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人口发展简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473
颗粒名称: 即墨人口发展简考
分类号: C921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即墨现在拥有近百万人口。然而,即墨的人口发展在历史上经历过若干灾难,从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到即墨的兴衰。自此,古即墨结束了她约九百年的历程。按宋史人口资料统计,全县人口中客户占51.6%。即墨地处沿海,经常遭受倭寇侵扰。这样,便有大批军队进驻即墨,在全县设立52个军屯分属于卫、所。明朝在即墨县的军户是即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县总人口的61%。由于大量军户的涌入,人口中男女比差较大,男性约占总人口的70%。继之,自然灾害连年发生。致使即墨人民仍处于饥馑的困境中。
关键词: 人口增长 人口发展速度

内容

即墨现在拥有近百万人口。然而,即墨的人口发展在历史上经历过若干灾难,从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到即墨的兴衰。
  先说曾座落在平度县朱毛村的古即墨。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即墨是个“田野辟,民人给”的齐国东方重镇,其繁华程度仅次于齐都临淄,从人口来讲,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个大邑。西汉时期即墨是胶东国的国都。东汉以后逐渐衰落成“疲邑”,终于在南北朝时期为北齐所废。自此,古即墨结束了她约九百年的历程。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另置即墨县于今址,兼有不其、壮武、皋虞三县之地和古即墨的东南部。隋朝即墨县的人口,在史籍中没有单独的记载。按东莱郡的户籍数和乡社等人口规定以及其他资料证明,即墨人口约为一、二万人。唐朝开元年间,全县设七乡,人口不足万人。至宋朝,将七乡并为二乡,人口只有七、八千人。按宋史人口资料统计,全县人口中客户占51.6%。可见,移民或流民是当时即墨县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宋末战乱频繁、灾害连年、赋税沉重,致使人口大量外流。元初,即墨县被废(1265年)。元末(1352年)又恢复县治。所以,在旧县志以及地方传闻中,从隋至元各朝的历任官吏、乡贤科举、名人轶事等寥寥无几,是符合于动荡年代即墨的实际情况的。
  明朝初期,在发展生产、稳定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个洪武年间进行了若干次移民。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的人口已达十二万六千八百人。即墨地处沿海,经常遭受倭寇侵扰。明初,先后在即墨县境内设了鳌山卫和雄崖、浮山二所等军事机构来加强海防。这样,便有大批军队进驻即墨,在全县设立52个军屯分属于卫、所。这些军人绝大部分驻进军屯。他们的任务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名曰军户。明朝在即墨县的军户是即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县总人口的61%。由于大量军户的涌入,人口中男女比差较大,男性约占总人口的70%。
  按明朝制度居民中“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实际上主要是军户和民户两类。即墨的军户中驻卫、所的常备军约五、六千人,其余都在军屯中务农。军户的来源有四类:ー是卫、所首领的基本队伍,名曰“从征”,是卫、所的常备军,权势很大;二是投降的充军,名曰“归附”;三是降死一等的充军罪犯,名曰“谪发”;四是征调平民充实军伍,名曰“垛集”。后三类基本是“军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并且代代世袭;甚至本人无嗣,死后要由其族人递补。军屯中的军户受到卫、所军官的任意驱使,有些成为军官的奴隶或佃户。军户照样要缴纳赋税,从洪武二十六年到建文四年的五年间,赋税增了两倍,再加上军役频繁,“三日一查点,五日一操练”,致使民不聊生,背井离乡。正如万历六年即墨县令许铤在其《即墨图说》中指出的:这样繁重的赋役造成了“困急则民逃,民逃则地荒,甚至坟已草而名犹籍;地尽荒而粮尚存。故现一丁而出数丁之差;成熟一亩而包数亩之税”的局面。结果,到万历年间耕地荒了三分之一;劳动力逃走了四分之三,全县只剩下老弱妇孺等五万多人,还谈什么发展生产呢?万历《即墨志》中载:“墨之民,终岁勤动以供赋役,得免于刑戮矣,露其四体,饿其体肤,岁无不然,一遇荒札,即暴骨游食有必然也”,这真是一针见血地控诉。嘉靖三十三年,即墨名宦蓝田在送县令邹臣西归的诗中说:即墨“前遭流贼后飞螽,村落往往生蒿蓬。营卫四城屯疲戎,仰食于我鞭衰癃。新招游手才弯弓,不惜赏格千金丰。夫钱料价重复重,催科纵横无有终。观风使者尊且雄,铢两尽付吏手中……。”由此可见,明朝的即墨是一个大规模的集中营,即墨人民长期遭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同时,在同一境内却存在着另一个世界,这就是邑人周鲁在诗中指出的,卫、所的军官们却整日过着“战袍脱却浑无事,瑶琴一曲乐太平”的奢侈生活。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去卫所并入即墨县治。这样,不但减轻了即墨人民的军粮、军役负担,扭转了那种“仰食于我鞭衰癃”的残酷局面,而且使低人一等的军户也摆脱了奴隶似的军事统治,得以和民一样的安家立业。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即墨的人口逐渐稳定并且有了发展。据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统计,人口增至十七万四千多人。虽然平均每人有耕地七亩,但亩产不足百斤。除缴纳赋税外,仅能勉强维持最低生活而不至于“暴骨游食”罢了。继之,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据载,从乾隆十一年(1746年)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一百一十五年间,较大的自然灾害有27次。致使即墨人民仍处于饥馑的困境中。但因为能够勉强活下去,所以没有背井离乡。而且人口继续增加至三十七万,百年间人口翻了一番。清末,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农村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每年都有一批人外流谋生,光绪末年人口降至三十三万。知县林溥在同治版《即墨县志》“序”中提到即墨有“六难”,其中“户口不增,民气未复也,则休养生息难”和“山民鲜盖藏,荒歉转徙,何以招徕安集”,六难中两难是人口问题,可见问题之严重。所谓“享'清’福”,只不过在清朝统治的近三百年间,社会比较安定,赋稅变动不大,人们得以“糠菜半年粮”而已,自从广泛地种植甘薯以来,甘薯和薯干成为人们的主食而略得温饱。
  民国成立后,生产略有发展。人均口粮近四百斤,因而不至于“游食饿殍”,人口仍然激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二十四年间,人口从三十三万猛增至七十余万,是历史上的第二次翻番。
  从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的年代,即墨人口稍有减退,解放后逐渐回升。从1963年至1983年的二十年间,全县人口从七十万人增至近百万人。
  兹将明、清、民国及建国后的人口密度及人均耕地情况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即墨人口日益密集,人均耕地日益减少,要使即墨更加振兴,发展经济至关重要,计划生育势在必行。即墨人口已进入有控制、按比例发展的新时期。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即墨人口发展简考、即城军民抗匪护城之目睹、孙殿英打顾震之经过、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即墨县联庄会会员训练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沄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