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盖亭与问官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600
颗粒名称: 倾盖亭与问官祠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7
页码: 13-19
摘要: 倾盖亭与问官祠是我县最有名的古迹。《古书典故辞典》有“程孔倾盖”,云:孔子之郯,遭程子於涂,倾盖①而语终日,甚相近。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是说孔子来到郯国,路迂程子(名程本)相互俯身交谈,亲切如故。车上的伞盖都倾斜了。
关键词: 倾盖亭 问官祠

内容

倾盖亭与问官祠是我县最有名的古迹。说到倾盖亭与问官祠,必须先介绍“倾盖"和 "问官"这两个典故。
  《古书典故辞典》有“程孔倾盖”,云:孔子之郯,遭程子於涂,倾盖①而语终日,甚相近。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是说孔子来到郯国,路迂程子(名程本)相互俯身交谈,亲切如故。车上的伞盖都倾斜了。
  “倾盖”的典故即出如此。
  “问官”即“孔子师郯问官”。据史书记载:鲁昭公十七年的秋天,郯子去鲁国朝拜,昭公设宴招待,并问起少皞氏为什么以鸟命官名,郯子说:少皞是我的祖先,我知道这件事。昔日黄帝以云为师而以云为名,炎帝以火为师而以火为名,共工以水为师而以水为名,大皞以龙为师而以龙为名。我的祖先少皞挚即位的时候,正巧凤鸟飞来,所以就纪于鸟,以鸟为师,用鸟命官名。郯子的回答,使鲁昭公和在座的人为之叹服,称赞他知识渊博。当时,二十七岁的孔子,在鲁国仅是一个小官,听到这件事,便亲赴郯国拜见郯子,虚心求教,这就是孔子师郯“问官”的由来。
  倾盖亭在县北十里,孔子之郯,迂程子,倾盖而语,命子路以束帛赠之。后人建亭以纪其处。岁久亭坏,万历十一年知县颜若愚重建。康熙十一年知县黄六鸿“重为鼎新”,大门一间,亭一间,祠三间,祠后哭殿三间,祀观音大士。东西草房各三间,。为僧人住持之地。贡生杜景炤等又施祠庙基并湖地二顷五十亩,以为赡庙之资,立碑以记其事。(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县志)
  问官祠建于明,正德年间迁于北门里,县令黄琮为其作记。后因战乱,倾盖亭与问官祠,俱以毁尽。
  历代文人对倾盖亭和问官祠,留下了不少诗文,赞誉孔子程子“一迂相知,薄言倾盖”,和孔子谦虚好学。辑录几则:
  (一)夫子见程生赞南北朝庾信
  程生夫子,一迂相知。薄言倾盖,桑阴逐移。清扬其美,贤圣同羁。陈诗难别,赠绢伤离。
  (二)倾盖亭清康熙蒲城屈复神交无今古,我来倾盖亭。下有衰草色,上有暮云横。
  一时偶相值,遂成千载名。
  感波沧桑事,天地无隐情。
  夷趾虽白首,终当隔平生。
  冷风动远树,寒烟落高冥。
  九原如可作,黄鸟向人鸣。
  (三)重过倾盖亭 屈复
  鲁甸仍荒野,郯封尚故垌。
  朅来无侣客,重过旧时亭。
  素紵孤云白,长松一盖青。
  交情终不泯,古道感飘零。
  (四)过十里铺 邑令 王植
  四月风和晨气晴,吴云飞越鲁郯行。
  今人谁解问官礼,古道犹思见孔程。
  魏晋六朝推往哲,唐虞几代振时英。
  丰碑十丈扪苔读,恍听当年号笈声。
  附
  倾盖祠记 邑令 黄六鸿
  倾盖祠何以记,志昉也何昉乎?尔去城北十里,相传吾夫子于此,倾盖而语,后人建亭以识其处,因以倾盖名。而未尝有祠,祠之,自余令郯始,身为祠之尔。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夫未尝游于圣人之门,则又难于言矣。呜呼!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岂为当世之君相哉!凤兮老歌,亦既见其人,闻其声,乃欲与之言,而不得至,沮溺荷蒉之辈,夫子亦终不与之言。其莫能与言者,:皆其莫能容者耳。故语焉而相悦似深,自及门而外,罕见其人,然则程子非所谓当世之贤者欤,第吾疑程子去圣人之居,如比其近,卒未闻往,而受业附七十子之徒,以得从祀于千秋则何欤,然观束帛之赠,虽不得比。叹柱不老之犹龙,或且托于缟紵之义,所语即不传,而与语之,绪指可意而知。吾知程子之贤异于沮溺之流远矣。邑有寓公好事者,犹祠以永之,何况贤如程子。祠程子而卒侑享于夫子焉。程子虽贤,非迂夫子则亦弗传也。不然吾夫子之崇祀广在学宫,而奚俟此十室之聚哉。旧亭岁久倾没,仅存遗址,予为重新之,复谋建祠,会予当以忧去,河流涸,工师庀南材不可得。马头有废祠数楹,遂撤以营之。既有父老来告予曰:此郡守王公,邑令毛公祠也。先朝万历间,圣裔中有请于大吏,于马头岁增贾人税,建倾盖祠。二公力柅之,事遂寝,而贾人先已率緍钱数百千无所用,因以为二公祠。呜呼!二公之所以惠商者是矣。奈何弗他谋所以祠之,令程子之贤弗得从夫子以祠,后之过斯亭者,景仰圣贤之警欬,无以肃拜祠下焉。毋乃缺欤,或其时二公方倡为,沮之之议,而事有难施欤。后五十六年,余无意中移二公之祠,以建斯祠。异哉,是祠成,用其旧材几半,因并识之。
  问官祠记 邑令 琮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也。说者,谓圣人谦己以诲人也。自此说行,天下之人,果以圣为不待学,而人固可不学矣。传载夫子问官之事,据其生年二十有七,殆为委吏、乘田之时,问礼于周,学乐于齐,汲汲然,日惟亲师取友为务,观达巷党人之言可见也。则夫前所云者,非其自道欤。其曰:十五志学,三十而立者皆非诬耳。后世望之太高,待之太厚,而所以自望自待者卑,日薄于是学。古道废而贤不肖始相矣。呜呼!此非所谓不能尽其才者乎!或曰:生知安行非与,曰:否。孟子曰: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此则夫子无事于问者。郯为沂泗之区,盖圣贤之乡,而使人不能无古今之慨,岂必以他故哉。邑北门有关王庙,近改祠之,即其旧作问官祠,肖像于其中,为之记勒诸石,以风此邦之所谓学者,复为诗遗之;使歌之,以奉祝,其词曰:好问之欲,乃德之聚,彼昏而妬,孰升者堂,有楚衣裳,笾豆载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室与人耳。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收集、编印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主要记述郯城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历史人物、文化景点、古寺庙建筑、墓葬和历史传说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黄六鸿
相关人物
颜若愚
相关人物
程生赞
相关人物
倾盖亭
相关作品
问官祠
相关作品
夫子见程生赞
相关作品
重过倾盖亭
相关作品
过十里铺
相关作品
倾盖祠记
相关作品
问官祠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