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支青年抗日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303
颗粒名称:
一支青年抗日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5
页码:
86-110
摘要:
乌云滚滚,天色苍黄。一九三八年二月,万恶的日宼侵占了莒县城,对手无寸铁的无辜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九三九年六月,日本鬼子又在莒县安设了二十多个据点,对老百姓推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敌人的暴行,使莒南县人民迅速懂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于是到处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烽火。各种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纷纷建立。
关键词:
地方武装
青年
抗日武装
内容
乌云滚滚,天色苍黄。一九三八年二月,万恶的日宼侵占了莒县城,对手无寸铁的无辜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九三九年六月,日本鬼子又在莒县安设了二十多个据点,对老百姓推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敌人的暴行,使莒南县人民迅速懂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于是到处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烽火。各种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纷纷建立。
一九四。年三月,莒县、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来,这两个县的区、乡、村政权和抗日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根据地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壮大抗日力量,五地委青委和莒南青委在莒县老七、八、十等区先后拉起来三支滨海青年队,日照县青委在本县也成立起一只滨海青年队,均隶属八路军山东纵队九支队滨海青年大队领导。
一中队的建立
莒县老七区,抗战前就有中共党组织活动。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很高,群众的抗.日热情高涨。地、县青委根据五地委关于“发展壮大抗日力量”的指示,决定在该区建立滨海青年 ―中队。
一九四O年春,年仅十七岁的莒南县青委干部张明晓,在七区唐家湖乡,首先动员该乡青救会副会长来成俭参加滨海青年一中队。并于三月二十日(古历二月十六日),在该乡召开青救会员大会。来成俭按照地青委书记刘曾浩的指示,在大会上号召:“根据地人民誓死不当亡国奴,爱国青年要到青年游击队去,扛起枪杆子和日本鬼子拼到底!”并当众宣布,他已第一个报名参加了青年一中队,凡自愿参加滨海一中队的,可以找他报名登记。在来成俭的鼓动下,当天就有来成刚、韩松德、来成纬等七人报名参加滨海青年一中队。
在皇姑墩岭东,张明晓动员韩家岭村共产党员青救会干部韩凤盈出来,拉滨海青年一中队。为此,莒南县青委书记范希彭把来成祯从七区区中队里调出来参加拉青年队的工作。在韩凤盈、来成祯的推动下,韩家岭、大庄子、西旺噎等村的七八名青年也参加了青年一中队。
与此同时,张明晓在皇姑墩岭西的后石屯村,发动青救会员参加滨海青年一中队。他发现该村青救会长薛燕照,他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不仅在本村成立了青救会,而且还在春节期间利用文艺形式主动地到附近村庄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个爱国知识青年。张明晓认为薛燕照如能参加青年一中队,会带动一大片人。于是,他利用住在薛燕照家中,两人关系较密切的有利条件,向薛燕照迸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指出:“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要想不当亡国奴,就应拿起枪杆子和鬼子斗。”经过教育,使他明确了斗争方向。薛燕照和前石屯青救会长石以运、大官庄青年田立标率先报名参加了青年一中队。为了扩大力量,他们三人到揶石沟、唐家湖、赵庄子、前后石屯等村庄,动员青年薛燕山、薛俊得、席佃英、唐锡迎等九人加入了青年一中队。
不久,张明晓在七区后山后村宣布滨海青年一中队正式成立。队员三十余人,队长是韩凤盈、政治指导员是来成祯。
青年一中队拉起来了,吃饭怎么办?枪枝哪里来?他们首先解决吃饭问题,张明晓立即想方设法为这个青年一中队刻了一枚长方形图章,名日:国民革命军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山东纵队九支队滨海青年大队。用大队的名义,对外好办事,从而解决了自筹军需问题。
青年一中队的枪支子弹来之不易。一是靠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的主张。经过教育,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动员有枪的户(多是地主、富农),将枪支子弹借给他们。二是靠莒县县区抗日民主政府的支持。青年一中队成立的当天,张明晓从七区老党员常备队长王墨坡那里借来五支仿汉阳。来成祯从八区常备队长王玉璞那里借来了几支土压五。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艾光楼科长发给二支仿汉阳和一支土匣子枪,再就是队员自己收集到的两支钢枪和八个大刀片。
整编靑年队
为了集中力量办好一个青年队,一九四〇年夏,在七区活动的滨海青年一中队和在八区活动的滨海青年三中队,于七区的挪石沟进行整编。地青委成员谭锡三代表上级讲话,他说:“为了统一领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以主动出击敌人,地青委决定上述两个青年队整编为滨海青年一中队。''谭锡三还宣布了命令:韩凤盈任队长,来成祯为指导员,同时任命的干部还有副队长牛正廷,一排长来成俭,二排长薛燕照,三排长彭凤音,’文化教员王桂昆。整编的一中队共有六七十人,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小伙子,最大的不过二十二岁,最小的只有十五岁。这个中队直属九支队滨海青年大队领导。
在群众中扎根一九四O年八月,五地委、九支队、一支工团分析了滨海地区的形势,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即是集中力量发展莒(县)、日(照)公路南地区,逐步恢复整理莒日公路北的工作。从地方、部队中抽调了一批干部,加強莒日公路南地方政权建设,深入发动群众,扩大主力和地方武装,发展巩固根据地。在此正确的方针指导下,一九四O年下半年,莒日公路南地区的各项工作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当时,我是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一员,刚刚从地委特务营一连调到地青委做军事工作。青年书记刘曾浩为了加强滨海青年一中队的领导,将我分配到青年一中队任政治指导员,他交绐我们青年一中队的任务是:一,要协助地方做好青运工作;二、要青年队巩固发展,三、要主动出击敌人,锻炼战士,扩大我军政治影响;四、条件成熟了要升级到主力军去。我带着上述任务当天就来到一中队和队长韩凤盈、副队长牛正廷、指导员来成祯一起研究了上述任务,商讨了下一步工作。又及时地请示了莒南县委和七、八区委,争取他们対青年一中队的领导与支持。县委、区委都很重视青年一中队的工作。莒南县委书记白炎波曾指出:“我们和全县人民都希望青年一中队在对敌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使一中队的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一九四O年九至十月,青年一中队主要活动内容有三:一是继续做群众工作。这支扛起枪来的青年战士,几个月前都是七、八区各村青教会的骨干,积极分子。他们对青救会很有感情,又是活动在七区中、北部和八区的山头渊、心河、金墩一带,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上级指示青年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做青运工作。为此,青年一中队在组织部分干部战士做好驻村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附近村的工作,宣传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张,教唱革命歌曲,举行联欢等,受到青救会、儿童团的欢迎与支持,从而密切了军民关系。二是在做青运工作的同时,扩大了青年一中队。有的干部战士回家宣传,带回自愿参军的新战士;有的在驻村青救会中动员青年加入青年队,不久使青年一中队发展到八九十人。三是进行军政训练,进行了政治教育,进一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讲游击战军事常识等,提高了军政素质。
一个穿军装的儿童团长滨海青年一中队的战士,人人都做群众工作。小战士来成群搞儿童团工作是很出色的,当地青少年称他为“一个穿军装的儿童团长” 。
来成群是一位刚入伍不久的聪明机灵的少年。一九四。年麦收前的一天,他跑到青年一中队来,非要参军不可。青年队的领导认为他年纪小,身不过枪高,劝他先回家,等长高些再当兵。但他硬说软磨,坚决要入伍。领导上说:“你年纪小,打起仗来跑不动。” “抗日救国,人人有责,我十六岁了还小吗?”他一面回答着,一面飞跑起来,让大家看他跑得多快。领导上说他身个小不适合时,他反驳说:“红军中有红小鬼,八路军里有小八路,你们为什么不收我当兵?”大家劝他等几年再参军,他满有道理地说:“抗战能等几年吗?不让我参军是共产党八路军的主张吗?”经过谈话了解到,这位少年满肚子装着抗战道理,满嘴的新名词,是个好苗子。他是七区大庄子村一个贫农的孩子,是儿童团的骨干分子。一中队领导上答应了他的要求,成了青年一中队中身个最矮的战士。
来成群入伍后,主动要求做驻村的儿童团工作。他不仅聪明伶俐,好学向上,能歌善讲,活泼好动,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抗日的赤胆忠心。他见到驻村的儿童,就象蜜蜂见了花朵一样,钻进去不出来。他随时随地地将八路军的胜利消息、战斗故事讲给儿童团员们听,儿童团员们也将本村的新闻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再向青年队部回报。他向儿童团教唱革命歌曲,如:《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游击队之歌》、《打煞汉奸》等。儿童团员们要他讲抗战道理时,他就站在高处土墩上,提高嗓门,从容不迫地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宣传"抗战依靠谁”、“抗战必胜”等革命道理。忠之,青年一中队白天讲的政治课的内容,晚上,他就向儿童团员们宣传出去。儿童团员提出的一些切身的问题,他也能做出回答。他每到一个村庄,除向儿童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外,还组织儿童团学着八路的样子,排成队,唱着歌,沿着大街小巷高喊口号,进行抗日游行示威。因此,他成了儿童团员们的知心朋友。儿童团员们把他看成大哥哥,心心相通。来成群就这样,象一块巨大的磁铁,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少年儿童们吸得很紧很紧,成了儿童团员们的核心人物。青年一中队战士,个个都喜欢这个小歌手,称他是:“不是儿童团长的儿童团长”。
首战凤星山
一九四〇年八月至十二月,在八路军对华北日宼进行“百团大战”的鼓舞下,我莒县、莒南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群众,不断地破坏莒县城至临沂场头段的台潍公路,切断敌人的运输动脉。白天,敌人拼命抓老百姓修路;晚上,我地方政府发动群众,在地方武装的掩护下,拆桥、破路、割电线。因此,敌人控制的这条运输动脉,常常象死蛇一样被一段一段地切断。莒县城的日宼又恼火,又着急,绞尽脑汁,不惜代价地要修通此路。
滨海青年大队一中队,以莒县七区党的地下堡垒村主家岭、八区的山头渊村为基地,活动在沐河两岸。这个青年一中队,虽建立才几个月,论会(青救会)龄却长达两年之久,而且所有的战士都是青救会的骨干。三分之二的战士扛上了“仿汉阳”,三分之一的队员身背一个大刀片或腰里带上一枚手榴弹。他们自从穿上自筹的灰色粗布军装,显得更加威武雄壮,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求战心切。
一九四。年十月,“青沙帐”没有了。莒县城的鬼子、汉奸经常出城抢掠群众的财物,抓老百姓给他们修台潍公路。在修到凤凰山下北边的公路时,敌人抢占凤凰山这个制高点,以掩护修路。刘家官庄离城约二十华里,座落在台潍公路的路旁,被敌人糟蹋得最甚。在下过几次霜、秋风扫落叶的一天,刘家官庄伪保长来到青年一中队报告敌情,他说营县城的汉奸常窜到他村踢蹬人,要吃喝,抢东西,乱抓人,糟蹋妇女,弄得民不聊生,日子过不下去了。他要求青年一中队在敌人出动修路时揍他一顿。韩凤盈和我对此情报不放心,派未成祯化装到凤凰山下北边的车纲沟村去调查,利用关系找到工属五其的父亲,他证明这个伪保长的情报和敌人修公路时先占凤凰山的情况属实。
来成祯调查回来不久的一天深夜,莒县七区区委送来重要情报:莒县城的日本鬼子和汉奸准备明天出动,抓老百姓修大官庄以南的台潍公路。我和韩凤盈、牛正廷、来成祯立即做了研究,决定主动袭击敌人,打破其修路计划。这一决定使青年一中队立刻沸腾起来,个个磨拳擦掌,人人进行战斗准备。我们迅速从全队战士中挑选了三十名队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小武装,伏击敌人。
这支小武装,从七区后山后村秘密向北出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头顶着黎明前的凉露水,脚踏小溪,翻沟越岭,深一脚、浅一脚,跑了十多里路。虽然是秋夜凉的季节,战士们都跑得浑身是汗,拂晓前摸到凤凰山残垣墙里边埋伏起来,象暗中的老虎,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凤凰山座落在莒县城南约三十华里处的台潍公路左边,山虽不高,但它是这一带丘陵地区的制高点。居高临下,控制着山下西北处的台潍公路。这座山的东南山根下,便是流水淙淙的沐河。传说过去在闹土匪的年月里,当地群众为了防范土匪的抢掠,在山上筑起东西长、南北宽各数百米的石头到顶的山寨。由于日久年深,寨墻坍塌残缺。现在,只有一米多高的残寨墙尚存。敌人要想进到山顶,残寨北门是必经之道。青年一中队的小武装就埋伏在这个寨门里边的两侧,做好了伏击的一切准备。
天亮了,太阳已经爬得老高了,公路上静静的,没有行人,也没有看到日宼的影子。这时,有些队员等得不耐烦了。队长回过头来问我:“情报准不准”?“做好战斗准备!等等看。”我一面说着,一面也有点疑虑,韩凤盈再次检查了瞭望哨,他命令所有队员一律在寨墙内隐蔽,不准伸头探脑地向外瞭望。
时间,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一直到九点多钟,远处隐隐约约地露出了敌人的队伍,举着膏药旗,由北而南,沿着公路,分两路开来了。一路先是百多伪军开路,随后,有百多个鬼子,坐着四辆大汽车,还有八名骑着东洋马的鬼子。呼呼隆隆地开到凤凰山下西北处茶棚岭上。突然,伪军停止前进,若无其事地坐在公路边,但是鬼子兵,人不离鞍,兵不下车,似乎是等待什么命令。一位日寇指挥官,时而举起望眼镜,看看凤凰山,再向南望望公路旁的大官庄、石屯一带村庄,时而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另一路有百多个伪军,从五花营树下公路,穿过车纲沟村,直扑凤凰山而来。敌人摆出的这副架式,明白地告诉人们,他们正在侧面迂回,正面进攻凤凰山,进而控制这座山,掩护他们修路。以实现其恢复军事通道的幻梦。
凤凰山下,正北一路伪军越来越近了。敌尖兵班前百米处,有一个头戴礼帽的敌便衣特务,推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横放着一支短马枪,在陡坡上艰难地向山上爬,看样子敌人没有发现我们。韩凤盈和我决定,让那个便衣特务进到寨墙内,先抓住他,再痛击敌人。
战场上的情况,是变化莫测的。敌便衣特务极其狡猾。在他距青年一中队埋伏阵地约七十米的时候,他突然停住脚步,伸手去拿车把上的马枪。正在这时,青年一中队一名战士沉不住气,误认为敌人发现了我们,没有命令,他便向敌人开了枪。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阵地的宁静。韩队长随机应变,高喊一声打! 青年一中队战士一齐向敌人猛击,顿时枪声大作,敌便衣特务应声倒地,战士王凤林,勇敢地纵身翻过残寨墙,跳下山寨,缴获一辆自行车。趾高气扬的敌人,遭到我们突然袭击,懵头转向,乱作一团,纷纷抱头向北鼠窜。
当日本嵬子从青年队的枪声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山下两路敌人仗着人多势众,枪好子弹多,用机枪、大盖枪一个劲地向我阵地射过来。只听得残寨石墙上砰砰乱响,子弹从青年队战士头顶上呼啸而过。我们正在笑观敌人消耗子弹的时候,情况发生了突变。不好!敌人要包围我们了,先是八个敌骑,随后有百多个鬼子兵,向凤凰山右侧飞奔而来,妄图切断青年一中队的后路,吃掉我们,情况异常紧张。正在这时,莒县七区常备队(我军地方武装)有四十余人,在谢崇珍、张香泉的领导下,正神不知鬼不觉地活动在附近的皇姑墩上(茶棚南三里)。当他们听到枪声,又看到飞跑的敌骑兵和汽车,便向杀气腾腾的日军开了枪,一阵突然猛击,将敌人搞得晕头转向。正当敌人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青年一中队,家疾风一样,从凤凰山上迅速转移到沬河东岸,隐蔽在河堤上。
紧接着,先是八个敌骑兵飞奔到了沐河西岸,四处搜寻,也没有找到青年一中队的影子,正当敌人望河兴叹的时候,隐蔽在沐河东岸的青年一中队战士,有意地暴露一下并向敌骑开了枪,以诱其过河,再狠狠地揍他一下。但是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向前。敌人听到我们的枪声,翻身下马,趴在西河堤树跟旁,只向河东开枪还击,不敢闯过开阔的沐河。最后,气势汹汹的敌骑只好垂头丧气地滚了回去。此时,已是上午十一时了。
此次战斗,虽然仅击伤敌三四人,缴获自行车一辆。但是打破了敌人的修路计划,震慑了敌人,扩大了我军的影响,锻炼了青年一中队,振奋了士气,鼓舞了群众,增强了胜利信心。
当天的晚上,宿营在水沟坡村的青年一中队战士,欢歌跳跃。三五成群的议论:“战斗前,不知怎么打仗,放几枪才知道打鬼子的甜滋味。”没有命令就开枪的战士反悔地说:“我如果能沉住气,既能活捉敌便衣特务,又能多杀伤敌人。”缴获自行车的战士说:“打了这一仗,使我明白了一个谁怕谁的道理一一鬼子、汉奸最怕根据地军民。”当地群众反映:“几个孩伢子,敢打鬼子骑兵和汽车,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牙!”
现在,回忆凤凰山战斗,颇感幼稚可笑。但是,在当时刚刚成立起来的青年游击队,又是第一次打仗,敢于迎战十倍于我的凶恶的日寇,这在莒县对敌斗争史上,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实例,是有历史意义的。
晋升主力部队为了打开滨海地区抗战的新局面,一九四。年十月至十一月,在滨海地区的九支队、一支二团、地委特务营,统编为山东纵队二旅,下设三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地青委指示滨海青年一中队要升级。在深入动员,提高觉悟的基础上,除韩凤盈、来成祯等十三位同志,奉命仍留在七区继续扩大青年队外,其余的同志全部晋升为二旅特务营。一九四二年,特务营整编到滨海老四团(二旅四团)。他们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推翻蒋家王朝,英勇杀敌,屡建战功。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文外记录
《一支青年抗日武装》是进行了多次调查和现场回忆以及有关同志的帮助而草成的。
1.一九八五年秋,我到莒县大庄子,与来成俭等四五位同志和后石屯村薛燕照同志共同进行了回忆与座谈。
2.一九八六年清明节前,我带着《一支青年抗日武装》初稿又来到凤凰山下的石屯、大庄子村与来成俭、薛燕照同志座谈修改此文。
3.一九八六年夏,接到薛燕照《忆拉抗青年队》的长信。
4.一九八六年六月,接到来成祯从浙江天
台县寄来的《忆抗青年队》的长信。
5.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来成祯从江
南来山东探亲,路经临沂看我时,请他审阅了 《一支青年抗日武装》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
6.一九,八六年七月,接到张明晓《忆拉青年队》的来信。
7.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薛燕照审阅 《一支青年抗日武装》,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8.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张明晓审阅《一支青年抗日武装》并提了修改补充意见。
为了调查研究,一九八五、一九八六两年内先后赴莒县两次,到莒南县十字路一次,行程共计522公里。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杨雷,一九二。年生于沂南县里庄村。一九三八年参加工作,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委宣传委员、连政治指导员、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地委纪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农工部长、山东治淮临沂地区沂沐河洪水东调工程指挥部指挥。一九八三年离休。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临沂分社
《莒南文史资料第一辑》收入“谈莒南县城驻地十字路的历史沿革”、“在罗帅身边的日日夜夜”、“罗荣恒二三事”、“常师长简传”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