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264
颗粒名称: 蒙阴县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介绍
分类号: J193
页数: 6
页码: 51-56
摘要: 蒙阴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具体始源已无法考证。但据高令老人回忆,清末民初已很普遍。其中,民间舞蹈、高跷、秧歌、音乐、灯会等最为普及,盛行。这些活动,均为群众自发自摊粮款、自献技艺、自娱自乐。逢年过节最为活跃。 —、民间舞蹈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民间文化

内容

蒙阴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具体始源已无法考证。但据高令老人回忆,清末民初已很普遍。其中,民间舞蹈、高跷、秧歌、音乐、灯会等最为普及,盛行。这些活动,均为群众自发自摊粮款、自献技艺、自娱自乐。逢年过节最为活跃。
  —、民间舞蹈
  蒙阴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有龙灯、八兽灯、九鹤灯、高跷、旱船、锢漏子挑、孟老虎、姜老背姜婆、抬赃官等。
  1、龙灯
  蒙阴的龙灯表演有火龙和青龙之分,火龙居青龙之上。火龙表演主要是蒙阴镇北道沟村,据老人说,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据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北道沟村扎制的龙灯具有独特的、浓厚的地方色彩,整个龙体用木、竹结构制成,分为十二节(闰月年增加一节),龙体长三十余米,用大绳(称为龙筋)连结在一起。内层糊以桑皮纸,外层用各色的薄纸图画上各种颜色,显出龙鳞。每节内燃牛油蜡烛照明,显示出龙体五颜六色,形象逼真。舞龙时,龙头龙尾各有四人轮流操舞,龙体每节由二人轮流操舞,共需四十余人。表演套路有:“卧龙探头”、"龙腾云雾”、"吞雷灭闪”、"滚龙翻涛”、“龙戏珠”、"盘龙”等。其中"盘龙”时即是表演的高潮。即:场地中间放一“八仙桌”,由挚“引蜘蛛”者做前导,此人须会戏剧中的武功,在"八仙桌”上翻上翻下,来回跳跃翻滚,引导龙头上到“八仙桌”上,整个龙体围绕此桌做来回盘龙状,最后是盘体造型,即龙头在“八仙桌”上,龙体围绕盘起,龙头轻微摆动,龙体各节做轻微的起伏呈波浪状,见出休息状态。此时其他小节目开始表演。完毕后,由牛角号引起锣鼓齐鸣,“引蜘蛛”做前导,绕一小场即结束。
  每年的古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灯会,各路灯都聚集到县城驻地进行表演。群灯齐舞,其他各灯都得为龙灯让路,以显龙的神威。元宵之夜,锣鼓喧天,鞭姻齐鸣,烟花弥漫,群灯起舞,热闹非凡。尤以龙灯在烟花中起舞,更为雄伟,气势磅礴,恰似真龙天降。精彩的民间传统艺术看演,展现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文明的艺术才华。
  2、八兽灯
  八兽灯,又名八仙灯。是我县流行较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它是以传说中的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为背景而设计的民间舞蹈。灯是用竹子、桑皮纸扎糊而成,再用颜色画出花纹。
  八兽灯由八人扮演,分别化装成八仙模样,身体前后各挂灯身,手挚根据八种兽马体型扎制的兽鸟头体,内燃牛油蜡烛,显示出各色花纹。即:
  头灯:汉中离,手挚麒麟头(兰色),背挂宝扇。
  二灯:吕洞滨,手挚狮子头(黄绿色)背挂宝剑。
  三灯:曹国舅,手挚蛟头(红色)背挂手板。
  四灯:铁拐李,手挚虎头(黄色)背挂宝胡芦。
  五灯:张阁老, 手挚驴头(黑色)背挂渔鼓。
  六灯:何仙姑, 手挚仙鹤头(花色)背挂荷花。
  七灯:韩湘子,手挚鹿头(黄色),背挂花篮。
  八灯:蓝彩和,手挚象头(黑褐色)背挂笛子。
  跑灯表演开始,。由头灯念开场白做前导:"小仙出洞来,遍地黄花开,忽听云磨响,众位八仙来。今天王母娘娘蟠桃大会,各位仙长前去赴宴”。众仙齐白:"愿去不辞。”众仙表白完毕,既按套路跑灯。套路分:单花、双花、四门斗、五盏灯、分灯、炸灯等,群灯起舞,犹如窜山眺涧之势,形象逼真,各有特色,叫人眼花缭乱。
  跑灯完毕,接演"下三场”。第一场是跑旱船,第二场是锢漏子挑,第三场是孟老虎。也有表演其他小节目的,如骑扁担(抬赃官),说快书等,表演者边舞边唱,唱词多是互庆佳节,祝贺丰收,新年问好,表达理想,叙述故事等。曲调多取于当地民歌小调,唱念结合,耐人寻味。
  3、九鹤灯
  九鹤灯,又名九女灯。它是以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的九个女儿而得名。灯为竹、桑皮纸扎糊而成,内燃牛油蜡烛,外表用颜色勾画出花纹。
  该灯由九人扮演,分别化装成玉皇大帝的九个女儿,身着古戏旦装,手挚仙鹤,身体前后各挂扁形灯笼一只。表演形式分为:群鹤起舞,嬉舞,串花,分灯,葛条盘等。多以舞蹈形式为主,婀娜多姿,形象逼真,风采引人。我县联城乡九女河村,蒙阴镇的小河村和南竺院村的九鹤灯最为有名。
  4、高跷
  高跷是集杂技、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高跷队人员数量不限,但最低不能少于10人。表演者多以古装戏中的“生、旦、净、丑”脸谱化妆,表演形式具有故事性。其动作有单叉、双叉、秧歌舞、盘花、前扑、高空扑蝶等。后来,演变为现代戏装为主,形式似现代的活报剧。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表演内容就增加了打日本、捉汉奸等;扮像滑稽,表现逼真,深受群众喜爱。
  表演活动多以春节后的正月,以串街、拜年为主。高跷表演遍及全县,盛行时,几乎村村都有。解放初期最为活跃。
  5、旱船
  是用竹、木、布料制做的漏底彩船,上挂彩球灯茏,顶罩彩幔,下以布围作为船体,状如彩轿。撑船人手握摇橹,扮成丑角或老翁,边摇边唱。撑船人必具戏武功,如“穿锚”、“飞脚”、"旋子”等。坐船人扮成闺门小旦,必具戏剧台步功,两手握船两边。表演时,一般是边唱边舞和撑船人唱舞相应。有时急驶,有时缓行,忽高忽低,尤如船行大海波浪之中,动作优美,唱词多是庆丰收,贺新年之类赞歌。其精工巧艺,花样繁多,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6、秧歌舞
  秧歌舞,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秧歌舞活动,较为普遍。它对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庆祝革命斗争的胜利,开展节日文娱活动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九四二年前后,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新秧歌舞,称为"翻身秧歌",充分反映了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有的地方把高跷、旱船、花鼓等娱乐形式与秧歌舞综合演唱,更加引人入胜。跳秧歌舞要用锣鼓伴奏。《兄妹开荒》是解放区出名的秧歌舞剧。
  二、托头子戏和影子戏
  托头子戏,又名木偶戏。这种民间艺术活动虽不普遍,但深受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在高都乡东坡村、坦埠镇北楼村均有人从事此项艺术表演活动。该戏的人物造型,是用木料、布料、纸片剪制而成。内容大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片断,如“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招亲”等。还有传说故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等。此戏,一般由一人表演,有的二人。乐器很简单,表演时,首先用布围子把表演者全部遮住,操纵着木偶,以各种口技,根据剧情发展,说唱结合。多巡回于农村集市,属民间小型表演艺术活动。影子戏,亦称皮影戏(有的地方叫"推洋片")。北贾庄乡井旺庄村娄孟堂于一九二五年到外地学来演影子戏技术。主要剧目是《西游记》故事片断。该戏当时主要流行在北贾庄、坡里、野店一带的集市上。
  三、民间音乐
  我县常见的民问乐器有锣、鼓、钹、铃、笙、板、皆、唢呐、板胡、二胡、京胡、月琴、琵琶、三弦、鱼鼓、坠琴等。这些乐器主要同于业余据团、农村杂耍和为艺人伴奏。在农村较富裕的户,办理婚、丧事宜,也用乐队,以助声势。民间乐队多为业余性质;专业的民间乐队很少,主要是高都乡东坡村的吹打乐队,活动经常,名望较高。一八九三年该村艺人孙丙仁从济宁学来奏乐技艺,祖辈传流,由其后代孙效海、孙志江、孙志国等人继承。他们的乐队主要使用唢呐、笙、大笛、二胡、板胡、云锣、堂鼓、钹等。
  演奏的曲目主要有越调、平调、二八调、泛调、小工调等三十多个曲目。越调、平调、小工调的特点是激情奔放,娓娓动听。主要为各种典礼仪式、集会游行、喜庆佳节、洞房花烛演奏。二八调、泛调的特点是曲词低沉、悲哀,多用于丧赛仪式。
  民国时期,吹打乐队较为盛行。特别是在一九三〇年以后更为活跃,凡是有玩杂耍传统习惯的村庄,都备有吹打乐器。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区里,几乎村村都有锣、鼓等五大件。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辑为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史料,分为蒙阴风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烈士英名、世俗民情、历史人物、资料、诗文八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孙效海
相关人物
孙志江
相关人物
孙志国
相关人物
孙丙仁
相关人物
蒙阴县
相关地名
龙灯
相关专题
八兽灯
相关专题
头灯
相关专题
二灯
相关专题
三灯
相关专题
四灯
相关专题
五灯
相关专题
六灯
相关专题
七灯
相关专题
八灯
相关专题
九鹤灯
相关专题
高跷
相关专题
旱船
相关专题
秧歌舞
相关专题
托头子戏
相关专题
影子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