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家上流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82
颗粒名称: 北王家上流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3
页码: 170-182
摘要: 北王家上流村位于李沧区东部,李村河上游,隶属于九水路街道。北王家上流村东与杨家上流村、毕家上流村接壤,西与戴家村、上臧村临界,南面是南王家上流村, 北依“绵羊顶山”,全村行政区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20户、960余人,均为汉族。鸟瞰图居多,约占村中人口总数的98%,另有杨、陈等姓氏,约占村中人口总数的2%。原王家上流的王姓共分两支,一支是长支,另一支是二支,南王家上流村为长支,北王家上流村为二支,当地人俗称南王家上流村为“下街”,北王家上流村为“上街”。
关键词: 乡村 北王家上流村

内容

北王家上流村位于李沧区东部,李村河上游,隶属于九水路街道。北王家上流村东与杨家上流村、毕家上流村接壤,西与戴家村、上臧村临界,南面是南王家上流村, 北依“绵羊顶山”,全村行政区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20户、960余人,均为汉族。村中姓氏以王姓
  鸟瞰图居多,约占村中人口总数的98%,另有杨、陈等姓氏,约占村中人口总数的2%。
  原王家上流的王姓共分两支,一支是长支,另一支是二支,南王家上流村为长支,北王家上流村为二支,当地人俗称南王家上流村为“下街”,北王家上流村为“上街”。上街、下街原本是一个村,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下街成立了一组先进社,共分为8个生产队,上街成立了二组先进社,共4个生产队。1956年,又组成了高级社。
  后来经过民主讨论和协商,上街人向下街的人提出分家,并向当时的李村人民公社提岀申请,在经得上级批准之后,1961年6月,上街、下街正式分为北王家上流村和南王家上流村。两村之间大体上以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为分界线,但分界线并不绝对,因为原先12个生产队杂居的实际状况,分家之后,房舍居住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土地也是根据生产队时交错分布的情况,按照“地随队走”的原则,各归各的,所以土地上也没有明确界限。
  北王家上流村地势北高南低,北面山峦起伏,叫绵羊顶山,俗称为北山。北山上有许多支流流经村中,形成一道道溪流,成了村中灌溉饮用的主要水源。山上林木茂盛,风景秀美,除了松树,漫山遍野还生长着许多刺槐,据村中老人讲,刺槐生命力很顽强,对土质要求低,只要能藏住根,它就能存活,而且树根扎下去后越长越旺,自刺槐长成规模之后,蔓延得漫山遍野。每年四月就开出一片白茫茫的槐花,散发出阵阵甜丝丝的清香,槐香随风潜入村来,整个村庄都沉醉在一片花香之中。村中老少皆到山上采摘槐花,回家清洗,淘净,切碎,用来包包子,或炖鱼,或炒蒜薑吃。槐花开的时节,吸引了许多养蜂人闻香而来,山下到处是一排排蜂箱,所以村里人也能吃上天然的槐花蜜。
  村中现在的街道主要有两条,都是南北大街。一条经过村中间,直通到南王家上流村头,是20世纪30年代修的。村东还有一条路,也一直通到南王家上流村去,是20世纪70年代修成的。北王家上流村中现在的交通要道是村后刚刚修建不久的天水路,也叫环山路,天水路的修建,让这个闭塞的山村有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道。
  北王家上流村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属胶澳租借地李村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属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李村军政署,后改属李村民政分署;1949年8月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李村区;1961年6月王家上流村分为北王村和南王村,称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北王村生产大队;1984年11月恢复行政村,属青岛市崂山县李村镇;1994年6月属青岛市李沧区李村镇;2000年1月属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2004年10月实行“村改居”,成立社区居委会。
  追溯该村起源,据村中老人讲,在1961年6月以前北王家上流与南王家上流两村合称为王家上流村,大约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有王姓两兄弟王通、王达两人从云南大槐树迁至东李村,后与居于此处的刘氏换地。王氏搬到王家时是七世祖,至今已是21世。当初是王姓兄弟二人至此安家落户,后来渐渐形成长支和二支两大宗支。王氏迁来之后,又有杨、陈两家相继迁入,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投奔姥姥家而来。
  王氏先祖来此定居不久,就建立了自己的祠堂,祠堂位于现在的村西南处。王家的祖坟在东李村,就坐落在现在东李村桥头那一块,茔地当年很有名气,被称为“王家茔”。王姓迁至王家上流村后,留下一户人家专门看管茔地,茔地周边有几块地,都由他家耕种,每年北王家上流村的王姓都得到茔地上坟祭祖。直到1966年,坟地被毁,才不去祭祖了。
  北王家上流村历来以农耕经济为主,粮食主要种植地瓜、玉米和少量的小麦,水果主要种植窝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山岭薄地不适宜庄稼生产,又处于上流地带,水源缺少存储设施,流失快,造成水资源缺乏,所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靠窝梨卖点钱。这种梨是崂山一带的特产,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也卖不上几个钱,所以日子过得比较贫寒。为了生存,村里人不得不出去自谋生路,到码头给人扛大包、搬运货物,干一些出苦力的行当,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北王家上流村没有地主,都是自耕农,又分得了外村地主的部分土地,增加了可耕地数量,可以多劳多得了。而且,国家根据北王家上流村山地多、可耕地人均还不到半亩的实际状况,免除了其向国家交纳公粮的义务,还补给统销粮,为北王家上流村解决了3个月的粮食问题。北王家上流村也积极想方设法发展经济,特别是自分家后有了自主权,充分利用自己的山地优势,发展果树业,引进了崂山水蜜桃、恩梨、长把梨、红星苹果等优良品种。当时,窝梨缺乏市场竞争力,已经渐渐被别的优良品种代替。北王家上流村将窝梨全部嫁接成了长把梨。长把梨是一种优良的品种,把儿特别长,皮儿特别薄,水分大,肉质甜而脆,关键是久储不烂,市场销量很好,所以在当时很受果农欢迎。由于北王家上流村土质属于沙窝地,水也是山泉水,所以结出的果实又脆又甜,当时北王家上流村的长把梨也是远近闻名。为了解决灌溉水源缺乏的问题,在村后修了北山水库和北台子水库,还在毕家水库边上建立了一座扬水站,然后从扬水站边上开始修水渠,水渠两侧用石头砌起。当时全村男女劳力齐上阵,分组分工,打石的打石,运石的运石,砌渠的砌渠,挖沟的挖沟,直干了一年有余,才将这条从毕家上流村一直通到北王家上流的水渠修成,基本解决了水源问题,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为增加收入,生产队里成立了副业队,通过出去搞建筑、挖沟、修路、采石头,并依靠自身优势开办采石厂等渠道,为村里创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通人和,村民开始自谋出路,自寻致富门路,纷纷走出家门,从事跑运输、搞建筑、做服务等各行各业的人增加了,有手艺的人也有了用武之地,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村里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增加村里收入,也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01年,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
  1957年秋,中共中央委员张云逸来村中视察。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当时,张云逸将军来时,只有1辆车,带着3个随从人员,由青岛市委书记、市长、北海舰队司令、市公安局长等领导陪同,农业社党支部书记毕聚名将张云逸同志接到办公室,村里准备了西瓜招待。张云逸吃了一小块西瓜,喝了一点自己带来的水,然后就起身到麦场视察。麦场里的人在专心地劳动,都不知道是中央领导来了。张云逸临走时,与农业社的领导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相片毕聚名有过,但“文革”期间这张珍贵的相片被毁掉了。张云逸走时鼓励大家说:“你们要好好努力,干好工作。”视察完毕后,上级拨了3.6万元钱给社里,专门用来修筑石坝水库。后来,《青岛日报》等报纸对张云逸视察上流乡一事进行了报道,此事曾轰动一时。
  当时北王家上流村的高级社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村中老人的回忆,195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原王家上流的下街成立了一组先进社,上街成立了二组先进社。当时规定社员入社自愿,村中大部分村民都是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加入到先进社中,热热闹闹,好不红火。村中只有一两户人家没入社。入社村民种地都是集体耕种,没入社的一两户夹杂其中,格外显得身单力薄,最后也加入到高级社中去。社里人互帮互助,人多力量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产量,高级社搞得红红火火。1958年公社化后,村民家中不设锅灶,一日三餐全部到社里吃,社里有专门负责做饭的人,到了吃饭的时间,社员就自备盘碗,到饭堂打饭吃,有馒头、饼子和地瓜,菜一般是白菜和土豆,每家每户按人口领取。中午、晚上不管走到哪儿,都可以到当地食堂吃饭,吃完饭签个字,写上某某社社员某某某,分文不花。比如,早上社员到吴家村去拉粪水回家浇树,就在吴家村吃饭签字,然后下午再往回走,在李村做工的社员也就地在李村吃饭签字,在生产队里从事农活的人,还有人专门将饭送到地头。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吃饭食堂化,干活军事化。”不过这种违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大锅饭”不到一年就维持不下去了。接踵而来的是三年困难时期,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陷入了低谷。
  北王家上流村地处崂山余脉深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战争年代与其他村相比,更加多灾多难。那时,崂山游击队经常在周围山上活动,日本侵略军常常到山里“围剿”,他们见到什么拿什么,劫掠一空。当时日本侵略军修筑了壕沟,以防范崂山游击队进出,市内一带就称为“沟内”,李村一带就称为“沟外”,将沟外人当成重点防范对象,沟外人要到沟内去办事,必须出示通行证。通行证是日军为每个村民制作的验明正身的证件,上有姓名、年龄、本人相片,没有通行证的,就按照游击队员论处。当时游击队常常到沟内去打日军,日军也常常到沟外进行“清剿”。为了掩护游击队,村民自发担负起了通风报信的任务。那时,每个村都在自己的山头上砍伐了一棵大松树,用石头固定相依而立,是村里的信号树。如果有异常情况,就立即放倒信号树。各村中的信号树都由村民轮流值班放哨,日军一出动,临近村就放下自己村的信号树,相邻村一见不妙,也立即放下自己的信号树,这样一村连着一村,速度很快。有一次,日本侵略军从上臧村方向而来,北王家上流村的某村民见其快到村了,赶紧放下信号树,村中游击队员疾跑如飞去报信,游击队很快做好准备埋伏好。但这个村民从山上跑下来时,日军已经进村了。当时,日本侵略军但凡见到田间地头有无所事事的闲员就怀疑是游击队员,这个村民灵机一动,到一家农户借了一把锄子,在田地里若无其事地锄起地来。日军果然警惕性极高,招手叫他过来,拿起他的手反正研究了一阵子,看到手上到处是老茧子,方道:“良民的,良民! ”该村民这才逃过一劫。
  提起日本侵略军,北王家上流村的老人仍然义愤填膺。当时沧口飞机场一带被日军侵占驻扎,飞机场的侧门被当地人称为“死路”,抓的游击队员或可疑分子都被送到这里让狼狗咬死。当地人知道了都从别处绕行,可外地人不知道,有些从即墨、莱阳来的卖地瓜、卖水果的村民由于不知道而误入,就是死路一条。只要进入这里的人,从无生还者。北王家上流村的一个村民就因为被怀疑是游击队员,而被抓到此处,被狼狗吃掉了。
  北王家上流村自落户此地之后,也有400年的历史了,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民俗民风。据村中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村中男子娶媳妇都很早,大都十二三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但这时家人就给他张罗着娶亲了,娶的媳妇有的比男子大三五岁。到了娶亲那天,有些孩子还要先到母亲怀里吃奶,娶完媳妇后又嚷着要吃。有些孩子娶了媳妇之后,就光着屁股到河里摸鱼捉虾去了。娶亲的仪式很讲究,有许多世代沿袭的礼节,新郎官小,大都不懂得,家人就找了个明白娶嫁事理的“清人”紧紧随从他身边,时时给他提醒指导。男子家要先扎好两顶轿子,由4个人抬着,吹吹打打到新娘家去迎娶。抬轿子的人中有轿头,路上遇见石磨石碾的,都要用腰间的毡子为其遮挡,因为传统风水学里,磨为虎,碾为龙,娶亲的若是遇见就有不祥之意。到了新媳妇家之后,先给岳父岳母磕头行礼,吃完饭后,还要“谢天井”,就是祭奠老天爷的意思。由新娘的兄弟用盘子端出3杯酒,盘子上压着3根红线绳,新郎官在“清人”的指导下,先将3根红线绳装到自己的袖子、鞋子或系到头上去。据说,放到不同的地方可是关系到新人今后命运的,如果放到头上,新娘以后在家中就是至高无上,放到鞋子里就是脚踩脚碾弃如草芥,放到袖里最能体现两人平等,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放到了袖子里。新郎官要将3杯酒一一祭奠完毕。这时,邻居纷纷都来看新郎官,十几岁的新郎官常常被人看“招”了。看“招”了就是被众人看得不好意思而无所适从的意思。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给人看“招”了,其家人早就传授给他一个预防看“招”的秘诀,就是要盯着一个人看,将一个人看走了,再看下一个,目光不要游移散漫,视无定处,那样会越看心越惧,迟早让人把自己看“招”了。从岳父家回来后,要将门槛上放一马鞍,上置一吊钱,让新娘子迈过去。上了炕之后,新娘子要“坐三日”,就是要连坐3天,这3天中由家人为其送饭送水,不过新娘子吃喝都极少,据说,旧时村民坐马车“出门”新娘子不能白天上厕所,没有办法,只能少吃少喝。晚上睡觉时,新郎官的“铜盆帽”是要扣在脸盆上的,以压住女方的脾气,女方也不甘心被压迫,就将鞋子放在新郎官的鞋上,这样彼此虽然没有言语交流,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早已过招无数,以定将来的生活谁主江山。睡觉的位置也至关重要,谁睡在外面,谁以后就主外当家,女方若睡在外面,就成了内外兼理,外交内政全成了她自己的了。所以男方一般都睡在外面。讲述这个故事的老人说,当年他就因为在睡觉位置上疏忽大意了,所以一直生活在妻子的严格管辖之下,当然这都是说笑的话了。
  北王家上流村的王氏先祖自古有习武的传统,不少人武功都很好,后人很好地继承了先祖这一传统。在清朝中后期,其祖上曾有人中过“武举”,虽然此人当时离开了北王家上流村。但他中举之后,想光宗耀祖,准备在老家祠堂门前树旗杆,但封建时代的老百姓谨小慎微,怕他以后为官不慎,万一出了事情满门抄斩,反而连累了王家族人,所以就断然拒绝了他回乡树旗杆的要求。北王家上流人继承了先祖的武术天分,村中许多老人都会两下子,还有许多身手不凡的。20世纪30年代,村中就有了武术馆。市里举行武术比赛,王家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新中国成立后,在青岛团岛和西镇的市场上,都留着北王家上流人固定的地盘,是其卖水果的地方。有个村民到四方卖梨子,遭到当地一个欺行霸市的小地痞的欺负,那家伙有眼不识泰山,只觉得他穿着像外乡人,上来就抢他的水果筐子。这个村民很有功夫,只轻轻一抓,就捏住了对方的胳膊,疼得他哇哇叫,任凭他如何挪移,就是无法摆脱。最后有人通报其家人,家人过来赔礼道歉后村民方才放了那个家伙。北王家上流村的武术之精深由此略见一斑。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习武了。人们都开始读书学文化,村里也出过不少优秀人才。20世纪50年代,村里有不少人考入名牌大学。有个叫王显义的,其父亲从事医生工作,他继承父业,考入了上海医科大学,在青岛市立医院工作;他的3个儿女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清华大学、上海医学院,还有曲阜师范学院的。那时,村里还有王显发、王显炳都是大学生。村中还出过局级、团级以上干部20多个。20世纪50年代,从事城市建设工作的王可苏还被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菜地
  现在的北王家上流村,依旧是红瓦绿树,除了北山一带修天水路时用去了边角上的一点土地之外,大都没有开发。勤劳的村民们依旧在土地上种植着土豆、白菜、菠菜、葱、蒜等蔬菜。北王家上流村的白菜和土豆不施化肥,也不打药,用的都是有机肥,没有污染,水又是直接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所以长出的白菜格外好吃,切成丝拌上醋,风味尤佳;土豆也特别的“面”,肉质密实,味道浓郁,很受欢迎。
  村中所有的可耕地现在大多种植蔬菜。进得村来,是菜畦碧绿,一派田园风光,透露着一种格外的宁静与超然,与周围已经开发得土地所剩无几的村庄相比,北王家上流村显然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后劲足,潜力大。北王家上流村人也像他们培育的庄稼一样纯净恬淡。他们淡定从容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对于未来满怀美好的期许。
  (根据王可晓、王可高、王显松、王显瑞等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李沧文史第四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收集李沧文章,勾画出了村庄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是一部反映李沧区农村生活的瑰丽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春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北王家上流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