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柳腔浅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462
颗粒名称: 即墨柳腔浅析
分类号: I236.52
页数: 13
页码: 77-89
摘要: 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这是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
关键词: 即墨县 柳腔

内容

"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这是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可见,即墨柳腔在当地流行之广,影响之大。
  一九八五年五月,中宣部副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来即墨观看了即墨柳腔剧团的演出后,讲:“'即墨老酒’、’即墨柳腔’,是即墨的两大'特产’。柳腔这个精神上的'特产’ 很重要,一定要发扬光大”。并写下了 “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诗句。
  即墨柳腔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即墨地区的一大精神“特产”,也是祖国戏曲艺术园地中一朵别具风采的异花。它土生土长,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一、即墨柳腔的源流与演变即墨柳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产生于即墨西部,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距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指出:柳腔其前身为“本肘鼓”,是由民间说唱的肘鼓子形式发展起来的,或称“老拐调”、“哦嗬唵”,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关系极为密切。
  “本肘鼓”是“肘鼓子”的一种,亦称“周姑子”或“轴棍子”。它流行在高密、诸城、胶县一带,形成“茂肘鼓”一“茂腔”,流传到即墨一帶形成“即墨柳腔”。
  一九五三年,即墨县文化馆在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的指导下,对“本肘鼓”传入即墨地区的过程作过详细调查:“乾隆十三年(1748年),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群众生活无法维持,西部各县的群众都背乡离井、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都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这就是周姑戏最初传到即墨。”本肘鼓传入即墨后,与即墨的民间小曲、花鼓秧歌迅速结合,发展成为柳腔。
  初期的柳腔,演唱形式非常简单。所用乐器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副竹板。所穿服装多为女人裤褂。胡须、头发皆用大麻辫成,耳环则用辣椒代替。演员也很少,二、三人凑一起即可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粗俗,却生动有趣,吸引群众。这样的演唱形式持续了一百多年。
  在距今约一百年前,柳腔受到莱阳“四弦小调”影响,采用了四弦胡琴(筒称四胡)伴奏,开始有了弦乐。
  初用弦乐伴奏,拉与唱不能协调,艺人们就“两接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久之被群众称为“溜腔”。后来人们觉得“溜”字不雅,就借用同音“柳”字,定名为“柳腔”。从此柳腔作为一个定名的剧种,开始了由自由的演唱进入了登台演出阶段。
  以上是即墨柳腔的起源与演变的简要过程。当然,除此之外还存有其它一些说法。据中国京剧院的景孤血先生讲:“柳腔出现的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而且还是齐国的国戏”。《孟子》曰:“齐人善讴”。讴,歌也;齐声而歌曰讴。《汉书》云:“皆歌讴思东归”。有人说:“讴”,可能就是今柳腔的雏形。
  秦末汉初,齐王田横属下五百壮士“慷慨悲歌”自杀于即墨海岛(今即墨县田横岛)。也有人说:他们,的悲歌,就是大唱柳腔。凡此种种说法,不可断否,列此俟考。
  二、即墨柳腔的发展与地位距今一百年以前,柳腔在即墨各地登上了“土台”、“戏楼”。每逢年节、庙会或农闲,人们就搭台演出。平时,人们随口就唱。更有戏迷把柳腔用于家庭对话中。柳腔成为即墨人民须臾难离的精神食粮,那里有村,那里有人,那里就飘荡着柳腔声。于是,人们把柳腔与即墨的自然条件、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俗称即墨为“柳腔之乡”,称柳腔为"即墨地瓜干戏”。而称柳腔为“即墨柳腔”,则更是一种约定成规,较为普遍的通称。
  登台以后的即墨柳腔,不断地扩展、流传到邻近的县份。据掖县朱由村年至八十八岁高令的马老太(马少波之母)回忆,在她刚记事时,就在家乡看过柳腔戏。后来他们村还出过柳腔艺人。
  随着青岛的兴起和发展,即墨柳腔由农村进入了城市,辛亥革命以后,首先由江文兴等人在青岛平民市场搭班演唱。到三十年代初期,刘作连(艺名刘森)等人或进青岛、或回农村作流动演出。
  “七七”事变以后,农村“强化治安”,不准聚众唱戏,刘作连的戏班便在青岛东镇找到一个落脚点,作固定演出。
  固定的演出,使演员们有时间对柳腔进行研究和加工。他们经常与梆子、京剧、评剧等同台演岀,这些剧种的许多长处被有机地大量地吸受过来,融汇于柳腔之中,这是即墨柳腔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在艺术上的完善与成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即墨柳腔在艺术上的提高和成熟,影响越来越大。非但群众喜欢它,不少其他剧种的演员也慕名改行而唱柳腔。象著名的柳腔演员张秀云,就是由茂腔改唱柳腔的。我国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一九四五年来青岛演岀时,对柳腔也产生了兴趣,她甚至也想演柳腔,只可惜碍于方言,使她未能搭班。尽管如此,在事隔四十多年的今天,她还能唱上几句柳腔,而且韵味十足。
  新中国的建立,使即墨柳腔进一步得到发展。党的”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曲,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这株倍受摧残的 "古柳”,使之以崭新的姿容在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上溢香吐绿。
  一九五四年春,以刘作连为首组织了民间剧团,即“即墨民艺柳腔剧团”。一九五六年五月,转为自负盈亏、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专业剧团。一九五八年更名为“即墨柳腔剧团”。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是柳腔发展的高峰时期,引起了党和国家以及戏剧界的重视。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马少波看了柳腔之后,欣然赋诗一首:“宋元遗韵喜存真,学游方知沧海深,仿佛儿时瓜棚下,'拉魂’一曲醉童心。”一九五九年冬,青岛柳腔剧团应邀进京,并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党中央、戏剧界知名人士以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彭真、周扬等负责人和郭沫若、田汉、梅兰芳、欧阳予倩、阳翰笙、马少波、伊兵、吴雪、老舍以及均先向等文艺界和知名人士先后看过演出。
  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座谈会,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分别发表消息和文章,对柳腔给予评价和关注,并誉柳腔为“胶东之花”。这个在旧社会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戏,终于登上了首都舞台,为全国人民所知晓。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即墨柳腔剧团曾一度被撤销。
  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九七六年十月,又重新恢复和成立了即墨柳腔剧团。这个剧团是柳腔剧种中仅有的一个专业性演出团体。队伍年轻,阵营整齐,设备完善,具有较好的演岀水平。在省、市专业剧团会 (调)演中,都获取了奖励和荣誉。
  一九八O年,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特来即墨观看柳腔剧团的演出。一九八一年、一丸八五年,原文化部长黄镇和现文化部长朱穆之,也先后观看了即墨柳腔剧团的演出。他们都对演出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王朝闻曾说:“柳腔散发着泥土芳香,很有前途;演出也很好,给人以美的享受。”近几年,业余柳腔剧团遍及全县各乡镇,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九八三年的青岛市戏曲创作会演中,即墨代表队演出的小柳腔 《卖鱼记》获得编写、导演和演出奖。并由市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片(名《王三卖鱼》),获全国电视“鹰象”二等奖。
  三、即墨柳腔的艺术特色解放前,青岛有个名叫赵悟然的人,看了柳腔之后,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我想那元曲子,咬着文,嚼着字,唧唧哝哝象个什么腔调;你看这柳梆儿,说得真,道得切,吆吆喝喝才是正经家伙! ”这里“元曲子”是指京剧,“柳梆儿”是指柳腔。切不说这副对联对柳腔的评价高于京剧是否妥当,但就“说得真,道得切”和“吆吆喝喝”几个字比较形象地概括出了柳腔的艺术特点一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语言上,柳腔运用的是即墨的方言土语,庄户实在,通俗易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歇后语、顺口溜以及比兴、夸张的言词,被大量地运用到念白、唱词中来,显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如在《赵美蓉观灯》一戏中,赵美蓉元宵佳节,女扮男装,借观灯为名投奔婆家;她步入灯棚,博览群灯,边走边唱。从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传说,唱到唐克、虞舜、夏禹、商汤、西周、列国,唱到秦、汉、三国、晋、隋、唐、宋以及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又从大自然的山里灯、海里灯,百鸟灯、蚂蚱灯唱到田园的白莱灯、韭莱灯、黄瓜灯、茄子灯等等。
  《观灯》的喝词接连七百二十多句,一人前后说唱了一个多小时。虽然唱词多、时间长,但由于语汇丰富,情节生动,比拟贴切,夸张形象,听起来字字句句动人心弦。每逢元宵佳节,观众总要点唱这出戏。例如”庄稼灯” 一段:"往前走,往前行,眼前闪出庄稼灯。稷子窜芯骑烈马,沭秫绣穗使枪拧。麦子盘腿打下座,谷子绣穗哭嚎声。地瓜撒下绊马索,要害养麦百万兵。黑豆地里打一仗,黄豆地里按下营。绿豆地里开了炮,砰啊叭的不住声。秋后出来个镰元帅,不论糙好一扫平。”整段唱词不仅道出了各种农作物的生态习性,唱出了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而且通过诙谐的语言、逼真的比喻,把人们带进了金秋的丰收景象中。剧中人观的是"庄稼灯”,而给人们带来的却是“农家乐”。
  柳腔的音乐是柳腔的主要特征。可以说没有柳腔音乐,也就没有柳腔剧种。柳腔的音乐特色主要体现在唱腔、伴奏和曲牌等几个方面上。
  柳腔唱腔的板式有悲调(大慢板)、慢板、花调(原板)、尖板、散板、摇板、哭头、二六、流水、快板、垛板、反调、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亦称悲宫)、花调是柳腔的基本唱腔,称为“母曲”。其尾声向上翻高八度或六度的“勾勾腔”,是柳腔特有的声腔,体现著柳腔的特有韵味。
  柳腔的伴奏属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 (旧称场面)。
  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中的四胡是伴唱的主要乐器,它发音委婉悠扬、悦耳动听,称为“主弦”或“柳腔胡琴”。
  柳腔的表演艺术是在纯朴自然的花鼓秧歌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初期很简单,主要靠演员临场发挥,即兴作戏。后来逐渐运用到“手、眼、身、法、步”,以至发展到唱念做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表演程式。
  柳腔的唱腔细腻柔和,叙述力强,在过去多演唱工戏,也就是文戏,包括一般的悲剧、喜剧、闹剧等。
  二十年代以后,柳腔因与武术班子结合演出和受其他剧种影响,出现了刀马旦、武生,开始文武戏兼唱,同时也开始演唱现代戏。
  它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与其它剧种基本相同。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说过:“柳腔不仅有众多的观众,剧目也很丰富。”即墨柳腔有传统剧目120多出,移植剧目80多出,另外还有一批现代剧目。主要的传统剧目有部戏“四大京”,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四部,每部又包括多折戏,如 《东京》包括《卖水》、《吊孝》、《卖宝童》、《赵美蓉观灯》等折;《西京》包括《桂花亭》、《探监》、《卖线》、《三告李彦荣》、《火焰驹》等折。再就是“八大记”,即《罗衫记》、《玉杯记》、《金簪记》、《绣鞋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张郎休妻)等。
  这些剧目题材广泛,故事生动,其内容多系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处世善恶,民间故事等。除少数剧目中带有一些封建迷信、因果报应的糟粕外,大多数剧目在主题上都是以倾诉人民的心声,表达人民的愿望,颂扬历史的英雄和咒骂人间的邪恶为主的。
  如《西京》一剧,对受尽压迫和苦难的劳动妇女皮秀英给以深切同情,而对已经获取高官厚禄便躺进“驸马床”里不认前妻的李彦荣却给以严厉的谴责。旧社会里的劳动妇女受苦最深,她们心中积压着许多悲苦郁闷,所以她们听起这些戏来就感到格外的亲切和痛快。她们听起来往往是:“饭糊在锅上,针扎在手上,孩子掉在地下,太阳当成月亮。”这种如痴如迷的程度,给即墨柳腔博取了一个雅号一一 “拴老婆橛子”。
  解放以来,即墨柳腔不断地进行戏改工作。现在的即墨柳腔已是一个唱腔优美,语言生动,表演朴实,剧目丰富的地方剧种。随着形势的变化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即墨柳腔必将向着一个更新的艺术方向发展,它将不只为半岛地区所欢迎,也将冲出山东,流遍全国。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出版者:山东省即墨县委员会

本书介绍了从“戊戌变法”以来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凡有关即墨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工商、科技、民族、宗教、侨务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诉讼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及有影响人物的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宇晓
责任者
江志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即墨县
相关地名
即墨柳腔
相关专题
赵美蓉观灯
相关专题
观灯
相关专题
庄稼灯
相关专题
西京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