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471
颗粒名称: 青龙山
分类号: P942
页数: 7
页码: 157-163
摘要: 青龙山位于鲁苏交界处。东部毗邻江苏省赣榆县境,主峰青龙峰在山东临沭境内,海拔135.6米,山势怪异,灵秀天成,那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动人传说,更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关键词: 青龙山 自然地理

内容

青龙山位于鲁苏交界处。东部毗邻江苏省赣榆县境,主峰青龙峰在山东临沭境内,海拔135.6米,山势怪异,灵秀天成,那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动人传说,更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青龙山俗称啦啦山,共和国地图标注为啦子山。《沂州志•舆地志》称:“青龙山,夭矫如龙,首于乾而尾于巽”。与青龙峰紧紧连接在一起的长蛇岭,自南向北伸展,高低起伏,逶迤绵延20余里。北端若龙尾,中段如龙身,青龙峰恰似龙首。远远望去,整个山势,犹如一条巨龙腾舞,甚为壮观。青龙峰西南侧,有一座馒头状的山包,俗称小珠山,与青龙山恰成青龙戏珠之势,确是一大奇观。青龙峰顶端,由数块巨石构成,呈龙头状,上有一石洞,似龙的咽喉,当地人称“龙吞眼”。由洞口钻进去,可直达峰顶。洞内石隙中,多为红色粘土。夏秋季节,连日阴雨,从洞内流出的红色泥水,汇成一条红色小溪,一直流淌到山脚,注入月牙河中。
  月牙河紧傍长蛇岭,曲折如练,自北向南流淌,在青龙峰下打了一漩,形成一个约20亩地大小的渊子,当地人称“下渊口”。从此折向西而南流,注入新沭河。月牙河常年有水,河水清澈,奇石游鱼,历历可数。掬一捧河水饮人口中,清冽甘甜,只觉得神清气爽,疲劳顿消。
  青龙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隋唐时起义军将领程咬金、罗成率领大队人马自演武山出发,追击败退的官兵,涉过月牙河,来到青龙峰下、渊子东岸。官兵抢占了青龙峰,居高临下,固守待援。起义军几次强攻,均未奏效。罗成亲率所部进攻到半山腰处,山上一阵滚木擂石打下,起义军眼看不支。急得罗成大喊:“程大哥,快下来!”恰在这时,一条青蛇缠住了程咬金坐骑的后足,任凭程咬金挥鞭猛抽,那坐骑只是前蹄腾空,昂首长嘶,并不能挪动一步。程咬金跳下马来察看,见有青蛇作怪,便虔诚地向青蛇拜了三拜。谁知,那青蛇并不领情,依然紧紧缠住马足不放。程咬金一时性起,抽出身旁士兵的腰刀,朝着青蛇的脖颈处一刀砍下,青蛇身首异处,只听“轰”的一声,蛇首飞向青龙峰顶,蛇身腾空一摆,落在青龙峰的北侧,便成为青龙山的形状……程咬金翻身上马,带领人马与罗成合兵一处,再度攻山,大获全胜。激战一夜,接连攻克利城、土城、盐城、草城、祝其城。同时, 传令士兵毁掉那五座城池,搬运土石,连夜建起一座海防重镇——海州城。至今,这里还流传着程咬金大战青龙山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山东解放区滨海抗日根据地之腹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都曾驻在青龙山南麓的蛟龙、朱范一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朱瑞、肖华、谷牧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领导人民减租减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至今,人们还在缅怀他们不朽的业绩,传颂着他们与日寇周旋、斗争的故事。
  从月牙河渊子东岸起步,循“S”形山道盘旋而上,可达青龙峰顶。只见龙首巨石高昂,“龙吞眼”石洞仍存。令人遗憾的是龙首缺了半边,缺口处似被利刃砍削而致。传说,八仙东游大海,经过青龙峰上空,见下界有一青龙摇头摆尾,血口大张,恐它祸害人间,铁拐李一铲铲下,将龙的上唇至额铲掉,滚向青龙峰南麓,化作一道山岭,人们叫它小龙头山,那龙首就只剩下脑袋和西南向的下唇;龙首东侧,被当地山民放炮取石,斩断青龙的脖颈,空留下一口石塘……
  青龙山还是一处风水宝地。青龙峰与小龙头山之间有一深谷,俗称大桥沟。大桥沟北岸即青龙峰阳坡,坡势平缓,中间凹地上有一座坟墓,据说是王佐良三姨太的陵寝。王佐良是青龙山南朱范村人,其父王德胜,出身贫苦,因苦无生计而去海州投军。他身高力大,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屡有升迁,最后任江西总兵。王德胜死后,其二子王佐良从仕,清宣统二年任资政院议员,后又出任国民党江苏省赣榆县县长,领少将旅长衔。当他所宠爱的三姨太死后,他便派人四处选择墓地,最后看中了青龙峰阳坡。这里背依青龙峰,东靠长蛇岭南端,南临深谷,只是西边缺少依托,风水不全。为此,王佐良又雇请人工,在凹地西端筑起一道人工山梁,还在月牙河渊子东岸修筑了一条能同时跑开四匹马的甬道,直达青龙峰阳坡。进入墓区,迎面是一座牌坊。牌坊东西宽约4米,高2.5米,坊柱与顶端横牌均为灰白色花岗岩。牌坊以上,有三盘灰白色花岗岩石阶,石阶宽约4米,每盘6级;盘与盘之间的平台两端各置一花岗岩花坛,内填山土,植有百日红、紫金花等。三座墓穴南北向,东西宽约2米,内置三口棺材,中为王佐良三姨太遗尸,两边两口棺材内均塞满金银珠宝、玉器、细软衣物等;穴壁用石灰、生豆浆和粘壤土的“三合土”筑成;封土亦为“三合土”,外用灰白花岗岩块石垒砌坟坡;底座亦用精加工的弧型花岗岩料石砌成。墓底直径约3米,高3米,圆锥形。墓区占地约0.5亩,四周及甬道两旁广植芙蓉和各类花草。春和景明,芙蓉花开,山上山下,一片粉红,芳香袭人。据说,为防盗墓,王佐良专门雇请青岛工匠施工造墓。然而,机关算尽,却终未逃脱坟墓被掘、三姨太暴尸荒野的下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当年造墓的这伙青岛匠工,前来掘开坟墓,拉出三姨太尸体,拿走了全部财物,芙蓉树几乎被砍伐殆尽。随之,牌坊、石阶等石料,亦不翼而飞。现仅存约占坟墓三分之一的封土尚未塌陷,两根长约20米的花岗岩旗杆,也被运往他处……
  共和国成立的28响礼炮,唤醒了沉睡的青龙山。它不再是豪门大户的风水宝地,也远离了战火硝烟。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青龙峰西、南两面,昔日自然生长的黑油松、马尾松,已被从国外引进的火炬松、水松、红松所替代,在临沭县国营林场“安家落户”,长得葱葱郁郁,莽莽苍苍。青龙峰北坡,是玉山镇郑黄峪村的山场,层层梯田,栉比鳞次,板栗园内,累累果实压弯枝头;茶园里随风飘荡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站在青龙峰顶,东瞻夹谷山,遥想公元前500年孔子相鲁会齐侯的场景,令人勃发思古之幽情;南瞰蛟龙、朱范大地,眼前会展现四十年代党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壮丽画卷;西望苍马群山,依稀可见群峰嵯峨、层峦叠翠,墨绿如染;向北低视,远处,楼房林立,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小城——玉山镇政府驻地;近前,村庄青墙红瓦,绿树掩映,鸡鸣狗吠,情趣盎然。昔日,月牙河全无堤防,山洪暴发,经常冲毁房屋,淹没禾稼。如今,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黄谷峪人民已为月牙河加固堤岸,砌石护坡,又将村旁堤岸建成花园式通道,成为人们闲暇时休憩纳凉的场所。
  耳闻青龙山区日新月异前进的脚步,目睹这里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氛围,你会亲切地感受到,青龙山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正沭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自信,健步走向未来......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本辑中不仅有建国五十年来我县广播电视、自来水、教育等企事业以及植桑养蚕、柳编生产等农副业的发展记实,也有记述战争年代重大事件、人物、革命民歌的史料,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还发表了时麟和孙加宽同志分别对建国后在我县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而内情鲜为人知的“十九人反革命集团”、“李丙节做皇帝”两案披露文章。此外,“文革”奇文及乡土名人张宝信的遗作,读来也让人感慨良多,深长思之。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均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程咬金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罗荣桓
相关人物
朱瑞
相关人物
肖华
相关人物
谷牧
相关人物
王德胜
相关人物
罗成
相关人物
王佐良
相关人物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青龙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