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臧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9
颗粒名称: 上臧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7
页码: 267-283
摘要: 上臧村,位于李沧区东北部,隶属于李沧区九水路街道。上臧村包括上臧、下臧、西庵子、东庵子4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000余户、3200余人,是九水路街道所辖最大的村庄。4个自然村历代归上臧村统一管理,统称上臧村。村中人口均为汉族,是由臧、陈、徐、张、尹、李、曲、王等十几个姓氏组成的大村。鸟瞰图落,其中以臧姓人口居多,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0%多,陈姓占10%,其他姓氏占不到10%。1949年5月,国民党溃退之前,村里一时间兵荒马乱,东西被抢,几天时间就有8名青年男子被抓走。6月2日青岛解放后,上臧村划归李村区,李村区委派出工作组在上臧开展了民主教育,继而成立了农会。
关键词: 乡村 上臧村

内容

上臧村,位于李沧区东北部,隶属于李沧区九水路街道。上臧村包括上臧、下臧、西庵子、东庵子4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000余户、3200余人,是九水路街道所辖最大的村庄。4个自然村历代归上臧村统一管理,统称上臧村。村中人口均为汉族,是由臧、陈、徐、张、尹、李、曲、王等十几个姓氏组成的大村
  鸟瞰图落,其中以臧姓人口居多,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0%多,陈姓占10%,其他姓氏占不到10%。
  东庵子、西庵子、上臧、下臧,顺山势依次从北向南、由高至低错落有致地分布而下,形成一个狭长的略呈扇形的村落带。位于最南部的下臧村与长涧新村接壤,位于最北面的东庵子地处山坳,与戴家村接壤,上臧村与西庵子相距较近,西临长涧村,东接炉房村,旁边是上臧村最大的水库——东圈子水库。东庵子高居于上,西庵子地势低下,从地图上看,两村的方位并非一东一西,而是一南一北,何以叫东庵子、西庵子呢?听村民讲,原来西庵子村以前并非位于此处,而是在戴家村以西,与东庵子东西呼应,故而得其名;大约20年前,东、西庵子才迁于现在上臧村东北方,但西庵子这个名字却习惯性地沿袭了下来。
  据村中老人讲,上臧村原先并不叫上臧村,而是叫东北沟。相传明朝时,有兄弟两个从云南千里迢迢来到此地,在一块叫西莲台的平地上定居下来。后来因为水源不足,有一支就迁到东北沟。另一支又带领家人迁到了沟崖村。沟崖村自古和上臧村血脉相连,至今沟崖人还保留着正月初一到上臧村来拜年的习惯。在上臧村,我们找到了一份保存完整的臧姓家谱,这本家谱“自前五世莫稽考”外,五世之后的家谱都“相传有序”。家谱还详细地记载了修订时间,最早修订于“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续修于“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第三次修于“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最近一次修于2001年3月,其中清晰地记载着:“明初一世祖来自云南卜居西莲台,厥后二支迁至沟崖,吾始祖遂移东北沟名曰上臧疃。”据《即墨县志》里记载,上臧村的徐姓是明末清初年间,徐文进、徐文堂、徐文学三家从崂山枯桃村移至上臧村前定居。李姓是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迁至此地,张姓、尹姓两家则于明朝永乐年间迁来。曲姓于清朝年间,由崂山南姜村移居此地。因臧姓占人口的80%有余,后命名为臧家、上臧町或上臧村。可见,上臧的祖辈大多是从云南迁移而来。据村民说村中人走路仍有背着手的习惯,村民们都说,那是因为移民时反绑着手造成的,这究竟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也无从考究了。
  下臧村原先也是臧姓祖先最先居于此地,直到明末清初,有个叫陈永忠的人由即墨八里庄普里村郭家巷迁入。据说,陈永忠在家排行老六,在家乡遇到了官司,家人帮其逃脱,并将他托付给毕家上流村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见陈永忠人品不错,后将女儿许配给他,还在下臧村置了房屋、土地,陈姓从此繁衍下来。由于陈姓人口占了村中人口总数的70%,所以下臧村后来就改称陈家。这个名字用了100多年,直到德国侵占胶州湾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又改为下臧,下臧村的名字从那时延续至今。下臧村的纪姓是从现城阳区大北曲村迁来的,兄弟两人因分家而移居于此,张姓与上臧村的张姓是一族,后迁至南山,在民国初迁回下臧村定居。臧氏先祖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下臧村移至阴凉崮前定居,另有刘姓、王姓于清朝道光年间,分别由崂山南九水村和现李沧区北王家上流村相继迁入,都是投奔各自的姥姥而来。到清朝光绪年间,张姓由炉房村迁至此地,几家姓氏各居一方,草屋分散,地址又在戴家村西侧,统称西庵子村,1988年迁至上臧村的东北侧。晚清时期,由上臧村的臧姓先祖分家来到戴家村东侧的玄阳观前定居。还有一个王姓,由北王家上流村迁到大金河上游,两个姓氏的住地都位于戴家村的东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遂命名为东庵子村。其中,原先臧姓的住户仍旧归上臧村管理,王姓的住户仍旧为北王家上流村管理。农业合作化运动后,统一为上臧村管辖,后来又集居到红壁子前,形成了目前较大的居住地。
  上臧村是个坐落在山间盆地里的村庄。三面是重峦叠嶂,只有南面平坦开阔,与流经王家下河村的李村河遥遥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气候冬暖夏凉。冬天,凛冽的北风因三面山峦的阻挡,风力减弱,寒冷得以缓和,由此得到温暖的庇护;夏季,南面平坡使南风顺坡而上,凉风习习,是个宜居佳处。
  村北的山,叫做“少华山”。村民们以方位俗称其为北山。少华山以山势险峻而出名,据村民讲,山上只有一条小路可以攀上山顶。东面的山因有南、北两个山头相对而立,又在东方,故称为“东双山”。西面的山是卧狼齿山。由于地处深山坳里,交通并不发达,出行只能乘坐戴家村往返沧口公园经过上臧村的130路公交车。村中最长的路是汉川路,从东庵子一直到下臧,横贯南北,它是连接贯通4个自然村的一条南北路。原先这里只是一条狭窄的土路,每逢雨雪泥泞,就行路艰难。改革开放后, 村民们共同集资,重新修整加宽,并铺成了沥青路,行路难的问题得以解决。穿村而过的天水路是上臧村进出的重要通道,它西起下王埠立交桥,东经麦坡村、佛耳崖村,穿过西庵子、南王家上流村,一直通往北宅。
  作为自然村的上臧村,它的街巷受地形影响,村中的3条主街道——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呈不规则状从村中央向四周辐射,3条主街交界处叫做“岔角街”。村中老人讲,自建村伊始,岔角街这儿就有个古老的“石臼子”,圆形,状如捣蒜用的蒜臼子,是用微红、坚硬的崂山花岗岩凿成,直径一米有余,是专门用来给村里人和邻村人捣米用的,那是过去村中最重要的公共设施。现在石臼子已完成历史使命,因填路而被埋入了地下,一起埋入地下的还有4盘石磨、石碾子,令人惋惜。
  自明初建村以来,上臧村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历尽艰辛。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上臧村更是民无宁日。据村中81岁的臧瑞恕老人讲,那年秋天,他亲眼看到抗日游击队和日本侵略军各自占据东面的南北山头,在东双山开火了。只听见子弹在空中“啾啾”地呼啸而过,撕裂着人的听觉神经,机关枪则“忒啦啦啪啪”,像落在树叶上的雨。那时他和妻子尚不认识,其妻正在瓜棚里缝衣服,缝好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笸箩里,结果拿回家时却诧异地发现,流弹早已穿衣而过,刚刚缝好的衣服就穿了好几个洞,幸亏没伤着人,事后想想真有些不寒而栗。
  有天黄昏,夜幕刚刚降临,人们突然听到日军急促行军的声音,日军的军靴都是经特殊材料加工制作的,脚底钉着大铁钉,走起路来发出令人恐怖的“咔咔”响声,不见其人,早闻其声,老远就能判断出日本侵略军进村了。不过,日军来到上臧村村南的平原上,并没有直接进来,而是停了下来。有个骑马的日军士兵绕着村子转了一圈,东望望,西嗅嗅,嘀咕了一阵子,一挥手,日军就撤退了。原来他们是想露宿于此,结果侦察地势后,发现此处三面环山,只有一面出口,似乎有陷入埋伏之虑,感觉不妙方才离开了。
  1949年5月,国民党溃退之前,村里一时间兵荒马乱,东西被抢,几天时间就有8名青年男子被抓走。6月2日青岛解放后,上臧村划归李村区,李村区委派出工作组在上臧开展了民主教育,继而成立了农会。1950年,上臧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农会的组织下,大刀阔斧地开展生产救灾运动;积极开展剿匪除霸、减租减息运动;办起了夜校识字班,一面学文化,一面进行民主爱国教育。1951年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年7月,成立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相继成立了4个初级合作社。1955年11月与戴家村、炉房村、长涧村一起成立了团结农业社。1958年10月成立了上臧生产大队。1961年6月,戴家村、炉房村、长涧村从上臧生产大队划出,分别成立了戴家生产大队、炉房生产大队、长涧生产大队、上臧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恢复行政村,上臧生产大队改为上臧村委会。1994年6月区划调整后,隶属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改为上臧社区居民委员会。
  上臧村世世代代以传统的农耕经济为生。新中国成立前,种植作物仅仅限于红薯和少量五谷,因为山地土质贫瘠,沙砾多,水源缺乏,使得庄稼产量极低,村民常常忍饥挨饿,粮不够吃,就将地瓜叶、地瓜蔓摘下来洗净、切好、晒干,以备荒年之用。村里有土地的人家,尚可指望打点粮食,聊以度日。没有土地的农户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雇给人家扛活。扛活一年的收入就是300斤地瓜干,再好点的,能给扯上二尺布做件小褂,或者给买双鞋。扛工过了农历二月初二就上工,一直干到农历十月初一,庄稼收完了,快要上冻了,这一年就算干完了,可以与东家结账了。如果东家比较殷实,还有活儿可做,就可再与东家协商“打个冬”,可以留在那里继续干,待遇另议。除了给人扛工,有些村民还依靠做豆腐、卖年画维持生计,有些去了东北,有些实在走投无路,就沿街乞讨。
  新中国成立后,上臧村开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兴建水利工程,修建桥梁和道路。先用钢轨铺好路,然后用一种叫“轱辘马”的小推车在上面搬运土石,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挑的挑,抬的抬,分作三班轮流工作,不舍昼夜,共打了深井11眼,修水库7座, 中小型塘坎12个,桥梁3座。
  为了开垦荒地,增加收入,勤劳的上臧人祖祖辈辈在这千沟万坎里辛勤垦荒。至今山上仍保留着“农业学大寨”时开垦出来的梯田,一层层,一片片。辛勤的劳作,使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多。
  入社的社员春耕忙
  上臧人意识到,单单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他们将眼光转到发展果林上。上臧村调整产业结构,改良品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大规模地种植果树,特别是梨树、桃树,果园规模逐步扩大,果林业步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几年间就“千树万树梨花开.满山桃李齐芬芳”。高级社初期,也就是1955年,上臧村的果树已有1.8万余株,除了原先的梨树、苹果树、桃树,还增加了李子、山楂、樱桃、杏等果树。1958年,全村果树已有3.5万株。到了1990年,果树已达5.6万株。在果树发展过程中,果树的品种也是优胜劣汰,一部分产量低、收益少的果树逐渐被优良品种所更替。其中,有一种崂山窝梨,吃起来渣子特多;还有种恩梨,个头不大,后来都被淘汰了。新增的品种花样繁多,单单是梨树,就有雪花梨、长把梨、小黄梨、阳梨、马梨、香水梨、苹果梨等等;苹果有金帅、红星、大小国光、红富士、五龙红;桃子有上海蜜、北京26、北京27、上海005、玉露、花露、金钩、两红、寒露蜜,后来又引进了大红袍、蟠桃、中华寿桃和油桃。还引进了板栗、核桃等干果。可谓品种繁多,应有尽有。特别是秋天,上臧村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1958年,上臧村的果子丰收了,但因为天气原因,果子无法及时运送岀去,李村公社调集全公社的劳力都来推运果子,用“二把手”小车往市内的果品收购站推运,那时的果品收购点就在现在的抚顺路批发市场一带。一路上,小推车如一条长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上臧村的水果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上臧村是个果树专业村,在果树种植过程中,上臧人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臧村的老技术员就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在果树整形修剪中,臧正德独创了“四枝八顶”多主枝、圆头型的修剪方法。臧作贤老人创造了“三挺身”多主枝树型。这样的树型都有利于扩大树冠,可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1958年,出现过梨树单株年产过千斤的纪录;1990年,出现过苹果树单株年产过千斤的纪录。1957年,上臧村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建立了崂山县第二个果树实验室,技术人员一边指导本村的果树业的发展,一边参与青岛市农科所、山东省果科所、山东农学院等科研部门的多种科研项目。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科学种树、科学管理的现代种植方法越来越得到普遍推广,试验田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于是开始培养大批的技术员,这对当时整个崂山地区的果树种植,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指导作用。河南、新疆、东北等地的果农、专家也慕名而来,进行学习交流;阿尔巴尼亚、美国等国外的友人也来此考察学习。上臧村的水果也就闻名遐迩,销售到全国各地。
  漫山遍野的果树不仅给上臧村带来了水果销售收入,而且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村村皆种桃树,渐渐形成了规模。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时节,是上臧村最美的季节。经过几场春雨沐浴,各个村庄的桃花漫山遍野地盛开了,花如红潮滚滚而来,徜徉其中,仿佛在满天红霞中遨游。这就是李沧区东部闻名遐迩的“万亩桃园”,也有称“万亩桃源”的。桃花盛开时节,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桃花、踏青郊游,到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一派人间四月芳菲天的美好景象。万亩桃园主要是以上臧村和戴家村为中心地带。早在1994年以前,崂山区政府就操作举办过“桃花会”,但未形成规模。到2002年李沧区政府举办中国青岛赏花会,才作为一个品牌正式推出。如今,随着城市的开发、工商业的发展,桃树渐渐减少,万亩桃园已成了记忆,那些桃花曾经盛开的地方已经高楼林立了。
  万亩桃园中的一景
  近年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实行养老保险后,土地已由村民个人承包转归集体,由村委会收回,统一租赁给投资方经营工厂,果树所剩无几。
  明末清初,上臧村学生都是到外村上私塾。据说,1902年,毕家上流村的毕哲全在炉房村任教;1923年,汉河村的张庭伟在戴家村任教。后来,上臧村的臧金三、臧继珍等分别在炉房村、上臧村、戴家村借用民房教过私塾。那时每个私塾的学生也就十来个,学生轮流为教师供餐,自费购书和学习用品,年终由学董向学生家长收取粮款,作为给老师的酬劳。教师所教授的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之类,教学方法也是死记硬背, 学生时常要挨戒尺,或被打屁股。
  1930年,由青岛市政府拨款和村民募捐集资,上臧村办起了公立小学校。在村中建起了一正两厢的7间大屋,开办了4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教师6人,校名为青岛市立上臧小学,政府每年发放经费3240元。1937年日军入侵后,学校被迫停办。1941年,本村臧维珍四处招聘老师,将学校复学。
  新中国成立后,上臧教育工作渐渐好转,已增加至6个教学班。1958年,公办小学共有13个教学班,26名教职工。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普及果树技术对文化知识的空前需要,学校满足不了群众的办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小学也应运而生,臧瑞恕就是民办小学的创始者。臧瑞恕是臧氏15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后,在扫盲活动中被评为青岛市扫盲积极分子、山东省的优秀工作者。1958年,他开始组建上臧民办小学和民办农业中学,有6个小学班,两个农业中学班,使上臧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那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教室,就借用民房,没有桌椅,他就带领人脱土坯,做成土桌子、土凳子。当时的民办教师并不享受正式教师的待遇,虽然做的是教育工作,身份却仍是社员,报酬就是在生产队挣工分。臧瑞恕一干就是15年,直到“文革”期间,被造反派驱赶回家才放弃教育事业。
  1968年民办上臧小学第一批毕业生师生合影
  都说上臧村出文人,尤其以教师居多。从这里走出过大中小学教师100多名,工程师20名,县级以上干部30多人,部队团级以上的军官也有许多,还有省、市的科技拔尖人才。特别是西庵子,自古以来出人才,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就是西庵子的,崂山区委组织部原部长王显彰,就是西庵子人。
  上臧村的先祖及后代子孙,自古以来便有“笔墨纸砚,耕读为家”的传统。据臧氏家谱记载,上臧村最早的私塾学校“文善堂”,就是臧有岐创办的,设在臧家的祠堂里。臧氏曾出过不少像臧有岐这样的文人,臧氏家谱记载:臧有岐,字鸣西,号凤亭,乡钦耆宾,恩赐六品衔,例赠儒林郎;臧恺,字虞卿,号西庚,庠生,太学生,恩赐六品衔;臧恪,字慎齐,庠生,恩赐六品衔,例援儒林郎。臧恺、臧恪是臧有岐的两个儿子。臧有岐、臧恺那个年代,是臧氏家庭教育最辉煌的时代。臧有岐创建的祠堂——文善堂,如今早已被翻新,现为臧氏后代所居住。
  上臧村的第二大姓是陈姓,陈姓大多居住在下臧。陈氏后代讲,清朝时陈家出过一个颇有名望的人物,叫陈志道,是陈家的第四代传人。他是个有名的富商,家中土地颇多,除种植红薯和五谷外,还利用山地梯田大规模地种植花椒,家中开了油坊和椒坊,加工豆油,收购花椒原料,然后通过龙口港和仓口港销往外地,是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商家。看来,陈志道是个很有想法的实业家,对于经商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意经,在那个年代就懂得一条龙服务了。陈家雇佣了100多雇工做事,每逢吃饭时必须敲梆子,用木头梆子敲出“嘭嘭”的声音,听到声音大家就知道开饭了,于是闻讯集合而来。由此可见陈家当时人丁之繁盛、经济势力之雄厚。陈志道没有能力考官,最后他用钱捐了一个七品官。据说也给陈氏家族办了不少事,解了不少围,不管是遇到什么官司,只要找到他,基本就迎刃而解了。
  据陈家老人介绍,他们的家谱本来是有的,但后来在“文革”时期被毁了,祖上的事情也只能是口口相传、无据可考了。从他记事起,他就记得家里有盘轧豆饼的大石碾,直径一米二三的样子,还有个青石做的石捣子,又粗又大,上面还凿着个洞鼻子,也是用来捣豆饼的,后来都埋入地下了。陈志道的那块大玉印,比现在的印章要陈家老人的钱盒子
  大得多,有3厘米宽、6厘米长的样子,只要在票子上盖上玉印,到任何地方都可见印取钱。那个放玉印的盒子是用铅锡合金做成的,很精美,是从他父亲手里传承下来。小时候,他常常拿来当玩具玩,结果玩着玩着,就让他玩没了。唯一留下的遗物就是装钱的盒子,去年冬天,差点儿让女儿当柴火烧了。这个钱盒子其实是个钱柜子,像喝茶用的茶几那么大,柜子上面有个洞,是原来的锁眼,已经破损了,盒子长约1米多,宽也近1米,榆木质地,做工很考究,古香古色。陈家老人屈指算了算,这盒子差不多也有200年了。
  踩高跷、扭秧歌、舞蹈是上臧村一项沿袭久远的民俗活动。上臧人一提起这些,就眉开眼笑,自豪感溢于言表。其中,踩高跷活动在清朝末年就有了。虽然当时生活水平不高,但上臧村中有部分比较活跃的村民,每到过节就组织村民排练,到四面八方演出,扮演的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或是梁山伯、祝英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象,有时男扮女装,惟妙惟肖,以假乱真。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有文艺天赋的村民组织起来,演出《三世仇》、《一贯害人道》、《小二黑结婚》等悲喜剧,不仅在本村、邻村演出,还走进了军营,为海军第二航空学校里的部队官兵演出。改革开放后,上臧村委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购置了道具、鼓乐等器具,使这项民间活动得到发扬光大。
  上臧村过去保存着许多庙宇遗迹。明朝初期,在上臧村的东北部有个庵沟院,后来在明朝嘉庆年间被拆除。除此之外,村中建有一座土地庙,里面供着一个小土地神。但这个土地庙与其他土地庙有些不同。别的土地庙门都是朝南开,它却向东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村中来了一群土匪,发现了土地庙,感觉十分蹊跷,这个土地庙怎么会门朝东?难道这里的土地神犯了迷糊,转了方向了?狐疑之余,竟莫名其妙地心有所悸,还没来得及为非作歹,就落荒而逃了。
  上臧村过去有个南海庙,据老人们回忆,这个庙建成年代很久了,里面供奉着南海观音,似睁非睁似的眯着眼,赤着脚丫子,手里拿着一个净瓶,里面有一枝柳枝,两侧是牛头和马面,代表牛神、马神,紧挨着是山神和土地神,最边上是判官和小鬼。庙里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杨柳瓶中云结彩,莲花座下烛生花。”另一副是“想前世早已注定,何必急急忙忙做歹事。料今生不能长存,落得干干净净为好人。”对联是清朝光绪年间续修臧氏家谱的臧恺所题写的。庙外有3株大银杏树,据说植于唐朝贞观年间。1939年,有一棵银杏树被大风刮断,树倒地时还压倒了旁边的一棵黄松;另外两株是一雄一雌,后来被日本侵略者砍掉。新中国成立后,南海观音和牛神、马神、山神、土地神都被丢弃到河里去了,只剩下一座空庙,后来又换了新瓦,成了小学教师的办公室,现在已归老年活动中心所有。
  旧南海庙,现在是老年活动中心
  关于村北面的少华山,上臧村流传着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传说。据说古时候,少华山上有很多狐狸,其中有个狐仙。穷苦人家中来了客人,碗和盘子不够用时,就到少华山上祷告,求狐仙发发慈悲,帮忙救济,狐仙总是有求必应,马上就变出盘子和碗来周济穷人。借碗的人通常也很自觉,狐仙给解了燃眉之急,用完后总是及时归还。可到后来,渐渐地有的人起了贪念,借回家的碗和盘子多,而还回去的碗和盘子就少了,或者干脆有借无还。狐仙发现后非常生气,从此再也不肯借碗盘给人们了。
  (根据臧瑞恕、陈崇德、张元梅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上臧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