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湾南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366
颗粒名称: 前湾南窑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24-126
摘要: 1898年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青岛和胶州湾西岸的薛家岛、黄岛等地均被德国人租借。德国侵占青岛后,也加紧对黄岛、薛家岛的控制和掠夺。他们曾几次乘船来黄岛进行勘测,想在这里开办窑厂,烧砖瓦供其在青岛建筑用。经多次勘测,德国人于1910年前后开始建窑,窑址在今黄岛前湾村南靠近海边不足5米远的地方。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前湾南窑

内容

1898年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青岛和胶州湾西岸的薛家岛、黄岛等地均被德国人租借。德国侵占青岛后,也加紧对黄岛、薛家岛的控制和掠夺。他们曾几次乘船来黄岛进行勘测,想在这里开办窑厂,烧砖瓦供其在青岛建筑用。经多次勘测,德国人于1910年前后开始建窑,窑址在今黄岛前湾村南靠近海边不足5米远的地方。这里地势很好,是个天然小码头。涨潮退潮渔民们都在这里装卸海货。窑厂占地40多亩。建窑的一切材料都从青岛运来。50多名工人经过一年多共建成了3座大转膛窑。后又在辛岛和大石头等地设了几处分窑。从岛内外招收工人200多名。在这里负责监工的是一位德国退伍老兵,40岁左右,会说一些中国话,带有妻子儿女,人们都称呼他“大龙”(有人叫他“皇鬼”)。
  “大龙”在监工和管理窑厂方面有方,他来往于辛岛、黄岛,巡回检查。他雇用一个中国工头是薛家岛人,叫薛明俊。一次,“大龙”发现工人吃水、洗澡要到前湾村里去打水,他怕在管理雇工方面带来麻烦,于是就让窑工在窑厂近处打了一口井,井水既能洗刷又能喝。“大龙”和他老婆孩子的生活费用都由青岛供给。青岛的德国头目经常到窑厂视察,每次视察后,“大龙”总要召开全体窑工会。为了增加产量,他把工人分3班,每班8小时,昼夜不停地干。他雇用了50多条船往青岛运送砖瓦。船从青岛返回时装上烧窑用的煤。后来窑厂附近的土用完了,成了一个大湾,他们又到盐滩村南取土。由于窑厂离土场来回相距三、四里,他便雇用30多辆车专门运土,有马车,有人力车。不到一年的时间,40多亩好端端的农田变成了一个杂草丛生的污水湾。岛上的人对此十分不满,称它为“鬼子湾”。1912年德国皇太子曾来黄岛视察过前湾南窑。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德国失败。“大龙”带着老婆孩子回到青岛。11月日本侵占青岛,窑厂又落到日本人之手。1922年日本撤退时,把窑厂交给原工头薛明俊代管。但岛上的人们早已恨透了这个“鬼子窑”,在日本人撤退时,渔民们就把窑拆除了,把砖瓦拉回家盖了房屋。留下的只是个空荡荡的大湾。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书为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史料,包括“黄岛历史沿革(资料)”、“沈鸿烈时期的薛家岛”、“往事回忆”、“朱仲区大刀会的兴亡”、“刘王大庄抗匪记”、“汉奸葛明山之死”等近二十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管成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薛明俊
相关人物
黄岛前湾村
相关地名
盐滩村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