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旧规一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412
颗粒名称: 青岛旧规一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5
页码: 232-236
摘要: 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其中的六十年是在满清王朝、德日占领及军阀、国民党统治下度过的。在各个时代里存在着一些旧规,现记其一斑如下:。在德日管制时代,群众从菜市买回来的活鸡,只能放在菜篮里,不准绑着鸡腿倒提着。如果倒提着从马路上走,警察看见就出面制止。据说这是出于“人道”观点,对鸡也应该如此。旧社会的青岛,市政当局规定“不准盖五层以上的楼房”。另外,还严格规定,穿浴衣不得离开海水浴场。当时日伪不准市民有短波收音机,日本宪兵挨户检查,如果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扣上抗日的帽子被带走,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 地方史 青岛旧规

内容

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其中的六十年是在满清王朝、德日占领及军阀、国民党统治下度过的。在各个时代里存在着一些旧规,现记其一斑如下:
  倒提鸡不可以
  在德日管制时代,群众从菜市买回来的活鸡,只能放在菜篮里,不准绑着鸡腿倒提着。如果倒提着从马路上走,警察看见就出面制止。警察说:杀着吃可以,但不能倒提让它活受罪。据说这是出于“人道”观点,对鸡也应该如此。
  有的妇女没带菜篮子,临时买了一只鸡,不让倒提怎么办呢?只好抱着走。听说威海在英国管理的时候也是这样。
  电灯亮“黄皮”停
  “黄皮”是靑岛刚有公共汽车时群众给它起的绰号。因当时公共汽车是黄色,从后面上下车,比较原始,毎站票价只需二分钱,而一些所谓高等华人都不屑一顾。
  市内交通,一般是人力车,也就是“洋车”,市政部门为了照顾几千人力车夫的生活,规定电灯亮了以后,就不准公共汽车行驶。这是三十年代前后的事。后来由于人力车逐渐被淘汰,公共汽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电灯亮、黄皮停的禁令也无形中被取消了。
  一角钱到沧口
  胶济铁路的沙岭庄车站,是三十年代设立的,主要是为了便利四沧区和市里的上下班职工,因为当时的公共汽车数量有限,满足不了职工的要求。
  当时铁路当局规定,从青岛站经大港、四方、.沙峰庄到沧口的票价不按里程计算,一律一角钱,除了晩上的一、二两次快车外,各次客车都是一角钱。
  露天戏男女分
  在三十年代前后,四方、沧口、李村等地遇到某种节日就临时扎戏台请戏班演戏,观众在露天地里自备坐凳观看演出,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当时在戏台中央拉一条长绳,男女分坐,规定男左女右,不管是夫妻或是兄妹,都要分开坐,有时警察在场维持秩序,界限分明,不能越雷池一步。现在看来,这种规定是很可笑的。但也有一点好处:流氓坏人无法寻衅滋事。
  不准盖五层楼
  旧社会的青岛,市政当局规定“不准盖五层以上的楼房”。北京路的“五起楼”,是富商李涟溪在南京备的案。市里工务部门对此很有意见,曾多次加以非难。
  另外,工务部门还有一个规定,凡是申请修建房屋的,和过去图纸相同的一律不批。因此,青岛所盖的房子,怪模怪样,这里凸出一个平台,那里修上一座小亭.没有一处是完全相同的。这是青岛房屋的一大特点。
  4月1日是欧美各国的“万愚节”,也叫“愚人节”。这一天可以撤大谎开玩笑,使人上当受骗,法律不加干涉。
  这种歪风邪气也曾在青岛流行了若干年。甚至新闻广播也不例外。如这一天报纸的本市新闻里,忽然刊出“海水浴场潮上一 ‘美人鱼’,人首鱼身,观者如堵”,读者放下报纸就往海水浴场跑,什么也没有。这才想起今天是“万愚节”哭笑不得,败兴而归。
  不准穿怪衣服
  所谓怪衣服,是指奇形怪状的衣服。警察对穿奇形怪状极端特殊的人不让他(她)在马路上走,包括一些坦胸露背穿三角裤的人。
  另外,还严格规定,穿浴衣不得离开海水浴场。穿戴特制工作服工作帽,只准横过马路,不准在马路上行走。这叫“不准奇装异服,招摇过市”
  限制表限用电
  在三十年代初,一般住户安电表的还不普遍。电业部门按一个院里没有电表住户申请用电的度数安装一个“限制表”,按月按度数收费。
  这种限制表多数没有白天电。如果用户超过他的度数换上大灯泡,这个限制表就发出响声甚至断电。中途下前途废
  旧铁路各自为政。最早济南有两个车站:胶济站、津浦靖。如果由青島去天津,必须在胶济路的济南站下车,出站以后,再到津浦路济南站买票上车。车票上甚至印有“中途下车前途作废”字样。
  这虽然不方便,但也有方便之处,本线上的旅客可持车票免费托运髄身行李,人到了行李也到了,不用,自己带上带下,省时省力省钱。
  一张票看五场
  旧电影院不对号入座,一天五场,循环放映,中间休息五分钟,随到随进,由服务人员用手电找座,有座就坐,无座等休息时灯亮了自己找座。
  遇上好片子,可以初场进去,终场出来,一张票连看五场。一些影迷乐此不疲,所以电影院一天到晩。场场客满。
  都不住提督楼
  提督楼就是今天的迎宾馆,是德占时代总督的官邸。中国收回以后改名“市长官舍”也就是说谁在青岛当市长,谁就可以把家安在这里。说也奇怪,历任市长都不曾住在这里。
  历任市长为什么不住市长官舍呢?传说不一,有人说谁住这里谁倒霉,甚至说军阀毕庶澄所以被枪杀。就是因为曾住在这里,他的姨太太在这里跳楼自杀。
  小衙门管事多
  三十年代前后,青岛市没有区政府。更没有街道办事处,一般的民刑事件都到派出所去解决。因此派出所就有了一个外号“小衙门”派出所多是一间小红木屋,门上的灯是红色的,只有少数几位民警坐在那里。情节比较严重派出所解决不了的就送警察分局,需要判处的就由分局送地方法院
  理发师会推拿
  解放前的老理发师,都会一手简单的推拿按摩技术。顾客理完发以后。他会从头至背以及两臂作一番按摩推拿,使顾客感到轻松愉快。
  不要小觑了这些老理发师,他们简直是一位骨科大夫,能治疗脱臼。经他们略施小技,立刻就手到病除。使患者疼痛而来,舒畅而去。
  听广播也收费
  在抗战期间,日伪广播电台派人挨户收取“收听费”,市民不胜其烦,有的说收音机卖了,或者说坏了。而只要桌上有收音机就得交费。
  当时日伪不准市民有短波收音机,日本宪兵挨户检查,如果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扣上抗日的帽子被带走,后果不堪设想。

知识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为市北区综合性史料,收录“中国最早的《国歌》”、“沈鸿烈辞职与挽留经过”、“抗战时期的崂山风云”、“沈鸿烈轶事拾遗”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逸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