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长禁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698
颗粒名称: 赵县长禁毒
分类号: C913.8
页数: 5
页码: 210-214
摘要: 清末民初时代的中国政府政治腐败,懦弱无能,丧权辱国,与外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直到全国解放,人民才解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锁链。自1933年起,日人即偕同朝鲜人以开设药房行医为名,进行以贩卖鸦片、吗啡、海洛英、红白丸等毒品为主业的非法活动和罪恶勾当。他们公开出售海洛英,每日吸毒的人们接踵而至,门庭若市。如有从“药房”出来者,只要从其身上搜出毒品,便立即送交当地政府处理。赵丹坡对在家中吸食鸦片烟者也进行搜查和禁止,只要访查属实,经搜查有据者,先行罚款,限期戒除;逾期不戒者,即施以严刑拷打,致使胶州吸毒者逐渐减少。胶城解放后,毒品被彻底肃清,吸毒者也绝迹了。
关键词: 禁毒 鸦片

内容

清末民初时代的中国政府政治腐败,懦弱无能,丧权辱国,与外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直到全国解放,人民才解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锁链。
  自1933年起,日人即偕同朝鲜人以开设药房行医为名,进行以贩卖鸦片、吗啡、海洛英、红白丸等毒品为主业的非法活动和罪恶勾当。仅我所知,胶州就有两处贩卖毒品的场所。
  一处在内城西门外的白衣庙后,另一处在沙滩南崖小楼(现小楼饭店对面)。他们公开出售海洛英,每日吸毒的人们接踵而至,门庭若市。当时中国政府不敢干涉,只能暗中派便衣检查员来管制中国人。如有从“药房”出来者,只要从其身上搜出毒品,便立即送交当地政府处理。吸毒者见势不妙,就改变方式,在“药房”吸完后再出来,这样查无证据。后来检查的人也随机应变,改变检查方法:凡由“药房”走出来的人,不管身上有无毒品,、只要观察其相貌、气色有吸毒嫌疑者当即抓获不贷。这样就没人敢进“药房”了,于是售卖毒品的朝鲜人就无法营业而生意萧条,一时门可罗雀。此时一朝鲜女人又想出鬼点子,约定街头巷尾送货。便衣检查人员虽见她外出,但也不敢盘查和质问,只好跟随其后以观究竟。如此作法不但无效,反而遭她辱骂和毒打,中国当局亦无可奈何。
  1935年春天,我路过沙滩东崖,亲眼看见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手持文明棍、戴茶色眼镜旳人,派头十足,大摇大摆地从售毒馆里走出来。便衣检查员当然照例检查盘问,此人很痛快地接受检查,并且说:“解开衣服详细检查吧。”经过一番检查,毒品一无所有。这时候此人怒骂道:“妈的!你检查什么?瞎了眼吗!”于是拳打脚踢,喝令检查人给扣好衣服扣子。当时检察员被打得头破血流,疼得在地上打滚,还要被带走。行路人见此情景敢怒而不敢言。这坏家伙走远了,有一人才低声说:"打人的是八十七旅的官,怎敢惹他,海洛英在他手杖内藏着,怎能检查出来?”在这黑暗的社会里还有什么情理可讲呢!
  1936年,胶县县长赵丹坡见到以上情况,下了最大决心,施行禁毒办法。他想中国虽无权管日本人和朝鲜人贩卖毒品,但管中国人可以吧,决定大开杀戒。被拿来第一个开刀的便是他的亲信一一汽车司机,赵丹坡查实司机吸毒有据,就毫不留情,立即枪决。这样紧上加紧,在一年中接连捕杀了6名吸毒犯。这个行动真是立竿见影,以后很少有人敢进吸毒馆了。有一次,在西城门外城根底下(白衣庙后卖毒品的对面处)枪毙吸毒犯时,许多人前去围观。但仍有个不知死的吸毒者趁检查人员不在时,赶紧跑到毒品售货窗口,买着毒品就跑了。据说此人终未逃脱,也死在这被杀的6名之后。这样一杀,贩毒者、吸毒者胆战心惊,广大人民拍手称快。
  事后,日本浪人和朝鲜女人再没办法施展其卖毒品的伎俩,便老老实实地迁回青岛。
  赵丹坡对在家中吸食鸦片烟者也进行搜查和禁止,只要访查属实,经搜查有据者,先行罚款,限期戒除;逾期不戒者,即施以严刑拷打,致使胶州吸毒者逐渐减少。
  吸毒鬼上了瘾丑态百出:吸海洛英者上瘾时眼泪直流,鼻涕淌出,全身发抖,站立不稳,活象个马蛇子吃了烟油子,动弹不得,倚着墙角奄奄一息;扎吗啡者,你看他拿着针管觎着牙、咧着嘴向自己身上剌孔后立时精神抖擞,如同驾云。上瘾时象死去一样,他们满身是针眼,有的化脓,有的流血,遍体鳞伤,无一好处。见其状令人作呕,行路人皆掩鼻而过之。
  这些吸毒鬼多是不劳而食者,有些还为非作歹,有碍社会治安,足可杀云。
  1938年,日寇侵占胶城以后,广设鸦片膏店,公开销售毒品,致使吸毒成瘾者几乎遍及全城。
  胶城解放后,毒品被彻底肃清,吸毒者也绝迹了。
  1986年9月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收入“日军铁蹄下的革命基点村-回忆抗战中期河荣庄的革命斗争”、“回忆在南海第一武工队的战斗生活”、“火烧日寇汽车”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薛菊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赵丹坡
相关人物
胶州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