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冤案一李毓昌之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494
颗粒名称: 清代冤案一李毓昌之死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0
页码: 156-165
摘要: 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山东省即墨县即墨镇阁里村人。少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且孝亲敬长,品行端正,尝以品学兼优闻名乡里。时年适逢黄河泛滥成灾,朝廷遂命他前往江苏山阳县查赈。因查中时弊,揭发赃吏而被谋害致死,成为清代官场上的著名冤案。当地百姓无不称之谓“李青天”,更有将其誉为“再生父母”者。至十月即复查二乡毕,将所查出的原县衙借放赈之机贪赃枉法,尅扣赈款之事,具清册上禀淮安知府。次早即刻到县衙报案,声称我主几日内心神不安而于夜间自缢身死。李标会意,遂将中毒实情隐瞒。愚意此案重大且又棘手,可将诉状呈请御批为妥。经过反复检验,终于验明,李公毓昌确系服毒致死。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李毓昌

内容

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1772一1809),山东省即墨县即墨镇阁里村人。少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且孝亲敬长,品行端正,尝以品学兼优闻名乡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他二十三岁时考中恩科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又考中戊辰科进士,授知县职。时年适逢黄河泛滥成灾,朝廷遂命他前往江苏山阳县查赈。因查中时弊,揭发赃吏而被谋害致死,成为清代官场上的著名冤案。
  先时,山阳知县王伸汉在任期间,搜刮民财而不理民事,土地荒废,百姓贫穷。又值黄河泛滥,更是民不聊生。上命发国帑以赈饥民,王伸汉等却尅扣赈款,中饱私囊,致使山阳百姓怨声载道。值此时刻,李毓昌授职赴任,来到山阳。王知县恐事败露,即动用国库银两逐个贿赂查赈人等,唯李毓昌不受,并以严词怒斥之。然后选定城郊“善缘庵”作为寓所。
  山阳县共四十乡,每乡数十村,李毓昌亲自分办四乡。他于戊辰九月二十九日即率役赴乡间查核户口并发给赈票,每至一村必亲入民户造册,注明老幼人数,察勘有无漏赈和冒领现象,其公正廉明无懈可击。当地百姓无不称之谓“李青天”,更有将其誉为“再生父母”者。至十月即复查二乡毕,将所查出的原县衙借放赈之机贪赃枉法,尅扣赈款之事,具清册上禀淮安知府。山阳知县王伸汉探知后大为震惊,急忙修书将李毓昌诓回县衙,殷勤款待,以酒相劝:公日赴茅舍,访贫问苦,天寒日短,过于劳累。公初为宫,不知做官的诀窍,慕虚名而失实惠,实非为官之道,望公三思。李毓昌听罢,勃然大怒,当即严词相驳:为官之道贵在清廉,攫取饥民之口食非民之父母之所为。对尅扣赈款之事我必上呈,以救生民于水火,以正朝廷之律令!说完便怒气冲冲拂袖而去。王伸汉见此恐惧万分,即与仆人包祥密商。包祥为人奸诈,遇事有谋略,系王知县之亲信。他对王知县说,待我先去李毓昌的仆人李祥处探听一下动静,再行定夺未迟。包祥立即前往李祥处,探听得李毓昌已将户口清册及弹奏事宜写好,准备三天后的“冬至”起程。王伸汉听后越法紧张,决定立即设法将李毓昌除掉,以防后患。包祥便向其主子献计说,李毓昌平素对下人管束甚严,不能额外捞取外快,每相谈及多有怨恨之声,特别是仆人李祥,近日更加厌恶其主。老爷可许以重金,授以密计,足能使李祥害死其主。如李祥答应,便可如此如此.....王知县允之,即命包祥依计而行。包祥复去见李祥,试探地说:人生在世,图的就是“富贵”二字。你跟随这样刻薄的主子,何时才有出头之日!李祥道:生来命薄,有何办法!每次眼看白花花的银两就要到手,可又被主子辞掉,看来金钱与我等无缘。包祥说:眼下有一桩富贵差事,不知你肯干否?李祥问何事。包祥便直接了当地说:我主愿将五百两白银送给你,让你害主,事成相付。李祥听后骇然,忙问:害人绝非儿戏,若事发怎么办?包祥说:有我主从中周旋,决不会连累你的。李祥见钱眼红,仁义廉耻全拋脑后,便欣然同意。他立即将顾祥、马连升二仆找来说明事由,二人亦心动,包祥便将如何行事的计宜面授三人。十一月初六日,乘本寓僧人外出之机,王伸汉下请柬邀李毓昌赴宴,李拒;王便亲往邀请。李毓昌推托不过,只好随同前去。酒席间,王伸汉对查赈之事一字不提,只是百般殷勤地大觥相劝。李毓昌大醉,王乃使人送归寓所。夜已二更,僧人倶寝。李祥等扶李毓昌入室,和衣而卧。至半夜,因酒后口渴,即唤仆索茶。李详便趁机将毒药放于茶内呈上,李毓昌随即一饮而尽。须臾,忽觉腹痛难忍,跌落床下,眼见脸色俱变,鼻口出血,气细如丝。这时,李祥、顾祥、马连升连忙以丝带勒其颈,气绝,然后将尸体悬于梁上。次早即刻到县衙报案,声称我主几日内心神不安而于夜间自缢身死。王知县闻讯后速往查勘,先将李毓昌箱内的呈状及户口清册取去,然后报知淮安知府王毂。王毂来到山阳县街,王伸汉暗中送与白银二千两。王知府受银后,亲到现场验尸,见口鼻出血,当令仵作李标擦去口边血迹。李标会意,遂将中毒实情隐瞒。王毂便顺水推舟,断以悬梁自尽而结案。王伸汉命李祥等为其主换衣成殓,停柩庵中,并速告李毓昌家中前来迎丧。事后,李祥向包祥索取酬金,包祥冷笑说:你图财害主,本应治罪,反索酬金,再提让我主治罪于你。李祥俱不敢言。
  十一月十六日,李毓昌之叔李泰清赴由阳迎丧,启棺看尸时,因棺停暗室中,棺垫木凳甚高,登凳而俯视,见面白如纸,看不下去,痛苦流涕,随扶柩回里。归时,王伸汉假意送路费一百五十两,以表“心意”。翌年二月,李毓昌的夫人林氏检亡夫生前所穿皮袄马褂时,见胸前及两袖血迹皆满,心大疑,即与其叔泰清商议,召集亲族长者开棺验尸。验其面部乃用石灰涂之,指尖、牙尖、心窝、腹脐倶青色,口鼻间有血渍痕,以银簪入口探视为青色,方知冤死。恰在此时,李毓昌的批师初彭龄(莱阳县人,官至兵部侍郎)归里省亲,闻毓昌卒,甚为愕然,即借探亲为名到即墨障村江姓女家,让家人请李泰清至,问明原委,大为震怒。亲写草状,劝李去都察院控告。又令速将灵柩在堂中挖坑深埋,以防“盗贼”窃尸焚骨无凭。几日后山阳知县果然遣“盗贼”至,但闻柩已下窖,不得盗,便取其门前旗杆顶子回报为凭。初彭龄回京后即到都察院询问案情,都察院御史持李状对初说:此状系君同乡,当详看。初持状假意读毕,且说:李毓昌系莱州府人,下官乃登州府人,非是同乡。愚意此案重大且又棘手,可将诉状呈请御批为妥。都御史只好应允。
  嘉庆皇帝批阅后,即命山东巡抚会同有关府、县提棺检验,又命缉拿要犯,勿使逃遁。山阳县知县王伸汉闻讯后,即派亲信星夜赴山东买通验尸件作,从中作弊。幸被李泰清察觉,当堂告发。山东按察史大怒,立毙件作,下令重验。经过反复检验,终于验明,李公毓昌确系服毒致死。山东巡抚如实呈状,嘉庆皇帝见状震怒,立将淮安知府、山阳知县等一干要犯解京审讯,事实面前只得供认不讳。钦定:包祥献计害命,实属主犯,刑夹一次,再行处斩;顾祥、马连升二犯各打四十板,再行处死;李祥图财害主,实为罪魁,命押解即墨至李毓昌墓前刑夹一次,凌迟处死,摘心祭灵;王伸汉冒赈枉法,陷害命官,亦当立斩,因尚有质对之处,暂且缓行;总督以下有关官员皆贬谪。另有圣旨加李毓昌治府衔,以知府礼赐恤;加李公之叔李泰清为武举;李毓昌无子,钦命继堂弟子希佐为嗣,士恩举人,承接书香以慰忠魂。殡葬时,达官显士为其致祭文、赋颂诗及吊唁者达五百五十人之多。嘉庆皇帝亲自派员致祭,并御制悯忠诗五言排律三十韵勒其墓碑之上,以志褒扬。其诗曰:君以民为体,宅中抚万方。分劳资守牧,佐治倚贤良。
  切念同胞与,授时较歉康。
  罹灾逢水旱,发帑布银粮。
   沟壑相连续,饥寒半散亡。
  昨秋泛淮泗,异涨并清黄。
  触目怜昏垫,含悲览奏章。
  痌瘝原在抱,黎庶视如伤。
  救济苏穷姓,拯援及僻乡。
  国恩未周遍,吏习益荒唐。
  见利即昏智, 图财岂顾殃。
  浊流溢盐渎, 冤狱起山阳。
  施赈忍吞赈, 义忘祸亦忘。
  随波等瘈狗, 持正犯贪狼。
  毒甚王伸汉, 哀哉李毓昌。
  东莱初释褐, 京邑始观光。
  筮仕临江省, 察灾莅具庄。
  欲为真杰士,肯逐黩琴堂。
  揭帖才书就,杀机已暗藏。
  善缘遭苦业,,恶仆逞凶铓。
  不虑千刑典,唯知饱宦囊。
  造谋始一令,助逆继三祥。
  义魄沉杯茗,旅魂绕屋梁。
  棺尸虽暂掩,袖血未能防。
  骨黑心终赤,诚求案尽详。
  孤忠天必鉴,五贼罪难偿。
  恶法应饬,旌贤善表彰。
  除残警邪慝,示准作臣纲。
  爵锡亿龄焕,诗褒百代香。
  何年降申甫,辅弼协明扬。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即墨人口发展简考、即城军民抗匪护城之目睹、孙殿英打顾震之经过、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即墨县联庄会会员训练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惠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毓昌
相关人物
王伸汉
相关人物
初彭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