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地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6
颗粒名称: 毛公地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6
页码: 224-239
摘要: 毛公地村,位于李沧区九水路街道中部,村南大顶山与崂山中韩接壤,村北与尤家下河村相连,村西与刘家下河村隔河相望,东面与王家下河村相连接,所辖面积0.907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41户、850人,是个远近闻名的果树之乡。之所以叫毛公地,据传是因为当年这里漫山遍坡都生长着一片茅草,叫白茅,俗称茅燕草、茅茅根。这种草耐干旱和瘠薄,根茎蔓延能力强,不易铲除。白茅叶子细长,质薄,每。因此,称为茅(毛)公地。村中姓氏以刘姓、周姓为主,刘姓占村中总人口75%,周姓占20%,另有张、李、王、赵等姓氏约占5%。至今,村中刘姓已传到17代了。
关键词: 乡村 毛公地村

内容

毛公地村,位于李沧区九水路街道中部,村南大顶山与崂山中韩接壤,村北与尤家下河村相连,村西与刘家下河村隔河相望,东面与王家下河村相连接,所辖面积0.907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41户、850人,是个远近闻名的果树之乡。
  之所以叫毛公地,据传是因为当年这里漫山遍坡都生长着一片茅草,叫白茅,俗称茅燕草、茅茅根。这种草耐干旱和瘠薄,根茎蔓延能力强,不易铲除。根茎黄白色,一节一节,节上生褐色鳞片和不定根,细长蜿蜒,横走地下,甜而可食,可以用来泡茶。白茅叶子细长,质薄,每
  鸟瞰图年八月就从其顶端长出长约30厘米的白缨,白茫茫一片,很美丽。茅草生命力顽强,根在地下连成片,很不容易除掉,对农业种植没有什么好处,经年不消,几百年来,毛公地村的茅燕草繁生不息,至今,地头坡里仍有其身影。因此,称为茅(毛)公地。
  开花的茅燕草
  村中姓氏以刘姓、周姓为主,刘姓占村中总人口75%,周姓占20%,另有张、李、王、赵等姓氏约占5%。据村中老人介绍,最早迁至毛公地的是周氏先祖。相传,明初,周氏兄弟二人从云南迁到现在的四方区吴家村一带安家落户,后来其弟东迁到沙子口段家埠村,去世后就安葬到段家埠村。到1950年,段家埠村尚有周姓的一亩茔地,里面有两个坟墓,葬的就是周氏先祖。弟弟去世后,弟弟的儿子又往西迁到北龙口村,在此居住了一段时间,将流经村中的张村河称为周家河,至今张村河流经北龙口村段,仍以周家河来命名,可见周氏先祖很可能曾在北龙口张村河沿岸居住过。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周氏后代又迁到毛公地村。那时此地比较荒芜,到处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茅燕草,就将这里定名茅公地。现在周氏已传至第十九代。
  第二个来到毛公地村的是刘姓先祖。明朝初年,刘姓先祖先迁至济南历城县,后来其祖先刘万胜迁到即墨县,后又转迁至王家下河村,雇佣给当村的地主家做长工。因为刘万胜为人比较憨厚,干活也勤快,东家的女儿暗暗喜欢上了他,两人情投意合。地主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只好将女儿许配给他,但不让两人在娘家居住。他让刘万胜用扁担一头挑着锅碗瓢盆,一头挑着妻子,一直往西走,走到实在走不动了的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安家。他挑着担子,走到毛公地村周家胡同东面,实在挑不动了,就停了下来,后来征得了周姓人家的同意,在其岳父的帮助下,建了3间土坯房子住了下来,这一年大约是1484年。至今,村中刘姓已传到17代了。
  毛公地村的张姓,是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其先祖张福顺从沙子口镇投奔亲戚刘奎中而来,后来在周家胡同买了5间草房,因为只生了5个女儿,没有儿子继承血脉,按照旧时习俗,女子不能进祖坟,所以便从汉河的弟弟家里过继了一子为后。后来原配妻子去世,另娶一妻,生得一子,至今已传至第六代了。
  毛公地村的李姓是1951年李家兄弟二人从李家上流村投奔姨母家而来,后定居于毛公地村,现已传至三代。王姓是20世纪60年代,从王家下河村、张村迁来,现已传至三代。赵姓只有一户,原来住在姥姥门上,后来在此定居。
  毛公地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毛公地生产大队;1984年11月恢复行政村,属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毛公地村地势南高北低,南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地,村里人称其为南山,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大顶山、围子山、靴子石山,山与山之间形成了石头地沟、大涧沟、南沟、石弓箭沟、姑姑山沟、胡家岗沟等6条沟壑,沟水皆流入李村河。村北是平原地带,村东是一条大沟,村里人称其为“东腊沟”,因为沟的两侧到处生长着一种叫做腊树的植物,沟以物名,故名腊沟。腊树是一种灌木,每年小满前后,就开出些浅黄色的小花,密密匝匝的,细细碎碎的。腊木是一种很有韧性的木材,因为它具有光滑、笔直、弹性好、不易折的特性,所以常常用来编篓子、编筐。东腊沟河发源于于家下河村西部、尤家下河村东的丘陵地带。过去河中有水,水质清洌,水中沙石历历可鉴,有小鱼小虾,更多的是青蛙。到了夏天蛙声一片,村中便有了一连三个荷塘的清雅。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腊沟的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水质变浑,鱼虾绝迹,青蛙也销声匿迹,两岸树木渐渐被砍伐干净,原先的清幽景象荡然无存了。至20世纪90年代,东腊沟已完全成了一条臭水沟,于家下河、尤家下河、毛公地等村的生活污水、垃圾全都排放到这条沟里,到了夏天,臭气冲天,村民反映强烈。后来村里出资,将此沟挖深了两米,加宽了3米,两岸用石头砌起,并用水泥预制板将其覆盖,现在,这条沟已经成为一条地下沟了。
  村中有两条河经过,一条是西河,是李村河上游的支流,此河发源于上臧村北山,流经大金河,汇集于上臧村的“哈拉湾子”水库,然后从水库直流而下,到了炉房村改叫金水河。金水河与流经上臧村“兔子网”水库的河道交汇后,向南流经尤家下河村、毛公地村,在毛公地村南汇入李村河。这条河宽约30米,流经毛公地村的长度约有700余米,河道原先并非从北向南从容直下,而是向东南弯曲而去,原河道就在村南房子中央。村南河也就是李村河了,发源于毕家北山,从东向西蜿蜒而下,流经毛公地村的长度有400余米,河宽20米,河道随地势任意散漫、放任自流地弯曲行走。原先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从东向西顺畅而流,而是向村子西北而行。由于当时河床较高,河两岸的堤坝皆用沙土垒成,且只有1米多高,因此每逢下雨,山洪暴发,河水滔滔而下冲坏堤坝,涌入村中,冲坏房屋和田地,给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破坏。1961年9月,连续3小时暴雨雨量达200毫米,使西河、南河决口多处,种植的地瓜都腐烂在地里了。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状况,20世纪60年代,村里人对两条河道进行了引导修建,将村西河、村南河两条河的原河道都填平,挖掘了新的河道,将两条河的河道都从村子中央移到了村子外面,村西河向西移了35米,村南河向南移了120米,皆与上流河道顺直,可以让其顺流直下,避免了水流不畅造成的决口问题,基本消除了洪水对村庄的威胁。但河坝是沙土垒成,不坚固,极易被洪水冲毁,1967至1969年,大队组织采石队从南山打了石头,运下来砌河堤,用了3个冬天和春天,共砌石坝300余米。2001年,青岛市政府对李村河进行统一规划治理,将村里的两条河道拓宽到38米,并挖深了3米,用石块筑了堤坝,沿岸栽上杨树、柳树,斜坡植上草坪,栽上灌木、小乔木以及各种花树,李村河焕然一新,也彻底解决了李村河洪水泛滥的问题。
  毛公地村北有块土地叫“西北崖”,大约有100多亩。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种植着大片的梨树,后来日军侵略中国时,将这些百年梨树全部砍伐干净,现在这里已建起了企业厂房。这块土地在很久之前曾坐落着一个村庄,名叫杏花村。后来不知何年何月、什么原因,杏花村彻底消失了。1950年,村民深翻地时,挖掘出一些古代的瓦罐碎片和青色小瓦,还挖掘出两个捣米用的石臼子,直径约1米,另外还有一个旗杆座,宽1米有余,高近1米,是古时用来竖旗的。可惜当时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后,就随手丢了。不过,这也足以说明,西北崖这个地方以前确实有过人烟。离杏花村不远处有个三官庙,因无史料可查,究竟是何时所建,也就不得而知了。
  村中主要公路是九水东路,原先叫台柳路,是1903年修建的。村东有宾川路,与九水东路相交,村中交通十分方便,有112,113,128、361、365等公交线路经过,可谓四通八达。
  自古以来,村中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地瓜、玉米、小麦等粮食。由于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极低,只能靠种植果树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毛公地村的果树主要有崂山窝梨、恩梨、秋白梨等梨树。据记载,毛公地村最早引进梨树是在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先祖从崂山沙子口段家埠村引进崂山窝梨、秋白梨等品种。恩梨原产地为聊城地区,原为清朝宫廷御用品,清朝乾隆年间,逐渐传入即墨县,据说是聊城地区有个人在即墨做县官,将家乡的恩梨带到了即墨,后来又从即墨传到了莱阳、崂山一带。过去的果树品种没有现在这么多,恩梨就算是种很优秀的梨子了,皮薄、肉细、味道鲜美,风味与莱阳梨很相似。崂山的恩梨之所以成为崂山地区梨树中的佼佼者,是与它生长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崂山土质是沙质,松散、通透性好,含有矿物质,有利于恩梨生长。当年梨树主要种植在李村河以南的山地,每到梨花盛开,毛公地这个古老的小村就美如仙境,真是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
  新中国成立前,为了养家糊口,增加收入,毛公地村的村民充分利用村庄梨树多的自然优势,利用梨木加工成梳子和篦子,销往栖霞、牟平、莱阳一带。当时村中楸树也很多,楸树是种很好的木材,材质密实,不易腐烂,但它生长缓慢,村民们用它做船上的橹和桨,销售给沙子口、姜哥庄、石老人等沿海一带的渔民。橹和桨常年在海水里浸泡,对木材质地要求是相当高的。毛公地村的橹桨质量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当然,在过去,毛公地村最闻名的还是“撺磨”行当。过去人们用石磨研磨粮食,石磨用得久了,石磨的牙也像刀刃一样,锋利度会降低,这时就得用凿子将石磨的牙一点点修整。这是一门技术活,毛公地人过去很擅长此道,过去人们称撺磨为“闯关东”,当然此“关东”不是指山海关以外的关东,而是指文登、荣城一带,毛公地人俗称其为“小关东”。人们说某某去闯关东了,大多是指他到文登一带撺磨去了。彼时,毛公地人的撺磨技术是家喻户晓的。
  公社化后,毛公地被确认为果树专业村,国家按照粮食生产量,对该村实行粮食差额补给政策,年底供应一定数量的统销粮。为了发展生产,生产队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库,打井,建设扬水站,加强农业灌溉,深耕土地,对村中土地进行了重新改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干部干活特别能吃苦耐劳,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那时是“社员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麦收季节,每天早上总是四点就得起床,先干一步,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为了带领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生产队还成立了副业队,组织剩余劳力出去搞建筑、运输等副业,使生产队的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为了给庄稼增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队动员社员养猪。为了鼓励养猪户养猪,村里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毛公地村实施了养猪给予地瓜补贴及现金补贴的激励措施,按照农户卖给食品公司的卖猪单据,参照猪仔入圈的时间,按照重量计算出粮食、现金补贴的数量,称为“猪提成”。另外,养猪所积攒的猪粪,生产队计入工分,年底有奖励。积攒猪粪才是最终的目的。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养猪挣钱是枉然,关键是攒粪。”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毛公地村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新中国成立后还吃国
  村民送公粮归来家统销粮的毛公地村,1971年就自给自足了。次年,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并将储备粮出售给国家。
  生产队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引进果树种植,大规模发展果树业。新中国成立后,先从农科所引进金帅、红星、印度青、红玉、小国光等苹果品种,以及五合、五月鲜、六月红等桃子品种。20世纪70年代,从烟台引进了长把梨、大香水梨、雪花梨等品种,嫁接到老窝梨上,进行品种改良,同时培育树苗,进行密植栽培试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短枝红星、北斗、嘎啦等苹果。后来又从王家下河村引进了新品种“寒露蜜”桃子,原先经济价值低的桃树渐渐被淘汰。村中经济重心由粮食种植转移到果树种植上来,村中90%的土地皆栽种了桃树,其中寒露蜜桃就达60%,经济效益明显增高。水果最高产量达125万公斤,产值过250万元,果树种植成为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经济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为了加强果树管理,毛公地生产大队成立了果园队,组建了技术指导班子,针对果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派人向青岛农科所的老师学习先进技术,并组织技术人员到山东农业大学参观学习,积极参加公社农技站组织的技术交流培训等活动。1974年,李村公社农技站将上流、下河一带的村庄组成了一个农技交流网,由毛公地村生产大队技术员任网长,每个季节召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倡导果树的科学管理,使得果树产量不断增加。1994年,毛公地村被评为“山东省果树样板村”。
  另外,草莓种植和葡萄种植也是毛公地村的一大特色。毛公地村的土地与王家下河村相接,没有明显分界线,出产的草莓品质也相当好。葡萄种植以前多为庭院经济,品种主要是玫瑰香、龙眼,后来引进了巨峰葡萄,产量高,甜度大。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大田种植,采用棚架方式,后来因为寒露蜜桃的引进,葡萄价格不如桃子高,而渐渐被淘汰。
  进入21世纪后,毛公地村划归为九水路街道,村委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资当作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2000年,与毛公地物资经销处双方参股,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毛公地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引进青岛竹内纺织品、青岛诺亚化工有限公司、青岛贝蒙特油业公司等日本、韩国独资企业。还建起了厂房对外租赁,保证了土地资源的保值升值,为村民解决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
  毛公地村自建村以来,也出过一些知名人物。清朝咸丰年间,村民刘奎中学习中医,擅长推拿、针灸、拔罐、点穴位、中药泡洗等方法,给患者医病,医术精湛,被村里人所推崇。19世纪初,村民刘希聪放弃教学,改为从医,用村子北边胡同的3间房子作药铺。别处治不了的疑难杂症,到了他这里都是药到病除。他医术高超,妙手回春,当时四邻八疃的人都慕名而来,人们尊称他为“东半天”。刘希聪的学生在济南当巡官,后来刘希聪应其学生的邀请,到济南行医,逝于济南。刘希聪的侄子刘丰信也是个出色的医生,他在毛公地乡间行医,为贫穷的老百姓解除病痛,却不收费,不求报酬。由于一心想着为民治病,他的土地都荒芜了。老百姓们过意不去,就送给他粮食、礼品作为答谢。毛公地村这种民间行医的方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消失。
  清朝乾隆年间,曾出过一个秀才,叫刘恩智。此人脾气古怪,性情与众不同。在学堂里,学生们都穿藏青色衣衫,可这个刘恩智偏偏要标新立异,非穿皂色衣服不可,以此标明自己与众不同。
  清朝咸丰年间,毛公地村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贡生,名叫刘杰中。在封建科举考试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刘杰中这个贡生果然名不虚传,很有才气,写得一手好字,能够双手同时书写梅花篆字。他的字在即墨县城里名噪一时,即墨县城的商号门头匾牌多出自他手。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公地村曾出过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人名叫刘希维,原在四方机厂做工,武艺高强,身怀绝技,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中,他的花枪表演获得了一等奖。1937年前后,他担任下河学校等7个学校的武术老师,曾在沧口武术馆任过教练。后来,刘希维到了日商纱厂工作,因为不满日本人的剥削压迫,他参与了工人罢工运动,因而遭到通缉。他不得不离开厂子,跑回家中。日本人闻讯前往毛公地村中抓捕,没有办法,他只好逃到了北九水一带,后来又逃到了登瀛。当时,他教授的徒弟都在崂山游击队任职,在他徒弟的接应下,他投奔了青岛保安大队。日本人仍不善罢甘休,多次派兵前来抓捕,但都未能抓住他。1939年,日军“围剿”游击队,在迷魂涧一带,将刘希维包围,向他投掷手榴弹。刘希维将一枚手榴弹扔回日本侵略者后,却没有躲过第二颗手榴弹,不幸牺牲在迷魂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公地村民刘凤聪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改名叫刘子明,后来担任连长,1948年在攻打招远城战役中身中13弹,壮烈牺牲,后葬于莱阳南大蒋村。追悼会后,政府给其家属颁发了烈士家属证书。解放战争时期,村民刘凤水、刘凤伍参加了解放军,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牺牲。
  毛公地村还流传着属于自己的传说故事。毛公地村南的南山上,有一方巨石,村民们称其为“姜老背姜婆石”。半山腰上,还有如馒头状的大石头,村民称其为“馒头石”。在大顶山西部山峰还有一块像靴子一样的巨石,人们称其为“靴子石”。关于这些石头,在毛公地村还流传着一些生动的传说。相传,周武王统一天下后,曾封功臣姜子牙为齐国君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齐国的姜姓后代被迫东迁,其中一支来到现在毛公地村西北崖地片,也就是传说中的杏花村一带,在此安营扎寨,垦荒种地。村中有一老汉叫做姜乙的,勤劳善良,性情憨厚。他从大顶山上挖来野山梨,从崂山担来松毛土,辛勤培育出金黄色的崂山梨,肉质鲜嫩,脆甜多汁。有年秋天,南海的巡海夜叉章鱼精和鳝鱼精闲来无事,变成人
  姜老背姜婆石
  形游逛到毛公地村南的大顶山一带,向山北坡下一看,到处是金灿灿的大梨,不觉垂涎三尺。章鱼精善于偷窃,迫不及待地伸出8只爪子,一下子就偷去了8个大梨。鳝鱼精善于投机钻营,爬到树上饱餐一顿。后来又转念一想,为何不偷几个回去献给龙王品尝呢?说不定会升官发财,于是就偷了8个梨。龙王吃了崂山梨之后,感觉清爽可口,就想年年都要吃上,便托梦给姜乙,每年八月十五,要向海龙王进贡,否则就要降灾于杏花村。为了不让老百姓受苦受灾,姜老汉每年都拿出8担梨子当作贡品送给龙王。
  那时,诸侯国混战,齐国与吴国关系密切,联手对付鲁国。杏花村每年贡给齐都临淄的崂山梨,齐王都要派人送给吴国。有年秋天,吴国瘟疫流行,平民百姓死亡极多,可王宫内食过崂山梨的却没有一个患病的,齐王于是派了300匹快马到杏花村摘梨子,全部运往吴国。梨子全摘光了,无法再给南海龙王进贡。龙王见过了八月十五,还迟迟不送梨子来,一怒之下决定水淹杏花村。姜乙做梦预知了这一消息,就劝说村民赶快离开村庄,但众人皆不信:月明星稀,深秋之时,哪会有什么暴雨?结果只有寥寥数人跟着姜乙,连夜向毛公地村南的大顶山逃去。刚到山脚,洪水从天而降,大水直冲杏花村而去。姜夫人筋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姜乙就背着妻子一步步往山上爬。爬到半山腰,所带的馒头被树枝挂吊在树上,后来变成了石头,至今仍留在半山腰,后来村民们称其为“馒头石”。
  据说杏花村的北面,曾有个三官庙,三官庙里住着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见杏花村被淹,急忙赶往天宫奏明此事。玉帝闻后派巨灵神赴下界查看,又派人宣南海龙王进天宫见驾。巨灵神来到杏花村,见一片汪洋,杏花村已无影无踪,但洪水仍在喷涌,就脱下一只靴子堵在喷泉口上,指靴为石,后来人们称其为“靴子石”。姜乙爬到了山顶后,看到家园被毁,一生心血化为乌有,顿时悲愤不已,身心俱碎,最后和妻子一起,化成了石头,人们称其为“姜老背姜婆石”。杏花村一带由于受过海水侵蚀,土地碱化,原址上生长出了大片的茅燕草,无人居住。又过了1800年,先祖们才从云南迁来,建起了现在的毛公地村。传说终是传说,然而,“姜老背姜婆”的石头却一直耸立在村南山上,千百年来,岿然不动,注视着这块姜乙含辛茹苦开垦过的家园。
  毛公地村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勤勤恳恳地耕作,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眷恋。毛公地村的领导班子一直很稳定,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现在,只换了三届领导干部。第一代村委会干部吃苦在前一心为民的精神,在毛公地村代代相传。
  (根据刘君山、刘德快、刘德宽、刘凤竹、刘延灿、周正智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毛公地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