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历史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98
颗粒名称: 罗庄历史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临沂市罗庄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8°06' -—118°28',北纬34°51' --35°06'。北靠兰山区,东与河东区隔沂河相望,西与苍山县接壤,南与郯城县为邻。南北最大纵距22.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3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万亩,40.37万人。罗庄区所辖区域,在虞、夏时属徐州。北
关键词: 地理沿革 建置沿革

内容

临沂市罗庄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8°06' -—118°28',北纬34°51' --35°06'。北靠兰山区,东与河东区隔沂河相望,西与苍山县接壤,南与郯城县为邻。南北最大纵距22.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3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万亩,40.37万人。
  罗庄区所辖区域,在虞、夏时属徐州。殷商时属彭地。西周时,境内有=国及鲁国启阳、祝邱、中邱等地。启阳乃今临沂城最早名称。春秋末期为鲁国地,战国后期归楚国。秦为启阳县,属郯郡。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讳,启阳易名开阳。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城北诸葛城置临沂县,罗庄属开阳,均属徐州东海郡。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置琅琊国于开阳。北魏中期,琅琊国改称琅琊郡。永安二年(公元529年),为北徐州治所,罗庄属北徐州。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将开阳、临沂、即邱3县合并为临沂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沂州改称府,驻地设兰山县。民国二年(1913年)沂州府撤销,兰山县恢复临沂县之称。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地形和战争需要设临西县,罗庄区位于县南部。1940年3月14日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临西县鲁南区撤销。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4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临沂,同年10月省政府决定沂河以西,祊河以南又成立了临西县,于1948年10月临沂城收复后撤销。新中国建立后,属临沂县。罗庄区内有一区的城关南部、七区(朱陈)和八区(册山),1952年3月增设十五区(罗庄)、十六区(白庄),1955年朱陈区改称朱隆区。1958年8月,实现人民公社化,罗庄区内有灯塔(城关一部分)、共产主义(朱隆)、燎原(册山)、联盟(罗庄)、先锋(白庄)等人民公社。1959年3月白庄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1月罗庄改称付庄公社,1962年8月公社皆改称区。1964年5月,恢复城关镇和白庄区,1969年1月区又改称人民公社。同时,从册山公社中划出塘崖公社;付庄公社中划出罗庄公社。1970年4月,公社改称区。1970年6月付庄、罗庄合并为付庄区。1971年3月区又称人民公社。1972年4月付庄公社又分成付庄、罗庄两个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乡(镇),临沂县改称临沂市(县级)。1994年12月17日,县级临沂市被撤销,在其原辖区域分设兰山、罗庄、河东三个县级行政区,均属地级临沂市。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书分为历史足音、人物春秋、史海钩沉、民族宗教、双月览胜、罗庄风情等6个部分,讲述了罗庄区重要的历史事件。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沂市罗庄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