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的穆斯林-----回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318
颗粒名称: 莒南的穆斯林-----回族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3
页码: 213-225
摘要: 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较广,既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我国穆斯林也称其主)的意志。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是清真寺。
关键词: 莒南县 回族

内容

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较多,分布较广,既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我国穆斯林也称其主)的意志。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是清真寺。
  莒南县现有回民一千余人,主要居住在筵
  宾乡东集西村、十字路镇、路镇王家庄子村、坊前乡竹墩村、坪上镇等。据考证,我县的回民最早是清朝乾隆年间(公元一七三六七九六年)因黄河泛滥成灾,从济南北齐河县米家寨子迁来的。当时共三户人家,十二口人,在筵宾乡东集西村落户。
  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而少数民族还要受大民族主义的压迫。虽然回民有祖传加工牛皮、羊皮等手工艺,但许多人还是过着饭不饱腹、衣不遮体的游民生活。“三根皮条、两根串子”,起早睡晚,挑着蛆子奔波于周围二百余里的集市上。为了生存,男女老少(主要是男的)都会点武术。回民非常团结,一人有难,大家相援,素有“天下回回是一家”的好传统;能坚持正义,不欺弱畏强,曾谱写过一篇篇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壮丽诗篇。
  一九三四华正月十四日头逢筵宾集,一回民在集上出摊卖皮货,泉龙头地主恶霸徐龙张的狗腿子手拿猪肉围着他的脖子转.故意导衅,因此而打了起来。结果各有所伤,狗腿子没占着便宜,就骂着走了。几天后,徐龙张和西筵宾村的大恶霸徐臣纠集了山前、泉龙头、西筵宾等村的几百名打手,由地主恶霸徐臣、徐龙张领头,拿着枪、土炮,棍棒等,在西筵宾村西南河滩集合,扬言要血洗东集西。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东集西村的回民决心以死相拼。几十名青壮年在前河里砸冰“换水''(即沐浴。古兰经中规定;穆斯林每干一件大事,必须“换水”,把全身洗得干干净净)。徐氏帮凶见此情景,心惊胆寒。此时回民瘸子彭玉亮先到了筵宾,从别人手里借了一把大刀,说:“我玩玩。”他大刀舞开,真是水泼不进,观者无不被他的高超力术所慑服。这时已是人山人海,广大汉族围观者痛恨徐霸,同情回民,徐霸也深知失道寡助,在说事人的说和下,他们说了一通大话完事。
  当日寇的铁蹄践污着中华大地之时,莒南的回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投入了抗日战争。一九四。年,张学廷、彭林廷、彭林鹤三人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东集西“回民抗日救国会”(后改为“回民协会”),宣传党的抗战政策,组织回民抗日武装。当时有些人不理解党的政策,反时成立“回民抗日救国会。”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们耐心做宣传教育工作,并召开群众会议,彭林鹤要他父亲当众检讨自己的错误言行,便回民提高了觉悟,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战。同时还成立了“抗日回民小学”。一九四〇年,彭文增、张学廷被选为县参议员。在“回民抗日协会”的组织领导下,东集西村成立了 “回民基干团”,站岗放哨,保卫根据地,并参加了解放黑家岭的战斗。
  一九四三年夏天,刘格平(回族)奉中共山东省委之命到滨海区组织成立“抗日回民协会”,建立抗日武装,在大店召开了筹备会议,彭林鹤被选为“山东省回民抗日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又在沂南召开的第一次代表会上被选为委员。
  一九四四年,彭林廷、彭林鹤奉华东分局负责人刘格平之命,到临沐县店头、贺城等村成立村“回民抗日协会”。之后,又到那城马头成立了“滨南分会”,彭林年任副会长,组织、领导回民积极投入抗日战争。
  一九四五年夏,彭林鹤等人到马头成立“滨海回民大队”,彭林柏任政委。滨海回民大队成立后,回汉族青年蹄跃参加,到一九四七年改为“海防特务团”时,已有一千余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回汉武装队伍,打日寇,打蒋军,活跃在鲁南、苏北等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战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莒南县的回民又投入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斗争。有四人参加了野战军,在著名的孟良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出民伕多人次。一九四六年初,在山东省军区后勤机关支持下,以东集西的回民为骨干,成立了“德记皮厂”。广大回民充分发挥祖传手艺,为部队制作枪套、马车用具、皮带等,支援部队作战。“德记皮厂”几经沧桑,现已发展为年产值过千万元的羊皮制革厂。
  一九四七年七月,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县进行扫荡,阿訇文彦林坚强不屈,痛斥国民党的滔天罪行,在侍家宅子被国民党军队吊在树上活活打死。
  全国解放后,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莒南县的回民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而且在经济、文化上也翻了身。文化大革命,给穆斯林带来了灾难,清真寺被封,把宗教信仰当成迷信进行批判。回民养牛被说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皮衣制作被说成是投机倒把,强行取缔。党的民族政策遭到破坏。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的一九八一年,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刘继勋、彭林砚(回族)亲自到东集西村参加了开放清真寺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把重点转移倒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政策,使回民的传统手艺得到充分发挥,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使千百年来的“穷回回”变成了丰衣足食的“富回回”。在改革的大潮中,回民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为振兴莒南、服务四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如全国少数民族企业家、县皮革制品联合公司经理.县羊皮制革厂厂长刘元庆把一个面临破产的小厂(二十六名职工),办成了一个现有职工五百多人,年产值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的皮革制品联合公虱,一九八八年四月,刘元庆出席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临沂地区优秀青年经理彭新涛,任县副食品公司经理两年来,使该公司经首额、利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受到广泛赞誉。全县回民居住最集中的东集西村,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人均收入在全县名列前茅,一九八八年五月在山东省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被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的光荣称号。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许多回族妇女在党的领导下也积极投入了革命和建设。如一九四二年筵宾乡东集西村党的第一任妇救会长马秀英就是突出一例。她于一九四七年迁居坪上一村任妇女主任,直到一九八五年退休。她办事公道,党性原则强,深受汉族干部群众好评。她曾任县政协第一、二届委员,现任县第十届人大代表。
  现在全县回民共有国家干部十五人,中共党员四十三人,共青团员八十五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百,考入大中专的有九人,高中毕业生四十三人,初中毕业生一百八十四人。
  回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讲究卫生是穆斯林的传统美德。即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没有浴池的情况下也经常“换水”,其意是守身如玉,健康身体,培养德基,真诚不欺。生活上特别讲究卫生,牛、羊、鸡、鸭等,只有活的宰过才吃,不吃自死的。不吃猪肉、狗肉、驴肉等。还讲究家庭卫生。人无常(死)后,必须用清水将其全身洗干净,然后用白布裹身,不用棺材,用石头或木材砌坟,实行土葬。把亡人用褟布抬到坟上,然后把亡人头北脚南面朝上,放在砌好的坟里(褐布是用木材做的如汉族所用棺材相仿的殡葬用具,属于公有,本族不管谁家有此事即用)。有些家还把坟周围挂上幔棚(是由有一定宗教知识的阿匍用各种颜色在白布上写上阿拉伯文,画上山水),用板盖好即筑成坟。国家尊重回族的这一殡葬习俗,至今还实行土葬,不强调火化。
  回民讲团结,讲扶贫济穷,如有受灾者,大家共同帮助。如果儿娶媳,女出嫁,亲朋邻舍都送喜钱;如果有外来乞讨者,都给钱或物以示帮助,如果某家有丧事,砌坟、送殡各家都主动出劳力。既不用请,也不用花钱和管饭。
  回民好喝茶,反对吸烟喝酒,有好客好友的美好传统。
  回民一年有三个重要节日。一是圣纪,是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二是开斋节(也称大尔代节),是教历的十月一日;三是宰牲节(也祢古尔邦节),是教历的十二月十日。
  圣纪,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据传,穆罕默德的生辰和去世是同一个日子。因此,我国穆斯林的圣纪活动兼有纪念穆罕默德诞辰与逝世双重意义,也称为圣忌、圣祭或圣会。今年正当公历十月十三日。
  开斋节,是纪念穆罕默德传教时,与古来氏族作战胜利的纪念日。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封斋至第二十九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再封斋(白天不吃饭,晚上见星星吃饭,早上星星不落吃饭)一日,第二日为开斋节。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祝贺开斋,并听伊玛目讲“卧尔祖”(劝谏),宣传教义,还炸油香,制馓子、麻花等美食互赠或款待亲友。为了使穆斯林欢度佳节,国务院规定各地穆斯林职工放假一天,以示照顾。今年开斋节正当公历五月七日。
  宰牲节(也称古尔邦节、忠孝节),是伊斯兰世界最隆重、最热烈的盛会。据传说,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晚年得子伊斯玛仪,当其子十三岁时,安拉“启示”易卜拉欣宰子奉献。易卜拉欣谨遵不违,儿子也毅然从命。当父子正要在米那山谷执行“启示”时,天使吉卜利勒奉真主之命送来一只绵羊,作为伊斯玛仪的替身。据说此日是阿拉伯太阴历的十二月十日。阿拉伯人为纪念易卜拉欣为安拉牺牲的精神,便在此日宰牲献祭,穆罕默德将此日定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有“献牲”等意)。
  生活实践使莒南的回民认识到: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回民赖以生存的保证,党的民族政策是回民的命根子;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回民生活的幸福;只有坚定不移地跟共产党走,才能保证民族的兴旺与发达。
  一九八九年八月
  作者简介:
  彭林延,回族,一九一八年生,筵宾乡东集西人。一九四〇参人组织东集西回民抗日救国会,之后曾到临沐、郯城等县建立回民协会。曾任回民大队连长等职。解放后曾任县皮革厂业务主任。是任县政协一、二、三届常委。一九七七年退休,一九八八年八月病逝。
  彭新昀:男,回族,一九五三年生于筵宾乡东集西,大专文化程度,曾任中师函授教师,现在县统战部工作。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莒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临沂分社

《莒南文史资料第一辑》收入“谈莒南县城驻地十字路的历史沿革”、“在罗帅身边的日日夜夜”、“罗荣恒二三事”、“常师长简传”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林延
责任者
彭新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彭林延
相关人物
彭新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