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祖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32
颗粒名称: 论诸葛亮祖姓
分类号: K236.2
页数: 9
页码: 106-114
摘要: 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风俗通义》曰: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此与《吴书》所说不同。所以推知裴松之所提到的《吴书》,另是一书。两个疑问可以合并为一来求解答,因为裴注所引两文的实质同一,”都是推论;诸葛氏的祖先本姓葛。这一论题本无所谓,不必为之凝思积虑。应劭可能是据《吴书》,打算补充一些更为可信的资料。但是应劭完全歪曲历史,自生蛇足,反而使后人更为怀凝他们的说法。为坛而盟,祭以尉首。本文作者唐天佑:沂南县政协委员,离休干部。
关键词: 诸葛亮 祖姓

内容

宋裴松之注释陈寿所撰《三国志•吴书• 诸葛瑾传》时,写道:
  《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风俗通义》曰: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此与《吴书》所说不同。
  我们注意到:一,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吴书》中,没有上述引文。所以推知裴松之所提到的《吴书》,另是一书。如果它就是陈寿撰写《三国志》时所依据的官修吴史(韦昭撰),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陈寿槟弃这一史料不采用?二,应劭撰《风俗通义》,该书今本(参浙江人民出版社《百子全书》)也没有上述引文。我们也产生一个疑问:刘宋以后,为什么将上述记载删去?
  两个疑问可以合并为一来求解答,因为裴注所引两文的实质同一,”都是推论;诸葛氏的祖先本姓葛。这一论题本无所谓,不必为之凝思积虑。如果作为如何运用辩证的逻辑规律来研讨古代的文史资料,倒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裴松之本意是肯定(至少不否定)韦昭、应劭对诸葛姓氏由来所推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此二人早于陈寿,他们的笔录便比陈寿的更为可信。然而,《吴书》所云,在《史记》、《汉书》中都没有记载,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文史资料,只可异说並存,姑言姑听。但从辩证的逻辑规律来说,不可作为论据来推理,它们与结论因以为氏之间没有必然性的联系。《汉书》载“诸葛丰琅邪人也”。在《三国志》中诸葛丰是诸葛氏的祖先。而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出自阳都。但是西汉时,阳都属城阳国是城阳王的领地,不在当时的琅邪郡内(参《汉书•地理志》)。这里肯定诸葛氏有个迁徙的问题。研究史学並不是时时、事事都可以一杆子追到底的。大多代之以’避虚就实去伪存真。所以,《吴书》所云还有几分可信之处。应劭可能是据《吴书》,打算补充一些更为可信的资料。但是应劭完全歪曲历史,自生蛇足,反而使后人更为怀凝他们的说法。首先,《史记》、《汉书》都没有关于孝文帝追录封葛婴之孙为诸县侯的记载.(请注意,应劭不具葛婴之孙的名子,便是一大可疑之处)。西汉时,地名惯例称‘诸'不附‘县’。爵名附亭、乡、县等表示领地大小的称号,始於东汉末;西汉初,无'诸县侯之称,也无‘诸县侯’之爵。如果称‘诸’ 侯,那就更怪诞了。
  疑问至此,並未终了。我们翻开《史记• 陈涉世家》来评价葛婴其人。
  (陈涉)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攻牢至、酂、苦、柘、谯,皆下之。比至陈…… 攻陈..乃入据陈..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葛婴至东城,立襄疆为楚王。嬰后闻陈王己立,因杀襄疆,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我们研究古文、古史,不能只在训诂文字上下功夫,尤应根据历史背景,透视词语,尽可能逼真地重现古史的全析图象。上文,基本上不难看出葛婴在起义队伍中,是个别有用心的分裂主义者。也很明显,陈涉在前已洞察葛婴的为人,有意甩掉葛婴。所以,攻下蕲(今安徽宿县南)汉后,便令葛婴将兵向蕲以东发展。请注意,葛婴是符离人,很可能是陈涉、吴广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时,才投机混入起义队伍中的,並不在九百戌卒之数内。符离距蕲不过数十里。而九百戌卒是今河南人,从战略决策来分析,自蕲向西北,打回老家去,最易为他们所乐从。同时,也是直捣秦都咸阳必由之路,向蕲东南发展在军事上、政治上的意义不大。所以,可以推断葛婴並未知晓陈涉的真正意图。他凭藉大泽起义的余威,顺利地自蕲向东南,循略百余里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便野心勃勃,擅立襄疆为楚王。襄疆可能是九百戌卒中,无足轻重的成员,被葛婴捧出做了傀儡。葛婴万万没料到,陈涉自领犬军,声势浩大、一路势如破竹攻下了军事、政治重镇一陈(今河南淮阳县),並立为王而且建了国号,诸郡县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响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葛婴这才发觉自己在政治上、军事上已处於孤立地位,又阴险狠毒地将襄疆杀了灭口,然后才长途跋涉,去向陈涉回报。报告内容司马迁虽然没明载,可以肯定是编造虚报,把罪恶推在襄疆身上,功劳归己。陈涉英明果断地把葛婴杀了。《史记》这里短短的一段,如果我们能体会司马迁的原意,将它润色敷衍成演义体材,定能完成一篇生动的“葛婴外传”。请看“葛婴至东城”的‘至’,与陈涉的攻大泽乡;攻薪;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攻陈等的‘攻’,对比之下,葛婴至东城並未经过战斗。“后闻陈王已立”的“后”便衬托出葛婴始悟的情节。'至陈,陈王诛杀葛婴'。杀上增一诛字便知司马迁原意在‘贬',语气等於‘立斩’,则知上文种种,皆在陈涉预谋中行占籍没有现代的标点,书写也不空格、低行,“葛婴将兵循蕲以东”与“攻冷至(今宿县西)、酂(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县北、谯(今安徽毫县),皆下之。”紧紧相连(有※处),最易使后人误以为皆葛婴所下。其实,传记是陈涉的传记,史笔省略了主语‘陈涉’二字。这类文例,《史记》、《汉书》、《三国志》比比皆是。按理应劭著名学者,注《汉书》地理知识相当渊博,不会岀现连《史记》也读不通、解不透的现象。所以,可以认为'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一段,实属伪中有伪,葛婴受诛,罪有应得,狐假虎威,何功之有?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远古商代人姓子,或写作好(念ZT,不念ha。),.周人姓姬,其地远古遗裔”有姓姚、姜、姒、妫、嬴妘大都有女旁。后来由於宗族蕃衍、嫡庶派生,姓与氏是有区别的。自春秋时代,便有“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等以区别宗族渊源的礼节。如孔子殷商后裔,本姓子,因其祖名嘉,字孔甫,遂以孔为氏。孟轲本姓姬,自鲁桓公之后,其祖以排行称孟氏。司马、司空、司徒等姓,在古代都是由官职改氏而来。至於以国名、地名、山、川地理环境为氏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有因恩宠赐姓的,避祸而隐改的、因民族习惯不同而变更的……后世民族互相影响,姓氏同义,乃至其演变无规律可循,似不可考,亦不必考。
  诸葛,是复姓,在我国自古即有复姓简称的习惯。在文例中,唐刘知几《史通》称司马迁为马迁,称司马相如(字文卿)为马卿。
  《魏畧》云,刘后主谓诸葛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连陈寿本人也不例外。《诸葛亮传》载,子瞻“王书画、彊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可见诸葛氏简称葛氏,在口语上,自古也是如此。我沂南县有夏侯姓,至今民间亦有称呼,夏XX的。如果强追考其先本夏氏,司马迁其先本马氏,岂不滑稽!
  本文作者唐天佑:沂南县政协委员,离休干部。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收入有关诸葛亮的部分资料考辨”、“诸葛亮与琅邪诸葛氏”、“诸葛亮离开阳都时间考证”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天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宋裴松
相关人物
诸葛瑾
相关人物
诸葛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