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602
颗粒名称: 禹王台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5
页码: 22-26
摘要: 郯城东北十二里,有个地方叫安坞穴。安坞穴上有石坝,高二丈一尺五寸,相传为大禹治时,凿陵导沭后而设,名为禹王台。
关键词: 古建筑 禹王台

内容

郯城东北十二里,有个地方叫安坞穴。安坞穴上有石坝,高二丈一尺五寸,相传为大禹治时,凿陵导沭后而设,名为禹王台。清康熙年间,旅郯诗人屈复曾赋诗:“陵外横残照,河流入断山。……频游神禹迹,亦是凿龙关。”(引自乾隆年《郯城县志》)以后也曾有人查访,结果是“禹王台旧址,俱成巨浸,洇没无考。”(引自《郯城县志》)现在归义、埝里、窑上、茅茨、坝子周围几个村庄的群众,对禹王台的旧址都能说个大概。
  筑台镇水
  马陵山由北向南,起伏曲折,连绵数百里。沭水沿东麓,滔滔南流,至郯城东马陵山处不能遄行,传云禹治水时率众凿石开山,引沭水西流。《水经注》载:“禹凿马陵,以通沭河。”所以人们称这个山口为“禹凿山口。"禹为逼水南流,在山口西,筑一石台,以镇水势。这就是"禹王台”。台址应在现在的坝子村东北角。另一个说法“禹王台”在山南头村河对岸,这里石壁高耸陡峭,在石壁上自然形成有石桌、石床、石鼓等,顶处钓鱼台,为禹筑石台。按:禹筑台是为逼水南流,台应在禹凿山口以下,而钓鱼台则在山口以上。此说当为误传。
  台毁城倾
  沭河西来之水,受禹王台遏止,折而南行,积年累月,相安无事。明正德五年,知县黄琮,是出于防贼胜于防水,还是出于别的原因,竟下令拆毁禹王台,取石修筑郯城北门。康熙十七年,沭水"爬"出河道,直啮城根,继而西冲,先会白马,再会沂'水,三河会流,整个郯城一片汪洋,天连水,水连天,真是:“移时敝庐仅盈尺,屋颓人居屋上头。雨声哭声水声里,哭声水声争咽喉。”(引自《郯城县志》)遂冲塌北城墙六十余丈。
  竹络石坝
  自明正德年间,知县黄琮毁台修城,经百余年后,沭河西岸连续八次决堤。洪水由城北,西会白马,再并沂河,直趋骆马湖。遂有碍中河,大伤运道,沂、郯、邳、宿、均受淹溺,而灾情最重者则是郯城,治理迫在眉睫。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总河王新命单骑星驰来郯,会同知县方殿元,亲临现场勘察。禹王台冲塌河内,河口弥广无涯,几与黄河相比。实量得口宽三百五十丈,河底皆系流沙,深不可测。于是奏请批复,以竹络载石,筑坝四百六十丈,土堤三百丈,动用国库银五千五百三十两八钱三分有零.俟后渐次冲塌。雍正八年,总河稽曾筠奏请,重修玲疑石坝。动工后,男女老幼,夫役云集,担土运石,和泥垒砌,不数月,大功告成。南北坝长六百四十丈,两头接土堤,通长八千七百十五丈,用银三万八千余两。后又设坝夫二十名,由郯城县丞专管,沂、郯、海、赣同知兼辖,兖州曹道统辖。坝夫由运河道每年发工食银一百九十九两有奇,伏汛孝节,由江南拨河兵防险。其重要可见一斑。
  禹王庙
  当人们对自然灾害无力抗拒时,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只好祈求于神灵。
  康熙二十八年,总河王新命会同知县方殿元,在修竹络石坝的同时,建禹王庙于坝之西南,以祈祐护。雍正八年洪水溃坝毁庙,神像漂泊十余里。由于当时灾情太重,救灾不迭,无力修复。
  雍正十二年,知县冯为桐,在加固石坝的同时,领银一千五百六十一两五钱有零。于禹王台上,“建正殿三楹,以奉神像,前后山门寝宫,厘然毕具。而且司香火有人,膳庙祝有地,不诚周且备耶。”因之,“水循故归境田庐,漕运永赖。”(引自《郯城县志》)到了嘉庆十年,淤地九顷五十九亩二分。十二月间,除拨归一贯书院、坝夫等外,拨给禹王庙僧人四十亩,以司香火。
  据说现在归义中心校址,即是禹王庙旧址。学校后院原为很高土台,站立台上,周围农户院落尽收眼底。这里,已远离河道三四里。仅仅二百来年,变化可谓大矣,真是沧海桑田!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收集、编印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主要记述郯城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历史人物、文化景点、古寺庙建筑、墓葬和历史传说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黄琮
相关人物
方殿元
相关人物
曾筠
相关人物
冯为桐
相关人物
郯城县
相关地名
安坞穴
相关地名
禹王庙
相关作品
竹络石坝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