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桃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616
颗粒名称: 龙门桃浪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112-114
摘要: 郯城境内的沭水,在山南头以北,沿马陵山东,曲折南流,至江苏古寨西,因山势受阻,传说大禹治水,在此凿山二十丈,沭水穿山而过,复循马陵山西南下。大禹开山处称禹凿山口。
关键词: 桃花水 沭水

内容

郯城境内的沭水,在山南头以北,沿马陵山东,曲折南流,至江苏古寨西,因山势受阻,传说大禹治水,在此凿山二十丈,沭水穿山而过,复循马陵山西南下。大禹开山处称禹凿山口。禹凿山口西筑有禹王台,抵禦沭水泛滥。每年春风化雨之时,二三月桃花水发,汇入山口,水流湍急,浪花飞溅,煞成奇景。清代诗人屈复来此,触景生情,把原八景之一的 “马陵山月”更为“龙门桃浪”。并赋诗描景,诗云:
  桃花水泮海天昏,万壑千山赴一门。
  但见烟岚浮水气,惟闻风雨撼云根。
  鱼龙欲化何论地,波浪能飞不在源。
  时可朝宗原有性,吾乡星宿泻崐仑。清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县志载:“龙门桃浪”。城东十五里,禹凿山口,以通沭水,又南经陵山,即此,崭然双阙,势逼河津,二三月桃花水发,则千岩万壑争赴一门,对景点景色都作了概述。(按“桃浪”即桃花水,也称桃花汛。《宋史·河渠志》云:“……二月三月桃花始开,水泮雨积,川流猥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
  今天,沭水在禹凿山口以下的河段,沿岸二十里。年年桃红柳绿,春水浪唱,风景宜人。民国年间,还流传着“巍巍马陵山,滔滔沭水弯,龙门桃浪翻”的歌谣,赞美此景。现在夹岸数百步,桃李绿柳间又植速生杨、苹果树,把此景点缀得更加绚丽。每年春天,实是芳草丹青铺满地,蜂飞蝶舞花丛间,莺歌燕舞和春色,龙门高坝浪花翻。江山如画,景色诱人,游览于此者,无不精神振奋,引亢高歌,抒发热爱祖国情怀,歌唱祖国大好河山。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导沭整沂工程,把长期为害的沭河从大官庄引流入海。
  郯城人民再也不受沭水泛滥成灾的祸害了。一九七七年又修清臬寺隧洞,引沭水造福人民,为“龙门桃浪”赋予了新的色彩。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收集、编印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主要记述郯城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历史人物、文化景点、古寺庙建筑、墓葬和历史传说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
江苏古寨
相关地名
大官庄
相关地名
沭水县
相关地名
龙门桃浪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