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厂惨案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365
颗粒名称: 银厂惨案始末
分类号: K105
页数: 13
页码: 41-53
摘要: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了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反共高潮,许多国民党将领纷纷反共投敌。一九四一年初发生“皖南事变”后,原东北军五*军也开始反共反人民,该军驻鲁南的三三七旅六八三团张本枝部于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勾结日伪军和顽匪荣子恒。王洪九等部,除全面袭击驻边联地区的党政机关外,;、八三团重点袭击中共鲁南区党委驻地银厂村。我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鎛同志不幸被俘,并于十一月十九日被杀害。
关键词: 惨案 历史事件

内容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寇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了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反共高潮,许多国民党将领纷纷反共投敌。一九四一年初发生“皖南事变”后,原东北军五*军也开始反共反人民,该军驻鲁南的三三七旅六八三团张本枝部于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勾结日伪军和顽匪荣子恒。王洪九等部,除全面袭击驻边联地区的党政机关外,;、八三团重点袭击中共鲁南区党委驻地银厂村。我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鎛同志不幸被俘,并于十一月十九日被杀害。同日在
  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鎛同志办公旧址银厂和在边联县地区被俘、先后被杀害的还有鲁南区党委工作人员张明、何雨田、史川浩、沈奇、张恭和边联县农救会长杨清法、青委书记杨彬、二区区长邱玉瑞、民主人士许善修等三十余人。这是国民党反动派在鲁南地区继“四.二五”、“七.二五”两大事变之后,破坏抗战的又一滔天罪行。
  赵鎛等同志的被俘和先后英勇就义是停南能和鲁用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损失。
  敌伪勾结袭击银厂
  银厂惨案是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制造的一次反革命事件他们为了破坏抗战,曾在一九四一年春发动了“四•二五"事变,一度全部侵占了鲁南抗日根松地的中心地区边联县。但这次事变之后二十天左右,在一一五师支持下组织了以曾国华同志为总指挥,赵鎛同志为政委的讨逆军,很快全部收复了失地。因此,皮动派仍不死心,继续处心积虑,多方寻找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他们一方面经常出动,深入我根据地内抢粮、骚扰,进行武装侦察;一方面布置密探、坐探,刘探我方情报。如在靳家沙沟他们利用了叛徒侯德俊,在我根据地內收买了银厂村的村长刘清阳和该村曾干过八路军妥协回家的刘清起、刘清怀等为"便衣”,经常以赶集、探亲为名或化妆成肩担小贩,到我方根据地内侦察领导机关和驻军情况。
  一九四一年青纱帐时期,鲁南区党委曾出山活动,一九四一年十月上旬,日寇扫荡临郯平原地区,区党委于十月二十回到山区,进空银厂休整(银厂村四面环山,当时有一百五十户左右,是山区中的大庄)。十月二十五日,六八三团得到逃亡乡长郑竹明和银厂坐探的情报,得知“有高级领导机关进驻银厂村”,随即又派密探侯德俊(叛徒)前去侦探。
  侯德俊原系农村小学教师,一九三九年曾参加边联县在九女山举办的抗日自卫团干部训练班,并在训练班里入了党。一九四一年"四•二五”事变后,其家乡为蒋匪控制,在蒋特拉拢下,参加特务组织,干了六八三团团部便衣。十月二十五日,侯接到反动派叫他去白山、银厂一带侦察的任务,便于二十六日赶坞丘集"卖柿子”,回头到银厂一带串乡侦察。
  当时鲁南区党委驻在银厂村,对外的番号叫“四梯队”,十分严密,老百姓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机关。但是侯德俊发现村内有不少马匹和警卫人员,断定是高级领导机关;同时发现村内有电线扯入赵鎛同志的住处,断定是首长住处。随即回九女山复命。
  匪团长张本枝与团少校政治指导员(即政治部主任)于大川认为情报可靠,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布置袭击银厂。除通知王洪九、荣子恒等部配合扫荡边联外,该团倾巢而出,由住东庄的一营打主攻,住甘林的二营打接应,住灰墩的三营作为予备队,当夜包围银厂,拂晓开始攻击。
  银厂村西面有一片面积达数亩的松林,村内西边有一个地主的大柴园,南边还有地主停办数年的酒厂,无人居住。这天傍晚,敌特工人员假扮农民,由“坐探”刘清阳引入村内藏在大柴园里,作为内应。当时银厂村内有每晚关闭围门上锁的习惯,敌人安排内应打开西门,迎接袭击部队。当时区党委直接掌握的武力只有警卫连两个排,另外住村南的党校工农队里还有部分带枪的学员。这天夜区,警卫连在村西北角的炮楼上布置了岗哨,赵鎛同志的住处也有岗哨,还有白银乡(即白山、银厂乡)民兵联防队三十多人住在村外。约凌晨三时许,敌人的三个营便分別占领了银厂两而、北面的山头。四点左右,一营的主攻连开始潜入松林。当时我西北炮楼上的岗哨曾发觉有动静,打了一枪,但敌人潜入松林后,一动未动,麻痹了我方岗哨。沉静了约半小时,敌人突然从西面、北面发动攻击,致使我方措手不及。
  二十六日晚,我方曾得到日伪军可能进行扫荡的消息,因此人们都比较警惕。警卫连听到枪声,立即分兵两面进行还击。区党委各部门和党校人员也纷纷自动集合,组织突围。因为敌人的枪声主要在西边,这时区党委宣传部付部长吕志先同志曾去请示赵鎛“是否向东突围”,赵鎛同志答复;“可以”。
  当时银厂村三个东门。正东门和东南门都上了锁,只有东北门未上锁。突围的人员有从围墙上爬出去的,有集体推倒围墙冲出去的,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是发现东北门未上锁,从东北门突出去的。
  警卫连和党校工农队的同志抵抗了十余分钟。工农队的同志还一度在北门打退了爬围墙的敌人。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又认为村内的同志已经突围,于是就分别撤退了。
  为保机密不幸被俘
  赵鎛同志这天晚上睡得很晩,因党校要结业,学员们有的找他谈工作,有的找他谈思想,直到十二点多钟才睡下。他听到枪声立即起来给白山驻军打电话,不料刚说了一句话,电话就不通了(被敌人内应掐断)。吕志先来请示时,他刚放下话筒。吕志先走后不久,西门便被内应打开,敌人从西门冲了进来。赵鎛同志住在十字街口地主盛清杰的家里。这座宅院西靠南北街,南靠东西街,大门朝西,另外还有向南开的便门。
  敌人冲进村后即用机枪封锁了赵鎛同志住宅的大门,并且打死门岗。由于敌人只注意朝西的大门,赵鎛同志便从南门突围。两个警卫人员在前,一个小电报员在后,一起向,东“突”。据电报员张广平同志说:“突围吋我在赵政委的身后,将要出村的时候,他突然转过身来,抓住我猛向前推。我认为他嫌我冲的慢,就奋力向前跑。一直跑到安全地带才发现赵政委没有跟上来。于是两个警卫和我又一起冲回去。到了赵政委的住处,既没见赵政委也没见敌人,只见地上有一堆尚未熄灭的纸灰”。原来这天区党委机要秘书出发,他的文件包无人带出,赵鎛同志是为了销毁机密文件而回去的。结果敌人冲入室内,赵鎛同志因寡不敌众而被俘。当他的警卫员、电报员再次冲回住所时,敌人已将赵鈍同志带走了。
  在六八三团袭击银厂时,银厂东面的白山村本来住有八路军老五团一个营,两村相距不到三华里。白山驻军听到枪声,因为电话不通联系中断,情况不明,正要派人侦察,得到了南面日伪军到达漫溪并继续向山区进犯的情报,而这时银厂方面的枪声已逐渐稀疏,因此认为问题不大,就向南面转移,准备伺机打击进犯山区的日伪军。结果这股日伪军长驱直入,既不寻找作战目标,又没向山区扫荡,一直到了白山,待了不久就自动回去了,这种情况充分说明日伪军完全是为了配合国民党反动派袭击银厂,牵制我军兵力而来。这是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日、伪破坏抗战的铁证。
  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赵鎛同志被俘后,当日中午经甘林押解至匪团部驻地九女山。该团少校政治指导员于大川亲自审讯。开始敌人并未弄清赵鎛同志的身份,当于大川问他是干什么的时候,赵鎛同志自称姓王,在营部当文书。由于赵鎛同志被俘时穿着大衣,带着手枪,与众不同,所以敌人非常注意,但尽管敌人百般威胁、利诱,.残酷拷打,赵鎛同志仍然坚决不吐露真情。
  与赵鎛同志同时被俘的人员中有区党委的两名科长,一个叫张明,一个叫蔡明。不料蔡明被俘后自首叛变,密报了赵鎛同志的身份。同时敌人又在银厂得到了赵鎛同志站在中间领导位置上与其他同志合影的照片。在审讯中于大川拿出照片来,敌少校军医铁天民、少校军需唐振刚都过来帮助辨认,开始都认为“又像又不像”,后来铁天艮说:“是他,是早照的,肯定是早照的”。这时于大川又问铁天民“卫生队里不是有两个小俘虏当了医兵吗?叫他们来认!”。结果把两个孩子找来,其中有一个叫季廷德的,当面指认了赵鎛同志。在这种情况下,赵鎛同志毫不畏惧,泰然自若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说:“我是领导鲁南人民抗战的,抗战无罪,救国无罪,你们必须立即送我回去。”
  在证实了赵鎛同志的身份以后,反动派欣喜若狂,满以为通过赵鎛可以把整个鲁南党组织搞清楚。但是用尽了各种酷刑,得到的回答只是一句话:“鲁南的共产党就是我”。同时在敌人的法庭上赵鎛同志坚持与敌人辩论,经常把敌人驳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反动派黔驴技穷,竟于十一月十九日午夜出动了一个运输连作为执法队,把赵鎛与张明同志秘密地活埋在九女山村西小河西岸的一道山沟里,赵鎛同志临难前变刑场为讲坛,利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宣传了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痛斥了反动派制造分裂、破坏抗日的罪行,号召国民党士兵认清形势,抗战到底。最后从容就义。
  原来反动派六八三团进住九女山时,全部霸占了群众的住房,把老百姓统统赶到山上去了(搭地屋子住);同时敌人俘虏赵鎛同志后,严密封锁消息,完全采取秘密审讯、秘密处决的手段。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赵鎛同志在敌人的法庭上、刑场上坚持斗争的具体情况。据几个当时曾经进村出伕、卖花生、卖青菜的群众反映:“赵鎛同志当时被关在该村村民燕广明家的南屋里,屋门用铁丝网网着,门口站着双岗,任何人不准接近”.赵敬合进村出伕,曾看见赵鎛同志穿着大衣,正在看书;杨聚明进去卖花生曾见赵磚两手倒背绑着,坐在地上用膝盖夹着煎饼吃”。杨聚明经常进去卖青菜,与敌人炊事员混得挺熟,炊事员与匪兵谈论赵鎛时他曾多次旁听。有一次炊事员说:“八路这家伙真"柴”(即很硬的意思),咱当官的叫他弄的闭口无言,根本说不过他!”赵鎛同志殉难后,炊事员曾给一个匪排长说:“八路这个官是真硬,到死也没倒辙!临死还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在活埋赵鎛同志的那天夜里,住在沟南岭头上的李安起老汉,也被惊醒。事后他讲那天夜里他被惊醒后,“起来看了看,月黑头加阴天,听了听是八路领导讲话的声音,有高有低,断断续续听不清楚,大约讲了一袋烟的功夫,最后还高声呼了口号。”
  亲自审讯和杀害赵鎛同志的反革命分子于大川也供认赵鎛在被俘和被审讯的时候“态度很自然,没有一点害怕的表情”,“身份暴露以后他就讲共产主义革命前景,说共产党必然胜利”。他还供认“我们劝他投降,他说我参加革命不是盲从的,是有足够认识的。”并且说“这个人理论很深,一个人审不了他,我们三个入也审不了他”,“团长审不了他,曾经发火骂他,他说有理讲理,不应该骂人,骂人是无理的表现! ”该犯也供认当时审问赵鎛十多次,灌了一次凉水,最后“什么也没问出来”。看来赵鎛同志在敌人的法庭上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忍受了各种刑罚的痛苦折磨,丝毫没有暴露党的秘密,并曾屡次舌战群丑。痛斥反动派破坏抗战的罪行。可惜在我们审讯于大川时没有叫他详细交代赵鎛同志在敌人法庭上的言论和表现。现在已没有第二个当事人可以知道具体情况了。
  赵鎛同志生前经常向同志们讲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台尔曼、季米特洛矣和我党革命先烈李大钊、方志敏、恽代英、赵世炎、彭湃等同志在敌人法庭和刑场上英勇斗争的事迹,教育干部要在关键时刻经得起生与死的重大考验,要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去捍卫真理和党的利益。赵鎛同志说到做到,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光辉榜样。他的这种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学习的。
  赵鎛同志被俘后,党组织积极设法营救,由于这时鲁南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力量上处于优势,同时在政治上已经走上死心塌地、反如、反人民的道路。因此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直到赵鎛牺牲很久,我们得知赵鎛同志早被秘密杀害之后,才停止了交涉。
  鲁南地区的党政机关、部队和当地群众惊悉赵鎛同志壮烈牺牲的噩耗之后,无不深为悲痛,除区党委在白山召开追悼大会外,边联县的党政机关也举行了追悼大会。
  为了纪念烈士,一九四三年春鲁南区党委和鲁南行署决定将边联县改名为赵鎛县,并于一九四四年春将烈士遗骨从儿女山迁葬于文峰山。同年秋,在文峰山破土动工修建了塔式银厂惨案纪念碑,赵鎛县的群众还门动捐华了八十斤铜钱,铸造了赵鎛同志的铜像镶嵌在烈士墓前。
  赵鎛烈士墓法网恢恢严惩凶手
  形势好转后,参与制造惨案的反革命分子,都先后潜伏起来,妄图逃脱人民的制裁,但是党和人民决不容许他们逍遥法外。
  早在四一年冬,边联县公安局即派人调査银厂村的・“内应”情况。虽然案情复杂,四二年边联县又处工敌伪顽匪夹击之下,环境动荡不安.,但我们的公安人员依靠人民,终于在一九四三年春侦察破案,先后逮捕并召开公审大会枪决了坐探刘清阳、刘清怀等罪犯。
  在银厂惨案中担任敌密探的侯德俊自从四三年山区局面打开之后,又假装积极,隐瞒罪恶,混人小学教坏队伍。全国解放后混入塔子山小农场任场长,一九五七年肃反前混入苍山县农业局当了付局长。在银厂惨案中担任主攻并且浮虏赵鎛同志的六八三团一营付营长李世祥,全国解放后,跑回老家天津混入蔬菜公司当了营业员;亲自审讯界且监场活埋赵鎛同志的敌少校团政治指导员于大川《于久灜)解放后化名于坤良从南京迁回老家一一吉林省怀德县杨大城子混人合作饭店当了会计,敌六八三团少校军医铁天民逃回老家辽宁省盘山县改名迟天民混入田庄屯农场当了 “高级大夫”。
  这些坏人虽然隐藏都很深,但在一九五七年开始的肃反运动中,由于县委重视,肃反办公室及公安部门人员在县委直接领导下,依靠人民,依靠各地公安部门的互相支援,依靠党的肃反政策,终于一个个查清了他们的下落,一个个调查落实了他们的罪行,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九年,先后将他们逮捕归案。一九六O年初审理终结。一九六O年三月十四日在临沂地区召开了公审宜判大会,判处于大川死刑,立即执行;判处侯徳俊死缓;李世祥无期徒刑,迟天民有期徒刑十五年。参与杀害赵鎛同志的反革命分子终于受到了应得的惩处,人心为之大快。
  一九八三年十力二十七日是赵鎛同志壮烈牺牲的四十二周年。四十二年来赵鎛同志的那种为保卫党的机密,不顾个人安危的革命精神;在敌人法庭上、刑场上不屈不挠,斗争不息的坚贞节操,深深地铭刻在苍山人民的心目中。在战争年代,他的革命精神是鼓舞人民英勇斗争的动力;在和平岁月,他的事迹是教育人民艰苦奋斗的楷模,赵鎛同志的伟大形象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世世代代鼓舞苍山人民在迈向共产主义的征途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附:赵鎛同志传略
  赵鋪同志陕西省肤谷县人.一九O六生,早年曾在汾阳铭义中学读书。一九二六年加人中国共产产党后,组织曾派他去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四,一五广州事变后到武汉工作。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又被派到天津领导学生运动。不久,为叛徒所供而被捕,由于他坚贞不屈,敌人一无收获,过了两年的囹圄生活,被释出狱。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又去北平做地下工作。一九三一年六月再次被捕,在狱中他与杨献珍、薄一波(当时名张云朴)等同志一起坚持狱中斗争。先后任狱中党支部组织干事和第二任支部书记。一九三六年春,全国掀起抗日高潮,党支部要求国民党无条件释放政治犯,狱方玩弄“按手印”阴谋——事先写好带有反共字样的启示,让同志们“按个手印即可释放”。这时赵鎛同志在支部书记薄一波同志领导下,与全狱同志一起,坚决拒绝“按手印”,直到一九三六年八月才被党中央营救出狱。
  经过长期牢狱生活的折磨,赵鎛同志患了严重的胃病,浑身伤痕斑斑,身体很弱。但他出狱后,一天也没休息就要求工作。开始组织派他到冀东,旋即又调任津南工委书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赵鎛同志积极组织武装,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秋调任苏鲁豫省委党校校长。一九三九年初调任山东分局鲁西区党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九四O年春调任鲁南区党委书记。
  赵鎛同志来鲁南后,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先后建立了三个地委、三个军分区,并相继建立了鲁南地区和地、县、区、乡各级政权;同时积极进行思想建设,积极创办了党校、党刊,亲自为党刊《先进》撰写发利词;还召开了工、农、青、妇各群众团体的代表会,统一了鲁南地区群众运动的领导。当他发现鲁南地区曾有审于“肃托”扩大化现象后,便与一一五师罗荣桓政委亲自到临,郯各地检查,及时纠正了乱捕乱杀的错误。这一切对于建设鲁南抗日根据地都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赵鎛同志遇难时年三十五岁,他的壮烈牺牲为我们全党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耿耿丹心,铮铮铁骨”的光辉榜样。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刊整理、收录山东省苍山县(2014年恢复兰陵县旧名)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选登了《抗战初期的林郯青年救国团》《漏汁湖畔追击战》和《怀念孙仲典同志》等15篇文稿。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赵鎛
相关人物
荣子恒
相关人物
王洪九
相关人物
张本枝
相关人物
杨清法
相关人物
张明何
相关人物
史川浩
相关人物
杨彬
相关人物
邱玉瑞
相关人物
曾国华
相关人物
刘清起
相关人物
刘清怀
相关人物
侯德俊
相关人物
于大川
相关人物
蔡明
相关人物
季廷德
相关人物
赵敬合
相关人物
李大钊
相关人物
方志敏
相关人物
恽代英
相关人物
赵世炎
相关人物
彭湃
相关人物
赵鋪
相关人物
张明
相关人物
张恭
相关人物
许善修
相关人物
刘清阳
相关人物
吕志先
相关人物
李世祥
相关人物
银厂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