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95
颗粒名称: 庄子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5
页码: 349-363
摘要: 在李村河中游的岸边、靴子石山的北侧,有一个安谧的小村庄,这个村庄有个朴素的名字——庄子。庄子,让人油然想起中国古代哲人庄周,不过它与庄周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之所以叫庄子,还得从村庄东南方向的扁担寨山说起。庄子村行政区域面积1.2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60户,960人,均为汉族,它位于九水路街道辖区中部,东临刘家下河村,西与苏家村相接,南与现崂山区中韩街道相邻,北与市南工业园相望。
关键词: 乡村 庄子村

内容

在李村河中游的岸边、靴子石山的北侧,有一个安谧的小村庄,这个村庄有个朴素的名字——庄子。庄子,让人油然想起中国古代哲人庄周,不过它与庄周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之所以叫庄子,还得从村庄东南方向的扁担寨山说起。
  据说,从前有个叫刘大力的人,挑着担子往南走,一
  鸟瞰图不小心,将后面的篓子挑撸(青岛方言,脱落的意思)了,前面的篓子也失去平衡,一下子撅到前面去了,后面的篓子落到即墨一带化成了一座山,前面的篓子就落到庄子村东南边,也化成了一座山,两山形状极其相似,形态如出一辙,因传说与扁担有关,人们称其为"扁担山"。扁担山上有块巨石,约七八米高,两间房子那么宽,上下同粗,形似桩篓,人们俗称它为“桩篓石”。当初,人们刚刚迁到此处定居时,就在桩篓石之下,所以,就以此石之名作为村名。后来慢慢改叫“桩子石”,再后来将“石”字省略,也许是嫌“桩子”不太像个村庄的名字,渐渐地“桩”就变成了通俗的“庄”,成了今天的庄子村。
  庄子村行政区域面积1.2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60户,960人,均为汉族,它位于九水路街道辖区中部,东临刘家下河村,西与苏家村相接,南与现崂山区中韩街道相邻,北与市南工业园相望。
  庄子村主要以王姓、董姓、黑姓居多,王姓占村中人口总数的80%,另有黑姓20户,董姓20户,除此之外,另有刘、苏、袁、于等姓氏,各自不过零星一二户。新中国成立前,庄子有78户,478人。
  追溯庄子村的起源,最早到此建村者为董姓。根据《董氏家谱》记载:“余祖之隶墨邑也,传自(明朝)永乐二年,自云南淮安府卜居西小水町。越数世,元祖又迁于庄子。盖伍百年许。”董氏自云南来了之后,又过了几世,他们的祖先从今城阳方家小水村又迁到庄子村这里来。当时,在村东长有一片鸡冠花与蓑草的地方居住下来,后因不易种地与居住,便南迁到一处名曰桩篓石、瞎汉沟的地方安了家,就是今日的庄子村。虽为先来建村者,却人口不旺,直到今天仅为20户左右。
  姓黑的人较少,百家姓也查不到。相传,黑姓先祖自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迁徙到今崂山区登瀛村烟云涧居住,后又从登瀛村迁到庄子村。来此村时,占产定居,村南尚有山呈深黛色的,至今仍叫做黑家山。过去,庄子村黑姓过年皆到登瀛村烟云涧上坟,现在登瀛村黑姓后人已无,除了庄子村的黑姓20多户,胶州的上店村、下店村两村皆有黑姓户,且人丁极旺,在两村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是从庄子村迁去的。黑氏现无家谱,据村中黑姓后代说,他们的家谱就是被上店、下店村的黑姓一起带走了。
  据王氏老人回忆,其先祖自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迁到崂山沙子口的登瀛村,然后又从登瀛村迁到庄子村来。现在,登瀛村的村民与庄子村的村民仍能相互论起辈分来,有着亲戚走动。王姓先祖一世至六世祖辈名不详,从第七世为:泽、家、丕、茂、效、进、仁、清、守、吉、绍、俊、佩、业、尧、兰、连、洪。过去,每到年除夕这天,庄子村王氏后辈要到登瀛村为先祖“上名”。后来建了王家家庙,有了自己的宗谱,从此每年过年再也不用去登瀛村“上名”了。
  王氏的祖坟设在上臧村的村西,面积约10亩,雇佣上臧人在茔地看护,将闲地送给他们种,但要收取部分租子。到了清明节、十月一、春节时,庄子村王氏到茔地上坟,就将上臧人交的租粮换成钱。因租子属王氏家族共同所有,故人人有份,上完坟后,大家就聚在一起喝酒吃饭。庙中祭奠先祖的鸡、猪头等供品,过后都由看管家庙的人享用。
  庄子村除了这三大姓,另有苏、于、袁、刘4个姓氏。苏姓是新中国成立前从鸿园村迁来,于姓是新中国成立前从于家下河村迁来,另有刘姓和袁姓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投奔岳父家而在此落户。这几家都只有一二户,中间亦有陆续迁走的,所以至今也是一二户。
  庄子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庄子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恢复行政村,属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 “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庄子村面山临水,视野开阔。从村口向南望去,但见远处青山黛然,李村河绕村而过,河流、山川、田野,整个大自然仿佛都是庄子村的天井院落。这里杨柳依依,水草丰茂,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有种别样的清明透亮。庄子村地势平坦,街道整齐,村南有惠水路和衡水路,分别在李村河南岸和北岸平行而布。村北九水东路上有112、113、128、361、365等公交线路通过,交通可谓四通八达。以前,这里出行并不方便,村中唯一的外出要道就是一条小土路。那时,现在的青岛第六十四中学附近是一座庙宇,叫卧云庵。卧云庵与庄子村之间隔着一个高高的黄坚泥土坡,这个土坡将庄子村硬是挡在黄土之后,从九水东路向南看,根本看不到庄子村。北风一吹,黄土坡上的黄土就铺天盖地地扑向村中,风沙遮天。不过,黄土坡也不是一无是处,当年日本侵略军经过时,因为土坡的阻挡,就将庄子村忽略了,免遭了抢掠之灾。山坡下有条小土路,这就是村民当年外出的唯一道路了。每逢下雨下雪,到处是泥泞的黄泥,一路跋涉,举步维艰,不拔掉你十次八次鞋,誓不罢休。晴天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刮风尘土飞扬,刮得你连眼都睁不开。为此,当时村中有句俗语:“下雨难,晴天难,庄子人进岀难难难。”别村姑娘要嫁到庄子村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买双水鞋,再买上条遮风挡沙的头巾。1962年,为了发展村中经济,庄子村认为这个土坡土质黏适宜制砖,就因地制宜,和沙子口公社的中崂、北崂两个村一起开办了制砖厂,叫“中北庄联合制砖厂”。后来,中崂、北崂两村相继撤出。这个制砖厂效益很好,生产的砖质量过关,销路广阔,一直开办了30多年。直到1994年,这座高高的土坡才被挖平,在原先土坡中央走出一条小土路。1999年,村委对这条小路进行了加宽和修整,并铺上了水泥,把这条小路变成了宽敞的大马路。
  自古以来,庄子村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传统加工业,比如,黑家蜡烛是60多年前由村民黑连资引进,并发展壮大。一开始是黑家自己生产,后来市场销路广,供不应求,其他姓氏也开始生产“黑家”蜡烛,在李村集、浮山所集、沙子口集、北宅集、流亭集上最抢手。到了过年,农村人对蜡烛是非常讲究的。过年蜡烛要红得正、烧得旺、不流烛泪,烧完了之后,从上往下看去,整支蜡烛依然要保留一个正圆形的蜡盏,这样预兆着来年日子吉利兴旺。所以到了过年,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买质量好的蜡烛。黑家做的蜡烛就符合这几个标准,而且还能做得很大,最大的有10斤多,一般是庙里定做。随着黑家蜡烛销路的开阔,庄子村的其他姓氏也做起蜡烛来。为了证明自己的蜡烛出身正宗,黑家人卖蜡烛都带着身份证,如果买方不信,就掏出身份证来,证明给他看。后来,黑家蜡烛渐渐地成了庄子蜡烛,人们只要一听是庄子村的,就不再计较是不是黑家的了,只要是庄子村的,就是放心蜡烛。直到现在,提到庄子蜡烛,人们还是赞不绝口。
  庄子蜡烛之所以能深受群众喜爱,是因为在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蜡烛的芯子不是用一般的芦苇制作的,而是专门从现在棘洪滩一带的海边上收来的芦苇,因为那里属于盐碱地,长出的芦苇质地硬、杆子粗,柔韧度也好,不易折断,将这样的芦苇取回来后,用棉花一圈圈细细缠满杆,制成粗细不同的杆芯,用来制作分量不同的蜡烛。将牛脂油烧开后,把制作好的杆芯放到油里稍炸,再用手慢慢地搓磨,这样棉花缠得就更结实,无论如何摆弄都不会掉下来了。制作好了芯子,就轮到制作蜡油了。按照配方要求,取适量猪脂、牛脂、羊脂、白蜡等材料放到锅里溶化后,倒入用泥烧制而成的蜡桶里,来回用勺子搅动,搅到不冷不热了,就提起杆芯往油里蘸,蘸好后一一摆开晾干,然后再蘸、再晾,来回得七八次,蜡烛方能蘸好。别看简单,其实有些微妙的地方却很难掌握,比如油搅动到什么时候算不冷不热,恰如其分,太冷了会下不去,太热了又蘸不上,要做到不
  村民在制作蜡烛
  多不少正好,也是一门技术。等蜡身做好了,就得上蜡皮 To蜡皮比蜡身硬,这样可以防止蜡油外流。用来做蜡皮的材料是白蜡,白蜡是蜡树上的一种虫子吐出来的黏液,是一种油质而坚硬的物质。在制作蜡油时也要加入少量白蜡,但制作蜡皮时,就只能用白蜡了,再加入一点蜡红粉调制均匀后,将油烧开,把做好的蜡烛倒提起,将油浇上去即可。制作成的蜡烛外表美观、品质优良、不流不溢,直至耗完。当年崂山道士不用其他地方生产的蜡烛,专门到庄子村订货,每支小的3到5斤,重的达10斤,蜡心不能用苇秆,而是要用细竹子方能撑起。
  庄子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属于“涝洼地”,对农业生产和灌溉都很有利。为了方便灌溉,生产队时村里建立了扬水站,从村东面的水浪沟水库将水提到西侧的牛蹄山上,然后又绕到村子西南山的半山腰上,进行农田灌溉。20世纪8020世纪70年代村民家用压力井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打了自己的水井,打井工序简单易行,只要挖个四五米深,水就汩汩地冒出来,所以村民田地里都有压水机,至今部分压水机仍在发挥作用。由于庄子村从事农耕的自然条件好,庄子村每年上交公粮小麦的数量,在当时李村公社52个村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计划经济年代,庄子村最主要的还是种菜,它是青岛“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下达的种植计划,种植韭菜、蒜、黄瓜、西红柿、萝卜等蔬菜,然后根据国家的统一销售计划,送往吴家村、东镇、西镇一带。庄子村由于水土原因,产出的蔬菜也别有风味,很受市内各大菜店欢迎。蔬菜中最有名的还数庄子村的蒜。庄子蒜是“四六瓣”,就是每个蒜只长四瓣或六瓣,蒜瓣个头大而饱满,香正辣浓。当时庄子村6个生产队全种植这种蒜,种植范围很广。庄子人在种蒜方面很有经验,他们并不挖沟打畦,将蒜种到地里去,而是种得很浅,有时蒜还露在外面,这样就给蒜留下了充分的生长空间。到了麦收季节,正是蒜薹拔节时候。如何拔蒜薑也是一门学问,拔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导致蒜薹的产量和质量,也影响蒜的生长。如果蒜薹拔不到根,蒜薑产量自然就低,到了市场上,人们见蒜薹根部没有白色,就嫌弃蒜薑老了。蒜薹
  拔得不好,同时也不利于蒜的生长。为此,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学习庄子人拔蒜薹的经验。
  庄子人一向勤劳聪明,改革开放初期,做豆腐也是当地一绝。庄子村的豆腐制作工艺与众不同,所以豆腐风味独特。他们并不是直接将豆子用水泡过后,拿到磨上去推,而是先将豆子磨成豆磴,再加水泡,然后拿到磨上推,磨成豆浆后,再加水烧开,然后用包袱拎着四角,将豆腐渣子过滤出来,剩下的豆浆再煮,倒入缸里,加入适量卤水,一边加卤水一边搅动豆浆,这时豆浆就变成了状如豆腐脑样的东西,等“硬”得差不多了,就倒入模子挤压,于是就成了豆腐了。通过这种工艺做出的豆腐味道醇正,香气馥郁,买的人大多数是回头客。每到过年,村里人总要买块豆腐,预兆着有“福”气,而庄子村的豆腐最抢手,常常买不到,所以到了过年就要预订。
  20世纪50年代有句顺口溜叫:“郑庄糖球,苏家火烧,庄子吹鼓手。”意思是说庄子村出吹鼓手。这话不过是传说,并不属实。因为庄子村从来没有出过吹鼓手,只有两家赁铺,出赁结婚用的花轿和死人用的花罩,四邻八疃娶媳妇的、家里有丧事的,都到庄子村来租赁。不管花轿迎亲还是办理丧事,都不能缺少吹鼓手。有了租赁户便要招吹鼓手,庄子村没有吹鼓手,为了实现一条龙服务,广开财路,只好外出到午山村或到平度去招吹鼓手,因为当时邻村中并无这样的“婚丧公司”,即使有,也没有庄子村这样的规模,所以不管是哪个村娶亲出殡,一般都到庄子村来预订。这两家的生意越做越兴隆,所以聚集于此的吹鼓手也就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便有不知情的外村人说,庄子村出吹鼓手。据村中老人讲,吹鼓手这营生里有个“七忙八闲”的说法。原来,吹鼓手这支队伍一般是8个人,有7个奏乐的,还有一个“打当当的”,这个“打当当的”工作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少技术,谁都能干,用小木棍在小铜锣上按节拍敲击即可。有时人手不够时,这个活计就由7个奏乐的兼顾着,所以他们就有些忙乱,人手充足时“打当当的”就显得有些闲散,所以叫“七忙八闲”。不过办喜事的人有时讲究,坚定不移地要求吹鼓手是8个,有时吹鼓手人手不够,没有办法就随便地叫一个人进来充当,纯粹是滥竽充数,装模作样,也跟着喝喜酒,竟一样蒙混过关,完事大吉。
  旧时农民在田间耕作
  庄子村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有许多传奇故事。其中,庄子村东南有个地方叫验尸场、点将台。传说这个地名里掩藏着一段令人发指的故事。清朝年间,庄子村曾发生过一起惨案:本村一孙姓户,娶了王埠庄的闺女,结婚那天,新郎的嫂子见新媳妇身子较胖,便向新郎说她怀了孩子,新郎不知实情,到了晚上便将新媳妇杀了,破腹一看发现没有怀胎,忙将女方装进一大木箱,藏匿在阁棚之上。第五天,女方家人见女儿没有回家 “望四日”(望四日是当地风俗,女子结婚后的第四天,要和新郎一起回家探望自己父母),其父感到奇怪就前来探视,与亲家坐在炕上喝茶,却久久不见女儿面,难免心生疑惑。正在这时,阁棚上却有血水滴下来,此时他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归来后,就立即找人写了状子,到即墨县城打官司。孙姓用银子贿赂了县官,县官找验尸官验尸,孙家早将剥了皮的死猫塞进死者肚内,充当成六七月大的胎儿,女方家败诉。众乡亲皆不服,支持女方家上济南府告状,但女方家贫无盘缠,众人想方设法,让其编一小筐,写一张文书,趁赶集人多时跪地喊冤。人们无不同情,皆施钱相济,就这样攒够了盘缠上了济南府。知府是清官,明察秋毫,澄清了事实,原来,闺女是因胖才招致了杀身之祸,案子被推翻,女方打赢了官司。男方被斩,其嫂子被判“凌迟”之刑。
  庄子村北,上臧村西面一带,原先是王家的祖坟,当年这里曾建有一座石门,因为年代久远,叫什么门已经无人知晓。古石门很壮观,中有大门,两侧有小门,上有门头,和牌坊有些相似,平常行人出入不得走大门,只能走侧门,只有结婚或殡丧时,可以走大门。据说是古代村里一位王监生为彰显自己而建成的。何谓监生?在清朝,国家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叫监生。监生有的是由学政考取,有的是地方保送,有的是皇帝特许,有的通过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比如《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庄子村的王监生是如何取得监生资格的呢?原来,此公生性好玩,业余爱好就是养鹰、养狗、狩猎。有一次,他在南山上捉了一只鹰,以为奇货可居,就拿到集市和即墨城去卖,标价50两银子。人人称赞鹰是只好鹰,可50两银子也是天价,结果只能是有价无市,无人问津。后来有人撺掇他进京去卖,他真的就去了京城。旅店的店掌柜也连夸“好鹰、好鹰”。他卖了两天,还是无人问津。后来,店掌柜跟着一同去看,有个人驻足看了好久,却终究没买。店掌柜在一边提醒他说:“你知道刚才那人是谁吗?”他摇头。店掌柜说:“那是十四王爷,下一次他再来时,你就白送他行了,不怕没有你的好处。”后来,十四王爷果然又来了,这次他学得乖巧了,连说分文不要,送给王爷就是了!王爷果然心花怒放,便带他进了宫。要归去时,王爷问他想要点什么,他说,不求金银,只求有所这样富丽堂皇的房子,就心满意足了。王爷说,这好办。接着给他写了一张便条,让他交给即墨县官即可。他来到即墨城见到县官,县官见纸上大印,立即封他为监生。于是此公就成了王监生。
  别看王监生游手好闲,心地倒也善良。这个王监生极好养鹰、养狗,在这方面有过一段颇为灵异的故事。他曾在南山上捡到一只断尾小狗,因为见其可怜就抱了回来,取名叫“花来”。他家的“大黄”也是他养的狗,见断尾巴狗后极为反感,总是朝“花来”很不友好地狂吠不止。“花来”在王监生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不过它一举一动总显异样,面目狰狞,眼放凶光,后来发现,“花来”不是狗,而是狼!但他一直把它当狗养着。某天,他带“大黄”与“花来”到南山玩耍,他躺在树下纳凉,闭目养神,忽听“大黄”狂吠,他睁眼一看,“大黄”在离其面部咫尺之处保护他的头,“花来”竟然欲朝他脖子下口,惊得他打了个激灵坐了起来。于是他把“花来”放回山中,“花来”不走,他就用脚使劲踢,“花来”悻悻地上了山。又过一年,王监生有天夜归时经过南山坡,突然他发现前面闪烁着一片蓝莹莹的光,挡住了他的去路,原来是一群狼,吓得他浑身哆嗦。群狼向他发起进攻,他心想今晚是没命了!可借着月光他猛然见狼群中有一条没尾巴的狼,这不是“花来”吗?他忙喊道:“’花来’呀,你不认识我是你的主人了?”话刚说完,忽听断尾巴狼嗥了一声,群狼呼啦啦跑上了山。这个王监生终于逃过一劫,大难不死,都是因为他从小养大的那只狼。
  这个王监生被县官封了监生之后,自然得到了许多实惠,封赏了土地,住进了大院,渐渐有些沾沾自喜,不可一世,还在现上臧村西的茔地里给自己立了石门,以彰后世。因为县官当时曾告诉他说,往后用钱只管来取,从那时起,王监生每年都雷打不动地去即墨,理直气壮地向县官收钱。有一年去收钱,大概是因为县官公务繁忙,一时怠慢了点,王监生就毫不客气地拿起砚台砸死了县官,事后却为自己的鲁莽害怕起来,杀人偿命,国法难容呵!越想越怕,反正得死,不如自行了断,结果吞金而死。可县官并没有被砸死,第二天还毕恭毕敬地到村里来请罪,一看王监生死了,县官连说他没福气,不用说打死我一个县官,就是打死十个县官也没事呵!
  庄子村也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王俊雪,1944年曾在市区宁波路上的日本车行修车,后加入八路军,1949在即墨灵山战役中壮烈牺牲。村民王俊起的大哥新中国成立前便开一手好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了三等功。王子英,1946年参加八路军,转业后任五莲县县长职务。
  庄子村的人们勤劳善良、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一种平和的向往,但不乏积极的努力和进取。他们的心态和他们村庄的名字一样,朴素、安然,他们懂得珍惜、把握生活,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日子打理得有滋有味。
  (根据王俊起、王吉方、黑孟君、董承钦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卜振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庄子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