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亮的部分资料考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27
颗粒名称: 有关诸葛亮的部分资料考辨
分类号: K236.2
页数: 30
页码: 1-30
摘要: 八五年秋,诸葛亮学术讨论会襄樊联会开会时,山东临沂市代表携去《全裔堂诸葛氏宗谱》之复印本,並为文介绍,肯定此谱可以提供研究诸葛亮之新资料。由于诸葛氏谱迄未流传于学术界,故当时颇为哄动,或有视作秘籍者。但与会同志大多数对此复印本未曾寓目,少数寓目者亦只匆匆一阅。无暇深入研究,因此,会上没有出现研究性文章。由于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选举及九品中正评定品第,颇特重谱牒。
关键词: 诸葛亮 古代史

内容

一、《全裔堂諸葛氏宗谱》之我见
  八五年秋,诸葛亮学术讨论会襄樊联会开会时,山东临沂市代表携去《全裔堂诸葛氏宗谱》之复印本,並为文介绍,肯定此谱可以提供研究诸葛亮之新资料。由于诸葛氏谱迄未流传于学术界,故当时颇为哄动,或有视作秘籍者。但与会同志大多数对此复印本未曾寓目,少数寓目者亦只匆匆一阅。无暇深入研究,因此,会上没有出现研究性文章。
  几个月后,笔者得到机会,详细阅读了这一部宗谱,又托人在莒南县坂泉崖觅得一部与此谱同一体系的谱本。对勘之下,对《全裔堂诸葛氏宗谱》(后文简称为全裔堂谱)中的某些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不少疑问点,因此,于下文一方面介绍此谱,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世的《诸葛氏谱》,惰代已佚失。而此谱于元末明初始出现于民间,却又上溯世系直至东汉末,来历不够分明。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选举及九品中正评定品第,颇特重谱牒。故世胄大族均有家谱,“谱学”甚至成为专门之学,琅琊诸葛氏,因瑾、亮、诞三人分仕三国,俱为显宦,当时被认为是高门。《世说新语、排调》篇中,有一则故事记载诸葛诞之孙诸葛恹,(随琅琊王南渡后仕至尚书令)与王导争论彼此族姓高下,便是明证。这样的家族,当然应该有家谱。《三国志》裴注及《世说新语》刘注引用书目中均有《诸葛氏谱》,可见其家谱至萧梁时尚存。但《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虽著录谱牒不少,却无《诸葛氏谱》、《宋史、艺文志》及《群斋读书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下至《四库全书》亦均未著录此谱,可知此谱于隋唐时巳佚失。清刻思贤讲舍本《世说新语》所附《人名谱》一卷。有谱者王谢等二十六族,无谱者周、刘等二十六族,诸葛氏在无谱者之列。该《人名谱》曾续各原谱至陈、隋时,可见《人名谱》乃是唐人所辑。其无谱的二十六族,大约因原谱久佚,无所凭依,也就无法补入了。《全裔堂谱》突然上溯至汉末,而又未叙此谱的流传授受及藏储经过,来历实在值得怀疑。
  (二)、《全裔堂谱》实是一部以明初诸葛龙为一世祖的家谱,自诸葛龙起,传至今日的永字辈。共十八世,每世兄弟几人,名讳为何,何人迁往外地,何人留在祖居之地,写得都清清楚楚。但此谱却又从诸葛龙上溯了三十七代,以诸葛亮为一代始祖,诸葛大如为三十七代祖。这一部分,看来不似旧普,而且很多地方启人疑窦,前面说的来历不明,就是从这些令人致疑处得出的结论。为了便于研究,钞录原文于后。
  始祖、讳亮、字孔明,后汉时封武乡侯,生一子瞻公,葬于定军山,在沔县城南一里。
  二代瞻,亮公之子,生三子,长尚、次京、三质,绵竹战先烈。
  三代尚,瞻公之长子,绵竹城大战先烈。现年十九岁。京、瞻公之次子,生二子,长冲、次颙。于咸照年间由河东还晋。泰始中,由郿令仕至广州刺史。质、瞻公之三子,为吏,入蛮邦结好。
  四代冲,京公之长子。生一子典之,由广州携眷复归故里,又迁琅琊。颙、京公,之次子,居广州,未还。
  五代典之,冲公之子,生一子廷召。
  六代廷召,典之之子,生一子成周。
  七代成周,廷召之子,生一子景清。
  八代景清,成周之子,生一子太公。
  九代太公,景清之子,生一子朝选。
  十代朝选,太公之子,生一子泰占。
  十一代泰占,朝选之子,生一子宗孟。
  十二代宗孟,泰占之子,生一子学传。
  十三代学传,宗孟之子,生一子嵩。
  十四代嵩,学传之子,生一子封丘。
  十五代封丘,嵩之子,生一子安乐。
  十六代安乐,封丘之子,生一子唐白。
  十七代唐白,安乐之子,生一子振兴。
  十八代振兴,唐白之子,生一子殉。
  十九代徇,振兴之子,生一子相九。
  二十代相九,徇之子,生一子万举。
   二十一代万举,相九之子,生一子文元。
   二十二代文元,万举之子,生一子篁。
  二十三代篁,文元之子,生一子连魁。
  二十四代连魁,篁之子,生一子峨。
  二十五代峨,连魁之子,生一子鲁风。
  二十六代鲁风,峨之子,生一子自成。
   二十七代自成,鲁风之子,生一子敬贤。
   二十八代敬贤,自成之子,生一子端。
   二十九代端,敬贤之子,生一子中华。
  三十代中华,端之子,生一子天爵。
  三十一代天爵,中华之子,生一子允若。
   三十二代允若,天爵之子,生一子秉信。
   三十三代秉信,允若之子,生一子六吉。
  三十四代六吉,秉信之子,生一子放先。
   三十五代放先,六吉之子,生一子羲。
  三十六代羲,放先之子,生一子大如。三十七代大如,羲之子,生二子,长云,次龙。
  上述世系,有下述几点使人疑惑之处:甲、如果此谱真据旧的《诸葛氏谱》而来,就不可能以诸葛亮为第一代,因为既然裴松之见过《诸葛氏谱》,那定是一个老谱,至少须有诸葛圭的名讳,决不会以诸葛亮为第一代。乙、裴注引《诸葛氏谱》,专有一条记诸葛京之字,曰:“京字行宗”。然而此《全裔堂谱》,三十七代中,除诸葛亮外,未记一人之衰字,显然不是裴松之见到的那个《诸葛氏谱》。丙、第一代至第三代,记述较详,然並无超出史传之外的任何新资料。从文字上看,称诸葛瞻为“绵竹战先烈”,称诸葛尚为“绵竹城大战先烈,现年十九岁”,全不象旧谱文字,很象现代粗通文字之人的手笔。丁、误信了编《诸葛亮集》的张澎所引的一项错误资料,将杜撰的所谓诸葛质列入第三代,失真(辨见后文)。戊、第四代诸葛冲诸葛颙二名乃乱拉历史人物入谱的,这二人既非兄弟又並非诸葛京之后,今据文献资料考之如下:诸葛冲之名始见于《三国志、钟会传》注,他是随钟会攻蜀的诸葛绪之子。又见于《晋书、后妃传》武悼杨皇后所附之“诸葛夫人”条,文曰:“诸葛夫人名婉,琅琊阳都人也。父冲,字茂长,廷尉卿。婉以泰始九年春入官。”假定婉入宫时十五岁,那时他父亲诸葛冲约四十岁上下。冲既是诸葛绪之子,而且当时又在西晋任廷尉卿,怎么能是诸葛京的儿子呢?谱言京为尚之弟。诸葛尚战死于绵竹时为公元263年,年十九岁,假定诸葛京比他小一岁年十八,则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也不过虚岁二十九,怎么能生出年已四十上下的诸葛冲?关于诸葛颙?其名见于王羲之《十七帖》,文曰;“往在都,见诸葛颙,曾具问蜀中事。”王羲之未到过洛阳,此所谓都,当指建康,设令王羲之二十岁在建康见到诸葛颙,则已是公元322年或326年(王羲之生年有三说,比较近真的为303年及307年二说),也与谱中所说的诸葛颙的年代不合,而且颙倘如谱中所说,已留广州,也无法与王羲之相见。可见谱中的第四代所记甚不可靠。己、第三代诸葛京泰始中仕至广州刺史的说法有误,辨正见后文。庚、谱中,自第五代至第三十七代,代代单传,这是很难令人相信的事。倘有旧谱可据,不会是如此写法。辛、从第五代起,各代名讳也颇令人怀疑,因为从两晋到南北朝,复姓者多单名,《晋书》中可考知的诸葛靓,诸葛恢、诸葛绪、诸葛雄、诸葛衡等均是如此。《全裔堂谱》中三十几代,大多是复名。而且象“成周”、“太公”、“振兴”、“中华”、“鲁风”、“自成”等名字,很令人有似何曾相识之感,不大象当时人起的名字。癸、《全裔堂谱》卷首,有各世的“排字”,它记载道:“二世起排字,列下十五字:同、来、开、孝、从、化、景、天、锡、增、单"守、正、风、兴。”又说:"自十七世起,后续三十排行字:魁、永、丕、秀、昌、文、明、口、运、宣、荣、华、百、中、立、富、贵、承、余、光、繁、盛、存、远、德、志、广、安、万、邦。”可是,从第四代至三十七代,竟然没有排字,这是为什么呢?总之,有没有记载自第一代至三十七代的旧谱,是令人怀疑的。
  从外证上看,现存文献资料,与《全裔堂谱》颇多不合之处,临沂地区的出土文物,也与此谱所记全不相同。
  关于诸葛京,《三国志、诸葛亮传》云:“瞻……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裴注引《晋泰始起居注》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后,裴松之补记曰:“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裴注又引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京治郿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其后,裴松之又补记曰:“京位至江州剌史。”《晋书、武帝纪》泰始五年二月条下云:“诏蜀相诸葛亮孙京随才署吏。”据上述史料,《全裔堂谱》中所记载的“京……于咸熙年间由河东还晋,秦始中,由州仕至广州剌史”就不合史实了。实际上,诸葛京于泰始五年才开始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又后仕至江州刺史。任此二职的时间已不可考。整个泰始年间,吴国未平,广州在吴掌握下,诸葛京怎么能去敌国任刺史呢?实际上,课写“江州”为“广州”,乃始于清武英殿本《三国志》,此一误字,后之坊本沿袭而未改。可见《全裔堂谱》的这一条,最早写成于清代,乃据史书而造谱,实无旧谱为依据。
  《世说新语》中,记诸葛氏在琅琊及渡江以后事迹的条目不少,出现的人名没有一个载入《全裔堂谱》。今日临沂市保存的出土碑刻中,北齐邑义、邴赤等五个造象碑及隋《诸葛子恒平陈颂》中,均记有诸葛氏在北齐、隋时留于本郡的显贵人物的名字,也没有一个与《全裔堂谱》中人名相合的。又《梁书》记有诸葛璩,云“臧盾幼从其学”,其名字亦不见于谱中,据上述所引各文,两种材料孰真孰伪,不是很容易判定了吗?
  族谱中的一代至三十七代部分,到底写成于何时,也不是全然没有线索可资考察的。《宗谱》之前冠以一篇小序,写道:“盖闻木之生也,必有其本,水之流也,必有其源。物类且然,何况人乎?故人生也尊祖,后裔也日积。生齿繁衍之茂,迂移靡定,支派俱清,各择地而居。日久不叙,迷居何处,族讳失传于若时。记者既无足征,传者影响(涛案,此处似有脱讹),非以无谱之故哉?时嗣业何人承之?现一九六二年族蕃,公认续谱一事。今详细参考祖讳,自十一世以上者,按坟墓例图祖讳排起。十一世以下者,名诸皆如上。叙始祖亮字孔明为第一代祖,以至三十八代之祖讳自诸葛城龙公迁居葛家山村为一世祖。”据此小序,第一代至三十八代名讳,似乎是一九六二年修谱时才增加的。诸葛亮至诸葛京三世,有史料可根据,然而由于对史料鉴别不精,理解有误及文字表达能力不强,出现了前文指岀的诸多讹误。第四代以后,鉴别力不够和没有史料可资凭借,便出现了冲颙之误以及那一些单传的世系。笔者阅读此谱时,曾设法借阅了一册出自莒南坂泉的诸葛氏家谱,从其纸张之陈阳鉴别,显然时一部珍藏的旧谱。一世以下,大体与《全裔堂谱》相同,却没有自一代至三十七代的一段。对勘之下,也可以窥见个中消息。
  因此,作为一部族谱看,《全裔堂谱》虽商有其价值,作为研究诸葛亮家世的资料看,则可疑之点甚多,必须认真鉴别真伪之后,才能引用。
  二、所第三子諸葛质有无的考=
  《三国志、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记云:
  “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按指诸葛乔之子诸葛攀,诸葛乔为诸葛瑾之子,曾过继与诸葛亮。后诸葛恪被吴所杀,诸葛瑾无后,攀还复为瑾后)子显等,咸熙元年內移河东”这里已说到蜀被灭以后的事,但只说到诸葛瞻有两个儿子,即尚与京。裴松之注引《诸葛氏谱》、《晋泰始起居注》及《尚书仆射山涛启事》谈及诸葛亮的后代,因当时瞻、尚均殁,亦只谈到诸葛京,不及其他人。周明泰的《三国世系表》(见开明书店《二十五史补编》)于诸葛瞻之下一代,明白地写道:“尚”、“京”、这些,帮未曾提到有个第三子诸葛质。
  诸葛质这个名字,始见于清张澎所编的《诸葛忠武侯文集》(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时改名为《诸葛亮集》)“故事”卷一,原文曰:“按《杂记》云;’后,帝(按福蜀后主刘禅)赴洛,洮阳王洵(按应作恂)不忍北去,与关索定策南奔,卫瑾发铁骑追至,得霍弋吕凯合玫方退。诸葛质为使,入蛮邦结好。时孟虬为王,祝融夫人曰:却之不仁。虬从母命。回报洮阳王,往永昌,《杂记》所云诸葛质,瞻子也。”《杂记》这部书,名字很混人,会使人误认为是孙盛《杂记》。然而这一则记载显然並非出自孙盛《杂记》,因为,一、它所记与孙盛之言不符。据《三国志•后主传》:“景耀二年夏六月,立子谌为北地王,恂为新兴王,虔为上党王。“则恂的封号是新兴王,不是洮阳王。而《二主妃子传》注引孙盛《蜀世谱》:“璇(按,他是后主太子)弟瑶、琮、瓒、遊、恂、璩六人。蜀败,谨自杀,余皆内徒。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惟永(后主刘禅的庶弟)孙玄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永和三年讨李势,盛参戌行,见玄于成都也。”孙盛亲自见过刘恂的侄子刘玄,他所记的刘恂等随刘禅北迁洛阳当然有根据,哪有什么不愿北去,与关索定策南奔的事。又《后主传》记刘禅于晋秦始七年薨于洛阳后,有斐松之注;“谥曰思公,子恂嗣。”这就更加证明刘恂确实北迁洛阳了。也证明,张澎所引的《杂记》决非晋时孙盛的《杂记二、关索和祝融夫人,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名,元明之际有小说e花关索传》大约是关索之名最早著录之书。索与祝融夫人,纯系外说家言,不见于三国两晋史传,据此以编成的故事,又有几分可信?三、《三国志•蜀志,黄李吕马王张传》载,诸葛亮南征回军后””以(吕)凯为云南太守…会为叛夷所害,子祥嗣。”他没有等到蜀亡就死了,当然无法与卫瓘的铁骑交战,掩护刘恂去永昌《蜀志、霍弋传》注,记弋闻后主东迁消息后,便上表向司马昭投降,也没有与卫瓘交战的事。四、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南中志》记永昌郡事甚详,却没有刘恂住永昌的记裁。
  据上述四点,考知诸葛质此人,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张澎所制的《杂记》、是来历可疑的书,全然不可信。诸葛瞻只有二子,並无第三子诸葛质其人。
  三、张澎《諸葛亮集》中所引《諸葛氏谱》真伪考=。
  前面曾经考证,《诸葛氏谱》隋代已经亡佚,清修《四库全书》连存目中也不载此谱,丙见自隋至清,此谱並未出现。然而《诸葛亮集》中,却出现了五条署名《诸葛氏谱》的资料。其中“京字行宗”一条见于《三国志》裴注,其余四条都是首先见于此集,其中三条是用张澎案语形式出现的,似乎张澎见到了'《诸葛氏谱》。但仔细研究了他独自见到的这四条引文之后,不能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张澎的引文,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他所据的《诸葛氏谱》不能取信于人,大有伪造之嫌下面,逐条作一考察。
  第一条,文日:“澎案,《诸葛氏谱》;“圭生三子,长瑾,次亮次均。圭与妻章氏相继卒,三于俱叔玄抚养,“诸葛圭及诸葛瑾三兄弟之名,均见于《三国志》这头一句毫无问题。下面两句就值得商榷了。《三国志》注引韦曜《吴书》云:“瑾…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得人子之道。”又,瑾本传云:“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据此,可知,一、诸葛三兄弟的母亲先于诸葛圭死去,证据是诸葛瑾他们又有了继母。因此“圭与妻章氏相继卒,就记事有误,应作“圭妻章氏与圭相继卒”才是。二、诸葛瑾不曹由诸葛玄抚养,因为诸葛玄去豫章作太守时只带走了诸葛亮和诸葛均,诸葛瑾是奉养继母独立査门户的。他在公元194年才奉继樟甫下扬州,这就是他所说的“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其说见后文)。说“三子俱叔玄抵养”又错了。
  第二条,文曰:“又案,《诸葛氏谱》云:’玄死时,瑾年十三,亮八岁'。”此说更加无据。今按,亮生于公元181年,八岁是188年,当时袁术尚未到淮南,诸葛玄当然也没有受他举荐去豫章,怎么就死了呢?又据《诸葛瑾传》,瑾卒于吴大帝赤乌四年,即公元241年,年六十八,逆推生年,当为174年,长于诸葛亮七岁。张澎的引文,只长亮五岁,足证其为伪。
  第三条,文曰:《诸葛氏谱》云:’晋泰始五年已丑,王览为太傅,诏录故汉名臣子孙萧、曹、邓、吴等后,程赴阙受秩,孔明之后独不至。访知其第三子怀,公车促至,欲爵之“怀辞曰:“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材同樗栎,无补于国,请得终老牖下,实隆赐也。晋主悦而从之。”按,平蜀之后,司马昭除了命将后主刘禅全家送往洛阳外,鉴于蜀将姜维参加了锺会的叛乱,立刻将诸葛氏一家,连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都迁移到河东,以杜后患,不可能将一个叫诸葛怀的人留在成都的。《晋书、武帝记》,泰始五年条下,没有“绍录故汉名臣子孙箫、曹、邓、吴等后”前记载,只有“诏蜀相诸葛亮孙京随才署吏”一句,可见也不是“孔明之后独不至”。称怀为诸葛亮第三子,也于亮本传记载不合。並且,当时的王览也不是太傅。这一条的记载,处处与史实捍格,自非真正 《诸葛氏谱》中的文字。
  第四条,文曰:“澎案,《诸葛氏谱》、亮为均聘南阳淋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关于诸葛均的事迹,除了《诸葛亮传》记了一笔”“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外,再也没有其他资料。周明泰的《三国志世系表》于诸葛均的下一代作空白,未记有所谓诸葛望者。陶无珍作《三国志世系襄补遗附订消》,亦未补入诸葛望。可见这一条资料,亦不足据。
  综上所述,张澎所引《诸葛氏谱》这四条资料,是他独见之秘,旁人从未见过的。而又处处与现有文献资料不合。此所谓谱,如果不是他所伪造,也只能说是他毫无辨别能力,误信了不知谁何所造之伪书。但,以讹传讹,确也欺蒙了不少人,因此,辨伪工作,实不可少。
  四、諸葛亮故里异说之=正
  诸葛亮故里,亦即他的出生地,应该是不会发生问题的,因为《三国志》亮本传说的分明:“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但是,因为朝代更易,琅邪国及阳都县后遭并省。其故地也因为所属州(府)县更易频繁,归属何县,常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远的不说,新中国建立后,有三种不同说法,或谓阳都为今之山东临沂,或谓为今之沂水,或谓为今之沂南。按阳都故地,在今沂南县砖埠乡,该地曾一度划归临沂县,一度划归沂水县,故往日出版之有关资料遂有临沂、沂水二说。在今天,该地划归沂南,已不应据旧说称诸葛亮为“今之临沂”人或“今之沂水”人。
  近来。又出现了一个新说法,说诸葛亮的故里应该是今临沂市的诸葛城。下面拟就这个问题考察一下,看此说能否成立。
  持此说的同志提出的第一个理由是,据《沂州志、古迹志》:“诸葛城,隐公四年(涛按,“四”应作“七”)夏,城中丘。注:中丘古城,琅邪临沂县即此城也。后,诸葛亮来居于此,故名。”其中引《春秋》,並明言诸葛亮来居于此”,可以为证。按,此文前引《春秋》后又引其注,实际上引的並非注的原文。据《十三经注疏》中《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七年于“城中丘”下,杜预的注原文是:“中丘,在琅邪临沂县东北。”既未提到葛葛城,也未说什么”诸葛亮来居于此,故名。”最后一句话,实际上是修《古迹志》的人说的。古代引书不用引号,故容易使人误认为这一句是杜预的注文。再考察一下这最后一句话的来历,原来,修沂州志时,收集了一些有关的文献。内中有一篇《忠孝祠记》(见《沂州府志、艺文编》),其中有这么两句话:“沂城东北三十里有诸葛城,故中邱亭也,诸葛氏居之,城遂名焉”作《古迹志》的人,实际上据此改写,而将“诸葛氏”改为诸葛亮遂导致以讹传讹・《沂水县志、古迹考》也有相类记载;“阳都城南五十里有临沂故城,诸书讹为中邱城,……土人呼为诸葛城,一曰卧龙城,相传诸葛氏移居于此。亦作“诸葛氏”而不作“诸葛亮”可为旁证。
  “移居”之说,应在诸葛亮之后,因为亮十三岁随叔离开家乡。也不会是他上辈所为,因为《三国志》明明说亮与其兄瑾都是阳都人。东汉时,琅邪国下属十一县,两侯国(见《后汉书郡国志》),十一个县中,既有阳都,也有临沂。中邱(诸葛城)当时属临沂县,诸葛亮的上代或其本身如已移居其地,本传就应该写作“琅邪临沂人也(如同时代的王祥)” 了。
  提出的第二个理由是,《临沂市地名志》说法同上文所引《沂州志》按《地名志》为近日“地名办公室”所编,它可以引用各种资料,也可以在文章中下某种结论,但这些结论,非必即最后论定。笔者参加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中临沂地区词条的审定工作,于诸葛亮之籍贯,经讨论,即未来用 《临沂市地名志》中诸葛城的说法。
  总之,诸葛亮故里,应相信《三国志》所记,是琅邪阳都,也就是今之沂南县碑埠乡。
  五、諸葛亮寓阳都故乡年代考=:
  取视剧《诸葛亮》中称,诸葛亮十四岁时随其叔父诸葛玄南去豫章,不知何据。考,诸葛亮及其两个姐姐,其弟诸葛均随同诸葛玄去豫章事,分别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襄阳纪》及《襄阳耆旧传》。但诸葛玄哪一年离开阳都,则无记载,然而也仍旧可以考出。本传云:“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逸朱皓代玄,玄素于荆州刘表有旧,往依之。”裴松之注引刘艾《献帝春秋》:“況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轴史刘繇求兵击玄。玄退遁西城,皓入南昌。”裴松之有评语曰:“此书所云,与本传不同。”裴所谓不同于本传之点有二,一、玄去豫章乃刘表所荐;二、玄于建安二年死于西城。而所记皓从刘繇借兵攻诸葛玄,证以繇反袁术,玄为袁术系统之人一点,当不误。这样,从上面引文中,可举出兩件事帮助考证时间。一、袁术表玄为豫章太守,当为袁术据淮南,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刺史之时;时为汉献帝初平四年即公元一九三年(见《后汉书、袁术传》)。二、刘繇为扬州剌史而有兵可借与朱皓的时间为初平四年至兴平元年,即一九三至一九四年。据谢锺英《三国大事表》:“癸酉四年三月,魏武与袁绍合击袁术于陈留,大破之。术奔九江,杀扬州剌史陈温,遂据淮南。诏以刘繇为扬州刺史,繇渡江,治曲阿……甲戌兴平元年……七月,桓王策从袁术,术表为怀义校尉,以武烈(按,指孙坚)部曲还之,遂渡江”败刘繇于曲阿,繇奔豫章。”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几件事一、曹操袁绍联合把袁术挤出豫州,袁术自动抢占扬州,而且必欲抢占扬州的江南部分,先派诸葛玄守豫章,后派孙策争曲阿,都是出自这一考虑。二、当时汉献帝正在李催郭汜手中,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任命地方官。朱皓的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刘繇的受诏为扬州刺史,都是曹操袁绍矫诏为之。所以他们都凭借兵力与袁术争地盘。三、因此袁术派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必是一九三年的事,这样他才能抢在前头上任。果然,玄抢先了一步。可惜他没有兵,才被借了刘繇的兵争地盘的朱皓赶走。四、一九四年七月,孙策渡江,攻繇部将樊能张英。这时刘繇自顾不暇,不会有兵力借与旁人。故知朱皓向他借兵並赶走诸葛玄,至达不会迟于一九四年七月以前。这样,诸葛玄从接到被任命为豫章太守的通知,到启程,去淮南见袁术,渡江(我估计他在九江郡的当涂渡江,或从那里乘船赴任),到任,与朱皓争郡、失败退走,这一整个过程都发生在一九三年五月至一九四年七月间。所以诸葛玄一行人离阳都的时间应以在一九三年的下半年为是,不会迟至一九四年。
  说诸葛玄不会迟至一九四年离阳都,还有一事可证:前面引了诸葛瑾对孙权说一段话,他说:“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接,青州黄巾未至阳都一带,他所说的:“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实际上指曹操第二次攻陶谦这件事。《资治通鉴》记此事极简明:“兴平元年,曹操使司马彧,寿张令程昱守鄄城,复往攻陶谦,遂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残破。”这就说明了诸葛瑾一九三年未随叔父去豫章,而是奉断母留在家乡。一九四年,家乡残破,住不下去了,才离家去江南。如果诸葛玄194年才离阳都,恐怕诸葛瑾会追他去了。
  资料考辨工作,有时流于繁琐,不为通人所称。然治史者,倘所据资料不真,常会引致错误的结论。因此,不惴固陋,写出上述短文,期就正于方家。
  本文作者王汝涛同志系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付教授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收入有关诸葛亮的部分资料考辨”、“诸葛亮与琅邪诸葛氏”、“诸葛亮离开阳都时间考证”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汝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诸葛亮
相关人物
诸葛瞻
相关人物
诸葛尚
相关人物
诸葛冲
相关人物
全裔堂谱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