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东部闺中习俗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270
颗粒名称: 蒙阴东部闺中习俗纪略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0
页码: 80-89
摘要: “闺中”者,未婚女子之称谓。古时为官宦之家听专用,后渐漫延民间。蒙阴虽属偏僻山区,然而有女必称闺女,故姑娘有"大闺女”、“小闺女”之称。因此,称仕女节为闺中节、仕女习俗为闺中习俗,似乎更合于当地习惯。
关键词: 习俗 风俗

内容


  “闺中”者,未婚女子之称谓。古时为官宦之家听专用,后渐漫延民间。蒙阴虽属偏僻山区,然而有女必称闺女,故姑娘有"大闺女”、“小闺女”之称。因此,称仕女节为闺中节、仕女习俗为闺中习俗,似乎更合于当地习惯。
  闺中习俗,见诸文字者,率皆汉、唐宫中游戏之类,除《诗经》保留一些古代民间女俗外,大多未曾著之书帛。资料之贫乏,常令研究者皱眉却步,不敢涉足其间。
  然而,闺中习俗与民间习俗一样,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妇女缠足的风俗,始于五代,而流俗至于民国。由此观之,观今亦可以知古,不必仅仅拘泥于凤毛麟角之资料。
  二十世纪五十年初,人民共和国初建,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大规模展开,农民翻身解放,社会秩序井然,农村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一时期,农民为庆祝丰收或节日,娱乐活动较多,高跷、秧歌、地方杂耍成为集会之必然点綴。与民俗密不可分的闺中习俗,亦于此时表现最为突出,或融入地方娱乐活动之中,或闺中单独进行,均较活跃。闺中习俗有时或多或少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然而可贵之处是更少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保留更多的古拙朴实性,因而只要我们稍作分析,就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发现其民俗学的史料价值。
  现择其要者纪略三则如下:
  阴晴日“乞巧”
  正月初七,民间谓阴睛日,似乎含有晴主丰收、阴主歉年之寓意.但笔者记忆深刻者,唯有姑娘们 "乞巧”之事。
  这天凌晨,事先得到消息的姑娘及儿童,不约而同地聚集于某家院中,探头伸颈等候“姑姑”出台。
  “姑姑”者,某某仙姑之俗称也。
  千顾万盼之中,忽然门帘掀起,一阵红涌绿动之后,四、五女子簇拥一粉黛木偶佳人出屋,站立于院中香案之后,木偶佳人,即所谓“姑姑”者也。观其衣饰装束,俨然一时髦华装仕女,观其脸面、耳目,则葫芦瓢上描眉、涂红之作也。据参与"扎姑姑"活动姑娘的私下透露;木偶“姑姑”的骨架,必须是除夕之夜砍下的桃木;“姑姑”扎成、穿戴之后,还有一个“开光"仪式:一人抱公鸡立于"姑姑"之侧,一人持针刺破鸡冠,蘸鸡血描划“姑姑”的耳、目、口、鼻,边描划边口中念念有词“开眼光,开眼光,开开眼光瞧四方……”开光之后,某仙姑始附于木偶之体,否则没有"灵气”。此皆闺中秘密,外人只可耳闻,不得目"姑姑”在香案后立定,两边各有一位抱腿扶腰者,谓之“架姑姑”。其一即是"扎姑姑”活动的主持人,亦是开光仪式的主持者。等她发出"开始”的命令,姑娘们相继在香案前焚香祷告,或问女红,或问才分,或问福气,总称为"乞巧”。祷告者叩头三通之后,跪地不起,等候“姑姑”明示。明示者,倾身施礼次数也。如"姑姑”倾身十二次,扣除三次还礼,还有九次,即乞巧者有九分巧或九分福,可谓上等。得上等者,不仅本人喜形于色,围观者也纷纷发出赞叹、羡慕之声,满院喜气盈盈。偶有"姑姑”只还礼四、五次者,乞巧人只得一、二分。此时众人不语,乞巧者无颜,满院一片寂静。
  或有人不信“姑姑”的灵验,以为是架姑姑的在捣鬼。主持人一时高兴,也让不服气者参入架姑姑,但本人决不让人替代。只此一端,其中的奥妙即不难窥破八九。
  乞巧节虽然起事隐秘,但既然公开热闹起来,自然免不了张扬出去。早就关心此事的青年男子中的好事者,闻讯后欣喜若狂,或三五成群,或一拥齐上, 必于乞巧节上摘个恶作剧取闹一番,来个极热烈的收场。
  天近东南晌,乞巧的姑娘们腹中饥饿、兴致大喊时,忽见从院墙外伸进一颗疵牙咧嘴的和尚光脑袋来,正贼头贼脑地窥视"姑姑”的仙姿美容。院中的姑媳先是一阵惊慌的窃窃私语,继而是大喊大叫,终而终于在勇敢、泼辣者的率领下,群起同院外的男子发起攻击。小伙子们不敢恋战,往往扛起捆在长杆上的和尚头就落荒而逃。一时间,满山遍野里充满了追逐声、笑骂声和打闹声。姑娘们一定要把和尚头弄到手,砸个稀烂才算完。
  经此一闹,据说“姑姑”已被和尚搞乱了芳心,失去了灵气,主持者和乞巧者也已精疲力尽,乞巧节便在热闹、疲劳和满足中结束。
  正月十六做巧饭
  按旧俗,正月十六是新婚夫妇双双回娘家的日子,也是闺中女子的一个乞巧节日。
  这天黎明,早有打算的女孩即争先恐后到各家各户"攒(cuán)米”,这家一把小米,那家一把绿豆,各种可以做稀饭的杂粮都要。
  米攒齐后,姑娘们三五成群,提锅拿瓢,到河边挖灶、拾柴、淘米、做饭。淘米时,故意把顶针、针线、笔头、铜钱等物丢在米中,以备乞巧之用。
  晨曦之中,河边岸旁,几处炊烟袅袅,几处笑语喧哗;林中草地,有匆匆拾柴捡草的小女孩;锅旁灶边,忙碌着吹火做饭的大闺女。这是挺有趣的野炊、野餐,也是姑娘们为将来主持家务所进行的认真演习。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这大概也是闺中节所以得到家长默许,所以能够长久流行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饭做好了,所有参加者都可分得一份。不曾饭生一点也好,糊一点也好,吃到饭的人全不计较,个个兴致勃勃。按流传下来的说法,凡饭中吃出针线者,预示一定心灵手巧、针线活出众;凡饭中吃出笔头者,预示文才敏捷,上学必有出息;凡饭中吃出铜钱者,预示财运亨通,一生不受贫穷折磨......。但姑娘们并不太重视这些预言,只是饶有趣味地吃饭和搜寻饭中之物。一旦发现,不管是锄头碎片还是铜钱、银元,便是一阵兴高采烈的叫嚷和议论,整个野餐过程充满了欢乐和愉悅的气氛。特别是当饭碗不够用,有的姑娘用瓢盛饭,有的姑娘端锅当碗时,足够大家新鲜和激动好长一阵子,甚至几年之后还以此为取笑的话。
  然而,往往不等这种和平宁静的欢乐场面出现,青年男子们就过早的出场了。他们计算得十分精确,一旦火熄饭香,即三五成伙地悄悄出现。小伙子的出现,常常引起惊慌和混乱,因为他们不单要吃饭,往往还要连锅端走,甚至故意向锅里撒沙扬土。不过,通常的给可是:姑娘、小伙子追圧打闹一阵之后,双方讲和,共同享受野餐。即使双方闹僵了,也有一个不成文的的默契:必须让小姑娘和小男孩喝上巧饭不能让他(她)们失望。至于小伙子和大姑娘,因为做巧饭和抢巧饭的本身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吃不吃巧饭,都不大在乎。
  这种野炊、野餐式的闺中活动,既带有浓厚的古朴情趣,又很适应当前以及未来野外远足旅游的需要,似乎很有发展前途。当然,它的形式和内容必将更加多样和丰富。
  寒食、清明打秋千
  寒食节禁烟火、熟食,清明节插柳条、松枝,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这在民间和史学界已成总论。但寒食、清明打秋千,有何来历呢?
  关于秋千的来历,古籍中可以查出四种就法,除一种认为是发源于汉武帝时的宫宦中之外,其余三种说法大同小异,都说原为“北方山戎之戏”,山戎春秋时北方小国,地址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古今艺术图》中说:“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传入中国.”根据蒙阴县的秋千习俗考证,此说很有道理。
  至少在春秋时期,的一个阶段,现蒙阴县境是齐、鲁两国的边界地区,东北部属齐,两南部属鲁。这不仅能从古籍中找到证据,也能从民间传说中得到佐证。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汶河以北的蝈蝈,过了河就不会鸣叫(事实是蒙阴东化部蝈蝈多,西南部蝈蝈极少)。为什么呢?说是不敢扰乱了鲁国人的读书声。这个传说一方面说明明东汶河曾是齐、鲁两国的界河,也附带点出了齐鲁两国不同的思想风貌。
  据笔者调查,打秋千的习俗也基本是这样分布的:蒙阴东北部自古有寒食、清明打秋千的习俗,而西南部的垛庄、界牌、桃墟、联城等则基本无此风俗.这不但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秋千习俗很早就传入了齐国,而且也明显地反映出古代齐国豪放、鲁国儒雅的不同国风.这种古代国风,能从习俗上一直保留至今,实在令人惊叹!
  自古以来,打秋千主要是妇女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因此,寒食、清明打秋千应爭算是一个闺中节。
  坦埠周围地区,从大村镇到小山庄均有扎秋千、打秋千的习俗。打秋千的时间是寒食、清明两天两夜。主持扎秋千的是村中热心此道的中青年男子,参加打秋千的是男女老少,但最受优待和最为活跃者,仍是闺中女子。
  秋千分两种:一种是立秋千,即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两立柱(或四立柱)加一横杆,拴秋千绳于橫杆之上的秋千;另一种叫做“转秋千”,结构比较复杂。先在广场中心埋一碌碡,然后竖起一根大立柱,立柱的下头加铁棍插入碌碡眼内,上头套一铁圈,铁圈四周拴绳,固定柱广场四周的树木上。立柱的上半部捆上横木,横木的两端各拴上一俱秋千绳;下部再捆一横木,两人象推磨一样地推动这根横木,秋千就转动起来。(见附图)秋千示意图秋千的打法有多种,除了转秋千必须有人推送之外,立秋于就有送秋千、驱秋千、单人、双人、带人等多种打法。立秋千驱平了梁(秋千板与横杆齐)或转秋千转圆了(立着的秋千绳几乎横起来与横杆平行),那情景是非常惊险的,因此民间有“骑马、坐船、打秋千”的“三险”之说。
  白天,秋千旁往往是孩子们的天下,老年人有时也偶而来“卖卖老",与孩子们同乐一阵。青年男女们这时或去踏青、放风筝,或成队结伙地到外地去荡秋千。一到夜间,秋千架下就主要是姑娘们的地盘了。这时候,就连刚刚过门、一直未拋头露面的新媳妇,也要打扮起来,到姊妹、妯娌中亮亮相,趁机重温一次当闺女时无拘无束的旧梦。别看这些穿红着绿、插花戴坠的闺女,媳妇们平日里腼腼腆腆、羞羞答答,但一打起秋千来有的竟"野”得吓人,驱平了梁的也大有人在。有时竟让那些经常吹三喝五、好在姑娘们面前卖弄本领的小伙子都瞪目咋舌,自愧弗如。看到闺中女子这种飒爽,飘逸的巾帼英姿,立刻使人想起古代齐国仕女的豪爽遗风!
  与闺中女子的豪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寒食、清明节中,青年小伙子们必须表现得温文尔雅,绝不能有正月初七和正月十六那两个乞巧节时的狂放无礼。放风筝时,小伙子跑前奔后,等到风筝上了天,才把风筝线交到姑娘们手中;打秋千时,小伙子们送秋千、推秋千,还检查、修秋千。即时平日很骄横的愣头青,这时也不敢轻易得罪那些闺女、媳妇们。假若有的男子不识好歹,做出了对女子无礼的举动,他的嫂子们就敢于剥光他的衣服,他的侄媳妇、弟媳妇也敢于揪他的胡子,让他当众出丑。谁受到如此惩罚,可谓一生中的奇耻大辱。
  正是妇女们具有了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权力,才使男子们望而生畏,必须规规矩矩,才逐浙形成了打秋千活动中男子尊重妇女,并且处处讨妇女欢心的遗风。这种遗风不但增添了寒食、清明节中的欢乐气氛,也使青年妇女们在一年中总算有了一次扬眉吐气、驱使男人的机会。这大概也是闺中打秋千的习俗,一直延续不绝的原因所在。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辑为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史料,分为蒙阴风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烈士英名、世俗民情、历史人物、资料、诗文八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德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蒙阴县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闺中者
相关专题
阴晴日“乞巧”
相关专题
正月十六做巧饭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