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89
颗粒名称: 乡土文物
分类号: K86
页数: 3
页码: 131-132
摘要: 玉山镇前石鼓岭村中大街上的“母抱子”槐树,相传是元末村人所植。它历经风雨和战火洗礼,如今仍生机盎然。古槐主于略向南倾斜,呈弓状。高达3米,底部周粗5米,胸粗1.9米,树冠最大时遮阴45平方米。此树曾遭日军飞机轰炸,今底部已朽烂中空,形成一个大洞,树洞最大空间为1.3立方米,能容两三个顽童嬉戏。据老人们讲,战乱年代曾有人在洞中置一鳌子烙煎饼。古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乡土文物 文物考古

内容

玉山镇前石鼓岭村中大街上的“母抱子”槐树,相传是元末村人所植。它历经风雨和战火洗礼,如今仍生机盎然。古槐主于略向南倾斜,呈弓状。高达3米,底部周粗5米,胸粗1.9米,树冠最大时遮阴45平方米。此树曾遭日军飞机轰炸,今底部已朽烂中空,形成一个大洞,树洞最大空间为1.3立方米,能容两三个顽童嬉戏。据老人们讲,战乱年代曾有人在洞中置一鳌子烙煎饼。
  古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原有东西两个侧枝,由于离地面较近妨碍交通,且危及周围民房,于1973年被砍掉。后东侧枝截处新生一枝,现该枝干高3米,最大周粗0.8米,树冠团团,春暖花开时节,枝繁叶茂。1989年,前石鼓岭村在整理街道时,特意保留下古槐,并为它建成围坛加以保护。现树底部只留下1立方米的树洞。有好事者于1998年春在洞底栽植一棵小槐树,形成目前的母槐抱子之状,成为前石鼓岭村一处景观。乡土文物
  (一)前石鼓岭“母抱子”古槐
  李怀东
  玉山镇前石鼓岭村中大街上的“母抱子”槐树,相传是元末村人所植。它历经风雨和战火洗礼,如今仍生机盎然。古槐主于略向南倾斜,呈弓状。高达3米,底部周粗5米,胸粗1.9米,树冠最大时遮阴45平方米。此树曾遭日军飞机轰炸,今底部已朽烂中空,形成一个大洞,树洞最大空间为1.3立方米,能容两三个顽童嬉戏。据老人们讲,战乱年代曾有人在洞中置一鳌子烙煎饼。
  古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原有东西两个侧枝,由于离地面较近妨碍交通,且危及周围民房,于1973年被砍掉。后东侧枝截处新生一枝,现该枝干高3米,最大周粗0.8米,树冠团团,春暖花开时节,枝繁叶茂。1989年,前石鼓岭村在整理街道时,特意保留下古槐,并为它建成围坛加以保护。现树底部只留下1立方米的树洞。有好事者于1998年春在洞底栽植一棵小槐树,形成目前的母槐抱子之状,成为前石鼓岭村一处景观。(二)东盘出土汉代铜熨斗
  李培叶
  1997年8月,本县东盘乡关河村农民李培永,在村边河中取沙时,挖出一只熨斗。
  该熨斗为青铜质,整体为勺形,素面,直柄平口,直腹平底。柄长22厘米,宽1.7厘米。上部平,横截面呈半圆形;口径外径16厘米,内径12厘米,腹深4.5厘米。经县文管所鉴定,该熨斗为汉代遗物。据推测,古人在使用时,可能将木炭火投置熨斗腹中,待烧热底面后再行使用。
  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认为,该熨斗的岀土,对研究熨斗的演变和汉代人生活习俗有重要考证价值。经得主李培永同意,这一珍稀文物现已由县文管所收藏。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第七辑文史资料,在内容上,建国前的有关史料仍占较大比例,诸如匪祸、人物、名胜、文物等。对建国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县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如水利、邮电、保险、征兵、知青下乡、卫生防疫、公安工作、民工支边等,则重点进行了组稿和选用;目的是使资料更贴近现实,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可以说,本辑内容兼古及今,可读性强。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怀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培永
相关人物
熨斗
相关作品
槐树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