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坡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麦坡村东与佛耳崖村接壤,西与虎山路街道下王埠村相邻,南与侯家庄村相接,北与卧狼齿山相连,青银高速公路毗临村西。其行政区域面积0.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50余户,400余人,均为汉族。村中姓氏以王、姜、韩姓居多,另有刘、齐、逢、臧、焦、孙等姓氏,是个村小但姓氏较为复杂的村落。
麦坡这个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据《崂山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王氏从东李村迁往有麦田坡的山坡处立村,故名。显然,它是以地理特征而命名的。关于麦坡村村名的由来,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登瀛村王氏在东李村某私塾教书,因学生过于顽皮,一气之下收拾行李起身去即墨投靠朋友,结果被东家知道了,在一片山坡上的麦地中,被赶来的东家劝阻下来,但王氏去意已决,不愿意再回东李村了。东家见难以说服他回心转意,就说,你不愿意回东李村,可以不回去,但孩子你一定要教。为了留住王氏,聪明的东家灵机一动,提出把脚下这片麦地送给王氏,并在此为他盖房子。王氏被东家感动,终于答应留下来继续给孩子们教书。当时正值隆冬,东家环视四周,看到矮墩墩的小土坡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麦子,就随口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麦坡”。
据《崂山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王氏从东李村迁到此地,安家落户。从1874年到1911年,陆续有城阳宅子头、黄埠的姜氏、李氏、韩氏和午山的王氏迁入。此后,又有刘氏、齐氏、逢氏、臧氏、焦氏、孙氏陆续迁入,但是姜、韩、王三姓始终是村中大姓。后来,村中李氏搬迁到别处居住。麦坡的王氏来自两个宗族,一家是清朝乾隆年间从东李村迁来的,一家是清末从午山迁来的,午山王氏至今还保存着自己的家谱。据家谱记载,午山王氏第十三代先祖从午山迁来之后,经过“有、公、明、立、文、中、元、修、兴、玉”字辈,已经繁衍至第二十二世。
麦坡村在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麦坡村生产大队;1984年11月建立行政村,属青岛市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青岛市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麦坡村地势北高南低,以山丘地居多,有数条发源于卧狼齿山的河流经过。整个村庄为南北长1公里的长方形带状区域,土地面积480亩,曾有可耕地面积280亩。现在的麦坡村,金水路(原环城北路)横贯全村,村庄北部是卧狼齿山,山下是新修的天水路,南面是环城东路,从老鸦岭直通到麦坡村前,西部距青银高速公路不到1公里,130路公交车沿金水路从村庄经过,交通比较方便。
麦坡村原先住房基本是平房,屋舍小,院落大。村中原先只有村后一条小路,向西通往下王埠村,向东通往佛耳崖村,村中主要道路只有一条,西到下王埠村,向东到佛耳崖村、长涧村、上臧村,直通往北宅,是沈鸿烈在青岛任市长时所修,是沟通崂山东部村落间的唯一要道。现在,随着旧村改造,这条路已经湮灭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了。村中央原有石碾、石磙子,是过去村中最重要的公共设施,还有一口用了120年的水井,如今也已被填平。
麦坡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地瓜、小麦、玉米,另外种植苹果、桃子、梨、山楂等。由于坐落于丘陵坡地之上,沙质土壤,比较贫瘠,水资源匮乏,自然农耕条件低劣,劳动生产力落后。新中国成立前,完全是靠天吃饭,平均亩产粮食150斤左右,村民生活食不果腹,半年菜,半年粮,地瓜叶子、苹果叶子都拿来洗净、磨碎,撒入一点粮食充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贫苦村民们分得了土地。通过仔细耕耘,开垦荒田,辛勤劳作,粮食产量逐渐提高,1952年平均亩产达到200多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打井挖塘,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村里还引进良种,使用化肥农药,实施科学种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果树方面,过去传统的窝梨因为缺乏竞争力,渐渐被淘汰。20世纪70年代后期,麦坡村先后从农科所引进10多个品质优良、产量高、市场销售较好的新品种,其中黄金蜜桃就有早、中、晚三期的,还有黄金桃、水蜜桃、寒露蜜桃、甜离核桃等等。果树业的迅速发展,使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得到增加。
简易酿酒坊
那时,麦坡村沿袭着酿酒和做豆腐的传统,平日用来增加收入,过年过节赠送亲朋好友。酿酒都是纯人工制作,先将地瓜放入锅里加火高温煮透,再加入陈曲发酵,然后放入大缸密封起来,等发酵好了,再放入锅里蒸,蒸发出来的蒸馏水用管子引至器具内,这就是地瓜酒了,村民们称它为“烧酒”。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喝这样的当地烧酒。20世纪70年代,麦坡村的村民购买了酿酒的机器,进行机械化加工,比人工加工省力多了,效率提高了,工艺提高了,工序更加严格了。那时候,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特别是过年过节,每家每户总要做点豆腐吃。将豆子在碾盘里碾碎,加水煮制成浆,挤出豆渣,然后加入卤水,放入做豆腐的模型里挤压,就可压出成块的豆腐了 。
到了20世纪70年代,村里从事养猪、养鸡等副业的村民越来越多。那时,每家每户院子里都设有猪圈、鸡栅栏,但养殖规模都属于家庭式的,猪一般养一到两头,公社社员在晒地瓜干鸡养个十只八只的。
春天到集市上去买一头小猪仔,将家中剩余的粗粮,如小地瓜、地瓜干、地瓜蔓、萝卜叶子、白菜帮子等用来喂猪,到年底将猪卖掉,多多少少能卖点过年钱。鸡主要养母鸡,生了蛋后,就一个一个攒起来,等攒到一定数量,就拿到集市上按“把”(那时买卖鸡蛋按“把”计算,一“把”就是10个)卖掉,换点零用钱。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有经验的村民在村后盖起了一排排猪圈和鸡舍,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村里先后有好几户人家都建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在那个年代,畜牧养殖业也是村民增加经济来源的支柱产业。
麦坡村最出名的活计是木匠,在崂山地区没有不知道的。木匠行业的兴起说起来也有些历史了。据说,清末从午山迁来的王姓家里有个先辈,对木匠活儿十分擅长,麦坡村的王姓见了羡慕,就跟着他学习,将他的技术继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俗语道,家有万贯,不如有一技在身。村里人见到木匠行业很是有利可图,就纷纷学起了木匠。计划经济年代,政策不允许发展个体经济,所以麦坡村的木匠活儿只能偷偷摸摸地干,渐渐打下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宽松的环境,早就有着个体经济发展基础的麦坡村,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木匠行业更是当仁不让。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家具需求旺盛,麦坡村民抓住时机发展木工产业,木匠一行得到了空前发展。渐渐地,不仅仅只限于人工操作,还引进了电刨等机械化设施,大大提高了效率,工艺也得到了提高,做出的家具精美结实。其中,以桌子制作最为出色,一时十分流行。最鼎盛时期,家家户户都从事木匠活儿,村里的能工巧匠达到上百人。当年李村集上的桌椅茶几,几乎全是麦坡村加工制作的。外村的人都说:“麦坡村里的狗都会做家具。”可见麦坡村的木匠行业多么兴旺发达。
在个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村中集体经济也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村里积极开办村办工厂,村中集体企业最多时达到9家,其中以麦坡木器厂、麦坡织布厂的效益最好。织布厂是以生产棉质包装品和纱网、纱窗为主,规模很大,最多时工人达100多人。村里的妇女和周边村庄的妇女很多都在工厂工作,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减少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20世纪90年代,木器加工厂依然红火。另外汽车修理厂、商店、浴池等服务业也发展繁盛兴旺起来,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还是在划归李沧区后。从2001年起,人们正式开始投养老保险,老有所养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只要男年龄60岁、女年龄50岁以上,都可领取养老金了,现在每月养老金达1000多元。老人养老不用儿女负担了,家庭纠纷也少了,生活和睦,精神上也越来越愉悦。麦坡村的老人们都说,这可是跟着共产党享的福啊。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状况,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改善。1962年,随着青岛电力建设大发展,麦坡村拉上了电线,安装了电灯,从此告别了煤油灯和豆油灯时代。1989年,村中投资建设了水塔,打了深水井,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统一用上了自来水,一直使用了10多年,后来一起并入了青岛市自来水管道。以前村中的路是土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难行。改革开放后,村里对路面重新进行了修整和硬化,20世纪90年代又铺成了沥青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居民房屋全部翻新改建为砖瓦屋。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村里统一规划,建设了连排套院平房。同时,为节约村里耕地,又建设了一批“将军楼”,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建成了3座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住宅楼。2006年,根据政府统一规划,麦坡村、佛耳崖村、侯家庄村将建成青岛中央居住区“休闲商住区”。为了拆迁改造工作顺利进行,2007年,已将高压电网从麦坡村内迁到卧狼齿山的山南坡。
新居民楼建设工地
革命战争年代,麦坡村曾出过一个英雄人物,名字叫王绍锡。王绍锡出生于1920年,1938年,他在位于沧口的华新纱厂做工时,加入了共产党。1940年,他转道上海参加了新四军。1943年6月,在苏中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4岁,后葬于上海。王绍锡有个大哥叫王绍谦,在家里陪母亲生活。194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他和几个村民一起打更,不巧正好碰上去崂山的日本侵略军,日军见到王绍谦一行人,就残忍地开枪,将王绍谦杀害。青岛解放后,政府将王绍锡的老母亲和他女儿列为烈士家属,以慰藉这个失去两个儿子的母亲。
麦坡村出过一名“感动李沧”十佳人物。2008年3月4日在“感动李沧”颁奖仪式上,邢秀美被授予2007年度“感动李沧”十佳人物。邢秀美是从东平村嫁到麦坡村来的,她的小叔子是先天性痴呆,自从她嫁过来,就一直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他,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自己的小叔子?但是邢秀美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嫌弃过小叔子,给他吃喝住用,都是最好的。她的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村民,在周边村落中,没有不知道邢秀美的感人事迹的。
如今,麦坡村往日的旧屋陋巷早已不复存在,但麦坡村的老老少少,仍不忘先辈勤劳淳朴的美德,正在新的居住环境中继续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根据戴晓光、周建年、王元珂、刘昌德、韩明德、姜吉恕等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