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下河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5
颗粒名称: 王家下河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7
页码: 207-223
摘要: 王家下河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东与于家下河村为邻,南与崂山区中韩街道接壤,西边与毛公地村相接,北与李家上流村相邻,李村河从村南绕村而过。村庄占地1.19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50户,900余人,均为汉族。因村中人口以王姓居多,故名王家下。王姓先祖来立村时为一世祖,至现在已传至20世。村中人口王姓占了88%,姜姓占10%,其余几户极少,约占2%。王家下河村是由东庄、南庄和北庄3个自然村组成。由于人群居住格局形成三足鼎立之状,且均位于高处,中间低洼,故命名为三台庄。
关键词: 乡村 王家下河村

内容

王家下河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东与于家下河村为邻,南与崂山区中韩街道接壤,西边与毛公地村相接,北与李家上流村相邻,李村河从村南绕村而过。村庄占地1.19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50户,900余人,均为汉族。因村中人口以王姓居多,故名王家下
  鸟瞰图河村。
  据村中老人讲,明朝永乐年间,王姓始祖携长子王珂、次子王风自云南交趾国嘎嘎县大槐树里头迁来定居。因是最早来此地的占产户,其所属地域东自五里礓,西至安沟观,北至窝窝前,南到大水院,其间土地皆归王姓所有。安沟观坐落在现在苏家村的李沧区工业园一带,也就是说,那时的区域比现在王家下河村的行政区域要大得多,庄子村以东,包括苏家村、刘家下河村、尤家下河村,皆为王家所有。王姓先祖来立村时为一世祖,至现在已传至20世。王家下河村的姜姓,原籍是东李村。清朝乾隆末年,姜姓九世之少支希堂自幼住在王家下河村外祖父家,由外祖父母抚养大,后来在本村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繁衍至今,现在已有40余户。王家下河村的刘姓,原籍是沙子口西九水村。民国初年,刘京台、刘京玉二人与母亲迁来本村落户,至今已有6代人了。王家下河村的宋姓,原籍是北宅观崂村,崂山腹地二菩庙在本村有庙产地,宋永春、宋永秋两兄弟于民国初年与母亲暂住本村,以佃农身份耕种庙产地,时间长了,就在本村置产定居。王家下河村的陈姓,原籍北宅东陈村,1947年,中医大夫陈世森偕妻在此村租房行医,后买房子定居入籍此村。村中人口王姓占了88%,姜姓占10%,其余几户极少,约占2%。
  王家下河村是由东庄、南庄和北庄3个自然村组成。东庄位于九水东路以南偏东方向,南庄和北庄以九水东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庄。刚刚建村时,王家下河村叫三台庄。清朝同治十二年癸酉版的《即墨县志》的“七乡村庄图”上,标注为“三台庄”。王家下河村的名称始见于《胶澳志》。之所以叫做三台庄,这与王家下河村的河道有关。明清时期,暴雨连连,李村河频频决堤,主河道从北向南滔滔而下,在村南右拐弯西流,洪水对右岸长年累月地冲蚀摧毁,主河道就不再是从北向南流,而是直接向西南方向偏转着流过去,从村子中央穿行而过,给村子带来水涝灾害。李村河流经李家上流村时,其西岸一带常常决口,洪水奔涌而下,沿于家下河村后,向西南方向经过仙姑塔之南,到王家下河村之北,再到王家下河村西转折向南,由村西再流入李村河道,形成一条李村河的支流。李村河在村中“双管齐下”,整个王家下河村四周都是滔滔的河水。后来随着地势的变化,李村河支流河水消失,河道经过多次变迁,变成了现在的样子。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村民们在村西一带挖菜窖储存冬菜,深至20厘米以下全是干净的河沙。1972年,在村后挖排水沟时亦挖出近30米宽的河沙,沙子中有沙砾和光滑圆润的鹅卵石,这足以证明此处原为一条古河道。
  王姓先祖携长子、次子迁到此村时,将家安在村南一带,也就是李村河主干道原址的周边。后来渐渐分为两大支系,以村东的一条自然沟为界,分为沟东、沟西两个地方。这条沟名叫团柳沟,因沟两岸多植团叶柳而得名。团柳沟上用粗木搭一小桥,两大支系相通往来。现在这条沟就在村子东侧,虽然已经被填平,盖上了水泥板,但仍能看出沟的痕迹。因李村河洪水频发,河水涌入三台庄,将原村大部分房屋冲埋,变成一片水洼地。原址不能再建房屋居住,于是一支就迁往原村之西偏高处,一支迁往西北高埠处,未被冲埋者留在原地。由于人群居住格局形成三足鼎立之状,且均位于高处,中间低洼,故命名为三台庄。后来在村里立碑纪念三台庄。该碑于20世纪50年代尚存在于一个草园内,村中许多人亲眼目睹,后来不知去向。东庄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姜家。三台庄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后,姜姓才从东李村正式落户于东庄其姥姥家。后来姜姓人口繁衍迅速,于是人们便称其为姜家,渐渐演变为姜家下河。有些地图上标注为“姜家下河”,让人误认为是个独立的行政村,其实不过是王家下河这个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南庄、东庄早已连成片,分不出南庄、东庄的界限了。村中房舍俨然,街道齐整,南面是山地、河流和平地。据村民介绍,以前村中生态环境极好,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从李村河向南,一直到南山脚下全是一片树林,树木繁茂,百鸟争鸣。村中有块土地名叫“呱呱林”的,就是因为这里生长着大片楸树,鸟巢很多。每天清晨鸟鸣嘤嘤,处处闻啼鸟,故而得名。
  王家下河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王家下河生产大队;1984年11月恢复行政村,属青岛市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青岛市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
  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村中新建的楼房
  村中地势南高北低,南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地,东面是丘陵梯田,北面是洼地或平原。王家下河的地貌特征,是“四沟三岭一面坡,两山两圈一段河”。由于村子南面群山连绵,山岭之间形成了4条沟,即西南沟、拦水井沟、葫芦头沟、东南沟。4条沟之间又形成3座岭,即四沟之间的岭地,是村中果树的主要栽培地。“一面坡”,指的是小南山前和大南山东北处的山地梯田,耕地百亩,是地瓜的主要栽培地。“两山”指的是小南山、大南山,“两圈”是指东河圈和南河圈,是村中耕地的名称,多为河水冲积而成,是种植草莓的好土地。“一段河”是指流经王家下河的李村河,约有600米长。小南山因在村东南而称东南山,以前也叫花椒山,现在叫做花椒地。据说,清朝末年,村民在小南山一带遍植花椒树,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南方商人常常来此收购,这是村民们一笔不菲的经济收入。后来军阀混战,商人不敢前来采购,断了销路,后来花椒树皆被砍伐干净。人们将花椒树集中在山下,或拿回家当柴烧,或就地焚烧。花椒山后来改为耕地,起名叫花椒地。大南山也叫围子山,又称南圈子。其山顶为围子顶,以山顶围墙为界,山之南属于中韩,山之北全部属于王家下河村。清朝道光年间,王姓先祖第十世祖王百万为村中首富,富甲一方。当时天灾人祸,百姓民不聊生,沿海渔民遇灾更是严重,草根树皮吃光吃屋顶,饥民为生计结伙盗窃,官府及富户称其为盗匪。为保护自家村民,防止盗匪,王百万携宗族亲友并联络邻村富户在大南山顶垒筑围墙,将粮食和贵重财物皆置于围子内,派青壮年日夜守候。听到盗匪来了’就将老人、妇女、孩子藏到围子之内,以防被劫或要挟。围子顶历经沧桑,已荡然无存,大南山却留下了围子山的故事。山顶的围子顶,围墙地基至今仍清晰可见。
  村中的主要公路是九水东路,原先叫做台柳路,为1903年所修。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沈鸿烈主政青岛时,对此路进行加宽修整,沿途修上八角水井,供马车用水。现在此路段上商家林立,一片繁华的景象。村东宾川路,原叫毛杨路,是从毛公地村通往杨家上流村的,后来拓宽硬化后,改为东川路。128路公交车从王家下河村边经过,村中另有112、113、361、365路等公交车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村中经济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种植结构上,历来粮果结合。李村河以北的平洼地以种植粮食为主,李村河以南的山地以种植果树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主要依靠种地为生,粮食生产以种植地瓜、小麦为主,高粱、谷子、大豆、花生为辅,也种植少量果树,果树主要有崂山窝梨、恩梨。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平均亩产量在150斤左右,果品产量亦不高。王家下河村的果树栽培无史料可查,据传清朝中后期,崂山地区的果树种植已形成规模。年近古稀的王成效说,50年代他家有棵直径90厘米的老恩梨树。据说,他祖父的祖父自幼年记事起,这棵树的直径就有那么粗了,而树冠比现在还大。据权威人士讲,梨树寿命很长,但生长缓慢,主干直径长到合抱粗,一般树龄要在200年以上。新中国成立前,这样合抱的梨树有好多棵,村前屋后到处可见,周边村落也有种植梨树的,但没有比王家下河村这棵梨树的直径更大的了。梨树一直是村民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64年,王家下河村被市政府确定为果树专业村,农业生产由种粮食为主转到粮果并举。因为粮食生产不足,国家对王家下河村实行差额粮食补给,每到年底,根据粮食产量报表,发放一定数量的统销粮。
  在农业种植上,王家下河村最出名的就是草莓了。有句顺口溜叫“王埠庄的韭菜,河西的葱,下河的坡盘(青岛方言,草莓)出了名”。这里说的下河,指的就是王家下河村。下河一带的村落都种植草莓,但最正宗最有名气的当属王家下河村了。王家下河村地处李村河由南北流向变为东西流向的转折角上,由于河水泛滥,形成了南洼、西洼、南河圈等地片。这里是沙质土壤,土质深厚肥沃,水源充足,且这里的水土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有利于草莓生长。水土是决定草莓优劣的关键,有邻村的村民慕名而来,将这里的草莓苗子拿回去栽种,味道却逊色很多。据村民讲,就是同在王家下河村土地上种植的草莓,味道也不完全一样,最好吃的草莓就是东洼、西洼和南河圈一带出产的草莓了。
  村民用来栽种草莓的大棚
  王家下河村的草莓个头并不很大,但色泽鲜亮,发光,它表皮上的颗粒是凹在表皮里面的,而不是凸出在外,村民们称其为“眼眶子高”。草莓的蒂绿生生的,展翅一样高高地翘起。草莓的肉质细腻、绵软,果肉里没有丝毫粗质纤维,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味道芬芳浓郁、甘甜清爽,百吃不厌。据当地村民说,他们吃草莓都不洗,用水洗过后味道就没有那么纯正了。因为现在种植草莓, 在地下都铺上了薄膜,地上也盖了塑料大棚,不会受到污染。草莓不易生害虫,所以也并无农药污染之忧,尽管放心吃。若是要洗,也只能用水龙头稍微一冲,不能搓洗。
  王家下河村的草莓闻名岛城。据说,最早识得王家下河村草莓的地方是浮山所集,那是青岛的老农贸市场了。王家下河村草莓种植历史悠久,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那时村民大都送到浮山所集上去出售。浮山所人对王家下河村的草莓情有独钟,每到草莓上市季节,都纷纷买给老人吃。现在,李村集和浮山所集仍然是王家下河村草莓销售最好的地方。王家下河村的草莓比别的草莓价格都要贵,比外地草莓高出一倍,但却供不应求。市场上卖外地草莓的商贩为了销货,都说自己的草莓是王家下河村的,他们从来不与卖王家下河村草莓的人在一起卖,怕相形见绌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就黯然失色,优劣分明。为了贩到货真价实的王家下河村草莓,商贩都到王家下河村进货,但周围村子里种植草莓的村民摘了草莓后皆带到王家下河村来批发出售,冒充王家下河村草莓。后来商贩们就到地头上去选择草莓,亲眼看着草莓从地里摘出来,才能放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又引进了塑料大棚栽培,品种也进行了更新。草莓上市早了,产量高了,品质也越来越好,市场销量大增0进入20世纪90年代,草莓种植已形成了规模,家家户户都种植草莓,面积发展到300余亩。每年4月份草莓上市季节,每天清晨,村头就车水马龙,形成了草莓批发市场,种植草莓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卖上个好价钱。王家下河村的草莓养育了王家下河人,至今草莓仍然是村民们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王家下河村的另一特产,就是“寒露蜜”桃了。据《崂山县志》记载:“王家下河特产:寒露蜜(桃)。”寒露蜜桃,原产于现市北区的河马石,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因为河马石村的一棵水蜜桃发生病变,经培育形成了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品种。寒露蜜桃个头大,表面青色,熟时略带红色,肉质脆甜,品质好,因成熟于寒露时节,故称
  寒露蜜桃园寒露蜜桃,人们习惯称为“寒露蜜”。此名是原崂山县县长车万起的。该品种于1964年由王家下河村的果树技术员引进,在第四生产队南坡上种植了3亩,后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广寒露蜜桃的母树园。因为该品种生长期长,管理难度大,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推广。直到1970年,商品果上市后,寒露蜜较高的果品价格才引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当时一级红星苹果0.24元1斤,寒露蜜却是0.26元1斤。深秋时节,其他的桃子都下市了,寒露蜜才上市。好的品种,好的收益,引得毛公地村、上臧村等周边村子纷纷来王家下河村学习种植技术。1979年,寒露蜜被崂山县选为优良品种得以推广,并成为李村镇万亩桃园的当家品种。1987年,崂山县政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寒露蜜被农业部定为“名优特”果品发展项目。寒露蜜被推广之后,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周边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寒露蜜起源于河马石,王家下河村对它进行了嫁接培育。但在崂山,村间都传说寒露蜜是毛公地村培育出的,因为毛公地村宣传工作做得到位,所以崂山人人皆知。可出了崂山,人们就称寒露蜜是上臧村培育的了,因为上臧村是万亩桃园之首。不过王家下河村的人说,别村种植寒露蜜规模再大,也是从他们王家下河村这里嫁接过去的。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王家下河村的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林业生产从无到有,成立了林业队,南面光秃秃的荒山,渐渐变成了青山。公路两边,河道两岸,皆栽上了杨树、刺槐等树木,林业得到了充足发展。生产队还办起了饲养场,先后建起了粉丝加工厂、电镀厂、机械加工厂、钢砖粉碎厂等,组建了副业队进城去务工。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集体经济收入,也为全村经济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随之解体。通过改革开放,人们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纷纷寻找发财致富的门路。集体、个体一齐上,推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彻底改变了农业为主的经济大格局。王家下河村先后建起了石子厂、制砖厂、液化气站,引进了内资企业,建立了假发厂,创办了民营企业,建起了酿造厂,生产酱油、醋等调味品。车辆运输、建筑、机械加工等行业也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0年1月,王家下河村划归为九水路街道,村党政领导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资当作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调整土地150多亩,建起了王家下河工业园,现在已引进企业50多家,为村中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带动了村中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王家下河村是一个历尽了600年沧桑的老村,过去也曾有过不少古迹古物。保留时间最久远的大约就是王姓先祖的石碑了。王姓先祖迁于此地时为一世祖,现已至20世。王氏先祖的茔地就在现在村南的南河圈一带,即赶牛道西侧。当时茔中有王氏始祖和二世先祖的坟墓。坟墓立有石碑,石碑又厚又大,约2米高,0.6米宽,上书“王氏始祖”4个大字,建于哪个年代不详。这块古老的石碑一直保留到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才被村民整地时清除。石碑被运到东园大井处,砌在井口上。后来,井被填平,现在石碑已湮灭在地下了。
  清朝初年,村南有座尼姑庵,名叫大水院,里面住着许多尼姑。在现在苏家村一带有座安沟观,当时被一群恶僧强占。大水院与安沟观之间有些不明不白的往来,彼此互送美貌男子和女子。他们在周围抢男霸女,横行乡里,并暗中养兵屯粮,图谋不轨。当地官府奈何不得,于是上奏朝廷,朝廷派于姓大人来捉拿,因为恶僧剽悍凶勇,武艺高强,一时拿不下他。当时,王姓第七世祖中有个名叫王吉代的,生得身强力壮,曾跟异人学习过武艺,一条长枪舞得出神入化,风雨不透。后来于大人寻访到王吉代,请他出面协助,终于制服了这群恶僧。将他们抓获后,遂上书朝廷发落,皇帝虽说做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圣裁,可地方官员借题发挥,借皇上一句“罢了罢了”的谐音将这一帮人全部埋入地中,和安沟观一起用耙子耙平了。大水院也一起给除掉了。传说,原先刘家下河村西的安沟河,就是恶僧养兵屯粮的地道,塌陷后形成了河。
  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下河村曾出过一名省劳动模范,名叫王思寿,字星三,1916年生。当年,他被分配在崂山工具厂工作,该厂就是崂山拖拉机厂的前身,那时工具厂主要生产木匠用的刃具,他在厂里负责锻造刃具的热处理工序。因为他聪慧好学,善于钻研,对热处理这门技术掌握得十分熟练,在热处理工作中成绩突出,为厂里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后来,他自己在家中搞起了锻造工作,加工各种木匠刃具。他做出的刃具与众不同,硬度适中,锋利度高,据说与德国人、日本人做的相比也毫不逊色。他生产的刃具上都刻着“星三”两个字,证明出自他手,周围人全都认他的牌子。他的刃具不卷、不崩,同样是刮木头遇到钉子,别的刃具不是卷就是崩,刃具硬度不是大了,就是轻了,而他的刃具用起来光滑无痕,得心应手。据他介绍,锻造刃具关键是要掌握热处理的时间火候,有时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常人很难掌握。而且,用来淬火的水质也很重要。水中矿物质多,温度急剧冷却对刃具质量很有益处,所以他用的水都是从村南的大井里担来的。“星三”刃具曾经名噪一时,后来电刨子等木匠工具上市,这种传统的手工工具才被淘汰。
  20世纪90年代,村子里信仰基督教的越来越多,后来上级有关部门派来牧师协助村民筹建教堂。建设教堂时,周边村子里的信徒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教堂有两进的院子,有多间房屋,能容四五百人做礼拜。院子宽敞,院中种植着牡丹、丁香。每逢周末,四面八方的信教者就如约而至,到教堂做祷告,唱赞美诗,听神学生(就是神学院毕业的学生)传道。王家下河村的教堂在青岛一带影响颇大,来做祷告的人很多,包括棘洪滩、城阳京口、王哥庄、南北岭、登瀛、上葛、下葛等地方的村民,皆来此做祷告。
  王家下河基督教堂
  王家下河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流传下来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有个“大石头”传说。大石头位于村子西面,说其大,是因为在东南山周围山体裸露在外的石头中,属它最大。但是就其体积而言,与别处的大石头真是相形见绌,它的北侧高仅仅两米左右,宽不足两米,西侧高不足1米半,基部有三层约为15厘米高的台阶,东南不到1米,南有一个西低东高、约50厘米高的二层台。该石虽不大,却闻名乡里,并有着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传说,天宫巡天都御史张桓侯,骑神马到下界巡查为非作歹者,恰好这匹神马渴了,想要饮水,向下一看是清澈的李村河,遂从李村河上空云头迫不及待地急降,神马四足正好踏在此石上,留下了四个马蹄印。该石自中间至顶端确实有四个马蹄印迹,南北方向,前部呈月牙形凹陷,陷下之处分布着不规则的血色斑点,该石南面之平台则是神马后蹄踏裂所形成。此石又名“懒汉石”,因该石处于一段陡峭坡路之顶端,且恰好在路边,下地劳作的人们走到此处时,常常停下来休息,抽一会儿烟。人们在此石周围劳作时,也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此石上唠嗑。若一人在此,则可躺可卧,还有人在石上睡觉,因此人们称它为“懒汉石”。此石经过许多人许多年的坐躺,已磨得光亮可鉴。遗憾的是,1976年,这个为村民们提供方便的大石头却被炸碎,用来修建村南的大口井了。
  村子里还有一个叫“拦水井沟”的传说。拦水井沟位于村南山岭之间,与村民上坡的赶牛道靠得很近。它起源于东南山西侧,据说,此沟原先是从东向西流的,后来才改为从北向南流。一年端午节,天空晴好,突然间从南面天空飘来一朵云彩,响起了个晴天霹雳,将东西流向的拦水井沟改变了方向,开辟出了南北向拦水井沟。自从拦水井改变方向后,沟里就臭气冲天,苍蝇甚多,有好事者前去查看,大惊失色,原来那个晴天霹雳竟然劈死了一条大蛇。本来拦水井沟无蛇,从那之后,蛇就到处横行,大蛇死后,小蛇就多起来,据说是小蛇们到此为之祭奠的。在拦水井沟形成了许多蛇塘,人们上坡耕种皆不敢走赶牛道了。为了安抚众蛇,让它们不要出来作祟劫道,人们就在赶牛道的最高处的山上,用石头垒起了一座蛇神庙,祭祀死去的蛇神。传说自从建了庙后,蛇才渐渐少了。后来此地就命名为“石庙顶”,其前后土地则命名为“石庙前”、“石庙后”。
  王家下河村的人们不仅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培育出了下河草莓、寒露蜜这样闻名遐迩的优良果品。而且几百年来,他们立足土地,耕种劳作,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甜蜜祥和的生活。
  (根据王顺从、王思华、王维从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家下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