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私立瑞华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713
颗粒名称: 我所知道的私立瑞华中学
分类号: G48
页数: 8
页码: 92-99
摘要: 我的初中时代是在胶州私立瑞华中学度过的。1945年至1947年又在该校教了几年书,所以对该校的情况比较熟悉。1909年,瑞典传教士任其裴于大井街女子小学校内添设了一个初中班,这就是私立瑞华中学的前身。当时只收女生,收了5个人,学制4年。直到1929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教育改革,学制才改为初中3年,高中3年,同时男女并校。瑞华中学之所以称为私立学校,是其经费除由瑞典教会每年供应7000元外,学生还要交纳学杂费,每人每学期交10元学费和1元杂费,而公立学校是只交少量杂费,不交学费的。上午初三上课,下午初二上课,教师皆为在山大就读的瑞中校友。此后,自1909年创办,共有38年历史的瑞华中学即停办了。
关键词: 教育建筑 瑞华中学

内容

我的初中时代是在胶州私立瑞华中学度过的。1945年至1947年又在该校教了几年书,所以对该校的情况比较熟悉。
  1909年,瑞典传教士任其裴于大井街女子小学校内添设了一个初中班,这就是私立瑞华中学的前身。当时只收女生,收了5个人,学制4年。第二年又添设一男生班,只有3人,校址则由大井街迁至老菜市东头的寺门首街路南(即今人民剧场对面的部队大院内),女校迁于小教场(今胶县一中校址),学制仍为四年。直到1929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教育改革,学制才改为初中3年,高中3年,同时男女并校。
  瑞华中学之所以称为私立学校,是其经费除由瑞典教会每年供应7000元外,学生还要交纳学杂费,每人每学期交10元学费和1元杂费,而公立学校是只交少量杂费,不交学费的。
  那时候该校有三个教室和一处大礼堂(礼堂兼做音乐教室和专业课教室),还有一个小图书馆、一个理化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药品齐全,图表挂图完整,上史地、生物等课均有图表配合,理化课除教师在课堂配合教学演示外,化学课还由学生自己在试验室做实验,每二人可使用一整套仪器。
  校长王逢荣(今胶南县王台镇人)是教会培养的胶县第一个研究生。他先是在齐鲁大学(济南教会设立)化学系毕业,后去燕京大学做研究生。1932年任教导主任的刘泽生也是济南齐鲁大学天算系毕业,因此教师也多为齐鲁大学校友,如教数学的孙汉卿老师(天算系毕业,解放后曾在诸城师范、胶县一中任教)和教史地的冯国政老师(地理系毕业)等均是。那时教师教学很严格,尤其是校长的理化课。他首先要求学生在未讲课前把要讲的课文先看一看,在班上向他提出问题,然后他解答。这样既有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又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效果较好,学生受益。又因自己做化学实验,不仅加深了知识的牢固记忆,还引发了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回顾我自己之所以日后学化学又教化学,以至终生搞化学,就是那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我是1937年春以插班生(初一第一学期来读)的名义就读于该校的。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班上有同学40多人,其中女生6人,既有走读的,也有住校的。教英语的是瑞典人任汝霖,教数学的是孙汉卿,语文教师是张雨亭(解放后在即墨二中教语文,1953年病故)。全部课程有国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生理卫生、音乐、体育、劳作(也叫手工)、书法。到初中二年级没有动物、植物和生理卫生,添上物理、化学,三年级同,只是数学由代数改为平面几何。外校插班生必须全部课程都及格方能升级。
  这年秋天“七•七”事变,日寇大举进攻,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我校虽仍开了学,然而已是惶恐不安、人心不宁了。但我们终于读完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全部课程,完成了期终考试。到这年农历腊月中旬,日军进入胶城,胶县即沦为日宼之手,瑞华中学也就停开了。
  1938年,瑞华浸信会在原中学校址办了个瑞华圣位学院,是专门培训传道人员的短训班(后改为三年专业班),课程是圣经、宗教史等宗教课程。到1939年春,校长王逢荣即口头通知在校学生,并由学生相互传递信息,要在圣位学院内办一个中学补习班,只收原在校学生。这样,我在1939年又就读于该校初二第二学期,共有12人,男9女3。三年级5人,全是男生。课程仍沿用国民党时的旧课本。男女学生皆在校食宿(女生在小学内住宿),平时不许外出,星期天可以回家,但须在做完礼拜之后。为了突出一点宗教色彩,学生也学学圣经,参加一些宗教活动。在宗教活动中最感兴趣的是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当这种异国之风初次吹入我们这些由几千年传统文化教育所形成的闭塞式幼小心灵时,无疑是清新的、奇异的,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全部活动中的音乐和歌咏,对于我日后能在学校里搞文娱活动、教音乐课不仅是启蒙,也是一个相当的基础。
  “七•七”事变前的学校除了有体育课外,还有早操。早晨五点半以前要到校,然后排队由王校长领头,从菜市街本校跑到小教场操场.该场跑道为200米/周,我们一气就要跑17-20周,真是人人气喘嘘嘘,个个大汗不止。跑了一个冬天,肺活量扩大了,我的咳嗽病也好了,真是获益匪浅。但在1939年复课后,不仅没有了晨跑,连体育课也没有了(没找到合适的体育教师)。因此,我们除了上课、复习,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课外活动了,这在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向宗教靠拢的机会。
  那时在校住宿,两人睡一张床,一室住四人。我的同床叫范广沂,后来他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电系。对床睡的两人是匡炯远(后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现为黄岛电厂副总工程师)和韩茀(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现在上海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吃的是小米饼子、咸菜、稀饭,只有中午一顿菜。我们每人交60斤谷子的学费,10斤谷子的杂费。其所以收费这么低,生活这么艰苦,主要是王校长考虑到日寇入侵后人民生活困难,家长负担不起太多的学费。老师们的生活也很艰苦,饮食与学生一样。到了1943——1945年间,老师还得自己抱着磨棍推小米面以自食,生活之苦可见一斑。
  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失利,时局动荡。有些日占大城市如南京等,美军飞机常去轰炸,所以在外地读大学的瑞中校友,有几个就回来了。当时校长就聘任了范广沂、匡炯远和我留校任教。我教生物、音乐,范教历史,匡留小学教数学。到这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很是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故很多人想送子女入校就读,甚至包括一些很有头面的人物。但王校长却坚持一条:必须考试,合格录取,不合格任何人的子女均不得入校,任何面子也不管用。因之录取的学生水平就相当,教起来也就省劲得多,效果也较明显。这期间,学生扩.至4个班:初一两个班,初二、初三各一个班,共有120人。教师人数也有增加,又有两个校友回校,一是姜震,山东大学第一届机械系毕业生(现在青岛,曾任设计院院长兼青岛城建局副局长);一是韩芯,山东大学第一届水产系毕业生(现在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水海加工厂任总工程师)。
  1947年春,部分学生去青岛。为了照顾初三毕业班,又在青岛武定路28号德国同善教会底楼一间,开了初三、初二两个班,只教主课即国文、数学、英语。上午初三上课,下午初二上课,教师皆为在山大就读的瑞中校友。到7月份,初三毕业,发给结业证书,以备升高中。此后,自1909年创办,共有38年历史的瑞华中学即停办了。
  1988年6月2日
  (北关街道办事处文史组供稿)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入“昔日胶城商业面面观”、“清末民初胶州市场流通的货币”、“胶州重晶石矿”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高维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逢荣
相关人物
任其裴
相关人物
刘泽生
相关人物
孙汉卿
相关人物
冯国政
相关人物
任汝霖
相关人物
张雨亭
相关人物
匡炯远
相关人物
韩茀
相关人物
范广沂
相关人物
姜震
相关人物
韩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