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杨次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51
颗粒名称: 我的祖父杨次章
分类号: K825
页数: 14
页码: 65-78
摘要: 祖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一年了,但他那坚毅乐观的性格和慈祥的面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一八七九年,祖父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南县朱家里庄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取名孔宪、字次章。生有四子二女,’在他的启发教育下,四个儿子和二女婿都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在学校里同其他进步学生一道参加罢课示威,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一九三三年被反动军阀韩复渠逮捕入狱。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全国燃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各地的地下共产党员,仁人志士,以民族利益为重,纷纷组织抗日救亡活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不抵抗政策,号召人民不做亡国奴,坚决抗日。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杨次章

内容

祖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一年了,但他那坚毅乐观的性格和慈祥的面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一八七九年,祖父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南县朱家里庄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取名孔宪、字次章。祖父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深明大义。生有四子二女,’在他的启发教育下,四个儿子和二女婿都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大举进攻,由于蒋介石对日寇的侵略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主义”,不到三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次年一月日寇又侵占了上海。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的卖国罪行,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日反蒋的怒火,工人、农民、学生的抗日运动在全国各地髙涨起来。我的祖父就是当年奋起支持抗日反蒋的先行者之一。
  是年,他送长子一一我的伯父杨志诚(又名杨萌田)到济南正宜中学读书,在地下党的教育培养下,于一九三二年伯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同其他进步学生一道参加罢课示威,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一九三三年被反动军阀韩复渠逮捕入狱。祖父为了营救他,在家卖了许多地,先后五次到济南活动,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直到一九三六年春天,伯父出狱,回到了家乡。回家后在祖父支持下,以教学为名,秘密从事抗日反蒋的革命活动。并主动把部分土地和房产分给佃户,外人称他是“杨大癫”,可是祖父很支持他的革命行动。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全国燃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十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山东,使山东人民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地下共产党员,仁人志士,以民族利益为重,纷纷组织抗日救亡活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不抵抗政策,号召人民不做亡国奴,坚决抗日。並积极响应中共北方局的号召:“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投入到了伟大的血与火的抗日战争中去。年底,伯父到沂水找到了党组织,与党接上关系。同时,又在祖父的支持下,派他的二弟一一我的父亲杨云田到华北前线参加抗日斗争。按照党的指示,经过秘密串联,深入发动,走亲访友,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在祖父的支持下,他与本村老共产党员、原沂水县委书记朱寿年和共产党员刘焕缘一起,于一九三八年旧历正月十六日,以村东南崖子崮回龙寺为根据地拉起了百余人的第一次武装。对次子爱国之举,祖父全力支持,把自己家里的粮食全部拿了出来,还向亲友借了一石多小麦供应部队。两个月后,伯父带领部队加入了八路军四支队。同年秋天,我的父亲杨云田从河北抗日前线归来,听说哥哥已带领部队参加了八路军,他就迫不急待的又和刚从部队回来的朱寿年同志一起,拉起一支百余人的革命队伍,加入了山东纵队四支队。当年六月,祖父还亲自把年仅十八岁的三子我前三叔父杨雨田(杨雷)送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七月底毕业,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年底,在我家柴草院里由原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生活指导部主任,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主持,成立了中共五区区委,区委书记李日升,三叔父(杨雨田)任宣传委员,我的岳父刘建一任组织委员从此,我家也就成了区委的活动中心,成了共产党宣传共产主义、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中心。这时,在我伯父、父亲和三叔父的启发影响下,我的伯母、母亲及其他亲友数十人也先后参加了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九三九年一月,我三叔在朱家里庄村建立党支部,並兼任了第一届党支部书记。不久被党组织调到武装部队,离开了家乡。至此,祖父已经把三个儿子送到了抗日队伍中。而他本人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担任县参议员,四处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他在大众面前常讲:“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不做亡国奴”等口号。在我家里,祖父先后接待过当时领导山东抗日部队的王建安司令员、钱钧司令员和李子超等县、区干部,在他们的启发影响下,祖父的思想更加开放,抗日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为了革命,为了抗日,不仅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抗日前线,而且亲自挑起了家庭重担。他积极的执行人民政府关于“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不但不收租收息,还把土地的大部分给佃户,自己仅留下很少的土地,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当时,我家的房子也被日本鬼子烧光了,邻里百家都受到牵连。这时,我祖父不得不把羊圈改建成住宅。我的祖父,为了抗日救国,确实做到了毀家纾难。
  一九四二年,我的伯父杨志诚在甲子山战斗中光荣牺牲了,祖父虽然很悲痛,可是他有坚毅的性格,化悲痛为力量,从此,更坚定了支持儿女们革命的决心。就在这时,早在一九四一年大青山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我三叔杨雷被疏散到家里治疗。祖父在一个爱子战死,一个爱子负重伤的情况下,仍乐观的支持革命活动,坚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一定会胜利。祖父一面寻药给三叔治伤,同时还支持三叔继续领导村里的党组织。三叔的伤刚有好转,党又调他出来,到地方上工作,担任区委书记。
  一九四五年,我的父亲杨云田在任血东鲁中军区教导营营长期间,曾驻防在离家不远的牛王庙村、邵家湖和鲁家庄等地,根据上级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我父亲带一部分战士来到我们村,这时祖父无代价的将村东数十亩好地贡献了出来给部队种菜、养猪。
  一九四六年旧历十月十一日,我的父亲在安邱战役中光荣牺牲了,沂南县人民政府和沂南县参议会在我们村召开了隆重前追悼会,赠送光荣匾一具,上书“为国捐躯”四个金字,祖父领着我坐在主席台上,他以激昂豪壮的语气发了言,他说:“荫田、云田的死是为人民流的最后一滴血,大家不要悲伤,不要难过。他们的死,是“为国捐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死,不仅是我和全家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大家的光荣,我们不要难过,应化悲痛为力量,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我祖父积极配合县政府做好拥军优属及其他工作,配合县参议会做好各方人士工作。在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艰苦日子里,他带领我们全家,一直和县政府一起转战在沂水山区。
  解放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一九四九年底,省政府派专人用马把祖父接到了省城济南,参加了山东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他是筹备委员、烈军属代表,他的事迹在一九五 O年三月十二日《大众日报》上登了出来。
  祖父在济南住了大约有一年时间才回家。他看到四子我的四叔父杨电田已长大成人,不顾家中无劳力等困难,又果断地送他参加了革命工作。出身地主家庭的祖父当时已是七十二岁的老人了,可是他仍亲自下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尽量减少村里代耕代种任务,同时,他还担任省政协委员,经常到县、行署参加有关会议。
  一九五七年夏天,祖父终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在他病危期间,县、区和管理区的领导曾到病榻前探视。
  祖父的一生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为人慈善,扶困济贫,为了支持儿子们的革命行动,把自己的财产贡献岀来,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好评。
  一九五五年的一天,他曾亲口对我说:我从小读书明礼,接触过许多政党和部队,我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最好的党,那时他领导的八路军是最好的部队,我坚信共产党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所以,我全力一赴的支持你伯父、叔父和你父亲参加共产党,参加八路军,你伯父和你父亲“为国捐躯” 了,您三叔负过重伤,他们是光荣的,我一点也不后悔,尔后,我又让您四叔参加了革命工作。为了抗日救国,为了革命事业,我把祖上传给我的家产都贡献上了,为此我感到自豪,我感到光荣,希望你今后也要好好为党工作。
  祖父的亲切叮嘱,我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祖父,您老人家安息吧!
  一九八八年九月
  记烈属代表杨次章
  〔朱民〕
  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烈属代表杨次章先生,是一位可敬的长者,是沂(水)南县有名的抗战老人,并且在一九四七年曾荣获沂南县人民政府和县参议会题额:“为国捐躯”光荣匾一具。
  杨老先生今年七十一岁,身子瘦弱,但却有一付刚毅不屈的性格,亲生四个儿子,三个儿子参加革命,其中长子杨志诚和次子杨芸田都在抗日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了,三子杨雷也在抗日战争中光荣负伤,评为二等残废,复员后,现在鲁中南沂源县县委任宣传部部长。只有四子杨甸田,在家务农,今年24岁,担负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对此,杨老先生非常叹息的告诉记者:“要不是我年纪老了,家里没有劳动力,我还让〔四份〕也参加革命。因为家庭和我把孩子留在家里,我很感觉对不住〔四份〕。
  杨老先生的长子,革命烈士杨志诚同志,远在一九三八年初,联络了一百多个有为青年成立抗日游击队。部队成立之初,经费给养都没有办法,杨老先生就从自己家里拿粮拿钱供应这支武装,就这样维持将近两个月,一直到与坚持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四支队会合。杨老先生为了抗日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把家中的粮食全部拿出,最后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石多小麦。
  在杨志诚参加抗战以后,同年七、八月间,杨老先生次子杨芸田也带了一百多个青年参加了沂蒙人民访子弟兵——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杨芸田自幼务农,体格拙实,个性豪勇刚强。杨老先生本来打算留他在家养老,可是在他提出要求参加八路军时,杨老先生也毅然决然的允许了。一九四六年十月,杨芸田在解放安邱城战役中不幸牺牲了。一天杨甸田(杨老先生第四个儿子)从外面将杨芸田遗物带回家来,并报告了哥哥牺牲的“凶信”,杨老先生失去了第二个心痛的儿子,内心的难过是可以想见的,但老先生仍克制着悲痛,当面指责杨甸田,“你也一二十岁了,怎么连这点也不懂??你应该在晚上没有人在的时候,再把你哥哥这些东西带回来。”为了怕媳妇难过,当时将杨芸田的遗物收拾起来,并告诉小儿子不要声张出去。以后,杨老先生又从灵房安慰勉励杨芸田烈士的妻子。人,失掉了儿子、文夫或兄弟,大概总都会感到无限悲痛和哀伤的吧!杨次章老先生也不例外。但他老先生却不感到失掉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子残废是自己生平的不幸和遗憾,相反,他却感到光荣和骄傲,连连的和记者说:“他们立场坚定,走的路子是正确,他们年青,进步了,我比不上他们。”
  杨次章老先生,七十一岁了,这次来参加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第六次到济南来。还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前,杨老先生来过济南五次,那时杨志诚烈士,在正谊中学读书,因为思想进步被反动的韩复榘军阀政府以“政治犯”罪名关进第二监狱,前后三年,杨老先生来济南五次,都是来探监看儿子的,这次则是以人民代表资格来的。谈到这里杨老先生特别兴奋,往事在脑子里重新浮起,两眼突然潮湿起来说:
  “那时是什么时代?如今又是什么时代?那时这些地方都是禁地,一个乡下老头子连朝门里望一眼都不能啊!现在看吧,郭付主席和首长们一见面拉着手,简直比兄弟还亲哩! ”是的,这是人民给予他老先生的荣誉,他把自己三个儿子献给了人民,人民也给予了他应得的荣誉。
  (摘自一九五O年三月十二日《大众日报》)
  注:杨次章的四子杨甸田,一九五三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区、县、地供销社工作,一九七九年病世,曾任地区供销社人事科长,基建科长等职。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入“沂南县、沂临边联县参议会概况”、“王寅同志”、“爱国民主人士尹星桥事略”、“来信摘登”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英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次章
相关人物
杨志诚
相关人物
杨雨田
相关人物
杨云田
相关人物
朱寿年
相关人物
刘建中
相关人物
李日升
相关人物
刘建一
相关人物
王建安
相关人物
钱钧司
相关人物
杨甸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