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秧歌浅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498
颗粒名称: 即墨秧歌浅谈
分类号: J722.211
页数: 11
页码: 189-199
摘要: 即墨秧歌,在民间文艺中堪称是一朵绚丽多彩的不败之花。它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是即墨劳动人民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胶澳志》则明确记载陈杂剧即高跷杂耍类的活动。这些记载,亦反映了明清时代即墨民间舞蹈活动的盛况。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地方风味的民间舞蹈广为流传,盛演不衰,尤其是即墨大秧歌更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每年秋收结束,秧歌队便组班活动,首推行家里手且德高望重的老者为“班头”,指导排练及率领演出。即墨秧歌的演出程序分为“大场”、“小场”两部分。此类角色应设四人,有大拉花、二拉花之分。
关键词: 秧歌舞 即墨县

内容

即墨秧歌,在民间文艺中堪称是一朵绚丽多彩的不败之花。它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是即墨劳动人民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在明朝嘉靖年间,著名音乐家王邦直(即墨县皋虞人)就在《律吕正声》中,用专门章节,论证了民间舞蹈的起源和演变,从服装、道具、动作等方面做了详细地阐述,充分反映了即墨舞蹈艺术的源远流长。
  清同治版本的《即墨县志》记载:“上元夜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尽花,以占五谷丰歉……,门结松棚挂灯火,放花爆;陈杂剧三日夜”。《胶澳志》则明确记载陈杂剧即高跷杂耍类的活动。这些记载,亦反映了明清时代即墨民间舞蹈活动的盛况。
  据考,即墨地区长期流行的各种民间舞蹈达二十余种,如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跷、旱船、姜老背姜婆、水族舞;全省独树一帜的硬架子灯舞“九狮图”;风趣诙谐的“二鬼摔跤”、“武松打虎”;风格古朴大方的“即墨大秧歌”等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地方风味的民间舞蹈广为流传,盛演不衰,尤其是即墨大秧歌更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ー、即墨秧歌的特点与形式
  即墨秧歌,由于自然环境,地理风情所致,民间艺人在表演中总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即兴发挥,所以通过形体所表现出来的气质、韵律因人而异,形成了即墨秧歌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和风格。即墨大秧歌大致可分为“即东”“即西”两路。东部沿海一带以王村岛里为中心所形成的即东秧歌,其特点是注重唱、舞并举,舞蹈场面变化大,情绪热情奔放,阵式变幻巧妙,动作刚健粗犷,具有自由洒脱之风。西部由瓦戈庄、刘家庄一带形成的即西秧歌以唱为主,以“伞”出头,唱词随编随唱,即兴发挥。表演者根据所长,运用自如地表演秧歌技艺,动作变化莫测,语言诙谐有趣,令人百看不厌。演唱的内容大都是带有一定情节和特定人物的小歌舞。通过舞蹈动作的表演,达到叙述故事,表达情节内容的目的。
  每年秋收结束,秧歌队便组班活动,首推行家里手且德高望重的老者为“班头”,指导排练及率领演出。待到年初一,在村里先拜了“三官庙”,然后为村民演出。初二日送了年,便应邀外出演出,开始了一年ー度演出的兴旺时间。
  即墨秧歌的演出程序分为“大场”、“小场”两部分。大场的表演是即墨秧歌中舞蹈表演最主要的演出形式。当全体演员组成一个单层大园圈队形时,“膏药客”摇动“药铃”,指挥各类角色按照ー套比较完整的动作出场亮相,然后在激烈的锣鼓声中,持伞领舞,众角色随之跑图案进入跑场节段。所谓跑场,即指演出时队形图案,运用队形变化,场面调度,体现不同的气氛和感情。常用的队形图案有“剪子股”、“龙摆尾”、“蛇蜕皮”、“豆荚角”、“四门斗”、“五股穿心”等,变幻多样,形态各异,再加上各行当的角色在队列中根据扮相各显技艺的表演,造成一个紧凑、宽广、欢乐、活泼的场面。
  “小场”俗称扮故事,是载歌载舞地演唱ー些有情节有内容的小段子。舞者一般三至五人,根据剧情需要配备角色进行表演,俱有一定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语言充分运用民间生动的口语,既诙谐幽默,又具有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如戏剧类的《顶灯》、《石头人招亲》、《全家福》,小调类的《锯大缸》、《绣荷包》、《放风筝》等,诸如此类的剧目多至四十多个,生动活泼,寓意于戏,易为群众理解和接受。
  二、即墨秧歌的行当与角色
  即墨大秧歌中的行当和角色,以前由九人组成,随着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近代演变为十一人。一般可分为:
  1、“膏药客”,系秧歌队中之领舞者。当此角色必须是心灵嘴巧、技艺高超而又通晓各种跑场调度的演员才能胜任。表演时,一手持伞,一手持园形空心药铃,在秧歌队伍中,负责发号施令,全面指挥,是秧歌队演出中的“灵魂”。
  2、“拉花”,属秧歌队中的旦角行当。
  此类角色应设四人,有大拉花、二拉花之分。一般表现闺门少女ー类的人物,发扎独辫带花箍,着金银珠翠首饰,头顶扎有彩绸飘带,身穿掩襟彩衣,系百摺裙,白色甩袖长约二尺;其右手持彩色摺扇,左手持绸巾。
  3、“货郎”,属老生行当,其角色由一人扮演。头带鸭尾巾,挂黪三髯口,身穿长袍扎靠牌,手持货郎鼓和竹板。
  4、“老嫚”,俗称“丑婆子”、“媒婆”,类似戏曲行当中的彩旦。头挽发髻,戴耳环,彩衣彩裤系大巾。有的秧歌队设二个“老嫚”,一文一武,相逗成趣。道具为团扇和手绢。
  5、“戳钱棍”,亦称摘钱棍,类似戏曲行当中的武生,头带七星额,包衣包裤,右手持钱棍。此类角色在秧歌队中一般设二人。
  6“棒槌”,双手各持约五十公为长的木棒。头带文生巾帽,系一彩带于左侧,身着大
  领大襟上衣。一般秧歌队设二人,因演员技艺不同可分文武两种。以上角色互相联系,互相衬托,其人物塑造的性格、扮相、动作、表情各有特色,从而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表演团体,在表演中,或“大场”中的集体跑场,或“小场”中的分别表演,都能各显神通,发挥技艺,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三、即墨秧歌的音乐伴奏
  即墨秧歌的音乐伴奏,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
  1、打击乐伴奏。此类乐器伴奏通常适应于“大场”秧歌表演。在伴奏中,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其核心锣鼓经是“加官调”,俗称“执行调”。在这一主调的贯穿下,加以“一封书”、“开场”、“煞局”等锣鼓点,因表演情节而异,变化多端。为了分清层次,烘托不同人物的形象与性格,锣鼓经又分为“单铜”、“双铜”两种,根据不同角色的出场而随机应变。如“大拉花”、“货郎少等角色出场,即用“双铜”伴奏,大锣大鼓,响铜齐奏,声音高亢激昂;“老嫚”、“戳钱棍”等角色出场,则用“单铜”伴奏,小锣小钹,以轻为主,轻快幽默,烘托人物,令人神往。
  2、管弦乐伴奏。一般用于即墨秧歌的“小场”演出。如二胡、唢呐等,形式活泼简单,富有表现力。演唱时,直接运用对歌形式演唱抒情小曲,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和小调,如“妯娌闹”、“吹大气”、“五更”等唱段都是当地有代表性的民歌。另外,在世代相传中,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广泛地吸收了其它地区的一些唱腔,如“咹阳咹”“跑四川”等调,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地修改和发挥,丰富了即墨秧歌的音乐部分。有些唱腔无论从调式以及伴奏的乐器来看,无疑是受到当地柳腔戏的影响。如“要嫁妆”、”石头大招亲“、和“大锯缸”等调式,行腔委婉,曲式短小,在借鉴地方戏曲曲调中发展,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总之,即墨稅歌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它在整个即墨大秩歌中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
  四、即墨秧歌的创新与发展
  即墨大秧歌流传年代久且分布区域广,在流传中经民间艺人口传身授的师承关系已有七代,有据可考的秧歌演出活动可追溯到二百多年以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时,南阡乡十六个自然村就有十几支秧歌演出队。侯家滩村老艺人夏茂林,酷爱秧歌,为了办好秧歌队,竟把家中的十亩地卖光,全部置办了服装道具,曾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青岛、烟台未开埠之前,金口就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繁华的港口,一度繁荣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乾隆年间,南北客商捐资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天后宫戏楼,唱戏通宵达旦。附近的王村、官庄、皋虞等处的秧歌队也纷纷进入了金口演出。有时,十几台秧歌互相竞争,互相竞赛,并互相渗透吸收,从而使即墨秧歌不断地得以创新和发展。
  战争年代,随着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古老的即墨秧歌在胶东根据地也焕发了光彩,人们曾编排了《送郎参军》、《打万第》、《婚姻自由》等宣传革命内容的秧歌剧目,配合了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也表明了这种小农经济的自娱与表演相结合的民间舞蹈,已成为教育人民群众、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艺术形式。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政策推动下,即墨秧歌有了更大的发展。六十年代初参加青岛市民舞会演时,它以古朴庄重,舒展大方的舞姿,荣获了演出奖。
  十年浩劫中,即墨秧歌倍受摧残,濒于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墨大秧歌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又获得新生。一九八四年春节期间,县文化局组织了近万人的以即墨大秧歌为主的民间艺术演出队进入县城,前后三天,吸引了二十多万观众,其盛况前所未有。近几年,省、市、县的文艺工作者深入乡镇,访问了一百多位民间艺人,搜集、整理了许多宝贵资料,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即墨秧歌的形式语汇,编排了舞蹈《只生一个好》的节目,参加青岛市青年会演获得了奖励;所编排的《育虾情》参加青岛市音舞比赛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使这朵土生土长、穿街走巷的民间艺术焕发了青春,登上了大雅之堂。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即墨大秧歌这朵绚丽多彩的民艺之花,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即墨人口发展简考、即城军民抗匪护城之目睹、孙殿英打顾震之经过、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即墨县联庄会会员训练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曹纲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膏药客
相关专题
拉花
相关专题
货郎
相关专题
老嫚
相关专题
戳钱棍
相关专题
棒槌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