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徐干卿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312
颗粒名称: 抗战时期的徐干卿先生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8
页码: 163-180
摘要: 徐干卿先生是壮岗镇大莲花汪村人,生于一八八四年。自幼上学,上学时思想倾向进步,信仰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学生时代给他奠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徐干卿 军事人物

内容

徐干卿先生是壮岗镇大莲花汪村人,生于一八八四年。自幼上学,上学时思想倾向进步,信仰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学生时代给他奠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基础。
  “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都看清了共产党所主张的团结全国各民族一致抗日,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这时的徐干卿正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时期。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接受党的抗日主张,并积极热情地为党、为抗日救国而工作。
  送子女到前线抗日,帮助扩大抗日力量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凭着军事上的优势,吞侵我国领土。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飞机到处狂轰滥炸,中华民族处在国亡家破,非常危急时期。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九日,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轰炸了大莲花汪村。无辜的同胞被炸死五人,炸伤四人,炸毁房屋二十六间,财产被毁,当时就有三家家破人亡。徐广栗一家就死伤五人(其中还有一名孕妇)。全村的人办上干粮躲飞机。全村老少,有家不能归。
  徐干卿看到此情此景义愤填膺。他动员人们积极参加抗日,并主动带头送自己的亲人参加八路军,自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三年,他先后將二儿子徐军,小儿子徐广明,亲侄徐广站,身边的小女儿徐广翠,侄子徐广楷、徐广栗,侄女徐彬,孙女徐渠,徐浦等人送到八路军参加抗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在徐干卿的影响带动下,大莲花汪当时就有十八名青年自愿报名参加八路军,到前线去杀敌保家乡。
  他除了送子女参军参战以外,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协助八路军扩军备战,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亲自说服他家的长工徐广芳出头为领导,以职工会几个人为骨干,建立了抗日武装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不久,一九四二年五月,因大莲花汪东边有座芦山,故命名为“芦山大队”,由徐广芳任大队长,上级党组纨派杨同志为“芦山大队”指导员。这支队伍,到四三年年底,就发展到一百四十多人。当时的枪支、经费等由徐干卿帮助解决一部分,上级发给一部分。光他自己出钱买长短枪就达四支,买子弹二百发。此外,还动员群众(当时的富户)献枪四支。
  这支“芦山大队”,自成立以来,天天出操、训练,非常活跃。镇压了莲花汪一带土匪,保护了人民的安全,壮大了八珞军的队伍,扩大了影响,巩固和发展了鲁东南抗日根据地。一九四四年一月份,一部分被编入县大队,另一部分组成武工队开往胶南的泊里一带开展工作。
  徐干卿除积极帮助八路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外,还努力协助党组织建立这一带的民主政权。由于他主张进步,.思想开明,在当地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望。他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白天黑夜帮助党派来的工作团,物色人选,进行谈话,宣传建立民主政权的重大意义,并说服被物色的人,大胆站出来工作。
  党组织的周密安排,徐先生的具体行动,新的民主政府莲花乡政府,一九四。年九月在大莲花汪村成立了,徐广林任乡长,徐广伦任副乡长,徐仓任农救会长。这个乡包括壮岗以东的三个东坡、陈家庄、南李庄、四个莲花汪、高家、瞿家、竹园等十三个村庄。
  从此,这块“鞭长莫及”各派反动势力猖狂一时的苏鲁边界,变成了抗日根据地。
  开办抗日学校,宣传鼓动抗日抗战期间,徐干卿从各方面积极投身到抗战之中。他首先在大莲花汪村办起了抗日小学。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宣传抗日。
  一九四O年春,.他亲自任校长,动员本村的青年徐恒超、徐升一到行署训练班学习,回来任教员,创办了大莲花汪第一所抗日小学。当时,有近五十名学生。那时的课本是“抗日读本”。一部分学生用国民党办学时用的“国语”和“算术”等课本,多数的小同学读的是“抗战读本”。记得有这样的内容:“高粱高,大豆黄,山东是个好地方,我爱我山东,我爱我家乡……”。学校的经费由徐干卿先生解决一部分,学生奏一部分。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学校扩大了,学生也多了,到校的学生有一百二十多人。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一个高年级班。学校虽是徐干卿先生主办,但到四二年,就由徐广楷任校长,教员七人,他们是:徐军、徐恒忠、徐杰、徐恒超、徐晶一,还有一位姓叶的外籍女教员。
  学校的校址,由大莲花汪的前学,迁到大莲花汪的东北围子徐干卿先生的胞兄住的宅园,据说是徐先生动员其胞兄腾出来特为办学用的。学校越办越好,影响也越来越大。当时就有周围的陈家庄、大河西、安九坊、鲍家庄,江苏的小河涯、黄泥涯、石埠等七八个村的学生前来求学。徐先生经常到学校给教师和学生讲话。
  所学的课程全是“抗战读本”。徐广楷校长给学生上政治课,经常在黑板上抄《资本论》的内容,要学生做笔记。
  一百多名学生不同程度的受着抗日救国的思想教育。学生除了上课外,还建立了校内儿童团,当小先生教校外儿童识字,中午给妇女识字班上课,给儿童团教唱歌,包教职工会识字;和校外儿童团配合,打土地庙子,搬土地老爷,破除迷信。在党组织派来的工作队的带领下,参加了放脚斗争。课余时间,工作队的同志带领整个班的学生和校外儿童组织起来,游行示威,呼口号,到缠脚的姑娘家,抖落“裹脚布”(缠足的布),开展放脚运动。在学校里,课外活动时间,排演动员妇女放脚求解放的戏。三四年级班排练了一出,经常演出。歌词是这样唱的:
  (1)叫声我的姐呀,听我把话谈,几千年传下来的缠足恶习惯呀,把我们天生的脚趾来裹断呀,
  受的那痛苦实在是难言。
  (2)妹妹说的对呀,缠足苦难当,
  走路与做活都是无力量呀,
  前走走后倒倒,行动站不稳呀, 你看那大脚的,走路多排场。
  (3)人心真不平呀,较视女儿郎,不让出大门外,天天在厨房呀, 过的那生活呀,不如牛马羊呀,
  丈夫打,婆婆骂,一天哭几场。
  (4)女人受的罪呀,想起来真冤枉, 为什么亲爷娘不疼女儿郎呀,娘知道,自己缠足受痛苦呀,为什么叫女儿来把滋味尝。
  (5)姐妹联合起呀,齐心把脚放,参加了妇救会,帮助把日抗呀,读书呀,识字呀,男女同看待呀, 打走了日本鬼求解放。
  为了教育民众上学识字,学校的教师还编写了“不识字的苦处”等小戏。让中年级的学生演出。如:徐恒汉、徐沛一等同学经常到村里,利用会前会后的时间演出“不识字的苦处”。剧的内容是:一个不识字的拾粪人,拾到一张“口令”条,认为是一张“流通券”(当时的纸币),被日本兵搜出来,说他是八路军,差一点被打死。事后他积极学习识
  字。
  中年级班的同学还把课文“马百计”这场独幕话剧,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经过老师帮助扩写.形象地搬上舞台演出,主要宣传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日的事迹。
  高年级的学生还演出了“动员归队”等小戏剧。内容是:一位才结了婚的妇女动员开小差的丈夫归队参加抗日。歌词的内容是:
  黄金花儿黄又黄,
  夫妻恩爱深海长,
  家后的王三归队去,
  丈夫听了看了忙。
  丈夫上年开小差,偷偷回家来躲藏,我若留他不归队,东邻西舍说短长。
  经过思想斗争.最后下了决心把自己的丈夫送到前线,继续参加抗日。
  除了演些小戏剧和丰富多彩的小节目外,还利用学生自己用过的纸,翻过来钉成小本子,照着学生自己学的课文抄下来,发给校外儿童及妇女识字班当课本用。
  回忆那时学校的生活,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真使人向住,这所学校为宣传抗日、参加抗日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国家,为抗战,为民族解放,培养了不少人才,素称大莲花汪是莒南东方的“文化地”。这是徐干卿先生积极办学的丰硕成果保护革命干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徐干卿先生保护了来莒南县开辟工作的许多干部。
  他在学生时代,就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反封建反帝王制的"革命思想。孙中山先生号召剪去长发,他就在同学中,首先冲破旧势力,剪去了长发,剃了光头,第一个向旧势力宣战。上学回家,庄上的人都称他是“洋学生”。因他排行第五,人们背后叫他“洋五”。共产党来了,他又拥护党的主张。一九三八年下半年,他主动到十字路,找谢辉同志联系有关抗日工作。一九三九年秋,白炎波同志来莒南壮岗一带开辟工作,党组织安排,就住在徐干卿先生家里。他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白炎波同志的安全,相批又来过许多工作队的同志,他在各方面,为工作队的同志予以方便。
  徐干卿先生,之所以有能力保护来莲花汪一带工作的同志,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一九一。年,在临沂上学的时候,”和周仁寿是至好的同学。在毕业考试时,由于他颇有才华,成绩优异,第一个交了卷,并在考试卷上写了“第一名”三个字。主考大人看了,说他骄傲自大,结果没录用他,却录用了他的至好同窗周仁寿,并委任周为莒县知县。徐干卿先生却名落孙山。莒县县太爷周仁寿熟知徐干卿的才华,就很器重他。因而徐干卿先生在十字路以东,赣榆县以北,成了有名望的,说了话是算数的人物。
  壮岗、大莲花汪一带,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当复杂:南面有汉奸、土匪张星三(外号黄泥头),他是张家官庄人,还有谢秃子(谢家湖
  人),都属赣榆县城里大汉奸李亚范的势力。经常到大莲花汪和大莲花汪以南的苏鲁边区的村庄骚扰,还不时暗杀、绑架民兵和村干部。东北面有大汉奸朱心斋的爪牙、地头蛇朱明轩(朱老六),他们经常晚间出动,进行抢劫绑架、暗杀我工作人员,破坏、威胁民主政府。北面大山一带的山区盘踞着五十七军,经常派小股部队到莲花汪一带,要捐要粮。西面有壮岗的地头蛇王乐天(前朱陈人),自封旅长,逼粮催款,要枪要子弹。这一带的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来这一带开辟工作是极不容易的。
  自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四年,党组织先后派工作队及工作人员能记得着的有二十四人之多。如:白炎波、曹明楼、徐布云夫妇,张云非夫妇和女儿,董笏山、裴大队长、李德超等等。这些人当时大多数住在徐干卿家里。有时来的人多了,徐先生就安排在徐,仓和徐广楷两家住,都是安排到最安全的地方。这些同志来到莲花汪后,就以徐干卿的家为落脚点,住在他家里,心里就觉得到了自己的家一样,生活上有了依靠,人身安全有了保证。因此,莲花汪一带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帮助党组织搞好减租减息増加工资一九四三年八月,党组织在莲花汪、壮岗一带开展增加工资、减租减息运动,徐干卿首先起来响应。
  在大莲花汪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前,即一九四二年十月到一九四三年春,先搞雇工增加工资运动。这时徐干卿首先给他家的五个长工买了手巾、披肩、草鞋、烟叶等劳动和生活用品,并按照市场行情增加了工资。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近四十名雇工组织起来*成立了职工会,便运动进展得很快。
  在增加工资运动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阻力,更有激烈的斗争。如,一九四二年年底,地主徐某的老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寡妇)就是不给雇工增加工资。起初对她说服教育,她以妇道人家论调的法子对付这一运动。后来采取了激烈的斗争,党组织发动了全体职工,集合起来拥到她家里,在她家里办着吃。就用吃大户的形式迫使她给雇工增加工资。
  一九四三年春,全村有三十二户地主、富农(有几户是富裕中农)给三十九名雇工增加了工资,使三十多户雇工家庭生活有了好转,更重要的是发动了群众,提高了群众的觉悟。
  一九四三年八月,徐干卿在工作团的帮助下,首先把四十亩地的地租、六百斤粮食退给了租地户。双减工作队的同志以徐先生为典型,教育出租户,要以徐干卿为样子,把多收的租粮退还给租地户。并多次召开四十二户租地户会议(其中有九户是种的自己亲戚的地,不要其退还租粮。向他们进行教育,讲明两者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要他们提高阶级觉悟,不但要大胆地接受退回的租粮,如果出租户不给粮食,我们还要组织起来向他们要。经反复地进行动员教育,群众发动起来 ,组织起来了。
  在这一运动中,也遇到了阻力。地主徐太此(旧社会的副庄长管收全村的钱粮)自己觉得还有点势力,就是抗租不交。党组织发动全村的职工会、租地户和农救会联合起来,以他贪污“钱粮”为突破口,一面说理斗争,一面落实清算账目,气势磅礴的群众力量,使他感到十分畏惧,只好老老实实地交出了租粮和贪污的“钱粮” 。
  运动到了后期,一九四三年年底,徐干卿178的四哥徐太纬就是不退租粮。这时群众组织都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党组织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把这个任务交给徐干卿去完成。经过四五天的说服教育,徐太纬终于交出租粮。
  在“减租减息”的运动中,只有两家长期放钱,赚取高利息。其余的四户以种地为主,放钱为辅,但利息都是较高的。据贷钱户说,那时的利率是年利(实际是十个整月)百分之四十。双减运动过程中,莲花汪长期放高利贷的两户,其中一户是徐干卿的侄子徐XX,他的思想不太通。工作队的同志还是请徐干卿帮忙做他侄子的工作。结果说通了,使减息工作较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双减”运动结束了。当时全庄三十三户租地户,分到退出的租粮二千六百四十多斤,生活得到了改善,群众的觉悟大有提高,抗日情绪空前高涨。徐干卿在这项运动中,除了帮助搞好本村的“双减”工作外,还时常到县里开会,到临近的陈家庄、桃花峪、几个东坡等村,宣传帮助搞好“双减”工作。使这一带的群众组织纷纷建立起来,为巩固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莒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临沂分社

《莒南文史资料第一辑》收入“谈莒南县城驻地十字路的历史沿革”、“在罗帅身边的日日夜夜”、“罗荣恒二三事”、“常师长简传”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贯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徐干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