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唐王山和城顶山抗日作战亲历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04
颗粒名称: 圈里、唐王山和城顶山抗日作战亲历记
分类号: K265.1
页数: 20
页码: 122-141
摘要: “西安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促成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新局面。从而,五十一军在于学忠将军的率领下,由大西北开拔东进,先后曾到皖北、苏北、青岛和鲁南等地驻防,投入抗日战争第一线。1938年春,于学忠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仍兼任五十一军军长.他先后率部参加了淮河阻击战、郑城激战和台儿庄血战,均予敌以重创,取得了辉煌战绩,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关键词: 圈里村 唐王山 城顶山 抗日作战

内容

“西安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促成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新局面。从而,五十一军在于学忠将军的率领下,由大西北开拔东进,先后曾到皖北、苏北、青岛和鲁南等地驻防,投入抗日战争第一线。1938年春,于学忠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仍兼任五十一军军长。他先后率部参加了淮河阻击战、郑城激战和台儿庄血战,均予敌以重创,取得了辉煌战绩,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据《徐州会战大事记》载:死伤旅长三,团长七,营长以下富兵数千人。曾受军委会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传令嘉奖。
  1938年底,国民政府南岳会议决定,在山东和苏北成立鲁苏战区,任命于学忠为战区总司令。1939年春,于率第五十一、五十七两军(皆为东北军主力)挥师北上,在沂水东北乡设立了鲁苏战区总司令部。直到1942年春,战区总一部一直驻在百十三师防区内的圈里一带,处沂、安、莒三县边区,方圆有二百余里。这期间,军民团结,同仇敌怕,抗敌御侮,开创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部队进行了侏整、补充和训练,对地方组织的抗日部队和反正的伪军进行了整训和改编,同时还开办了兵工厂和被服厂。兵工厂不仅能修配枪械和制造手榴弹、炮弹,而且能制造轻机枪和迫击炮。在宣传教育上,政工大队经常演出抗战节目和教唱救亡歌曲,并创办了《阵中日报》,广泛报道国内外新闻,以鼓舞土气。同时还支持和协助教育界人士,在安丘南逮和贾孟店子分别兴办了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和山东临时政治学院。在军政训练方面,在沂水天晴旺村,成立了鲁苏战区干训团,下设政治部、教育处、秘书室和副官处,直接负责训练管理军官大队、军士大队、游干班、医务班和军需班。另外设有高级作战人员训练班,按期轮流调训正规军和游击部队的干部,这一切都被日寇当作侵略的障碍,视为眼中钉,必欲拔除而后快。
  1941年冬至43年夏,日寇对我鲁中南地区发动了多次大“扫荡",其中出动两万人到十万人的有三次。
  一、反“铁壁合围”的圈里大战
  圈里是沂水县东北部的一个集镇。战区总部和百十三师师部及其所属各部队,分别驻在圈里附近的各个村庄,总司令部驻许家庄,百十三师师部驻七箭。当时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在我军方面,百十三师防区内,总部直辖的保卫部队有一个特务团(新由特务营扩编为团,人枪尚未补齐,官兵只有八百余人)。另有一个负责保护总司令的卫士排,全排60余人,武器都是最先进的自动步枪,是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从法国购置的。据说在台儿庄大战中,这部分武器发挥了威力,打开一条血路,保护于学忠突出重围而脱险。百十三师司令部直属部队有通讯兵营、工兵营、辎重兵营、特务连、骑兵连、高射机枪连,共有一千五百余人。驻此防区的所属旅团有337旅674团,339旅677团和678团,总共兵力约有七千余人。(当时337旅673团常驻沂青公路以西五十一军军部防区),其674团和通讯兵营常驻安丘县。另外,驻莒县有张里元的挺进第一纵队,驻安丘有厉文礼怖挺进第二纵队,驻沂水有王晋藩的茹素团,驻安丘泥沟子一带有杨焕彩的青岛海军陆战队(只有五百余人)。这些部队总共有八千余人,人数不少,战斗力不强。
  敌人方面,在胶济线、津浦线和陇海线,以及台潍公路等,分别驻有第十七、二十、二十一、三十二四个师团和第五、第六、第十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共约十万余人。敌人凭借交通便利的条件,随时可以迅速集中,并有空军优势。由于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日寇为了建立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加紧进攻我驻敌后战区的抗日部队,特别对我鲁中南地区采用“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拉网合围”等残酷手段,轮番进行大“扫荡”,并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肃清它的“后方”。1942年1月底,日军在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的指挥下,由上述四个师团和三个混成旅团纠集日寇五万余,以及调集伪治安军五万多,共有十万余人,并配有飞机廿八架,对我防区发动了 “洪壁合围”的大“扫荡”。
  1942年2月7日(农历腊月廿二)敌人大举进犯,规模之大,来势之猛,据老战士说仅次于台儿庄大战。因我军早得情报,知敌志在必夺,已做空室清野、整装待发的转移准备,不料敌先头部队,路经安丘“挺进二纵”防区时,游击队不战而逃,敌人从安丘南逮、贾孟一带长驱南进。穿过青石胡同后,我百十三师所属部队虽然阻击,但没能抵挡住。以致当日下午三点左右,敌人先头部队三千余人即进犯到天晴旺东山。当时干训团教育长温念忠严令警卫连全部沖上迎击敌人,并限坚守两小时始能退却,借以掩护非战斗人员转移。该连有战壬一百五十余人,配有轻重机枪十余挺,迫击炮两门,枪炮齐发,打得非常激烈。但由于敌众我寡,该连第一排陷入敌阵重围,生还者仅有三人。为了掩护非战斗人员转移,我军官兵宁死不退,实在壮烈可钦!当时有廿八架飞机飞临天晴旺上空,每四架一批,轮番扫射轰炸,炸得尘土、石块纷飞。敌人以天晴旺为集中攻击目标,因干训团新建了一大片房屋,有似于一个小市镇,敌人误认为是总司令部驻地,故炮火最猛。由于大批敌先头部队被牵制在天晴旺,因而驻许家庄等村的总司令部及党政分会、政治部等机关,得以安全转移。
  在敌我交战之前,下了一场中雪,尚未化尽。战区总部各机关离开战场时,天色已黑,稍事休整,便开始了雪地夜行军。行军大队共有三千余人,编为三个大队,(干训团为第三大队)由王静轩参谋长任行军总指挥,有百余匹马的骑兵队在前搜索前进,特务团的部队殿后。在行军中,回头瞭望天晴旺和圈里一带,火光耀天,是敌人正在放火烧村。敌人的信号弾、照明弹也时在空中闪烁。大家在行进中,快步疾走.鸦雀无声,如同衔枚,估计走了二十余里,第三大队到一山村开饭宿营。次日,因敌机侦察扫射,不利行军,便隐蔽休息。敌机有时散发铅印传单,称于学忠、牟中珩、周光烈各将军“要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但从敌人的传单看出,敌寇认为百十三师师长仍是周光烈,殊不知台儿庄大战后,周光烈早已回大后方治病去了,遗缺由周毓瑛升任五十一军副军长兼师长。可见敌人情报失灵。当日傍晚,又开始了长途夜行军,饥餐冷馍渴饮冰雪,约行80余里,到莒北源河村北时,总指挥部传令停止前进,说有敌人混进我行军队伍,每逢有岔路时,敌人将我军走的路线口撒上黄米,以便天明让追赶的日军部队好识别路线。果然查出两个汉奸,穿同样军装,冒充我军战士,每人背着一挎包黄米,经审问无误就地枪毙了。大家都拍手称快,汉奸认贼作父,罪有应得。我因在停止前进时,在雪地上打了一个盹,冻得感冒了,行走很慢,落在队伍的后头,当登上源河北山时,天已放亮,适遇殿后部队的特务团第三连长,正在部署阻击敌人,他要我快往山前跑,因追赶的敌人已离山后不远了。当我赶至源河村时,北山上我军已与敌军接火,枪声炮声响成一片,并有敌机两架低空扫射,被我军打落了一架(机骸以后被敌人运走)。这场阻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据说敌我双方都伤亡百余人。这场阻击战,在源河北山坚守了两小时,使我行军大队得以顺利地渡过台潍公路,到达了百十一师防区。
  再说敌人方面,以畑俊六为头子的日军,纠集了十万之众,从沂青公路上排成六路纵队赶到圈里一带后,结果扑了个空,懊丧之极,便拿当地老百姓出没,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烧毁了三十多个村庄。敌人蹂蹒半月多后,只留下一个叫什么竹林部队的、(也叫大炮联队),在沂青公路上的马站及圈里两村建立据点,其余便陆续撤走了。那时百十三师师部及其直属部队已转移到沂青公路以西去了,只留下所属674团在圈里地区与敌军周旋,时常与竹林部队转山头打游击战。因敌炮兵运转不灵,我军便利用地形随时伏击和袭击敌人,使竹林部队屡战屡败。这股凶恶残暴的敌人,到处杀人放火,仅涝坡一村就有十多个老农民被用剌刀捅死,老乡们谈起来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674团与其连续战斗了三个多月,消灭敌人二百余,竹林部队终于不支,只好撤离据点溜走。这是1942年6月,我调百十三师司令部工作,又到天晴旺去看望老房东时听说的。天晴旺全村已烧成一片废墟,原来髙大的中山堂只留下屋框子,高墙上又出现了 “军民团结,抗战到底!”的新标语,这是674团用石灰水新写的。敌人所吹嘘的“铁壁合围”的大“扫荡”就这样被我粉碎了。
  二、唐王山一擂鼓山战役
  有关史料,一般称为唐王山战役,实际是以唐王山、虎眉山和擂鼓山三大山头,绵延二十余里为主要战场的战役。这三大山头位于沂水东北乡与安丘西南乡接壤的边境上,当时百十三师司令部及其直属部队,以安丘谭家秋峪等一溜五个秋峪及其附近各村为驻防中心。所属337旅674团、339旅的677团和678团分别驻安丘;浙水、莒县边区。圈里大战之后,都正在进行休整、补充和训练。
  先是1942年8月12日,日军组织了驻在胶济铁路线的独立第五混成旅团(也叫内田旅团)和独立第六混成旅团,共约一万五千余人,连同新投敌的张步云伪军五千余人,企图包围消灭移驻莒县东三十里坪头村的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当时保卫总部的特务团,作战兵力只有六百余人。幸而早得情报,在于总亲自指挥下,率部抢在日军包围之前北上,意在靠主力百十三师保卫。日军大部队尾追而至。
  1942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初八),百十三师司令部紧急命令各部整装待发,准备战斗。8月20日凌晨,师属各部齐集谭家秋峪,正准备开早饭时,日军尚距八里之遥,即有远射程大炮射来的几枚炮弹在村里爆炸。敌人以炮击战开始了拂晓攻击,我师属各部立即集合出发,一气跑了十余里,跑到一个大山沟内,师长召开紧急会议,首先报告了战事的紧急情况,并决定八大处的非战斗人员立即作战地紧急疏散,宣布了全军的联络口令是“第三大队”,联络信号是“挥动小红旗”。并告诉了东、西、南三面来的敌人最多,只有北面和东北方向尚无敌情。我受命帶领两个传令兵和一个炊事兵突围。当北上行至唐王山脚下,鲁苏战区总部也已到达,适遇于总,我上前打了一个举手礼,他了解到我们是师部临时紧急疏散的(前在干训团秘书室时,每周星期一他去作团长的精神讲话,常到秘书室休息,故认得我),就让我们随同总部登上了唐王山顶。这时正是中午,火毒的太阳,晒得人们直流汗,于总用块湿毛巾盖在头顶上遮荫凉,坐阵指挥战斗。由总部特务团米如云团长作阵前指挥。特务团兵力只有六百余人。保卫总部除特务团外,百十三狮还调派了678团也负责保卫总部,该团在唐王山、虎眉山及其周围与敌人作战。另有674团驻守擂鼓山,以牵制东、南两面之敌。677团负责在外围作战,及时策应和增援。这三大山头由西而东横亘二十余里,排列成三点一线。我军利用熟悉的地形,凭借险要的山势,利用青纱帐掩护,与强敌激战。当战斗到下午三点时,百十三师师部及直属部队也登上了唐王山。
  再说日宼方面,在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指挥下,除日军两个混成旅团及张步云伪军两万余人,还调来了最凶恶的竹林部队,配有大炮百余门,并有飞机十余架,飞临战场上空,不断侦察和扫射。当战斗到白热化时,敌人东、南、西三面的大炮,齐向唐王山射击丿曾有带手表的战友计算过,每一分钟响80多炮。山上山下,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在沂山东南部的万山群中,一时交织成了一片硝烟火海.
  当时在唐王山上坐镇指挥的于总司令,被密集的电弹炸伤胳膊,经包扎后镇静如常,指挥若定。总部阵地虽炮弹密集,但官兵没有乱,只有两匹战马被炸伤后跑上了山顶,将敌人大炮的射击目标引向了顶峰。总司令下达命令:决定下午五点撤离唐王山阵地,撤退路线是东北方向。678团悔战斗部队一定要继续坚守到下午七点,以掩护总部和师部撤退。当部队坚守到下午四点时,特务团米团长用望远镜瞭望,发现西南山口敌人攻入,因联络旗不对,敌人在摆动小黄旗,距离总部阵地只有三里远了。他立即命令特务团一营二连进行阻击.二连长马上集合部队,作阵前动员说:“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有种的,跟我冲上去!”不多时,就把进入出口的敌人打了回去。下午五点整,总部和师部及其直属部队开始从唐王山向东北方向撤离。当敌人发现並调集各处的大炮,齐向东北旳山口密集射击进行封锁时,我军撤退的人员已绝大部分冲过去了。战后,678团的战士说,他们坚持到下午六点多时,进攻唐王山的伪军不断地喊:“你们这些不知死的家伙,现在四面已围了三面,只有东北面没有围,你们还不赶快退吗?”因伪军士兵怕被打死,才这样喊的。但678团为了掩护总部安全转移,仍然坚守到晚七点才撤退。
  我在下山时,因被炮火硝烟熏得头脑发胀,不慎从悬崖上跌下,当时休克了。及至苏醒后,天色已黑,奔到安丘徐家沟村南时,截击的敌人正在用机枪扫射,只好跑到沟底一间瓜屋里躲避,种瓜的老乡听说我是五十一军的,给我两个面瓜充饥,并说新赶来徐家沟的一千多鬼子,想截击你们五十一军,因为他们来晚了,五十一军大部队已经过去了。准恐我天明受伤害,向北走又有危险,便指明了向东南虎眉山的突围路线,让我趁黑夜赶快离开。瓜地距徐家沟只有二里,我趁月色,奔上了虎眉血,这夜住宿在一块大山石上。第二天淸晨,日宼有百余骑兵在周围山上,边吼叫边打枪,进行搜山。我藏在大石底下,未被发现,下殳敌人马队撤走,我冒险下山东行到了一个大山沟,适遇郭家秋峪的房东在那里逃难,他们给我两个高粱面饼子吃了「并告诉我,昨天,五十一军守擂鼓山,打得很好!鬼子三次冲锋,都没有冲上去,被打死打伤二百多,从俺庄抓了很多人去抬担架,一直打到天黑,五十一军才从擂鼓山撤走。”还告诫我附近各村住着很多鬼子,千万不要进村,要走最好爬山头走。当我单身横过青石胡同(是敌人常经过的南北要道)时,看到两边沟内仍有阵亡的十余个战士遗体尚未抬走。我爬上擂鼓山顶时,战后的遗留物子弹箱和子弹壳等比比皆是,向附近各村瞭望,真是村村着火,处处冒烟,有的村头还插着日本的膏药旗。当奔到麻湾村时,用“第三大队”口令联络后,才知是678团第三营在此驻防,营长找我了解了西边敌人的情况,并让老乡招待了我一顿晚饭。次日北行,路过石门、洞西头两村,见仍有不少逃难的。到达绪泉村时,才算离开了方圆百余里的大战场,便觉安全了。
  到辉渠老家后,有五十一军战友到我家说,大战进行了五天五夜,敌人大部队才撤走了。日宼这次“扫荡”,有两万重兵,配有飞机大炮,实行“铁壁合围”,本想消灭我鲁苏战区及主力百十三师,可不但企图未得逞,反而被我军消灭了四百余人。此役,我军伤亡的指战员也有三百人。
  在唐王山阵亡的将领有鲁苏战区党政分会少将军务处长兼总部高参张庆渝(山东东平人,字雨村,保定军校毕业)及尝政分会中校科长商彝。
  此役负伤将领有:
  上将总司令于学忠,胳膊被炸伤。
  战区总部中将参谋长王静轩,膝盖骨下被打穿。
  战区总部中将副官长陈策,外肾(睾丸)被打掉。
  百十三师少将副师长潘国屏,胳膊被打
  战后传闻:日军驻张店的旅团司令(名字忘记),在“扫荡”中得了我军一挺轻机枪和一门迫击炮(均系五十一军在山区的兵工厂制造),便送去上级军部报功请赏,结果“赏”了一个撤职处分。据说日本军部斥责,如果让其再当司令,在沂蒙山区的中国军队不但能造枪炮,还可能造飞机了。
  三、激烈的城顶山战役
  城顶山,位于安丘县西南山区,北距安丘城约80华里,西距唐王山约50华里。唐王山战役之后,五十一军百十三师以城顶山为中心布置驻防,师司令部驻山西南的王家沟和彭家沟村,所属339旅677团和678团部队,都回本防区安丘、莒县、沂水三县的边区各村。所属674团被调去沂青公路以西的五十一军军部防区。战区党政分会、干训团和政治部也都驻在本防区内,靠百十三师保卫。另有挺进第二纵队司令部及特务团等,驻防于北边崔巴峪及绪泉村一带。
  1942年冬至1943年春,抗日战争进入更艰苦更困难的时期,不仅部队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更严重的是经日寇多方策动,战区所属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及保安一师卿长于怀安,于1943年1月18日率部三万余人叛变投敌,(被汪伪政权改编为“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吴任司令)使山东战区突趙紧张。
  从1943年2月17日起,日军以山东派遣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茨为首,调集了驻青岛、潍县、张店、济南和临沂等地的独立第五、第
  六、第七混成旅团的一部,连同吴化灭伪军共有两万五千余人,企图消灭鲁苏战区及其主力百十三师,又一次发动了“拉网包围”大扫荡,2月20日凌晨(农历正月十六),敌人向城顶山一带大举进犯,炮声枪声响成片于包围圈逐渐缩小,以致远处北边的游击“二纵”部队,抵挡不住而南撤,相率向城顶山集中,意在靠近百十三师。当时百十三师司令部及678团被困在城顶山的垓心,战斗到白热化时,短兵相接,杀声震天,678团刘斌团长率部据险死守,奋力抗敌,不幸中弹阵亡,该团二营孙营长立即挺身而出,在火线上宣布自己代理团长,继续指挥战斗,始终保住阵地不乱,经过多次拼杀,才得以率余部千余人突出重围。但由于吴化文伪军熟悉山势地形,具有游击战的作战经验,在各个山头点燃火堆,虚悬旗帜,故作疑兵,在山沟要道布置多层伏兵,构成了方园百余里的大火网。我军被围一天后,看出敌人志在必夺,师部下令分头突围,弃山入谷误中埋伏,不仅伤亡惨重,且多被俘获。当时阵亡的指战员,除678团刘斌团长外,还有百十三师参谋长张植桴和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周复。另有百十三师师长韩子乾和推进“二纵”司令厉文礼被俘。笔者当时在百十三师司令部作秘书工作,奉命带领秘书、军需、干事等非战斗人员二十余人,作战地紧急疏散;因离我辉渠老家只有二十余里,地理较熟,得以全部突围脱险。
  战斗到第二天下午,我在突围的路上,适遇战区政治部机要秘书双凫,始知周复主任在城顶山东北的张家溜西山上中弹身亡。当时双凫被我留在家中,躲住了数天,待激战六天六夜敌军撤走后,随同双凫又到战场寻得周复遗体,安葬在战场边沿的绪泉村。双凫是周的亲戚,又随其工作多年,他为周复写了碑文,在墓前立了石碑。
  战后,我参与清扫战场时,适遇干训团同事张植民(中校教官),约我同寻其兄张植桴遗体,因牺牲者多,面目不易辨认,开始未能发现,幸植民尚忆及其兄脚掌有一黑痣,始得认出,备棺安葬。当时据清扫战场的负责人说,此役我阵亡将士有四百六十余人。烈士们的遗体漫山遍晋,若无知己亲戚寻找,只好就地在山沟掩埋,情景极为悲惨!由于我军战士义愤填膺,拼命杀敌,日寇伤亡也很多,只是敌军撤走时都被运走了。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役共打死打伤日伪军千余人。另外,我参战的677团部队,因执行外围作战和增援任务,伤亡较少。驻城顶山附近赵家沟、孟家旺村的干训团和驻水帘沟的党政分会人员,因在战斗打响之前,已随同驻水润道的安丘县政府向东转移,未被包围在内,避免了伤亡和损失。
  此役使鲁苏战区的主力百十三师元气大伤,特别是张步云、吴牝文、厉文礼和鲁西的孙良诚等投降了敌人,.局势日趋严重。1943年7月,于总为避免同归于尽,经呈请重庆军委会批准,率领五十一军和五十七军(原东北军)南撤至安徽和河南驻防,从而结東了鲁苏战区在山东抗战的局面。而原在东北军内的中共党员万毅和郭维城等同志,自从“八三”起义后,率领三千多东北军指战员,改编为八路军所属部队,仍在鲁南坚持抗战,直至抗战胜利。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挥下,由山东开赴东北接受日宼投降。从而实践了东北军战士“打回老家去,收复东三省”的战斗誓言。
  笔者因亲身参与了上述抗日三大战役,特别想到报国牺牲的烈士们,以及去年受中央军科院之托,重访抗日战场绪泉村作调查时,深有感慨,特赋诗词各一首,以慰烈士英灵,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鹧鸪天
  重访抗日战场绪泉村
  绪泉一别卅一年,旖旎风光今胜前,
   忆昔抗倭屢战日,硝烟炮火响连天。
  唐王山,城顶山,喋血苦斗杀敌顽。
  报国牺牲多壮志,英灵八百荐轩辕。
  七律
  抗日三大战役感怀
  丑虏侵略我山东,三大战役挫敌锋。
  “斩倭殉仁”惩霸道,旌旗生色慰精英。
  白石黄土埋忠骨,碧血丹心照汗青。
  赢得中华获胜利,千秋万代纪丰功。
  1987年12月于青岛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由沂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 沂水县,山东省临沂市辖县,地处山东省中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市北部。东邻诸城市、莒县,西与沂源县、蒙阴县交界,南与沂南县毗连,北与安丘市、临朐县接壤,总面积2434.80平方千米。   全县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32个少数民族。  截至2021年10月,沂水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隋开皇初,置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1967年,沂水县属临沂地区。1994年,临沂地区撤销,建立地级临沂市,沂水县仍属之。沂水县是“红嫂”故里、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景圻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庆渝
相关人物
土桥一茨
相关人物
1942年唐王山战役
相关事件
1943年城顶山战役
相关事件
城顶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