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181
颗粒名称: 注释
分类号: I207
页数: 4
页码: 9-12
摘要: 朱明秀对《夏日行岱野书所见》,所作注释。
关键词: 注释 说明

内容

〔注释〕
  ①作者在一年的夏天,路经泰山返回蒙阴时,一路所见,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人民卖儿卖女,背井离乡,而官府差役的横征暴敛,叫嚣欺凌之势亳无少诚。作者怀着悲愤而同情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声泪俱下的歌行体古诗。
  据《蒙阴县志》载:“乙卯(明万历43年,公元1615年)之岁,东人大饥。鼐疏请发赈,一路赖此全活”。当即指此。
  岱野:泰山的郊野。书所见用诗写出所见到的情景。书:写。
  ②一何;为什么。岱南:泰山南部。汶阳:东汶河(流经蒙阴)北岸。山之南河之北谓之“阳”,汶阳:即蒙阴北部。
  ③ 欲:想,打算。息:休息。嘉树:指能遮浓荫的大树。枳棘:枳(zhi纸又名臭桔,枸桔,小灌木。棘:酸枣丛。弥;满。
  这句诗说:在炎热的中午,想找一棵大树在浓荫下休息,却找不到。一路上都是令人刺眼的矮小的臭桔和棘棵。写途中天气的炎热和景物的荒凉。
  ④徕松:徂徕山(泰山南部余脉)的松树。甫柏:新甫山上的柏树。新甫山(古山名,在新泰县西北),《诗•鲁颂•闷宫》上有“新甫之柏”之说。《老子•王弼》注:
  “甫,物之始也”。徕松甫柏:泛指徂徕新甫山一带的松柏。流沙覆地;由于水土流失,田野里覆盖着一层白沙。
  这句诗说:徕探山一带只生长着一些幼小的松柏,有一半是禿顶缺枝,田野里流沙覆地,象盖上了一层白霜。极写灾荒的严重。
  ⑤比年:连年。亢旱:大旱。剔屋:剔除。意为把房屋的门窗、木料、笆草统统拆除,仅剩屋框。
  这句诗说:由于连年大旱,当地的居民已经大部分逃散,房屋塌了,树木伐了,村庄也没有了。
  ⑥禾:禾苗、庄稼。斛(hu胡):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农反伤:农民反而受到伤害。
  这句诗说:今年春天多雨,庄稼才茂盛地生长起来,粮食丰收了,粮价大跌。一斛麦才卖一百文钱,农民反而受到伤害。(这里是指谷贱伤农)。
  ⑦这句诗说:(在大丰收的年岁里),为卖儿子,白送上老婆,仍然卖不出去!时当盛夏,家里已经没有了粮食。
  ⑧敲朴:刑俱。贾谊《过秦论》李善注:“长曰敲,短曰朴”。这里指官吏严刑逼征。疮痍(yi夷):创伤,比喻灾后民生雕敝。朝(zhao招》:早晨。纵舍:纵,放弃,舍:住宅。
  这句诗说,官吏不顾农民连年灾荒造成的严重创伤,反而严刑逼征,使人民饥饿欲死,他们早上才打算放弃自己的家园,晚上就逃走了。据《蒙阴县志》载:“乙卯大饥,蒙人流走河南五百户。”
  ⑨限:指限定农民交粮的数量和日期,吏卒;指官府催粮的差役。叫嚣(xiao消),威逼、吼骂。走:逃跑。
  这句诗说:前次限定交粮的数目还未交上,后一次限定的数目又催急了。催粮的差役们威逼吼骂,吓得居民们跑的跑,藏的藏。
  ⑩安车:古代一种小车,可以安坐。犹:还。彼:他们。指逃荒的农民。负载:负:背着。载:用头顶着。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这句诗说:我坐在车里行路,还怕热,看看他们,肩上背着沉重的行李,跌跌撞撞的四处逃荒。(心里能不难过! )。
  嗷嗷:哭叫声。鼎:古代的锅。沸鼎:开了的锅。
  这句诗说:四下里看看,到处都是哭叫着的逃难的入群,就象开了锅一样;我又怎能忍心去找凉快的地方呢!
  ⑫阳迈:阳关大道。销精芒:失去锋芒。
  这句诗说:我想把泰山凿平,变成阳关大道,又恐怕铲凿等开山工具会失去锋芒。
  ⑬输:送。漏卮(zhi支):渗漏的酒器。《铁盐论・本议》:“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后常用来比喻利权外溢。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这里指中国的辽阔疆域。
  这句诗说:我想让东海向大地输送宝藏,又恐怕大地象一个渗的酒器一样,把所有的沧海桑田都漏干。⑭康回:神话人物。屈原《天问》:“康回为其二之名。”滔滔,形容水势之大。混茫:广阔无涯的境界。杜甫诗;“意惬关正动篇终接混芒。”
  这句诗说:怎么能够借一下康回的神力,让那滔滔不绝的流水,全部流入这一望无际的大地呢?
  朱明秀注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本辑主要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鼐诗选注,共二十五首。第二部分是公鼐诗辑共八十七首。第三部分是公鼐文辑共六篇。第四部分是公氏七世诗辑。其中有公鼐诗选注十五首,诗辑六十七首;公勉仁诗选注一首;公一扬诗选注一首,诗九首;公家臣诗选注六首;公家邻诗选注一首;公光国诗选注一首;公襄诗选注一首;公秉文诗选注一首.第五部分是公鼐研究资料,这一部分除收录了一些历史、资料书籍、县志及一些历史名人对公鼐的介绍、评价文章二十余篇外,还有朱明秀同志撰写的《公鼐家族世系考》、《试论公鼐的仕途政绩和文学成就》两篇文章,比较详细地考证了自元朝末年至明朝末年蒙阴县公氏家族的兴衰过程和公鼐的生平、简历及其一生业绩,这一部分有些内容虽不属文史资料范畴,但为了给公鼐诗文研究爱好者提供方便,也一并收进。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明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