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与薛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517
颗粒名称: 薛家岛与薛祿
分类号: P942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薛家岛位于胶州湾西南,现属青岛市黄岛区。从青岛前海栈桥一带向西南望去,对面的岛屿就是薛家岛,它早已不是孤岛,而成为与陆地相连的半岛。岛中有一个较大的村庄叫薛家岛村,该村原来是一个海滨渔村,人烟稀少。明切初年,村里出了个有名的大将薛禄,屡建战功,被封为阳武侯,世代承袭,后裔日盛,发展为一大村庄,这就是薛家岛及其村庄名称的由来。
关键词: 薛家岛 自然地理

内容

薛家岛位于胶州湾西南,现属青岛市黄岛区。从青岛前海栈桥一带向西南望去,对面的岛屿就是薛家岛,它早已不是孤岛,而成为与陆地相连的半岛。岛中有一个较大的村庄叫薛家岛村,该村原来是一个海滨渔村,人烟稀少。明切初年,村里出了个有名的大将薛禄,屡建战功,被封为阳武侯,世代承袭,后裔日盛,发展为一大村庄,这就是薛家岛及其村庄名称的由来。
  关于薛禄,《明史》和《胶州志》都有记载。薛禄,原名叫薛六,是一个普通农民,在明朝初年的战争中,他在燕王(明成祖朱棣)部下当兵,英勇善战,首夺九门。以后在真定之战中,他又生擒左副将军李坚,立下了显赫战功;后又统率兵士久战疆场,往往每战必胜,威名日盛,这时他改名为薛禄。单家桥之战,薛禄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两军激战之中,突然马失前蹄,把他从马上摔下,被敌人所缚。就在这时,只见薛禄奋力一喊,绑绳竟被他挣脱,他赤手空拳力夺白刃,用缴获守卒的单刀,杀死守卒,夺得战马武器,自敌军中杀出。部下将士見主将驰还,军威大振,金鼓齐鸣,齐心杀敌,大破平安军。以后又转战彰徳,生擒了都督指挥花英。薛禄大名,更威震北方。
  永乐十八年,结束了明初争夺皇位的战争,十一月,明成祖定都北京,分封功臣,薛禄因累功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为阳武侯,食禄一千一百石。明仁宗即位后,加封太子太保衔,任右都督(明朝设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政机关。都督府有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府,各府的首领是左、右都督),并授予世券。洪熙元年,佩镇朔大将军印。明宣宗即位后,把薛禄召到京都,薛禄面陈备边五事,很受重视。薛禄于宣德五年(公元一四三O年)逝世,宣宗朱瞻基亲自为文祭悼,封鄞国公,谥忠武。
  薛禄在当时诸将领中,谋勇兼备,军纪严明,体恤士卒,能同甘苦。他在历事三帝中,备受重用。死后经三传,因无嫡子,族人争袭不决,以至三十多年未能袭位。到万历五年,才又封其族薛=为侯,再传至薛濂,崇祯三年,被授为中军府都督,加太子太师衔,崇祯十七年,被农民起义军打死在北京。清朝建国后,拟召薛禄的后裔为官,辞而不就,从此薛姓再也无人作官。薛禄的墓葬在薛家岛村东南。现在薛家岛村及其附近村庄的薛姓人家,据传都是薛禄的后代。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阳武侯》,写的就是薛禄的故事。
  现在的薛家岛村,是黄岛区薛家人民公社的所在地。青岛市区至薛家岛,每天上、下午均有班轮往返。薛家岛附近风景秀丽,海边有很大很好的沙滩,可开辟海水浴场。因此,把薛家岛建设成一个新的旅游风景地区,是很有条件的。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选编了有关青岛地区政治历史沿革史料九篇、经济建设方面的史料十一篇、文化教育方面的史料十一篇,共三十一篇。目的是介绍青岛历史概况和主要风物。

阅读

相关人物

默然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薛禄
相关人物
朱瞻基
相关人物
胶州市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
薛家岛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