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渠村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中北部,东距黑龙江中路3公里,西邻重庆中路北端,南有曲源路、距青岛火车站23公里,北有湘潭路、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5公里,与西南渠村、青岛钢铁集团仅一路之隔,交通十分便利。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企业占地200余亩,村落占地
鸟瞰图200余亩,其他为耕地。
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东南渠村与西南渠村为一个行政村,统称南渠村。1936年12月26日出版的青岛《公安月琴》中是这样记载的:“东南渠村和西南渠村原合称为南渠村,因该村原为东西二村,仅户口一项为一村,为了实际办事便利,经村民请求分为两村。”
1936年南渠村分为东、西南渠两个村。东南渠村1951年4月以前隶属青岛市四沧区,以后隶属南海专署崂山行政办事处、青岛市楼山区。1965年4月,随楼山人民公社划归沧口区。1984年人民公社撤销后,恢复行政村建置,隶属沧口区楼山乡。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时随楼山乡划归李沧区。2000年,楼山乡撤销后,隶属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全村1778人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2003年撤销行政村建置,设立东南渠社区居民委员会。
相传,明永乐年间,王氏祖先从云南大槐树里千里迢迢迁此立村(村民中也有说是从陕西迁移至此的),因村东北处有一土埠,所以起名叫安家埠。早年间连续不断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人们为了实现战乱早日结束这一美好愿望,遂改名“南渠”(“难去”的谐音),依据是村南有一水渠,后来形成一条河,村民们称其为南河。该河发源于湾头许家庵子和丹山西侧,由东向西流,经湾头村、东南渠村、西南渠村穿过胶济铁路流入胶州湾内。20世纪50年代末建青岛第三钢铁厂时,才将河道改在了现在的位置,与发源于九峰岭的南干河合流,沿青岛钢铁集团南墙外流入胶州湾。过去,东南渠村离海很近,可用土地很少,所以贫者居多而富者少。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约有三分之一家中无地,所谓富者也不过是中农而已,且寥寥无几,只是有几亩田地罢了,并不富足,本村大多数为贫困家庭。新中国成立以后,划定成分时,该村多为贫农,没有地主和富农。从家谱所见,新中国成立前,东南渠村部分家庭人丁不旺,有的几代单传,甚至有的无后代,是否因贫困所致,无从论证。因无地可种植,所以有的只能以打石为生,有的以打短工为生,而多数是以拾荒为生,更有甚者则是以乞讨为生。还有一种方式则为生产互助共同谋生,即有地者因劳力不足无法种植、有劳力者无地可种的,于是双方就联合起来村中小巷种地,到收获时就“你一垄我一垄”的平均分配。这就是 “你出力,我出地,大家平均分配收获成果”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渠村的姓氏逐渐增多,有的乞讨而至,有的投亲而来,后来又有康姓、张姓、蔡姓、宋姓等先后迁来定居。当前村中主要以王、蔡、刘、康、张、赵、李、胡、宋、于、江、徐几大姓氏为主。各姓氏的来龙去脉,家谱上记载得一清二楚,可见家谱在追溯历史时的重要性。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体。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但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多数家谱非毁即佚,即使有少数幸存的,也破损不全,所以很难追根溯源。在撰写该文时,仅见到两部家谱,康家家谱保存还算整齐,但也有破损,而蔡家的家谱则破损大半,用同一种纸张搓成的纸绳装订,纸张已经发黄。两部家谱虽然内容不全,但是通过只言片语,仔细揣摩,从中看到的既是沧桑,也是岁月,更是历史的见证!
通过康家家谱残缺的记载及听康家后人康立勋先生所述得知:康家始来自云南,一支去了即墨,另一支来到王埠庄。据康家后人说,其前辈人原在王埠庄兴旺富足,但是到康氏七世时,因土地引发了纠纷,与尹姓家族对簿于公堂之上,最终康家输了官司,康家人由此一蹶不振,家族逐渐走向衰败。到康氏八世,康家只剩如妯娌两人带着3个孩子。其中老大康于氏,生有两子,一个叫福兴,另一个叫福泽。由于家境极度贫寒,妯娌两人带着孩子背井离乡,走到南渠村处,康于氏因年纪大,体力不支,加之孩子年幼,便不再前行,在此筑屋垦荒。而另一位则携一子继续北上,直至仙家寨的赵哥庄方驻足安家。康家自定居以来,勤俭持家,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还顺心。新中国成立以后,康家后人康泽祥(1935—1984年)先后任潍坊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潍坊市委常委、潍坊地区副专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
从蔡氏家谱记载得知:蔡家由五世祖从下王埠村移居此地,距今三四百年历史。东南渠村素有“蔡王不分”之说,现王鸿德老人家一支的王氏祖先始于即墨,约三四百年前,东南渠村姑娘蔡氏嫁与即墨王姓家族以后,生一子,而后其夫英年早逝,蔡氏因孤寡无力抚养儿子,于是便带儿子返回东南渠村投奔娘家,儿子慢慢长大成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0余户人家,此王家实为蔡家之“外甥”。有时村中蔡王两姓难免产生些小摩擦,年长的人就说道:“算了吧,蔡、王本是一家嘛!”于是双方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邻村商人张德三(名张宣基,字德三)令村中老人们津津乐道且感激不尽。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队大肆抓壮丁,邻村很多男人已经被抓走,本来男人不多的东南渠村也有数十名男人被抓到码头,准备运往外地,他们的家人心急如焚,纷纷求商人张德三设法搭救。张德三得知实情以后,想方设法,打听消息。当得知管事的处长很贪婪时,便决定花钱赎人。于是通过中间人从中斡旋,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确定了价钱,他就按人数付钱,结果发现自己的钱不够了,这该怎么办呢?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生意场上的规则给了他启示,何不给对方写张欠条呢。于是,他试探着让中间人将钱和欠条一并送过去,没想到那位管事的处长还真的收下了钱和欠条,立刻就放了人。由于他的鼎力相救,使这120多人得以返乡,免遭妻离子散之苦。随后他又请这120多人在团岛小吃街吃了一顿压惊饭,这顿饭吃光了小吃街所有的饭馆,结账时用的也是欠条。张德三的欠条能够被对方爽快地接受,其威望和信誉不言而喻。后来,他陆续还清了那些欠款。如今,他的子女们仍在青岛,每当有人问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的子女们总会淡淡地一笑说:“家父曾经说过,那是完全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以张扬的。”
村中还有另一个王氏家族,是德国侵占青岛时,因建筑占地,被强迫从小麦岛迁至东南渠村的,无家谱。目前这个王氏家族约有120多户。其后人王林德先后任潍坊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潍坊拖拉机厂厂长、潍坊市副市长。王文鸾先后任青岛橡胶二厂党委书记、厂长,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北区轻工业公司党委书记,青岛市总工会副主席。
东南渠村北原有两处丘陵,西边的叫西岭,东边的叫土侯岭,岭上有一坟,村民将其叫土侯坟。岭高有20多米,站在岭上可以看到大海,倘遇海啸,村民便可以躲到岭上,再大的水也是淹不到的。双岭直径近千米,形似椭圆,紧紧相依,绵延至东。双岭衔接处有一土路,就是当今的重庆北路。南端不远处有一亭子,旁边还有一口井。
岭的南面有一石崮,约10多平方米,上立一碑,高1.5米,宽0.8米,传说为蔡、张两姓于明朝年间所立,记述了蔡、张家族的起源以及立村情况,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人为打断,现在已经不知去向。碑前后各有一水洼,约几十平方米,与碑相距10多米。水洼的形成原因是村民为生计所迫,为了糊口不得不打石头卖钱所致,由于石头不断被运走,天长日久地面凹陷,有雨得水即成洼,久旱无水则为坑。一洼在碑之东北,一洼在碑之南。
村北的西岭上还有一座“牛王庙”,庙宇正方形体,长宽约6米。庙前有一空地约200多平方米,传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此处便搭建戏台,举行盛大庙会,人们从即墨、崂山一带不约而同地赶来参拜,以求平安,场面热闹非凡。牛在古代农业社会是极其重要的运输和生产工具,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被人们奉为“神明”供于庙宇殿堂之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纷纷立庙,远道的人便不再赶来供奉,由于香火愈来愈少,牛王庙无人修葺、管理,任由风吹雨淋,日见衰败,天长日久便倒塌了。
当时的东南渠村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为东西走向,北距西岭约300余米。新中国成立前,有东西街一条,也叫中心街,宽10多米。村子东边有一处居民聚居点,人们叫它“王家庄”,形如棋盘,非常整齐。村北为一土路10多米宽,今称为湘潭路。中心街中部、土路以北约两米处有一关帝庙,庙为正方形,长宽约为6米。每逢年节,村民便前往关帝庙进香、许愿。
中心街西南立有一处祠堂,为蔡家所立,故称“蔡家祠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或者几个家族,各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大多称作“祠堂”。一般来说,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随着社会的变迁,村中兴学,蔡家祠堂改为学校教师宿舍,后来成为村民开会的场所。后来,祠堂被推倒砸烂。
东南渠村的“土地庙”位于村东南部,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便由村民凑钱前往土地庙供奉、上香、燃放鞭炮(相传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土地庙里供着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有的地方也叫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村里若有老人去世,子女穿着白孝衣,拿着哭丧棒,抬着供品首先到土地庙前烧香叩拜,由长子率众哭祭。周边的大小村庄都建有土地庙,可谓“村村皆有土地庙”。土地神是诸神中最小的等级,其司职也从止旱止雨延伸为在暗中考察人之邪正善恶的小神。其庙堂狭小简陋自然无法与大神们的殿堂相比,甚至没有寺庙只能附在神庙或桥亭处祭祀。不过土地爷爷比较贴近大众,面目慈祥亲近,令人尊重信赖。通常土地爷爷旁还塑有一和蔼可亲的老妇,俗称土地奶奶。土地庙虽然简陋,但庙前的对联却十分贴切有趣:“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莫嫌我庙小神小,不来烧香试试;休仗你权大势大,如要作恶瞧瞧”、“南亩北畴,我老汉时不时去几次;上村下里,尔乡民年对年来一回”。
旧时村里也有祭灶的习俗,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祭灶仪式在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进行。祭灶时除上香、敬酒以外,特别要为灶王爷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式完成了以后,就要将灶王爷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的神像,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所以在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也有用饬的,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糖、饬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王爷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饬粘住,免生是非,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香麻糖,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祭灶歌谣。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年除夕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留在每户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因为灶王爷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远在他乡的游子们都要赶回家过年,就是由于灶王爷在此时要降吉祥于全家人的缘故。
古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的说法。所以很多地方祭灶是男人们的事情,女人是不祭灶的,而到了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过了腊月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间习俗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生活行程的历史积淀,又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新陈代谢,因此对于民间风俗不要一概斥为封建迷信,大加棒杀,要用理智的、科学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东南渠村有一座教堂,占地约6.59亩,总建筑面积1109.85平方米。1994年春动工兴建,1995年12月23日举行竣工典礼并开始礼拜聚会。东南渠村教堂附近十几个村的信徒都到此堂过宗教生活。
基督教堂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南渠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有蔬菜地200余亩,生产的蔬菜主要分给社员,剩余部分到沧口集销售。种植的蔬菜主要有“线黄瓜”(黄瓜中的品种之一)、蔓菁和胡萝卜以及“贡宝”。
“线黄瓜”,当地人又称“南渠黄瓜”。其特点为细、长、脆,且清香浓郁。若有人吃了一口线黄瓜,香味将传遍全村,所以“馋人偷吃不得线黄瓜”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一品种黄瓜的特点。
蔓菁,又名芜菁,俗称大头菜,也叫合掌菜、结头菜、芥蓝、擘蓝,撤蓝等。因形似盘状,南方人也称盘菜。蔓菁为根类植物,《广群芳谱•蔬谱》记载:“人久食蔬,无谷气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独否。四时皆有,四时可食。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谓之台;秋食茎;秋冬食根。数口之家,能莳百本,亦可终岁足蔬。”
胡萝卜,素有“土人参”之美称,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外,还蕴藏丰富的钙、钾、铁等物质。特别是胡萝卜素是保持眼睛、皮肤及黏膜健康的重要物质。
“贡宝”,又称牛蒡、“小胖孩”,别名牛菜、大力子、东洋萝卜。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性温、味甘、无毒,“其形如山药,色如胡萝卜,肉黄嫩脆。刀割成条与鱼共烹,实乃美味”。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肉质根细嫩香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传其原产我国,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培育出多个品种,随日本侵略者进入中国而落土此地。据说当时此菜专供日本人食用。现在牛蒡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的营养价值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又被称作东洋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村里文艺演出主要以演唱歌剧为主,最为著名的是《三世仇》,在周边村庄闻名遐迩。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扭秧歌、演话剧、演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等为主。通过这些演出,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由农业生产逐步转向工业生产。大力兴建村办企业,最先成立了东南渠工业公司,形成了电器制造、耐火材料、电池生产、紧固配件、宾馆饭店、建筑运输、贸易经营等多产业并举的新型产业结构。副业主要有建筑队、采石场,年产值20万元。1986年创建青岛楼山标准件厂、青岛市李沧区三叶针织厂、青岛鲁园实业公司。1991年建立青岛东华耐火材料厂、青岛整流器总厂电控设备厂、青岛鲁愿化工有限公司等集体、私营、合资企业20余家。同时,建设厂房对外租赁,增加了经济收入。至2003年,村办民营企业发展到17个,集体经济初具规模。同年12月东南渠工业公司改制,从此走向股份制管理模式,村集体创年产值1.2亿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村里引进了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青岛永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后又陆续引进外资企业4家,内资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9000万元,实际利用内资6000万元。其中,亚林玩具有限公司,年创外汇500万美元。辖区内有学校3处,分别是青钢技校、青岛第四十九中学、青岛遵义路小学。医院有两处,分别是青岛市第四人民医院、青钢医院。另外还有诊所3处,大药房两处,通讯大楼1处。农行、工行、建行各1处,超市3处,连锁店4处,还有大酒店以及农贸市场。
村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逐年提高,从1982年开始村民(男60岁,女50岁)退休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35元,到2004年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1998年12月为全村426人办理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2000年10月全村1568人全部“农转非”。1983年将自来水安装到户,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历史。1987年至2001年全村村民自建二层别墅楼22座。1990年至2001年村建居民楼7座,计320户。
东南渠村撤村建居后的班子合影
1964年建村小学一所,设4班,教师4名,1970年与遵义路小学合并。1991年新建村幼儿园一座,可容纳幼儿100余名,教师12名。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南渠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到一个具有较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居民社区。自1955年至2003年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400名、高中毕业生200名、大专院校毕业生60名。全村为兴修水利投资近30万元,修建塘坝3座,并配备引水上岭管道,灌溉粮田。1996年以来,投入600多万元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铺设了沥青路面,并在道路两边栽种了花草树木,进行了大面积的绿化、美化,使村庄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1998年东南渠村被评为青岛市文明村庄,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5—2006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社区。
昔日的土坯窝棚,已经被现代高楼大厦所取代,历史的篇章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东南渠村的人们正在这块先祖们曾经付出无数艰辛与汗水的土地上,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根据王修玉、王鸿德、康立勋、蔡先生等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