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乡风民俗选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102
颗粒名称: 沂南县乡风民俗选登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1
页码: 202-222
摘要: 沂南县人民勤劳勇敢,性格直爽,纯朴善良,扶危济困,忠厚老实,不畏强暴,严以律己,奉公守法,礼尚往来,热情好客。其民间风俗,虽与外地有诸多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沂南县 民俗

内容

沂南县人民勤劳勇敢,性格直爽,纯朴善良,扶危济困,忠厚老实,不畏强暴,严以律己,奉公守法,礼尚往来,热情好客。其民间风俗,虽与外地有诸多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编者)
  岁时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说“过年”,是民间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月初八过后,开始忙年,家家户户粉饰墙壁,扫屋清尘,整理庭院,除旧布新,洗涤理发,做新衣,办年货。做豆腐,谐“都福”音;蒸发团(发糕)、做团圆饼,含意“合家团圆、步步登高”;备鸡鱼,意“年年大吉、岁岁有余”;用胡萝卜、白菜心、粉丝等加调料做成“合菜”,红、白、绿相间,鲜嫩可口,象征为人清白,全家合睦,购置器具必添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家丁兴旺。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家家户户在欣喜之中。贴春联(服孝期内不贴或只贴紫对联)、过门笺、贴窗花、糊灯笼,有的还着意倒贴上一个“福”字,寓意“福到”,大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室内正面贴“人口平安”,床头贴“身卧福地”或“身体健康”,牲畜圈内贴“六畜兴旺”等等。打满一缸水,抱足三日柴,备足半月饭,意“从吃坐穿,一年受用”。柴多是芝麻秸、豆秸、棉花柴,有“芝麻秸坐大官,豆秸棒年年旺”和“豆秸棒棉花柴,金银财宝一齐来”之说。是日下午,男子衣冠整齐到祖茔地上坟或请祖先亡灵回家过年,谓之“请家堂”,随后便吃隔年饭。傍晩,接灶后,门口放拦门棍,以防邪毛鬼祟强入院内。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人称过年为过关,谓之“年关”,穷人为躲债外出除夕方归。午夜子时过后,长辈带领子孙发“纸马”、放鞭炮、祭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女主人在灶王爷像前烧纸钱祭奠,口通:“清晨起来把门开,明灯蜡烛点起来,财神爷爷座,金银财宝两边排;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一大群,四撒老人寿限大,五撒子孙不是举人是翰林,阿弥陀佛。”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少围坐桌前吃年夜饭,多是水饺,饺子里要按全家人口数包上钱(旧时多是小钱,现为硬币)或大枣,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运气好、来年发财,吃着带枣的饺子,在一年中便幸福甜密。虽有迷信色彩,但祈求乎安幸福之情尽致。过年要说吉利话,如饺子煮破了不说“破”或“毁”,而说“挣了”;馍馍裂了头不说“裂纹”,而说”开花”或“笑了”5过年尽拣好听的话说,有“大年五更死了头驴,不好也说好”之谚。年夜饭过后,即意味着旧辞新到,拜年开始。先是本家晩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晩辈(主要是小孩)“压岁钱”,然后街坊邻居进行互拜,先近族、后邻居,互问“过年好”、“恭喜发财”等。拜年有尽早之俗,多在早饭前结束。现在城乡拜年磕头风大减。以相互问候祝福,或走访致意代之。初ー早饭后(也有晚饭后的》将请回家过年的祖宗之灵送往墓地,谓之“送家堂”。旧时初一清晨讨饭吃的现改为”送财神”,每到一家门口高喊:“财神进门来,又添人口又添财,财神落了坐,金银财宝一大垛"。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过年,并在城乡广泛开展优军拥属,拥政爱民活动。团支部、妇代会组,织男女青年为军烈属挑水、扫院、包饺子、挂“光荣灯”、“光荣牌",举办新年文娱晩会,节日热烈气氛有增无减,红男绿女川流不息,直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或称“过十五”,旧时一般农家吃不上元宵,一般吃顿包子(水饺)就算过节了。新中国建立后,城乡居民多数能吃上用黍子面、糯米面或粘高梁面做皮、红糖或白糖做馅制成的元宵,当地俗称“汤圆”或“糖丸子”,象征着举家团圆,吉祥如意。晚间,先到祖莖送灯,回家后将用白面做成的象征十二个月或十二个属相的灯点燃,照射各处,灯光所及预兆洁净,不孳生虫蝎。小孩三五成群手提彩灯,放滴滴金,并在大人指导下用面灯照射身上各个部位,意在心明眼亮,不生疾病。街衢市肆彩灯盈头,并举办撑旱船、踩高跷、骑毛驴、耍龙灯、扭秧歌等民间文艺活动,叫做“闹元宵"。现在过正月十五更是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人们争相观看,热闹气氛年盛一年。
  二月二说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青龙节”,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意在百虫惊董,万物复苏,开始刮风下雨,适宜耕作。是日早一起、打囤吃豆,农户家家在庭院、场院,用簸箕端着草木灰,再用木棒敲着簸箕将灰溜成大圆圈叫“打囤”,再在囤的圆心画上十字,放上五谷,囤外画梯子,叫“上粮梯”,意祈仓满囤流,五谷丰登。合作化以后此风即息,仍吃炒蝎豆,因当地炒豆时拌上红糖或白糖俗称吃“糖豆”,寓炒死蝎类毒虫,日子过得甜蜜。是日上午,男性青壮年携带烧纸和糖豆到土地庙上“祭祀” “一庄之主” 土地神,故有“土地老爷还熬个二月二”之说。
  清明节清明的前一口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多冷食不动炊,是日家家户户到祖茔添土上坟,俗称“春祭”,素有:“冬(立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之说,以示给祖先修缮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节,早饭吃鸡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男女把鸡蛋煮熟后染成红、绿、紫等色,饭后穿着红绿新衣到野外“踏青”、“爬山”、“滚鸡蛋”,又称“春游”。过去青少年成群结伙到村外放风筝,近年逐渐减少。现在多组织他们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纪念介之推,门口两边和磨眼内插上柏、柳等条枝,还用柳柏枝抽打各处,口诵;“东墙抽、西墙砸,蝎子蚰蜒不敢爬”。此俗历久不衰。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过“五月端午”和“端阳节”。家家户户门窗之上和屋檐上插艾蒿,并将艾枝夹在耳朵上,小孩手足系五索线,有的将艾叶等驱虫物缝成“香荷包”戴在胸前,有“五月端午戴艾”之说,意在驱蛇、蝎、娱蚣、壁虎、蟾蜍之五毒。节日早饭吃粽子,一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一说是盛夏到來吃上粽子凉快,故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扔,”之谚,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年不生病”之说。新中国成立后,戴五索线和“香荷包”的渐少,吃粽子之风日盛。
  六月六是放牧牛羊的节日,此时高杆作物长起,食肉动物活动猖獗,是日放牧牛羊的大人小孩买上瓜果和几张烧纸,到山神庙子敬出禅,以求其軀狼:、虫、虎、豹,保护牛羊的安全。
  七月十五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又谓“鬼节”,家家包水饺,备香、纸,带上瓜一果、水饺等供品,上坟祭祖。
  八月十五又称“仲秋节”,也叫“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日之一。这时,农业年景恢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谚,欢度“仲秋节"也有庆祝农业丰收之意。节前亲友相互馈赠月饼,互祝合家团圆。是日晩饭,菜肴丰盛,全家聚餐,晚月升起,一家人圈坐在院内,摆上月饼,边吃月饼边赏月,称为“圆月”。如果有云遮月,予兆来年正月于丑不收灯,故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旧时是富户人家和游手好闲的人游逛登高的日子,文人学士遍带茱萸登高饮酒、观桂赋诗,故有唐代诗人玉维九月九日忆曲东兄弟之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徒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放后,重阳节仅是一般节日。自八八年起,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我省“老人节”。届时举行各种敬老爱老的活动,表彰老年人的先进事迹和敬老、养老的好人好事,为重阳节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冬至农时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过冬下",意为寒冬已到,数“九”开始。九九数完后叫“出九”,九九中以三九最冷,故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之说。是日上坟祭祖,皆吃包子(水饺)取暖,有”务吃包子、夏吃面(冷面条)”之说。辞灶也叫“过小年”,旧俗是灶王爷起程上天禀报一年来全家情况的日子,故称“辞灶”。旧时因贫富不等,辞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辞三(腊月二十三),民辞四,乌龟王八(鸨儿妓女)辞五六”之说。于是民间说官家先叫灶王爷上天禀报,是恶人先告状。辞灶时买些糖瓜(麦芽糖),于晚间供奉灶君,并拌好饲草饮料,为灶王爷喂马,据说糖瓜有两大作用,一是叫灶王爷上天要甜言蜜语光说好听的,二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防止乱说。这时家中主妇便念念有词:“灶王爷上西天,少说闲话,多加美言,吃足喝饱,早去早回好过年,日子一年强一年。"故灶王爷的对联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降吉祥”,横批是“十家之主”。然后烧纸点香放鞭炮,送灶王爷启程上天,糖果分食之。新中国建立后此俗曾一度渐消,但近几年又复兴超前,不仅酒席丰盛,而且放鞭炮的数量大增。生活习俗
  服饰:
  1、衣服:旧时境内个别官商地主多着绸缎右襟长袍,外套马褂、短褂、肥便裤,一般庄户肉头地主则不及。农村居民多着自己手工织制的纯棉粗布服饰,俗称“本地布”。色泽多为青、深蓝、浅蓝或腊染蓝印花等。喜庆节日弄件新鲜点的换上就不错了,稍富裕点的冬有棉夏有单,有的冬天能穿上棉长袍,俗称“大袄”。贫困农户深冬才能穿上棉衣,夏天再掏去棉絮当单衣穿,多年穿一件,补丁摞补丁,故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之说”。一到冬天要饭的“花子”成群结队,穿着“灯笼裤子(薄单裤)”冻得满街跑,旧有“腊月的花子快起驴”之说。三十年代后期,境内为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群众衣着有所改观。新中国成立后,老人衣着款式无多大变化,学生多穿学生服,男性开始着中山服、列宁服、工人服、国防服等,女性多为中便服。八十年代开始后,服装的质量、款式、花色日趋新颖多样,城乡男女衣着渐趋一致,多系化纤、毛料的制服、中山服、国防服、西装、羽绒服、面包服、毛衣、呢子大衣等。男装喜素洁挺括,女装讲花色款式,以连衣裙、西服裙、旗袍、裘衣俱多,每逢过节更是红绿相间,绚丽多姿。
  2、帽:旧时戴毡帽,青壮年戴布棉帽、红疙瘩圆帽,俗称“帽壳”、“草帽”等,女性缠头巾,农民夏天戴苇笠,冬天戴棉帽或满头捋(土耳其帽)。新中国成立后,男青壮年冬戴棉军式帽,三页瓦的荷绒帽,夏天有八角帽和有檐平顶帽。近几年来又增加了鸭舌帽,也叫“前进帽”。毡帽、帽壳和土耳其帽早已绝迹。女戴针织毛线帽或围方头巾。现在男青年多光着头,留长发,女青年围毛线长围巾或纱巾,戴太阳帽。
  8、鞋袜:旧时农村多穿麻线纳底布鞋和前边带象鼻钩的“铲鞋”,夏天两季老年妇女“穿油鞋”(布鞋涂油不透水),男子赤脚或穿草鞋垫子 (也叫三里丢),青壮年女子多穿麻线纳底布鞋,前头“割花”或“包鞋脸”,只有逢年过节或结婚时才穿“绣花鞋”。冬天多数穿不上棉鞋。只有富户人家才能穿上皮鞋或橡胶水鞋。新中国建立后,鞋的花色品种增多,有布鞋、胶鞋、雨靴、塑料皮革凉鞋、拖鞋、大头皮棉鞋。现在男女青年又穿起了质地考究的高跟鞋、马靴等。旧时袜子多用本地布做的纳底袜,五十年代开始穿粗细线袜。七十年代后多穿化纤袜,并伴有图案新颖、色泽鲜艳的袜垫子。
  4、发型:清末,男留发辫,未婚女子留单辫,俗称“一棵葱的大辫子",已婚女子在脑后握纂、带上网子,别上头钗、簪子,老年妇女将头发盘缠于脑后叫“小鬏”。中华民国以后,男子去辫剃光头,男孩子留“芯髦”,女子未更。新中国成立后,男性除部分老人仍推光头外,青壮年一般留平头、背头、分头。女性除老年人继续盘纂外,一般扎短双辫或剪短发。八十年代开始后,城镇男靑年时兴留长发,女青年开始烫发,并遂出向农村蔓延。
  饮食:境内居民习惯全家人同桌共餐,春、夏、秋季一日三餐,冬季两餐。早年多以高粱、糁子、地瓜等粗粮为主食,煎饼为家常食品,多数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多以糁子煎饼和稀粥充饥,而且是“糁子煎饼两手捧、糊粥汤子照人影”,故有“椿树放翅(指发芽长叶)穷人饿得倒气”之说。一遇荒年便卖儿鬻女,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吃上一顿包子也是少放油多搁盐,于是富人讥笑说:“穷人吃顿面饭,三天离不开水缸沿”,指吃盐多齁的光喝水。居民口味习惯咸、辣、酸、甜,农家多以咸菜、椒子下饭,菜多是小豆沫。故有“待要解馋,椒子和盐”之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的比例日趋减少,号称穷人养家粮的糁子已绝迹,三河六岸以小麦、玉米为主,生活明显提高。但在“生产大呼隆,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锅饭”的年代里,在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小麦的产量仍然很低,所分细
  粮仅够逢年过节吃包子的,走亲访友仍是负担,曾一度出现过“箢子头接力赛”,即亲戚背着一箢子馍馍来,主人在为客人筹办酒席的同时,又派人背着这个箢看亲戚去了,第二家、第三家照此办理。歇人不歇马,一个箢子一天能串三四个门。有的由于亲连亲,最后又传到第一家来了。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连年大丰收,城乡居民多以细粮为主,瓜干,玉米等杂粮多用于猪饲料。常食的蔬菜,有白菜、菠菜、芹菜、萝卜、土豆、西红柿、豆角等。肉蛋、禽及各种水产品也转入了家庭食品的行列。在城镇居民中,苹果、西瓜、黄瓜等各类水果及各种罐头消费量日增。
  早年只有富裕人家有饮茶习惯,大叶、小叶不等,一般居民只待客用茶,少数年长者有饮茶习惯,多是普通大叶,也叫“大把抓”或“老干烘”。平时一般群众只喝白开水或凉水。现在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个人饮茶已成嗜好。近几年来各种冷饮及低度饮料酒开始成为待客和家常佐餐。
  住房:旧时境内居民住房,中农以上人家以传统
  四合院居多。ー般堂屋三间,有的五间堂屋两头是推座北朝南为上房,称“主屋”,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三间或两闻,低于主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一至两间放柴草,另加门楼和才阁当,屋顶多用黄草、麦秸苫一盖,四周封闭,只有大门是出进口。东部丘陵和中部平原为土木结构,西部区为看木结构,有的用,薄石板拿梢,周围多是石头干査墙一推就倒,故有“干查墙吓死狼”之说,一般无门楼,大门多是筚笆门。日子贫困者房屋尚且摘陋,盖不起屋的就住地屋子,即挖个土坑,用几根木棒一担,放些柴草,培些土即成。有的住团瓢又称“尖顶楼”,仅能遮日避稍,不能挡风御寒。富家的四合院,宽大明亮,石基砖墙,有的重梁挂桩,青瓦盖顶,临街巷处筑大门楼,门后再装揽门杠,穷富之间悬殊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不断进行旧房翻新或盖新房,团瓢地屋子绝迹。近几年来,因新婚夫妇多与父母分居,加上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四口小家庭俱
  多,住房注重宽敞、明亮、实用,传统的四合院多被淘汰。八十年代开始后,建房更为讲究,规格一般为正屋(主屋)三间,两明一暗,厨房单设,前后门窗外镶玻璃加钢筋,再嵌纱网加窗帘,砖石墙,红瓦顶,水泥地面,显得格外温暖、凉爽、明亮、舒适。有些富裕农民,新建正房上加前出厦,下垒砖花墙,厨房为水泥平顶,甚为阔气。
  用具:
  1、家具旧时一般农家有吃饭桌、小板凳、方机、长板凳、箱子、柜、橱等,富家还有八仙桌、太师椅、条几、钱柜、衣架、文平床、顶子床等。色泽多为棕色或黑褐色。近年来,城乡新婚家庭中旧时家具已被淘汰,增三抽桌、椅子、大衣橱、高低方桌,菜橱、收音机等。八十年代以来,又增加了写字台、梳妆台、沙发、折叠椅、组合橱、高低橱、席梦思床及收录机、电视机等高档家用电器。
  2、炊具旧时用土坯或石头砌成烧柴灶、铁
  锅、高粱杆锅盖、鏊子、算子、勺子、瓢子、黑陶碗、盘、盆、泥壶、瓦罐等。新冲扇成立后,渐添煤灶加风箱,白陶瓷碗、盘、盆,搪瓷用具逐日增多。七十年代以来,少数户始用煤油炉、煤炭炉、蜂窝煤炉。目前少数人家已用上液化气。铁锅印号变小,多数使用铝锅、铝壶,碗、盘、盆等多是细白擄瓷,铝合金的铲、勺,不绣钢的刀和钢精制品已普遍使用,少数城镇居民始用高压锅。
  3、取暖一般农户无取暖用具,亲朋到来抱把柴禾点燃驱寒,老年人用腌撒扒火罐子取暖。只有富户有火烘子或用火盆烧木炭烤火。近年来多数农户冬季能生上蜂窝煤炉,燎水取暖兼用。有的开始用烟筒煤炉,部分老年人仍用火罐子。
  4、照明用具民间照明早时用铁碗灯、铝灯、点豆油或花生油,富家用蜡烛。三十年代始用煤油、罩灯。新中国成立后,一般居民始用煤油灯。ー九五五年县城开始有电灯,到一九九O年底境内已有947个行政村用电灯照明。
  5、娱乐用具境内文化落后,旧时,只有部分大村有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民间艺人有琐呐、笙、管、长号等吹奏乐器,个别农户有笛、箫、京胡、二胡等管弦乐器。民国初年,个别富户有留声机。新中国成立后,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逐渐增多,七十年代城镇居民开始有黑白电视机,八十年代开始后,农村黑白电视机逐渐增多,至一九九0年底,全县电视机发展到55018台,彩色电视机也开始进农家。
  6、交通用具旧时境内交通闭塞。农民外出多步行,富家行路骑驴、马、骡。搬送亲戚用二把子车。新中国成立后,修桥筑路,开始有自行车,至一九九0年底全县自行车已达348258辆,现在城乡居民出门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八十年代开始后,轻骑、摩托车日增,个别未通公路的村庄,老年人外出也不坐“11”号(步行)了,而由子女骑自行车驮带。
  生产习俗
  境内居民,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崇上勤劳细作,节俭持家之风。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历来以“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为信条,“玩龙玩虎不如玩土",把经商和捞鱼摸虾等农事以外的活动视为“不务正业”,对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看成是“安分守己”。男耕作女理家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移风易俗,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成了农村生产力中的“半边天”,务工从商者逐日增多。
  旧时,农民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春节过后,便“开冻先出粪、备好镢和锨”开始劳动,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春天开始,忙着捣粪、送粪,备足土肥,为一年丰收打下基础。素有“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之谚。接着整地、适时下种,即“谷雨前后,种瓜
  点豆”。随后便是以锄草、驱虫为主的田间管理,使其苗全苗旺,“通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不无道理。一年之季在于春,这是一年丰歉的关键。夏天因多风雨冰雹,故收麦有抢收抢打的习惯,一般是“八分熟十分收”,“忙不忙先打场。”麦收后抢墒下种,争日争时,俗话说“五月田,早一宿高一拳”。如墒情好,下种忌深,素有“五月豆,半边露”之说。夏天锄过地来便到了立秋季节,杂草生长开始缓慢,“立了秋的草,棒打倒”,于是出现了“立了秋,挂锄钩”之俗。秋收秋种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这时天不明便下地,日落星出方收工。早午两餐都在地头吃,边收边耕边种,不敢怠慢,有“白露两边看早麦”之说。庄稼长不好,让人嗤笑,“人勤地不懒”,地种不好皆以“懒”论之。在吃“大锅饭”时期,有些人出勤不出力,曾一度出现“上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和“蹲地头,磕烟袋头”等怠工现象。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劳动之风骤变,各人起早贪黑,从不懈怠。
  现时农忙季节,一般为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大晌,节奏有紧有弛,加上采用优良品种和科学种田,庄稼连年丰收。
  过去,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靠天吃饭,“有饭天给吃”。庄稼长得好,称“神长”,打粮多谓之“神收”,天旱有“祈雨”和久旱逢雨而“敬天”贺雨之迷信习俗。现在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产量大增。多余劳力及农闲时节多务工经商,农忙过后,演戏、放电影喜庆丰收,已蔚然成风。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沂南文史资料》第五辑一书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县的历史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史之缺,参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是沂南县较为珍贵的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岳荣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沂南县
相关地名
春节
相关专题
除夕
相关专题
正月十五
相关专题
二月二
相关专题
清明节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六月六
相关专题
七月十五
相关专题
八月十五
相关专题
重阳节
相关专题
冬至
相关专题
辞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