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尊孚与“中村事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261
颗粒名称: 赵尊孚与“中村事件”
分类号: K820.8
页数: 4
页码: 28-31
摘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中村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村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负责秘密处决日本军事间谍中村大尉的"监斩官”,就是蒙阴籍的赵尊孚(时名赵衡)。
关键词: 赵尊孚 个人传记

内容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中村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村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负责秘密处决日本军事间谍中村大尉的"监斩官”,就是蒙阴籍的赵尊孚(时名赵衡)。
  赵遵孚,字冠武,又名衡,山东蒙阴八里庙子村人。早年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上学,后进东北讲武堂深造,结业后入东北陆军炮兵部队任职。后升至东北陆军炮兵少将,曾充任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三团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以于学忠为首的苏鲁战区政工分会上校专员兼分会政工大队第一大队长、沂水县县长等职。
  1928年,东北陆军炮兵部队缩编,将编余的士兵组建东北兴安屯垦区屯垦军,赵在该军第三团任中尉官。
  1931年,该团团部及第一营驻扎在兴安区余公府(蒙古王府,在王爷庙北约四十华里,居洮索铁路线上)。在这年的五月二十四日早晨,该团第一营营长陆鸿勋(字雁宾,安徽人。九一八事变后投敌,1936年被日本军处以剐刑。)率领士兵在操场操练,发现有四人骑坐高头大马,驮载行装甚多,由团部西边的大路向南疾驰。陆营长察觉其行迹可疑,遂令士兵追上问话,但他们示意不懂汉语;改用蒙语,仍拒不回答。陆怀疑为首者是日本人,于是将他们扣留,并迅及报告副团长董舆平(后改名董昆吾)。经过董副团长的审讯,查明是两名日本人,一名俄国人(喂马的)、一名蒙古人(带路的).为首者态度蛮横,气焰嚣张,在董副团长指出他是日本军人后,他开始用日语回话,并出示名片,上印“日本东京农学会会员”、“中村震太即”等字样,自称是去索沦山一带调查土质、农业状况的。董副团长命令士兵搜查,当即从他们的行装及棉裤里(时已夏季,但他们仍穿棉袄棉裤),搜出中、日文军用地图、调查笔记甚多,并查出测绘仪器及手枪等物品。从而知道中村是日本军事间谍。
  当时该团团长关玉衡因去外防巡查,不在团内。董即派副官赵衡(赵遵孚)前去报告,并与关团长一同返回团部。董副团长当即向关团长详细报告了扣留中村的经过及审讯、搜查结果。经二人研究后,关团长于当日(五月二十五日)下午,召开全团连长以上军官会议,讨论处理办法。董副团长及一营陆营长等人都认为:现在我们是弱国,并无外交可言.我们若将中村等解往沈阳(东北军总司令部),日寇必将他们及所携带的调查笔记、军用地图等全部索回,而且还会要我方赔礼道歉。其结果会惹出许多麻烦,毫无益处。再说中日两国既是世仇,按照国际法,对外国的军事间谍是可以处死刑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将他们释放,也不可解往沈阳,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秘密处死”。经过讨论,在场军官一致通过,无一异议。于是,关团长下令:"第一营第三连连长宁文龙、第四连连长王秉义,把中村大尉等四名军事间谍犯一并枪决,押往后山僻静处执行。除重要文件留备呈报外,其余行李、马匹,一律焚毁灭迹”。为严守保密计,又派团部副官赵衡为监斩官。赵衡率领十几名士兵在间谍尸身上泼上汽油,烧得无可辨认,又将马尸残骸扔到河里冲走。
  事过二十余天后,日本特务机关发现中村等失踪,经过两个多月的侦察搜求,才逐渐了解到了事情的梗概,日本驻沈阳领事馆即向东北长官公署提出抗汉,开始了棘手的外交谈判。面对日宼的压力和要挟,东北长官公署总参谋部将关、董等三团主要军官临续调离,以避日方的锋芒。从此,兴安屯垦军第三团就由赵遵孚负责,后被正式任命为该团团长。
  经过一段外交交涉后,日方的无理要挟不能得逞,于是,他们就悍然进攻沈阳北大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 一八”事变。
  本文参考资料:
  (1)《蒙阴县民国志资料》
  (2)董昆吾:《中村事件真相》,载《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1册(中国文史出版社)。
  (3)关玉衡:《中村事件始末》,载《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国文史出版社)。
  (4)李希章:《跟随于学忠在沂水见解》,载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5)蒙阴县政协委员赵传迪提供的有关资料。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辑为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史料,分为蒙阴风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烈士英名、世俗民情、历史人物、资料、诗文八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赵遵孚
相关人物
陆鸿勋
相关人物
于学忠
相关人物
赵衡
相关人物
王秉义
相关人物
董舆平
相关人物
关玉衡
相关人物
宁文龙
相关人物
山东省
相关地名
蒙阴县
相关地名
沈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