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宝贵将军轶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851
颗粒名称: 左宝贵将军轶闻
分类号: K820.8
页数: 10
页码: 83-90
摘要: 左宝贵,字冠廷,原籍为今平邑县地方镇,回族,一八三七年(清道光十七年)生于一个贫苦的皮匠家庭。父左士荣,母亲杨氏(系本镇本族人)。左宝贵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全家五口人租种了何家亩半地,根本无法糊口,只好依靠岀摊补鞋,串街挑卖维持生活。由于收入了了,全家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关键词: 个人传记 左宝贵

内容

左宝贵,字冠廷,原籍为今平邑县地方镇,回族,一八三七年(清道光十七年)生于一个贫苦的皮匠家庭。父左士荣,母亲杨氏(系本镇本族人)。左宝贵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全家五口人租种了何家亩半地,根本无法糊口,只好依靠岀摊补鞋,串街挑卖维持生活。由于收入了了,全家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少年时期的左宝贵,聪明好斗,且勇力过人,爱打抱不平。穷人孩子遭富家子弟殴打,宝贵常挥拳相助,因此,富家子弟最怕他。父母盼望宝贵长大成人后有出息,便节衣缩命供他上了二年私塾,后来确实无力供读,只好让宝贵中途辍学。
  咸丰年间,费县地区连年灾荒”水灾、旱灾、蝗灾相继发生,地里颗粒无收。宝贵家借贷无门,父母由于贫病交加,相继去世,抚养弟弟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除打短工外,就逢集出摊补鞋。但是,连最低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决定出外谋生。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初冬,他携带一把铡刀离开家。路过平邑镇时,将铡刀变卖了几个钱,他的本家送给他一个粗面锅饼,便只身在外漂泊流浪,后辗转到了江苏淮安一带。在那里,他拾掇起旧生意,替人掌鞋,有时也给人家打打短工。其间,他结拜了兄弟八人,这些人都是受穷的流浪者,左宝贵发迹以后,这些人都在清军中担任了大小不同的职务。
  一天,他在南京附近离军营不远的一个地方出摊,有个淸兵来补一双青布靴,左宝贵给他补了块青白皮子。这个清兵不愿付钱,便有挑剔,左宝贵以理争辩。那清兵转身就跑进营门,想一走了事,没料到左宝贵追进营门抓住那士兵不放,士兵动手便打,结果被宝贵一拳打倒在地。一伙清兵见同伙吃了亏,便涌上来把宝贵围住。这时,来了一个军官,询问是怎么回事,宝贵毫无惧色,理直气壮地诉说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军官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一口山东话,便问他的家乡身世,为什流浪到这里。宝贵见军官并无恶意,便把受穷逃荒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军官,这军官有意收留他,他也心悦应承,就右这个营里当了普通一兵,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后来,又把他的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带军中当了兵。当兵后,他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军和捻军的战争,因为他作战有功,逐步被提拔为游击、参将、总兵等官职。
  左宝贵当了军官以后对老百姓十分爱护。据传,他在上海附近驻军时,部下抓住了十几个盐贩子交给他处理。过去贩私盐是有罪的。左宝贵见这几个盐贩子衣服破烂,都是穷人出身模样,又听口音是山东费县一带,于是他灵机一动,对这伙人判了罪,发配到蒙山挂心橛子。结果这伙盐贩子被平安地护送到费县老家。
  光绪元年(1875年)春,左宝贵奉命出关驻军奉天(沈阳)。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左将军杀“黄带子”的事迹至今流传于关里关外。所谓黄带子就是指皇帝的族门亲眷,为了区别于一般人,皇帝封这些本家人等出门时身上斜披一根黄绸子长带,因此,“黄带子"就成了皇帝亲属的代名词。这些人依仗朝廷的势力,横行霸道,无一恶不作。有时有人也冒充黄带子,对老百姓敲诈勒索。当时左宝贵下令军中不准吸大烟,不准聚赌,但有个“黄带子”军官公开设立赌场烟馆,故意对抗,结果被左宝贵拿住砍了头。他杀“黄带子”的事,轰动了整个军营和奉天城。事后他立即亲自上殿面君去奏说原因。并受到皇帝的赞赏。
  他治军严肃,军纪严明,手下将官也执法如山,爱护百姓。一年夏天,在营口一带的驻军中,有个士兵吃了农民的一个西瓜不付钱,跑到军营里躲了起来。卖瓜人知道左军纪律严明,便一直追到营房告到一个管带(相当现在营级军官)手里。这个军官立即集合队伍,让卖瓜人亲自找认,结果被卖瓜人认了出来,但这清兵说什么也不承认,卖瓜人一口咬定是他,双方争执不下,但又空口无凭,这位军官立即令人破腹验瓜,果真士兵的胃里是满满的西瓜瓤子,众士兵无不骇然,军官便照价赔偿了瓜钱。因此,左军中给这位军官送了个“活扒皮”的绰号。
  左宝贵身为清朝=军,不忘家乡父老。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了广东高州总镇兵。这年秋天,他回家探望,走到地方以西三里路的红石岭就下马步行,左将军回乡探亲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早已飞到了地方街,乡亲们聚集在西门外迎接他。有位过去常给左宝贵逢逢补补的周妈妈迎上前去,亲切地说:"左大人回来了”,左宝贵一看,赶忙上前拉住周妈妈的手,笑嘻嘻地说:“大娘,我不是左和吗?(他的乳名叫和),您老人家可下要喊大人,还是叫我左和吧。”这件事一直在当地传为佳话。
  光绪十九年(1893年),左宝贵最后一次回家,他见地方街东、西门外都有深沟,车辆行人很不方便,便慷慨解囊,拿出一千吊钱,修了地方街东门外、西门外两座大桥,并计划将东西两桥之间的东西大街路面,全用青石铺砌。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大街的东段只从东桥铺到义仓,西半段只从街心的文昌阁铺到清真寺前。所修的两座石桥,一直到抗日时期尚属完好,滋临公路就是从西门外的桥上通过,直到公路改线才被废弃。他在地方清真寺以东还建立了牛痘馆,专为乡里的孩子接种牛痘。他回家探望时,往往选择在回民的节日,每次都是他拿出钱杀牛宰羊,让全村回民父老到清真寺聚餐过节。他还捐了一千两银子资助费县城里的崇文书院。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之战中,左宝贵奉命率兵到朝鲜,在保卫平壤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临危不惧,不幸壮烈殉职。他牺牲后,先锋官杨建圣(同村回族)立即把他的尸体背下,放在马背上逃离战场,不幸又一颗炮弹打来,先锋负伤,左将军的尸体就被抛在了朝鲜战场上。另一位亲随石玉林(同村回族人),把他的一只战靴和带血的素白战袍带了回来。
  左宝贵将军牺牲这天是九月十五日,终年五十岁。他死后,光绪皇帝赠封“太子少保”,谥号“壮忠”,并给恤银、全葬银、祭银、碑价银一千六百七十五两。他的墓中只埋了一只靴子和一顶帽子,这就是大家知道的左宝贵的衣冠冢。一件战袍被左家后代留在家中,当地解放后,地方街业余剧团唱古装戏时,常常借穿登台。此袍于“文革”前夕送交了山东省博物馆。
  〔注〕王金法同志在县教育志办公室工作・书法作品欣赏之四
  作者关钟祥县政协委员书法作品欣赏之五
  作者王锡庆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平邑文史资料》的选辑过程中,我们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导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史料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点,坚持把好“三关”(政治关、史料关、文字关),广泛征集,重在“抢救”,慎重编选。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各界朋友们的关怀和支持。今后,仍然热诚希望曾在我县工作、战斗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将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各个历史阶段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撰写成稿寄来,我们将陆续选辑出版,使之广传于世,使这些资料更好地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振兴平邑更好地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金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左宝贵
相关人物
左士荣
相关人物
左宝贤
相关人物
左宝清
相关人物
王金法
相关人物
关钟祥
相关人物
平邑县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