一路是一、三联军,第一军军长姜登选,副军长韩麟春;第三军军长张学良、副军长郭松龄。一、三联军由山海关出击,一路是第二军军长李景林,副军长张宗昌,由热河出击。一、三联军参谋长是魏益三,我是中校参谋。
  开战之初,韩麟春所指挥的第一军进展颇利,一下子就攻进了九门口。这时把作战科长戢翼翘调去当参谋长,我就担任了作战科长。第一军进入九门口后,受到直军的顽强抵抗,不能前进,南北阵线在山地内形成了胶着状态。同时,郭松龄所指挥的部队,在山海关正面猛攻几次,未能得手,也形成了对峙局面。姜登选与张学良感到旷日无功,就一同去找韩麟春商议进攻计划。结果,决定在山海关方面进行佯攻,而把主力用到九门口里头去。于是令魏益三督率阚朝玺旅对山海关进行监视,令郭松龄抽调山海关部队到九门口进攻。郭松龄当即亲到第一军军部,要求继续进攻山海关正面,以图进展。韩麟春则主张不必进攻山海关正面,郭松龄很不同意这个计划,一怒之下带队撤回。同时又以电话告知栾云奎团,也要他跟随撤走。这时栾正率部与直军激战。忽然听到撤退命令,不知何故,遂马上向张学良请示。张一面坚嘱栾团千万不要撤退,一面亲自飞马来赶郭松龄。出了九门口,到了李户庄,才将郭的队伍赶上。两个见面下马,痛哭一场,几经磋商,郭才又率部赶回。
  事态变化真有令人不可思议之处。郭松龄这一次回军,竟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大获全胜的机会,这就是冯玉祥给他造成的。因为郭军正在回军反攻的时候,直军将领冯玉祥突然倒戈西撤,使奉军第二军张宗昌部得以飞渡冷口进占了滦州,吴佩孚腹背受敌,别无出路,只能由秦皇岛上船逃走。当直军正在狼窜豕突毫无斗志、图逃心切的时候,恰与郭松龄回军反击的部队相遇,被郭军截杀了一阵,直军的武器军资、关防文书委弃满地,惶惶而去。在这一战役中,郭松龄所获的战利品甚多,光大炮就有167门,步枪及其他军资不计其数。
  尽管如此,郭松龄临阵东撤的事实已昭昭在人耳目,是无可讳饰的。事后张作霖曾派杨毓珣调查过。一般人都替郭担忧,认为他这一行径起码兵权是失掉了,谁知以后没有下文,不了了之。原来杨与郭过去是同学,替郭帮了不少忙。又因郭这次打了胜仗,功能补过。所以张学良对他毫无戒心,仍把军权交给他一人主持,与过去一样,这样,就使郭养成了正式倒戈的企图。
  1925年,张作霖任郭松龄为第十军军长,韩麟春为第十一军军长。韩因突遭父丧,并未到差。
  四、反奉动机与截杀姜登选的经过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其说不一,而比较主要的则是因他没得到安徽督办的地位。当奉军夺获了江苏及安徽的地盘之后,张学良有意让郭担任安徽省督办,并曾向郭征求过意见。但郭不肯说实话,又说愿意继续练兵。与此同时,郭却派他的心腹彭振国去安徽省督办公署当参谋长,又派了一个卫队营到安徽去,并把自己的第二旅调驻安徽蚌埠。他的意思是想拿这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自己愿意去当安徽省督办。但张学良并没注意到这一点,只认为他真心愿意练兵。于是即任命姜登选为安徽督办;杨宇霆为江苏督办。不久,局面大变,南方军事节节失利,杨宇霆首先放弃了江苏逃回东北,接着安徽吃紧,姜登选也只得仓皇回窜。就在这时,郭松龄突然于滦州军次通电反奉.首先拦截了姜登选返奉经滦的专车,把姜扣押起来,郭的初意,并无杀姜之心。但因心腹彭振国在安徽督署当参谋长时,月薪800元,地位很高.后被姜赶走,又跑回滦州来当了个上校参谋,颇为穷窘,感到名誉、地位、金钱全部丧失,就对姜恨之入骨,听说郭要释放姜,就乘机进言“擒虎容易放虎难”,使郭下定决心把姜杀了,这是1925年11月中旬的事。韩麟春因突遭父丧未到差,幸免于难,否则,也必与姜登选同一命运。
  五、滦州起事后双方军事动态
  郭松龄在滦州起事后,曾召集团长以上军官会议.那时我是十八团团长,驻在占冶车站附近.会议时间是正午12时,而我到下午4时才接到通知。急忙跑到车站,又没有火车,直到天快黑了,姜登选的专车开来,才上了车。这专车还未到滦州车站,即不能前进。我因急于赴会,只好匆匆下车步行。到滦州车站一看,情形非常混乱。据说就在此时,姜登选被郭松龄截扣了。
  我见到了郭松龄,他也没说什么。后来见到魏益三,才知道会议的全部经过:郭在会议上把原来的四个师长都拿下来,换上自己的亲信,改编为四个军,军长是刘伟、杨霁云、刘振东(老刘振东),其余一个姓名已忘记。凡是留学生都被卸去兵权,改为参谋人员。炮兵司令邹作华也被调为军部参谋长,栾云奎虽也是日本留学生,但他一再要求带兵,故给他保留了一个旅长。后来又编了一个第五军,军长是魏益三,我任军参谋长,我所带的十八团交给了中校团附。
  郭松龄一向主张,东北军应该开发东北,不应该进占关内。这次起事,仍然以此为号召,打起了东北军的旗帜。原定东北军总司令是张学良,副总司令是郭松龄,但油印命令上却只盖着郭松龄的私章,原因是张学良拒绝接受这个名义,而且也不同意这种做法。
  起事后,郭松龄派十八团和工兵营到万家屯去构筑阵地。魏益三叫我先带十八团去。到山海关时,看见吉林省炮兵正在徒于操作,巨炮都在空地上陈列着。在这里发现吉林军队并不是偶然的事。因为吉林省主将张作相是锦州人,锦州以西就经常驻着一部分吉林军队。这时因南方军事失利,为了准备进关增援,吉林军队来得更多。吉林第十五军军参谋长王之佑,和我是保定同学。他跑到车上来问我为什么撤兵,我即答以“不知道。”后来九十一团团长张廷枢和齐恩铭的儿子到山海关告密,吉林军队才出动作战。首先在火车上俘虏,打散了郭军四个团、绥中县还有吉林军的一个骑兵旅
  也出动攻击。因此万家屯阵地腹背受敌,战事不能支持下去。魏益三叫我把队伍拉到前所固守,以待援军。我极不同意,就带队向回里走了。魏盖三徒步逃往秦皇岛,找到郭松龄部队又继续干了下去。
  吉林军在万家屯一战胜利后,又在连山布防,郭军进攻连山,是谓“连山战役”。在这一战役中,郭军富双英与刘振东(小刘振东,山东沂水县人)各带一团人投奉。郭军损失了两个整团,益觉不支。这时,张学良在巨流河左岸,构筑阵地,抵御郭军。奉军只剩下两个旅,除吉林军独立应战外,张作霖又从黑龙江调来了许多军队,他们把黑龙江大骑兵控制在左翼,司令部就设在兴隆店。这个阵地本来不很宽敞,只可以迂回作战,郭松龄坚决主张从正面攻击。谁知攻击尚未获得进展,而黑省骑兵却突然抄了郭军的后路,一直袭取了设在白旗堡的郭军司令部。郭松龄夫妇一看势头不好,就狼狈逃窜,藏匿在附近一个白菜窖子里,终于被俘。据说这是由于郭在窖外遗落了一张名片,被奉军发现了踪迹。
  六、郭松龄惨死暴尸,姜登选庙食香火
  郭松龄被俘后,张作霖在盛怒之下,即刻下令就地枪决,并把他的尸体移到沈阳城里,暴尸7天示众,轰烈一时的郭松龄,就弄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他是属羊的,被杀时才43岁。
  当时有人造谣说:“郭松龄在白旗堡下火车后,忽然看见了姜登选,因而惊悸万分,失魂落魄,遂速其败。这不过是想替姜登选报仇的人们故意捏造的瞎话。竟因这个瞎话,使张作霖在沈阳城里给姜登选盖了一座庙,随时致祭,香火不绝。可能张作霖认为若不是姜登选显灵,他的关外王宝座, 就可能被郭松龄掀翻了,因此对姜登选奉若神明。
  七、郭松龄反奉失败的原因
  郭松龄所以急遽失败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三点:
  1、发动之初,连日下大雪,天气寒冷异常。当时就有“下雨下雪,冻煞老郭”的童谣,这于战事进行上颇为不利。加以铁路上的水泵被奉军破坏,机车无处上水,只好用民夫挑水,缓不济急,给了奉军准备应战的充分时间。
  2、当奉军危急时,一些杂牌部队想找出路,纷纷派人写郭松龄联系要求收容。郭则认为大功即将告成,并不需要这些腐朽顽固的旧军官的帮助而一概拒绝。这样,就使阚朝玺、汤玉麟等感到失望,不得不死心塌地去拥护张作霖与郭军拼命。而那些日本留学生,为了给姜登选报仇,更非打倒郭松龄不可。由于郭树敌太多,乃陷于孤立。
  3、郭松龄夫妇都患有花柳病,不能生男育女,因此特别喜欢小孩子。所以他的勤务兵都选一些俊秀伶俐的小孩子充当,即使犯了过错,也能宽忍纵容。他的卫队也全是选用这样的人,只图好看,却无实用。所以当白旗堡司令部被奉军袭击的时候,这些卫队毫无战斗能力,一冲而散,遂使郭松龄夫妇立刻解除了自卫的武装。
  八、张学良对这一事件的善后措施
  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张学良即亲到新艮县收编他的部队。除魏益三带领一部逃进山海关与冯玉祥联系编为国民军第五军外,余者全部改编,张学良没杀害一人,相反地却把那些反奉的积极分子都提升了。有些胆大的下级军官竟在改编中把自己连升三级,张学良也不加考察,一律录用,军纪之乱,可见一斑。从此奉军变了质。郭松龄所创的新军主义也一败涂地。
  张学良对人说:这次事件是很好的一次实战“演习”。以后又说:人人都说郭松龄是我的参谋长,其实我是他的参谋长,他离开我一步也不能行。张学良总认为郭是一头牛,只能替他耕田,而不能反叛他,颇自诩有知人之明。
  然而张学良毕竟有过人的聪明,也颇能练达人情。当他在新民县收编队伍时,我说:“这次见面,我感到十分难过他却说:“他们(指士兵)比我们还难过哩话虽不多,却能令人感佩。
  自郭松龄被杀后,所有公事都由张学良亲自处理。在百务丛脞时,他还不断地想起郭松龄来,甚至凄然流泪,后来沾染上吸鸦片、扎吗啡的不良嗜好,也是因为精力不遂而藉此支撑。
  (李萼执笔)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

本书对青岛人物的传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焕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郭松龄
相关人物
张学良
相关人物
杨焕彩
相关人物
王兴文
相关人物
王承斌
相关人物
姜登选
相关人物
李景林
相关人物
张宗昌
相关人物
魏益三
相关人物
韩麟春
相关人物
刘伟
相关人物
杨霁云
相关人物
刘振东
相关人物
青岛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