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下河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4
颗粒名称: 于家下河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4
页码: 193-206
摘要: 于家下河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于家下河村东与崂山区接壤,西与尤家下河村、毛公地村临界,南靠王家下河村,北依李家上流村。全村行政区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有居民400余户、1200余人,均为汉族。村中姓氏以于姓居多,占村中人口总数的70%有。鸟瞰图余,另有张、曲、袁、李、王等姓氏。于家下河村地势平坦,只有村南一面有青山,山上郁郁葱葱植满松树,村中人称其为小南山。改革开放后,于家下河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的干起了建筑队,有的搞起了运输业,有的办起了服务业等等。
关键词: 乡村 于家下河村

内容

于家下河村,位于李沧区东部,隶属于九水路街道。于家下河村东与崂山区接壤,西与尤家下河村、毛公地村临界,南靠王家下河村,北依李家上流村。全村行政区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有居民400余户、1200余人,均为汉族。村中姓氏以于姓居多,占村中人口总数的70%有
  鸟瞰图余,另有张、曲、袁、李、王等姓氏。
  于家下河村地势平坦,只有村南一面有青山,山上郁郁葱葱植满松树,村中人称其为小南山。20世纪50年代,部队在山上挖了贯通南北的防空洞,还有壕沟,至今山上还保留着这些遗迹。李村河从村东、村南绕村而过。村中主要道路有两条,一条是村南的九水东路,另一条是村西的毛杨路。于家下河村位于通往北宅、沙子口的必经之路上,交通十分方便,以前只有112、113两路公交线路经过,现在又增加了128路、361路、365路,可以直达北宅、沙子口、李村、四方及大港等地,也算四通八达了。
  于家下河是个历史悠久的村落,自建村以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先来此落户的是于姓人家。明朝永乐年间,于氏三兄弟从云南大水坡迁居到现住址。据于家家谱(此家谱修于1921年,由于氏十三世、十五世孙修订)记载:“相传,明景泰天顺年间 (1457-1464)由文登隐居崂山,八世不显。故于氏之散居即墨者十余处,皆不同宗合谱。逮我高高祖鹏程公始游国庠,追忆始迁,漫不可考。于归隐之际,瓮牖绳枢,容身而已,影图轮流供于其家,及清乾隆丙辰,失火遂陷。” 也就是说,明朝景泰天顺年间,于姓人家就由文登迁到崂山一带隐居了,生活了8世,一直低调隐居,亲戚间少有往来,从不声张。所以于姓人家虽然居住在即墨10多处,但却并没有建立于氏共同的家谱。等到他们的高高祖鹏程公时,游学于国家最高学府,开始查寻家族迁移的历史,但漫不可考。家谱传承只能用图像标记,贴在家中轮流供奉,到清朝乾隆年间,一场火灾使这些图像都付之一炬,所以无从查考。直到清朝同治年间,于氏先祖担任了满汉教习,后代也考取了功名,才开始考虑修订家谱一事。
  于氏家谱的续谱由居住于台湾的于氏后代续写,续谱更加翔实地记载了于氏迁移的缘由、经过和相关细节。续谱中记载说,他们的祖先先是“自云南兼程航海至文登”,起初选择了一块入海口处,也就是今天文登南乡张家埠南面的海边上,在那里安家落户。多年后,发现大水泊这个地方风水奇佳,就集体北迁到大水泊居住。后来为什么又迁往于家下河村呢?据续谱记载,应该是缘自明朝于氏家族的“夺门之变”。于氏为什么会招来灭门之灾?还得从明朝“土木之变”说起。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大军进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怂恿下,率50万大军亲征,结果被蒙古骑兵击溃,英宗本人于土木堡被俘,50万明军死伤过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明王朝风雨飘摇,局势十分危急,在明朝存亡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于谦这样的英雄,力挽狂澜,扭转了岌岌可危的局面。于谦以社稷为重,拥代宗为帝,改年号为景泰,瓷器景泰蓝就是出自于这一时期。可后来被俘的英宗被蒙古释放,8年后成功复辟,改年号为天顺,下令捉拿于谦,满门问斩,这就是“夺门之变”。于氏第十五世孙在续谱中记载:“奸臣趁机陷害于氏忠良,致被抄杀充逐之残害。于危急时,父抱子,兄携弟,或约亲近族人避难他乡,得能瓮牖绳枢,容身而为幸。如于氏先祖于从、于龙、于存忠、于存深等怯居青岛(当时即墨县最南偏远乡间),至八世始显。”其中,“即墨县最南偏远乡间”大约就是指现在的于家下河村了。综合于姓修谱与续谱所述,于姓是在明朝景泰、天顺年间,因为“夺门之变”恐慌避难至此。于家下河村曲、张、袁等其他姓氏皆是自于姓迁来之后才陆续迁移至此。据家谱记载,继于姓迁来之后,曲姓的八世祖从沙子口南姜村迁移至此,曲姓生活于此也有三四百年了。到清朝中期,又有张姓从现在的北宅棉花村迁至此处,是投奔其岳父而来。据说于家下河村的一女子嫁到这位张姓夫家后生活极其贫困,女子的哥哥家中生活倒很富裕,就给妹妹在于家下河村买了房子和土地,张姓从此落户于此。清末,袁姓由河西村投奔姑姑家而来到于家下河村。李姓则是新中国成立后迁至此地,据说是某李姓教师被打成“右派”后下放至此,从此定居下来。王姓是土改后由王家下河村迁来,因为家中没有房子,就将地卖掉,迁到于家下河村来。
  于家下河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于家下河生产大队;1984年11月恢复行政村,属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自古以来,于家下河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的农作物有地瓜、小麦、玉米,还有少量的花生和高粱,也种植梨树、桃树和苹果树。梨树主要是种植崂山窝梨,这种梨树种植历史在于家下河村已有100多年了,后来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崂山窝梨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渐渐被新的品种所取代,特别是村中引进寒露蜜桃和红富士苹果之后,崂山窝梨就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了。于家下河村虽然地处李村河中下游,但可耕地少,仅占40%,山地占60%。山地贫瘠,不适宜种植农作物。水源也是制约农业种植的一个瓶颈。于家下河村虽然临河而居,但因过去没有水利工程,雨水不易存储,导致水资源非常匮乏,很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学大寨”时,于家下河村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在李村河岸打了两口机井,进行二级提水,建成了两处扬水站,还修建了水库,用来灌溉农田,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那时农作物产量很低,也就是每亩300斤左右。在于家下河村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上山拾草到崂顶,下海捞海带,赶北集跑破鞋。”没有烧的,没有吃的,为了到北集去换回点地瓜干来吃,不惜跑破鞋子,可见其日子之艰辛。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于家下河村的人们认识到,传统的种植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村民单靠种粮食,生活水平难以得到大的提高,必须发展高效农业。为增加经济来源,于家下河村的村民将目光放到了种植草莓上。20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草莓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草莓,草莓成了于家下河村民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民办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
  改革开放后,于家下河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的干起了建筑队,有的搞起了运输业,有的办起了服务业等等。1983年,村中出了第一个万元户,就是通过搞运输发家致富的。还有个叫于少军的村民,在村里办起了养鸡场,用30多亩地盖起了鸡舍,如今资产已上千万元。1995年后,政府进行旧村改造,村里经济条件好的人还建成了二层楼房,于家下河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2001年、2003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03年10月改称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先后建于该村,带动了村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中有的办起了澡堂,有的开起了旅馆、小吃店、网吧,几乎50%的村民家里都有房子出租,房屋出租成了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还有的人在外面办工厂、开商店、搞建筑等等。2004年后,村里人开始投养老保险,老有所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人们没了后顾之忧,精神越来越愉悦,家庭越来越和谐,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根据规划,于家下河村已被纳入青岛中央居住区建设范围,更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他们呢。
  青岛酒店管理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的思想文化对于家下河人影响很深。于姓家谱记载,其先祖鹏程公曾在国家最高学府游学,还有先祖出任满汉教习,还有的是副贡。何谓副贡?封建科举考试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副贡是贡入国子监的生源之一。满汉教习,是指教满汉两种语言的教师。据家谱记载,自八世之后,其先祖中“多有登科者”,很多考取了功名,进入仕途。于家下河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于振麟在清朝同治年间曾是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据村中82岁的于享基老人讲,于振麟曾担任即墨县的主考官,负责选拔人才,后来即墨的县官调任到临清,于振麟也随同调到临清,继续担任主考官。因为他生前励学笃志,为乡里人敬仰,他去世后人们就传说他当了铁旗城隍。新中国成立后,于家下河村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人物。1958年,有两名全国政协委员出自于家下河村,分别代表教育系统和工商联系统到北京参政议政。于肇庆(原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校长)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劳动模范、青岛市人大代表,现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校长也是于家下河村袁氏后代。据不完全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村中每年都有学子考入名牌大学,还有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完博士、现在美国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村中从事教育、卫生工作的人士特别多,仅仅是名校校长,屈指一算就有10多个,医生和教师更是数不胜数,出过县级以上干部40多人。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中,还出过资产过千万的私营企业家。现在全村范围内除了已有的小学和近几年开办的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等高校外,青岛理工大学分校、中国海洋大学分校、青岛体校都距离于家下河村不到半公里,于家下河村成了学校林立的现代学院区。如今的于家下河村集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于一身,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居民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于家下河村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留下了一些文物古迹。村西的“仙姑塔”,现为市级文物。仙姑塔是为纪念一位名叫于更的年轻姑娘所立。于更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爷爷是个举人,伯父是秀才,父亲也是读书人,在村里教私塾。至于她是如何成仙的,于家下河村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据说,她和村中其他妇女在河里洗衣服,搓衣服时搓出一个桃子来,她让给别人吃,别人都不吃,于是于更姑娘就吃了,从此就有了仙气。比如,她与村姑同在河边洗衣,眼见电闪雷鸣大雨将至,村姑们纷纷起身往家赶,唯独于更该怎么洗衣裳就怎么洗。大家喊她,她说:“我淋不着,土地爷爷在给我打着伞呢。”大雨过后,满村人都惊叹于更衣裳竟然没有淋湿。据村中老人们说,自于更得了仙气之后,专门在家给乡邻看病。于家老宅里有口井,由于于家下河的水位较高,井中之水伸手可及。每次给人看病,于更就用瓶从井中取水,再撒上少许泥土,就是神丹灵药了。当时,远在即墨县的人也骑着毛驴或赶着马车来找于更看病。于家宅外车水马龙,四邻八疃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连拴马拴驴的地方都没有了,只好拴到外边大街上去。
  于更丈夫是侯家庄的,两人定的是娃娃亲。据说,此人也是个举人之后,两家也算门当户对,但于更却不同意这门亲事。“稍长,为议婚,则私于母曰:’儿此生无尘世缘,强之嫁,即速之死矣,父母不听。’壬戌夏,婚有期,仙姑遂日夜闭目坐,不语亦不食,唯饮清水少许。”(于仙姑由乡绅和村民捐资
  修建的仙姑塔
  塔铭记载)于更不吃不喝,百日而逝,年仅23岁。三天后,根据佛教的礼仪为其殓葬,令乡邻惊奇的是,于更“体软而轻,面貌如生,乡邻惊异,群呼为仙姑” 。大家决定建塔以纪念于更姑娘,尽管她崇尚儒教的父亲不同意,最后还是建成了。
  仙姑塔是由当地乡绅及村民捐资而建,为八级八角密檐式建筑,四周院墙环绕,种植花草树木。塔基为石质,朝东南方向阴刻铭文,由清朝遗老、前法部右侍郎弼德院顾问大臣王垿撰文,古不其廩膳生王锡极书丹。铭文记述了于仙姑的家庭、生平及修塔缘由。底层神龛内供奉着于仙姑的塑像。
  据村民们回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仙姑塔饱受磨难,共遭到3次破坏。第一次是于家下河小学的学生,在其校长的带领下,将仙姑塔内的塑像推倒,仙姑塔内顿时一片狼藉;青岛五中(现青岛第五十八中学)的学生又接踵而至,可见到殿内塑像已全都砸烂,就一鼓作气将仙姑塔的院墙拆掉了;青岛五中的学生走了之后,青岛师范的学生随之而来,这次声势更为浩大,带着铁锹、绳索等,先在塔的东南角上挖凿,想将塔基挖空,套上绳子将仙姑塔拉倒,可是连挖带凿抠出来三四块大石头之后,再往里挖,却无论如何也挖不动了,石头里面的水泥,竟比石头还坚硬。于是这些人决定把炸药放入石头洞里引爆,将仙姑塔炸倒,可考虑到50公尺外就是于家下河小学,就只好放弃了,仙姑塔才侥幸得以保留下来。据村委会介绍,此塔2005年定为市级文物时,市文化局的领导曾派来专家鉴定,当初建塔时所用的黏合土是用糯米浆和白灰混合制成,底座的石缝与凹陷处皆是生铁弥合找平,所以坚固异常,“红卫兵小将”们撼塔无力也就不难理解了。仙姑塔虽然保存下来了,但底层的木制围栏、楼梯,塔四周的院墙,院内花木及仙姑神像,却没有幸免于难,全部被红卫兵毁掉了,连底层仙姑神龛的顶部也被掀掉,往上一看,就可直接见到塔顶朗朗的天光,一番折腾之后,仙姑塔早已面目全非。又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淋,仙姑塔更加沧桑老迈,塔体也开始有点倾斜,如果再不进行有效保护,此文物古迹就会彻底毁坏。
  仙姑塔第一次修复是1988年由台湾的于海基老先生出资捐助的。于海基老人原籍于家下河村,后定居台湾,虽相隔千山万水,但仍心系故乡。为了修复仙姑塔,他个人捐出2000美金支持修复工程,重点对底层的木质楼梯进行了修复,并重塑了仙姑神像,修整了仙姑神龛。仙姑塔第二次修葺是在2002年,在李沧区政府的统一组织规划下,由于家下河村委牵头,向台湾方面募集工程款2002年重建后的仙姑塔
  两万美金,社会各阶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纷纷慷慨解囊,共同出资对仙姑塔进行了彻底修复。首先对整个塔体采取了加固措施,又在塔体原色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着色绘描,将原先面朝东南的楼梯改为正南方向,并在楼梯上加筑了汉白玉护栏,重新铸造了八角檐上悬挂的铃铛,重新修筑了青砖院墙,塔前栽植了耐冬,沿墙种植上石榴、紫荆、樱花等花木,仙姑塔基本恢复了原貌。后来,又在仙姑塔北面建
  造了仙姑殿,殿内立有功德碑,并加长了院墙。仙姑殿是人们许愿还愿的地方,每逢初一和十五,来许愿还愿者络绎不绝,祈求善良的于仙姑保佑他们多财多福,一帆风顺。
  仙姑塔前立有2002年重修后的碑志,上面写道,于家仙姑因不满封建婚姻,绝食而逝。于家下河人对此种说法提出强烈异议,因为当时社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抗婚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实为大逆不道,怎么可能因此立塔?也许另一种说法较为确切,即于仙姑做了有益于众人的事情,因此受到于家下河人的爱戴,所以才自愿集资为其立塔。为了纪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于家下河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特殊的民风民俗。每到初一、十五或逢仙姑生日,殿内烧香求佛者络绎不绝,这时,于家下河村民自发组织了道乐演奏团,每每都要在此毕恭毕敬地演奏道乐。他们的演奏团共有13人,服装、乐器由村里提供,但演奏人员并无报酬,他们完全是自愿演奏。他们的乐器除了提琴、二胡等常见乐器,还有木鱼、碰钟、编钟等,那挂在铁架上的编钟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每个钟都能发出不同的声响,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悦耳动听。据演奏人员介绍,他们不仅演奏崂山道乐,还演奏现代歌曲。
  于家下河村还有过龙王庙。古时候,人们主要是靠天吃饭,所以村民们在村南建成了龙王庙,按时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风调雨顺,无害无灾。龙王庙建在于家下河村东的河崖上,分三座殿,中间是主殿,里面供奉着龙王,叫龙王殿;东面是菩萨殿,供奉着菩萨;西面是三义殿,里面供奉着刘、关、张三兄弟。每逢农历初一和正月十五,人们都要来龙王庙烧香祈祷。龙王庙有专人看护、管理,负责打扫卫生、料理村民求神烧香等事宜,因为并无报酬,就将庙里的几亩薄地送给看护庙宇的人耕种。村里人在龙王庙的东南角上,专门建了座钟楼,钟楼里挂着撞钟。那口撞钟很大,直径1米有余,高约1.5米,有好几百斤重。每到阴天下雨,看护庙宇的人就高度关注河坝水位,遇到紧急情况就爬上钟楼,使劲撞钟,村民听到钟声,就知道有险情,直接赶往大坝护坝。
  关于于家下河的土地庙,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于家下河村的土地庙位于村东,构造简单,里面摆放着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是用石头雕刻的两个小石人。不知哪月哪天,有人发现里面只剩下土地爷爷了,土地奶奶不翼而飞。当时村里有个患癔症的曲姓男子,久病不治,他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土地爷爷,许愿说,大慈大悲的土地爷爷呀,你若是能医好我的病,我一定给你再说个土地奶奶。曲姓男子从土地庙里回来后,病就突然好了。他不食前言,从毕家北山上找了个石匠,用石头雕刻了一个土地奶奶。婚礼仪式非常隆重,在土地庙南约50米的桥头上,摆上方桌,由毕家北山的老者将雕刻的土地奶奶放到桌子上,于家下河村的村长则用红盖头给新娘盖上,然后将她放进早已扎好了的花轿中去,磕过头、行过大礼后,一路喜气洋洋吹吹打打,抬到土地爷爷身边。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只是于家下河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聪明勤劳的于家下河人正在凭借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根据于享基、于臻基、袁林德、曲智宽、王亢令、张风仁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于家下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