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房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96
颗粒名称: 炉房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1
页码: 364-374
摘要: 炉房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炉房村东临李家上流村,西临上臧村,南临尤家下河村,北临戴家村,东北与王家上流村接壤。面积0.5平方公里,有居民320余户,800余人。李姓、张姓占全村人口总数的65%,另有曲、田、吕、段、曹等姓。因古时这里曾造炉锻铁,故名“炉房”。鸟瞰图原先,炉房村并不叫炉房,最早的名字是“肖家营”,因为肖氏祖先最早定居于此。同年,张氏祖先张瑞携妻带子迁入本地,落户在弯弯地,名叫张家林,位置在今西庵子村北约500米的地方。
关键词: 乡村 炉房村

内容

炉房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炉房村东临李家上流村,西临上臧村,南临尤家下河村,北临戴家村,东北与王家上流村接壤。面积0.5平方公里,有居民320余户,800余人。李姓、张姓占全村人口总数的65%,另有曲、田、吕、段、曹等姓。因古时这里曾造炉锻铁,故名“炉房”。
  鸟瞰图原先,炉房村并不叫炉房,最早的名字是“肖家营”,因为肖氏祖先最早定居于此。相传是明朝永乐年间,田氏兄弟由云南大槐树里头嘎嘎县迁入,位置在今炉房村桥南100米的地方,名叫田家窝窝。同年,张氏祖先张瑞携妻带子迁入本地,落户在弯弯地,名叫张家林,位置在今西庵子村北约500米的地方。由于肖、田、张三姓分别居住,常常受到野猪侵袭,三家便共谋合伙居住。田氏祖先由田家窝窝迁至肖家营,张氏由张家林迁过来。后来,肖、张、田三家仍抵御不了野猪的侵害,决定去后桃林的李家泊子请李氏到此村加盟,李氏先祖前来察看后,认为此地偏僻,十分荒凉,不愿意前来。后来,肖、张、田三氏给李氏许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并派出了以亲戚为主的谈判团,许诺将肖家营以北,方圆上百亩的荒地交由李氏开垦耕种,肖、张、田三氏则耕种村南的荒地。于是李氏时忠、文忠、永忠、玉忠四兄弟迁入肖家营。后又有曲氏由枯桃村迁入,落户于今村西南的曲家胡同,全村五姓聚集。
  后来因肖氏弟兄人丁不旺,只剩下后裔肖文发一人,又返回到云南肖家泊子去了。肖氏祖先去世后,殡葬于村南河边的北侧。1956年夏天,洪水泛滥,将肖氏祖先的坟墓冲垮了。因肖氏无后人修墓,直到1966年“破四旧”时,墓被夷为平地。肖氏祖先的后裔迁走后,李氏、张氏人数众多,故将肖家营改为李张瞳。清朝末年,由于李氏后人会铸造,便建起了铁匠铺,做铡刀、锄头、撅头、镐头、菜刀、擦板、擦床等,故给村子起名为“炉房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炉房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建立炉房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恢复行政村,属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当年,炉房人从事铁制品制作,其中,铡是当年老百姓用来切地瓜干的工具,形状如同一张小方桌,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3厘米宽的长方口,安上铡刀刃,在铡刀刃的一头,安上一根长约40厘米左右的木头手把,可以来回活动,把地瓜放在铡刀刃和手把之间,用手将地瓜挤向铡刀刃一边,拉动手把,地瓜就可以一片片切下来了。因为铡这个东西比较笨重,所以后来人们就发明了便于携带上坡的擦板。擦床,一般用来擦地擦板瓜丝、萝卜丝,有时也可用来擦面条,即把面和好后,放到擦床上擦,擦出来的面条弯弯钩钩如同虫子,所以人们俗称其为“擦虫”。
  炉房村地势较低,是个坐落在凹里的村庄,房屋布局紧凑。据村里老人讲,以前地势比现在还要低,1958年曾发过洪水,淹没房屋田地,后来进行了修整,地势才略略高了些。现在的炉房村村舍红瓦黄墙,房前屋后种花植树,或植竹子或植桃树,还有栽樱花和爬墙梅的。院外菜蔬青青,种着韭菜、葱、蒜、菠菜等,一畦畦的,一派清新的田园景象。间或看到村中的老人坐在暖阳下聊天,说着属于他们青春岁月里的陈年往事。村中有四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村前是金水路,路上有桥,叫炉房桥。炉房桥建于1998年,金水河(当地人也叫它炉房河)从村西向南流去,河里水草青青,水流潺潺,河边有绿柳婆娑。村北面是明净如镜的蛤尔湾水库,宾川路经过村东。通往李村的130路公交车经过村中,交通比较方便。
  炉房村的土地有东南崖、南小山、小东山、田家岭等地块,总面积821亩,其中可耕地470亩。在北面戴家山还有山地300余亩,名叫“毛树旺”。山上有整块石头形成的天然山洞,叫“三清洞1982年,由于炉房村上工业项目,需要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地角,便用300亩山林的代价,换了戴家村5亩可耕地。该项目就是现在的“青岛橡华特种胶有限公司”。村西的金水河,河面宽约30米。发源于北山,流经大金河,汇集于上臧村的蛤尔湾水库,然后从水库直流而下,到了炉房改叫金水河。金水河与流经上臧村“兔子网”水库的河道交汇后,向南流向毛公地村,后汇入李村河。
  新中国成立前,炉房村的河流并非像现在这样由北向南顺流而下,而是行到一半就不再往南流了,拐了个弯,由西向东横流起来,横流了一段,又拐弯恢复向南流的方向,这样,河道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大钩子,老百姓称其为“大金钩”。由于过去人口稀少,无力改变自然环境,所以老百姓就顺其自然,在河道两边栽满了各种树木。树木长大后树根连树根,有效地保护了河坝。当年河坝两边有柳树、刺槐,还有苹果园、樱桃园等,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据村里老人们讲,有一老道士经过此地,看了村里的地势后,称赞炉房村真是个好地方,河道像金钩,村子恰好在一个金钩上挂着,并把它比喻为“金钩挂玉瓶”。
  1956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改变了炉房村的模样。洪水由北向南滔滔而下,冲向村西南的黄泥崖子,10多米高的黄泥崖子一夜之间冲垮了近百米。洪水冲向黄泥崖子又流向村东部的石嘴子,原来的金钩小河不见了,河边树木也被大水冲走了,果园也不见了,村民的房子冲去了一半。大水过后,河床剩下一堆堆乱石和沙子。村民的房子冲垮了,无家可归;果树冲毁了,村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中断,给村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村民,拨岀了专项资金,于1957年对炉房村的河道进行了修整改造,将河道改直,河两岸用沙土筑起了防洪大堤,沿岸栽种了树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洪涝灾害。到了1964年2月,为了加固河南河堤,由炉房生产大队组织,共出动劳力50多人,利用近3个月的时间,在炉房村西约两公里的“猫窟窿”小山下开了石头窝子。村民自己采乱石,白天用小推车往河堤推石头,早上、晚上由共青团员、民兵自发用肩往回扛石头,总投入沙石2000多立方,建成了一道高2米、宽1.5米、长约500米的挡护大堤。这道大堤已经经历了43年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完好无损。
  新中国成立前,炉房村主要以种植地瓜、小麦、玉米为主,偶尔也种点豆子、谷子、高粱、花生等杂粮。蔬菜主要种植土豆、茭瓜、茄子、油菜、萝卜等,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种植白菜。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草莓为主。市里人来炉房村走亲访友,亲眼看到了炉房村人种植草莓的全过程,所以他们吃起来也特别放心。当时,全村80%的人家都种植草莓,家家户户自留地里都有井,井上装有辘轳,经常用水浇草莓。春天在草莓发芽前,先用干净雪白的河沙压在畦子里,到草莓开花结果后,由河沙垫着草莓,所以收获时,草莓一点泥土都沾不上,非常干净。成熟的草莓鲜艳透亮,清香扑鼻。运到市里去,人们一听说是炉房村的草莓,就争相购买。
  新中国成立前,炉房村也种植果树。梨树主要分布在西大茔、蛤尔湾水库南崖、石人围子、田家岭、石嘴子上面,品种以崂山窝梨为主,其他品种有恩梨、香水梨、雪花梨等。苹果主要有金帅、红星、小国光、红玉等,桃子主要有夏至红、水蜜桃、六月鲜等,当时都是自己种自己卖。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各种瓜果都要按计划交到市蔬菜公司所辖属的菜店、果品店,由技术人员给定级、定价,年底结账。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优良的水果品种试验成功,炉房村从青岛农科所引进桃树品种20多个,多数品质优异、产量高,市场销售价格好。特别是一种名为大红袍的桃子,炉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成了青岛市水果商贩采购的重点品种。
  果树
  养猪业也曾是炉房村20世纪80年代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有一个猪圈,把养猪当作重要的家庭副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认识到这样养猪有许多缺点:一是在家养猪污染大,搞得家里苍蝇蚊子特别多;二是形不成规模,没法实现集约化养猪;三是防疫困难。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李元亭、曲成先、张明启等有经验的村民带领下,全村有20多户建起了养猪场,年可出栏近千头生猪。炉房村的养猪业为青岛市菜篮子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1987年,省、市、县大力推广炉房村的养猪经验,山东省畜牧局组织了省内和江苏省200余人到炉房村参观学习;崂山县广播站报道介绍了村民毕红艳办养猪场的先进经验;1988年,山东省科协在泰安召开表彰大会,村民李义山前去参加会议,受到了省领导的亲切接见,捧回了由山东省科协颁发的“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的奖杯。1996年5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元君,参加了山东省畜牧局召开的全省畜牧工作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省领导的亲切接见。养猪业在炉房村的经济收入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了全村总收入的50%以上。
  炉房村的工业项目起步较晚,过去曾建过铆焊厂,因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后来建了青岛崂山通用橡塑厂、皮鞋厂等,都因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停产。炉房村的李秀兰(曾是青岛第六橡胶厂厂长、青岛市乡镇企业局局长,现已退休),1987年春节回炉房村看望父母,想帮炉房村上项目。经过磋商,青岛第六橡胶厂决定在炉房村建一座丙烷燃烧实验站。该实验站主要对矿山用橡胶输送带在生产中添加阻燃剂后,做耐高温燃烧实验,其目的是实验输送带耐高温程度,以确保矿井的消防安全。后来又在李秀兰的帮助下,炉房村与青岛第六橡胶厂签订了合作生产埋吸胶管的协议书,由炉房村建标准式厂房及配套供应工程。1992年,炉房村就在与戴家村换来的5亩地上,建起了工厂。1993年2月,李村镇党委派遣青岛崂山第一棉纺织厂副厂长李元君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任青岛第六橡胶厂崂山分厂厂长,组织夹布胶管流水线供应工程的筹建工作。到1994年12月,流水线生产设备迁装完毕并调试成功。1996年6月,双方再度合作,签订了合作建设埋吸胶管流水线的合同。炉房村租赁土地1300平方米,由青岛第六橡胶厂筹建厂房及供应工程,1997年底,迁装设备调试成功。1998年初投产,形成了埋吸双面夹布两条胶管流水线,为炉房村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20世纪60年代初,村里领导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使村民们用上了电灯,彻底告别了煤油灯时代。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村民吃水的问题,在村里挖了深水井,建起了水塔,让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村中草屋基本翻新成瓦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先富起来的村民还盖起了“将军楼”。近年,炉房村在炉房河西岸靠近金水路一带建起了新的住宅楼,让村民们住上了设施齐全的楼房。村中大小道路和街巷也全部进行了硬化,铺上了水泥砖。1999年起,村中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有所养和看病住院问题得到了解决,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2004年4月,炉房村成立了炉房社区居委会。
  炉房村曾有些庙宇和祠堂。据张明福、张明宣说,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肖、李、张、田氏祖先定居后,李氏家族、张氏家族先后建立了自家的祠堂,供奉祖先。在1963年办民办学校时,没有教室,李家祠堂被当作教室用了,后来被拆除了。张家祠堂曾当作生产大队办公室、广播室。1978年“知青”从炉房村走后,生产大队办公室迁至原来的知青宿舍,将张家祠堂卖给村民开了磨坊,现遗址尚在。
  四大姓氏在炉房村安居后,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他们安居乐业,人丁兴旺,驱妖镇邪,就共同出资在村西河的西岸建立了关帝庙和土地庙。两座庙刚刚建好,第二年就下了一场大暴雨,将两座庙冲塌,只有关公的神像仍然完好无损。为此,百姓中流传着民谣:“关公好,关公好,关公是个宝。大水冲了龙王庙,关公神像永不倒。”从那之后,老百姓更加相信关公能镇邪避难。同年,四大姓氏掌门人又组织捐款捐物,在村东重新建成了关帝庙。当时村里有个大力士李希普,在建关帝庙时,就只身将关公神像背到村东。后来,有一道士路过此地,说:“这个村的关帝庙位置不对,村子应该住庙左不住庙右,住庙前不住庙后。”后来几个掌门人经过商议,又进行集资,捐款捐物,将关帝庙迁至村西头,离村有50米。同时在河东岸约30米处,修筑了一条高约两米、宽5米的挡护大坝。为保护关帝庙的安全,建成的关帝庙坐西面东。同年,又建成了土地庙。清朝乾隆年间,李乐岩考中秀才,在关帝庙前树了一根旗杆。当时村中流传一个民谣:“炉房村出了个李乐岩,掘了,擦虫,本,树了根大旗杆。”1966年破“四旧”时,神像被砸烂了,庙宇也被拆除了。
  炉房村经历了600年的沧桑历程,在这600年的文化积淀中,也是人才辈出。仅从事教育医疗工作的就有上百人,还出了不少成绩斐然的知名人物。如张元才,1950年参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担任侦察班副班长,1952年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李秀兰,曾担任青岛第六橡胶厂厂长,后调任青岛市乡镇企业局局长。李元亭,1998年曾被山东省科协授予“农业科技致富能手”光荣称号。李恕成,1909年出生,1930年供职于华新纱厂,当粗纱保全工,1950年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炉房村是有着灵秀之美、又不乏文化底蕴的村庄,养育了勤劳善良而又聪明能干的一代代炉房人。绿柳掩映之下的小村庄,安逸地躺在暖暖的太阳底下。红瓦暖墙,绕村河柳,清淡朴素中透露着灵气。
  (根据张明启、李忠胜、李元森、张元寿、张明福、张明宣、刘振诗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元君
责任者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炉房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