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涧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8
颗粒名称: 长涧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5
页码: 252-266
摘要: 长涧村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长涧村分长涧老村和长涧新村两部分,老村位于天水路以北,长涧北山之前,三面环山,距新村约1.5公里;新村位于金水路北侧,是在原来长涧村的耕地上建成的新居住区。长涧村东临上臧村,西接佛耳崖村,南有金水路经过村前,北面是连绵起。鸟瞰图伏的卧狼齿山,面积1.5平方公里,住户180余户,300余人,以张姓为主,另有臧姓、曲姓,均为汉族。长涧村村名的由来,顾名思义,与山涧有关。长涧村居于此涧旁边,于是就以此涧而命名。三面青山紧紧相拥,将长涧村紧紧包围其中。长涧村以农耕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地瓜、玉米等作物,还有窝梨等果树。长涧村的山地约占90%,可耕地极少,人均仅摊土地5分。
关键词: 乡村 长涧村

内容

长涧村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长涧村分长涧老村和长涧新村两部分,老村位于天水路以北,长涧北山之前,三面环山,距新村约1.5公里;新村位于金水路北侧,是在原来长涧村的耕地上建成的新居住区。天水路与长涧新村之间的土地归上臧村所有,所以长涧新村和老村之间隔着上臧村。长涧村东临上臧村,西接佛耳崖村,南有金水路经过村前,北面是连绵起
  鸟瞰图伏的卧狼齿山,面积1.5平方公里,住户180余户,300余人,以张姓为主,另有臧姓、曲姓,均为汉族。
  长涧村村名的由来,顾名思义,与山涧有关。长涧后山重峦叠嶂,群峰壁立,从西向东分别有前期山、卧狼齿山、凤凰台山、天目峰山和松华山。这5个山峰相接之处形成4条沟壑,由西向东分别是西虫窝子涧、大窝涧、北平岚涧和后长涧。其中以后长涧最长,约有2公里,4条山涧流至长涧村西,会合形成一条更长的山涧,此涧宽约7米,深约3米,刚好位于长涧老村西侧,由村西向东南流去。长涧村居于此涧旁边,于是就以此涧而命名。每逢雨季,山涧洪水滔滔而下,汇集于村前长涧,向东南滚滚而去。涧底石头常年受河水侵蚀,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工厂和园林、景点绿化部门经常来河边采石,村民建房垒墙也常用之。涧水常年不断,水质清洌、甘醇,常有人来此取水,他们或开着汽车,或骑着摩托车,还有用小推车来推的,从早到晚,络绎不绝。长涧的水特别好喝,这是出了名的,沧口、李村一些退休的老人专门到崂山一带的村庄取水,转了一圈后都说口感最好、水质最甜的,独属长涧。
  长涧村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公里,土地以山地为主,山林面积1500亩,原耕地面积255亩。长涧村背靠高山,气候湿润,冬暖夏凉。三面青山紧紧相拥,将长涧村紧紧包围其中。老村房屋依山势错落而建,街巷实际是纯粹的山路。村中只有一条出入道路,村民外出必须经过此路先走到上臧村去,然后再从上臧村的山路通往外面的世界。刚刚修建好的天水路现在通过长涧老村前,也算拉近了与外面世界的距离,但因为没有任何公交线路通过,所以村民出行仍是很不方便,得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长涧新村去乘坐公交车。新修的金水路通过长涧新村前,130路公交车从此经过,交通与长涧老村相比方便多了。
  长涧村北的连绵群山是卧狼齿山脉,怪石嶙峋。山上有一山峰,叫“凤凰台”,村民也叫它“鹁鸽台”,主峰高15米,直径20米,峰顶南侧有一奇石向前探出,呈屋檐形,其下方有天然石洞,传说很早之前,此处落过凤凰,后来石洞里不知从哪迁来成千上万只鸽子,聚集在此处繁衍生息。在“凤凰台”之南,有一平台,上面坐落着一块巨石,直径约5米,高约8米,形若“圆罐”。“圆罐”是当年村民常用的一种盛水的泥制器具,村民们善良地幻想上苍会将金子储入罐内,让村里人世世代代过上好日子,于是就将“圆罐石”叫成“金罐石”,金罐石没有装上金子,现在,却成了长涧村的旅游景点。凤凰台、金罐石下的石壁子上,镌刻着诗一首:“苇子墙下绿葱葱,恶狼山上雾蒙蒙。七神庙前群仙聚,庙后矗立顶天柱。子牙指点观神榜,天上掉下金罐石。五指巨掌撑起天,凤凰台上鸽咕噜。”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凤凰台”之北,是著名的“北平岚”,在山梁上竟有两三亩地那么大的平地,可谓少见。东侧有一山峰,叫“天目峰”。峰顶有两块巨石,侧依相连,构成一洞。传说,天目峰就是当年天上的神仙,用来洞察世间善恶的眼睛。其前面还有“靴子石”,后面有“秤砣石”,与天目峰近靠着的还有“金猴石”、“大猫石”等很多奇石,都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让人不能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另外,还有栩栩如生的“卧佛”、“顶天柱”、“人面狮身”等20多处自然景观,更有满山遍野的佳木异树、奇花异草。这里有可以采食的野山茶、野芙蓉、酸枣、野草莓等野生植物,可谓物产丰富。野草莓大都生长在前期山与卧狼齿山的前坡“托盘顶”周围,成熟时,红艳艳的,酸中带甜,过去村民上山拾柴草时常常采食。北山上最多的还是中草药,有马虎铃铛、猫耳眼、丹参、杏叶参、独叶草、小百合、桔梗、玉竹、虎杖等70多种中草药。农闲时节,村民们常常上山采药,拿到集市上卖点钱;有时患点小病,也不肯去医院,就地采点中草药,也很灵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长涧北山过去曾是长涧人赖以生存的根基。据说,北山上还有矿产资源,天目峰顶周围的大猫石南边有个洞叫“金贡洞”,以前,德国人曾在此挖出过金矿石,后来不知为何,没有开采。
  追溯长涧村的历史渊源,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张氏祖先由云南迁入炉房村。为了养家糊口,张家长子张锡带领全家来到长涧村,给郑庄村的吕姓、佛耳崖村的杨姓看山。张锡来到长涧后在长涧东面的山坡上安了家,后来娶妻生子,有了3个儿子,3个儿子又娶妻生子,分成三大支,经过260多年的繁衍生息,按照先祖给出的辈分为“锡、清、林、振、增、元、明、崇、修、岩、忠、恕、传、佳、廷”,现在已到第十代,共有100多户人家,320多人。1800年,臧氏家族因生活所迫,由上臧村迁入此村,起先也是给人看山,生活极其贫困。张氏见其家境贫寒,就商量族人共同出钱帮助臧氏盖了两间房子。至今臧氏家庭已有15户人家,50多人。1827年,曲氏由毛公地村迁入长涧村,是投奔其舅父而来,现在共有4户人家,10多人。
  长涧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长涧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恢复行政村,属青岛市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青岛市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建村以后,张、曲、臧三大家族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三大姓供奉着共同的山神、土地神和关公神。长涧村的“三神庙”就坐落在长涧老村西面,不大的小庙院里,土地、山神、关公三个神灵依次而坐。院内有棵黑压压的大松柏,枝繁叶茂。庙西侧有一深沟,用破碎的半个石碾架起一座小桥,再往西又有三条小沟,人们为行走方便,在上面架了石板。据说,当年村里曾来过一个南方地理先生,他在村中转悠了半天,自言自语道:“此处真乃风水宝地呵!”临走还风雅地吟“诗”一首:“一松遮三庙,九步三封桥,一百单八步,一封月牙桥。”村人不解其意,事后村中老人反复琢磨,方才恍然,原来地理先生说的“一松遮三庙”,是指庙里那棵大黑松,把庙中三个神灵都遮盖了,形容庙宇之小;“九步三封桥”,是指用石板架在沟上的三封桥,而“一百单八步”的月牙桥,只不过是那用一半石碾架起的小桥而已。
  长涧村地处山坳里,在过去很多年里,村民一直过着苦日子,村民们都说“穷,穷不过长涧村”。长涧村以农耕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地瓜、玉米等作物,还有窝梨等果树。长涧村的山地约占90%,可耕地极少,人均仅摊土地5分。为了开垦土地,长涧人将山沟旮旯一厘两厘的土地也开垦出来。因为地处山岭,地薄,又缺乏水源,完全靠天吃饭,庄稼产量极低,村民不得不外出逃荒,过去长涧村流传着“三十二根要饭棍,七十二个扛活人”之说。穷人们最害怕过年,总觉得过年应该吃上顿猪肉饺子,否则对不起祖先,因为吃饺子得先供奉祖先。可吃不上饺子的大有人在,自己不吃饺子不要紧,总不能没有饺子供奉祖宗吧,绞尽脑汁,最后觉得蒜瓣形似饺子,于是就用蒜瓣代替饺子敬了祖先。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根据长涧村是果园区的实际情况,对长涧村实行每年发放6个月的统销粮政策。不仅不用向政府交公粮,还可以享受半年的公粮供应,这对长涧村无疑是雪中送炭,让长涧人半年的口粮有了保障。但也不能只依靠政府,长涧村为发展生产,积极自寻出路,在果树方面,除了种植崂山窝梨、恩梨、小恩梨(也叫香梨)等水果,还引进可以密植高产的矮化苹果、结果快的崂山水蜜桃及沪005、北京26号、北京27号、黄金蜜等优良品种。种植品种优化,种植规模扩大,水果业成了当时村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水源和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长涧村农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山涧里千沟万壑,每到下雨,大沟满,小沟溢,但没有蓄水设施,水很快就干了。春秋播种时,最重的活就是担水。栽地瓜时,一担水能浇四五十棵地瓜,浇完一片地,要担无数个来回。山路弯曲陡峭,路上到处是沙砾,一不小心就会摔跟头。当年村里流传着一句民谣:“娘娘(母亲)真狠心,把俺嫁在长涧村,挑担水满(“鼓胀”之意)断筋,石头瓦碴扎脚心。”形容吃水与行路之难。为彻底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20世纪50年代,政府开始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条新修建的通往上臧村的村间公路,解决了村民外出困难的问题。后来,又陆续修建了前期水库、老君塔前水库、下边子水库。20世纪60年代又修建了东北水库、石婆崮水库、圊子湾三座水库。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虫窝子水库,基本上解决了水源短缺的问题。为了扩大可耕地面积,长涧村还在建“大寨田”上下过不少工夫,在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夺高产”的精神鼓励下,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每到农闲,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凛冽寒风里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只以地瓜饼子充饥,浑身却有使不完的劲,将村中几十块地全部修整成“大寨田”。在完成本村大寨田的基础上,又到杨家上流村、李家上流村、北王家上流村、南王家上流村参加大寨田的整修工作。勤劳能干的长涧人生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自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闲不下来。
  虽然长涧村吃上了统销粮,村中果树有了些收益,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未从根本上脱离贫穷。为了增加收入,自20世纪60年代起,村领导就开始寻找其他致富门路。因为地处山地,就近建了长涧村采石厂、长涧村石子厂,后来陆续又开办了弹簧厂、纸盒厂、皮鞋厂、煤球厂,既安排了多余劳动力,又增加了收入。改革开放后,政策上没有束缚了,村民如鱼得水,纷纷走出山沟自谋发展。有些出去搞建筑、搞运输、开办工厂,有些干起了小生意、卖起了小百货。一部分敢想敢干的人率先富了起来,出现了不少万元户。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20世纪70年代,草房基本翻新完毕。20世纪80年代,政府为解决青岛市用电问题,要从莱芜电厂往青岛送电,线杆要从长涧村经过,但因高压线路伏数较高,给长涧村造成的损失很大,村民建房用地被占,地里刚刚栽上的青苗也得挖掉,对村民来说,这都是很痛心的,但经过村委会的说服解释,村民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服从了上级安排,线路架起来了,青岛市用电问题顺利得以解决。1987年,为解决村民住房困难问题,经上级政府批准,长涧村搬迁到了离村3华里的老君塔山一带,形成了现在的长涧新村。20世纪90年代后,村党政组织广引外资,建厂房,办项目,开发潜力产业,积极为长涧村民谋福祉,村里盖起了住宅楼房,以每平方米400元的价格出售给村民,实现了户户住楼房的愿望。还建起了健身房、游乐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村里饭店、超市、五金百货店、理发店、旅馆一应俱全。街上卖的水果、蔬菜、海鲜、儿童用品种类齐全。为加强安全建设,还在周边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长涧村俨然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镇。近年,家家都安上了电话,装上了有线电视,村民们看着6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不由想起20世纪60年代村里电线杆上的小广播。当时有个老太太听不懂,报告天气预报时,广播里说“五点钟发布的天气预报”,她却听成“五点钟发布袋”,还直问身边人:“每人发个布袋干什么?”听起来有些可笑,但细想来,令人落泪。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长涧村已是今非昔比了。从2000年起,村中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有所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发展,现在村中还常常组织老人省内、省外旅游,坐火车、坐飞机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梦想成为现实了。几年来,长涧村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长涧村党组织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村庄也获得“治安先进单位”、“平安社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据统计,2007年总收入630万元,人均5200元,固定资产总值完成500万元,生产总值完成230万元,实缴税金56万元。
  李村公社农民在翻地
  臧维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长涧村长。他出身贫寒,从小为人扛活,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1955年,长涧村与上臧村、炉房村、戴家村组成团结农业社,当时任长涧村长的臧维学任团结农业社党支部书记。1961年建立长涧村党支部,他任党支部书记。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臧维学带领全村人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他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的感人事迹曾被当时各大报纸报道,1955年,他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世纪50年代,村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兴修水利设施。因为长涧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资金短缺,20世纪60年代末,村里还没有安装上电灯。村委多次找上级领导反映问题,终于说服了上级领导,没花分文就安装了电灯,让长涧人从此告别了煤油灯照明的时代。当初,村民吃水都是到山涧井边去担水吃,天旱时就到西涧里舀水吃,有时为了喝到水都要排队,有的人只好到3里之外的金贡洞里挑水吃。后来,村委在村西3条山涧的下游,建造了一座水坝,又在村后建了蓄水池,用水管通到各家各户。村民终于吃上了甘甜清洌、没有污染的山泉水。村里人取水样到有关部门化验,水的质量不亚于矿泉水。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曾有所私塾,有些老人曾经上过私塾。20世纪30年代村中建起了小学。因为没有房屋,就将村中的一处天主教堂稍加修葺,用来当作教室。因为生活贫苦,很多人家上不起学,有的村童直到13岁才走进学校。日军进村后,学校就停办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长涧村与上臧村合办了上臧小学,孩子们又上起了学。长涧村里没有出过有学问的名人,但村里出过许多能工巧匠,张增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20世纪50年代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向全国招收技术工人,因为他的手艺在周边村落远近闻名,村里就将他推荐了去。他果然不负众望,率领工友们开山劈石,成绩显著,受到了奖励。在一次排哑炮时,为了保护工友,他胸部和腿部受了伤。大桥建成后,他载誉而归,获得了许多奖状和证书。张增栲的妻侄女毕翠美是村中的赤脚医生,修水库时不幸殉难。她从小由姑父张增栲抚养成人,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20世纪60年代,她被培养为赤脚医生。她工作认真负责,非常关心村民身体健康,常常走街串巷为村民看病打针,在村民中广受赞誉。1964年修水库时,她一直奋战在最前线。由于塌方,她不幸被砸在里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17岁。后来,村里为纪念这个善良的姑娘,为她树碑,追认她为“模范团员”。
  在旧社会,长涧村还出过一个与历史人物张作霖相关联的人物。那时生活贫困,为了生存,村民们不得不外出闯关东。不过,大多数人在关东过着贫困的生活,其中,有个叫张元振的村民,机遇比较好,恰遇东北军张作霖征兵,身强力壮的他于是被征了去,在东北军里当上了骑兵。过了几年,又安排给张作霖当警卫队员,因为做事勤奋,人也机灵,颇受赞赏。他跟着张作霖干了整整24年,张作霖被炸死后,他从东北回到长涧,一直过着平民的生活。
  长涧村虽然地处山涧深处,但并没有因此逃脱日军的侵袭。也许正是由于长涧村的地理环境,与其他村相比,受日军的骚扰就更多。当年,日军就驻扎在长涧村里,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闹得鸡犬不宁。日军常常抓村里的青壮年干活,逼迫他们在长涧北山上挖防空洞。日军拿着刺刀在一边监视,如果认为谁干得不好,就鞭打脚踢。当年日军在此挖了不少防空洞,现在仍有保存完好的。当年,崂山一带常有游击队出没,通过各种方式打击日军。有一次游击队经过长涧村,被汉奸告密,日本人进行严密搜查,可长涧村复杂的地理环境让他们一无所获。日军不甘心,就将全村人抓到一起,把当时的村长张元珠找来,将刀架在他脖子上,要他说出游击队的去向,张元珠一口咬定说不知道。日军见此处层林叠嶂,也许他是真的不知道,也就不了了之,将全村人放了回去。其实,游击队藏在哪儿,作为村长的张元珠再明白不过了,可他非常清楚,如果他说出来,游击队就要遭袭,他窝藏游击队也要被杀头,全村老百姓都得跟着遭殃。过后,全村人对他感激不尽。
  长涧村建村不过200多年,没有太古老的物事,只有一座天主教堂被村人津津乐道。据说,这所教堂是20世纪初,德国占领青岛时在此建造的,距今已有100多年了。百年之前,村中一个姓张的村民,在青岛天主教堂给神父做苦工时,加入了天主教。后来他回到村里,进行传教,又发展了许多信徒。为了拥有自己的教堂,在青岛天主教堂的支持和帮助下,张姓村民就在村里建起了教堂。据说过去每逢周日,市内的天主教堂神父就来到本村教堂进行传教活动。
  现在这座教堂,普普通通三间房,蓝色木门、木质格子窗,换过多次的屋顶红瓦、青瓦相间,檩子经受不起长年累月的负担已经呈塌陷状。房体和院墙是用形状不一的石头垒成的,东隅已经倾塌。村中老人回忆说,别看它现在破败不堪,如同民居,过去它却很豪华。教堂建设时是很讲究的,木材、石头规格都要求极为严格,石头大小均匀,斤两都是用秤称过的,檩条都是美国松的,规格全是16厘米见方,房间的墙上贴着绚丽的壁纸,绘着外国壁画,极为富丽堂皇。但因
  德占时期的教堂旧址
  为战乱,教堂受到了破坏,20世纪40年代,教堂改为小学,后来小学迁至上臧村,教堂一度闲置下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堂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面目全非,石头、檩条全都给抽走了,教父跪着祈祷的木凳也被搬走了。老人回忆说,当年他还在教堂上过学,教堂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些木凳都很漂亮,是柏木的,外国人叫“跪凳”,村民叫它“相几”。当年院里还有一棵松柏,直径大约30公分,是建教堂时植下的,后来“文革”期间也被伐掉了。
  改革开放后,教堂的房屋成了村里人开会、聚会的公共场地,为了解决村中困难居民的居住问题,后来就将它分给了无房村民,村民将之重新收拾一番,就成了落脚安生的民宅,房屋东面破败不堪的猪圈,似乎也在显示着过去这里的民居生活。后来,房子的主人迁走了,这里就成了村民放置杂物的仓库。如今,教堂的影子虽然一去不返,但眼前这座小小的普通房舍,却是昔日岁月的见证,它承载着长涧村100年的风雨沧桑。
  几度春秋,物换星移,长涧村历经250余年的沧桑岁月,今天已完全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之路,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根据张明升、张明松、张明仁、刘振诗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长涧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