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都堂及其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611
颗粒名称: 张都堂及其轶事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4
页码: 92-95
摘要: 张都堂名景华字时美,明弘治——万历年人(?一1583)祖籍张高册,幼年随父迁居南涝沟,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科进士,授江西吉水县知县,为官清正,断案决狱有“神鬼破胆”之誉。
关键词: 张都堂 轶事

内容

张都堂名景华字时美,明弘治——万历年人(?一1583)祖籍张高册,幼年随父迁居南涝沟,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科进士,授江西吉水县知县,为官清正,断案决狱有“神鬼破胆”之誉。县城濠水成灾,都堂奏请吉州府,以砖加固濠埝,城乡居民免受其害,后晋升为御史,时值严嵩专权,残害内外重臣,朝野上下缄口默言。都堂上疏论其过,为朝臣所重。尔后晋主乡试,擢任左都御史。任职期间,对开发水利、边防建设、救济灾民等政绩卓著。后被严嵩谗害,罢官乡居,卒后入乡贤。著有《张景华摄心录》、《张景华西山奏议》、《张景华御边说》、《张景华穿杨中的说》、《张景华樵牧锁谈》等。张都堂在朝居官时,急民所急,为民请命;居乡则扶危济困、修桥补路、兴修水利、广行善事,深为乡民所爱戴。因此,乡民不直呼其名,均以“都堂”称之,其为人廉洁,居官清正,乡居善绩,在郯城广为流传。
  一、幼年家贫好学
  都堂幼年家境贫寒,随父逃荒至南涝沟,初靠其父佃佣为生,后以卖豆腐为业,都堂则帮母挑菜拾柴,苦度岁月,至七、八岁时,每拾柴过塾馆,常听读忘樵,久之为父所知,都堂以实告,并求父送其就读,父顾家贫斥为妄想,母怜其情切,请求于师,师感其诚,愿留教,并免收束修,都堂念家贫读书不易,虽以糠菜为食而苦读不辍,回家则下田劳作,为父母分忧,品重乡里,学业大进,众称之为“神童",后果青年成进士。二、为官清正刚直不阿
  都堂为官清正廉明,初为知县即有政声,擢任左都御史时,佞臣严嵩专权用事,结党营私,与子世藩,肆行奸恶,内外重臣多被斥戮,都堂疾其把持朝政,祸国殃民,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屡上疏弹劾,同朝好友相劝敛笔,都堂曰“食皇家祿,就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安能顾个人生命安危,”随被严嵩父子视为眼中钉,先以故谪迁漕运使,逐出京师,复被诬陷贬官为民。都堂居乡后,并不以失官为憾,常以居官时能弹劾严氏父子而自慰。
  三、为家乡兴修水利
  郯城西南乡地势低洼,每年雨季,常积水成灾。庄稼颗粒无收,乡民生活无着。都堂晚年罢官乡居,目睹乡邻于水火,亲自勘察成灾原因,发动家乡丁壮,疏浚了白马河的下游,因势利导,使上游容水畅流无阻,改良了大片土地,庄稼连年丰稔,造福一方,深受乡民爱戴。
  附记:
  在郯城流传着张都堂“金头十八墓"的传说。传云:张都堂帅众疏导白马河祓严嵩诬为私开白马河,奏论处斩。严嵩父子被除后,都堂冤狱昭雪,上赐金头御葬“十八个张林”。清乾隆县志载,张都堂贬官为民,老死乡里,并无处斩之说,现存张都堂墓在县城西南五里许大张林村西南处,实为御葬。“金头十八墓"则无考,这个传说反映了封建社会忠臣无好死的现实,也反映了 "冤狱终昭雪”的人民群众的意愿。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收集、编印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主要记述郯城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历史人物、文化景点、古寺庙建筑、墓葬和历史传说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张都堂
相关人物
严嵩
相关人物
南涝沟
相关地名
江西吉水县
相关地名
许大张林村
相关地名
张高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