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城粉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88
颗粒名称: 利城粉条
分类号: TS236.5
页数: 5
页码: 126-130
摘要: 蛟龙镇后利城村,位于临沐县东部,与江苏赣榆县隔河相望。这里是著名的“利城粉条”生产地,也是“鲁东南粉条批发市场”所在地。利城粉条,主要原料是地瓜淀粉。所生产的粉条白中透黄,粗细适中,洁净耐煮,深受用户欢迎。利城粉条的制作过程主要有制取淀粉、制作、晒干三个环节。解放后,后利城粉条迅速发展。1962年,后利城开始制瓜干和豌豆混合淀粉,比例为40斤瓜干加6斤豌豆。利城粉条业飞速发展的更重要的原因,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关键词: 利城粉条 粉条

内容

蛟龙镇后利城村,位于临沐县东部,与江苏赣榆县隔河相望。这里是著名的“利城粉条”生产地,也是“鲁东南粉条批发市场”所在地。
  利城粉条,主要原料是地瓜淀粉。所生产的粉条白中透黄,粗细适中,洁净耐煮,深受用户欢迎。
  粉条为干菜,放在干燥通风处,可几年不变质。既可作主菜,也可作配菜。做菜时,只须撕一把放在菜锅内,烧至锅开,即可食用。口感好,老少咸宜。
  利城粉条的制作过程主要有制取淀粉、制作、晒干三个环节。首先是制取淀粉。先把地瓜磨成糊状,加水冲稀,经细箩过滤,浆液流入池中,两至三小时后,淀粉沉淀于池底,再把水放去,挖出湿淀粉,晒干。有了淀粉之后,第二步是制作粉条。先按一定比例,称出少许淀粉,用开水冲和,搅拌成糊状,倒入盛有淀粉的大瓷盆中揣,揣到合乎制粉要求时,再把揣好的芡一把把地拿到带有漏眼的瓢中。“粉把式”一只手掌瓢,一只手握成半拳用力捶瓢,边捶,边让瓢有规律地晃动,使刚漏出的芡流到锅中煮熟——此为捶瓢。粉条煮熟后,用两根狀如长筷的细棍引出到锅外冷水池中——称为“出筷子”。粉条不断引岀,再不断地拿成把子,接着把把子拿到另一个冷水池中搓洗,再拿到平台上稍微冷却,最后拿到粉条箱中彻底冷却。整个制作过程中,打糊、揣芡、捶瓢、出筷子、拿把子、搓冼,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晒干粉条较简单,把冷却的粉条把子挂在绳上晒即可。
  利城粉条,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这里就有人生产粉条,那时的粉条原料主要是绿豆或豌豆淀粉,产量少。
  解放后,后利城粉条迅速发展。其原因是生产工具和工艺的变革。
  1962年,后利城开始制瓜干和豌豆混合淀粉,比例为40斤瓜干加6斤豌豆。那时用的是活缸法。方法是把瓜干豌豆磨成糊,再把糊放到大笋中冲水,搅拌,用木杆挤压,使过滤水流入缸中,加入酸浆子(上次制粉过程中,淀粉沉淀后分离岀的带有酸性的浆水),使淀粉迅速沉淀,再把淀粉中的另一种物质析出,沉淀在淀粉表层。此种沉淀物色黄,称为黄粉。把析岀的黄粉刮去,剩下的就是雪白的淀粉了。用活缸法常有“倒缸”的危险,就是所用酸浆水的酸性或数量不够,致使黄粉和淀粉不分离。这时就必须再加入新的酸浆重新制取,所以极不方便。后来,活缸法自然被淘汰。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推动了利城粉条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必然要求生产工具和工艺的不断变革。七十年代初期,石磨被刺地瓜机代替;至八十年代,刺地瓜机又被凿刺的铁皮滚子代替。过滤工具,从制取绿豆淀粉的短柄小杆和浅帮大箩,改进为制混合粉的长柄大杆和深帮大箩;后来又发展用箩底做的手摇“晃子”;近两年又被磨糊滤浆为一体的甩浆机、簸箕箩所代替。同样,盛过滤水的缸也被薄膜围成的池子代替了,而池子也越来越宽,越来越长,三、四米宽,十几米长的池子已是常见了。一个家庭日制粉量由几十斤增至几千斤。漏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漏绿豆粉时,用的是葫芦开成的干瓢,瓢孔大多五个,最多不过七、八个;漏混合粉时,已改用铁皮做的瓢,瓢孔增加到二十四个,近几年,瓢比原来的大好几倍,瓢孔多达一百多个;现在大瓢又被机器瓢代替了。漏粉时,由小瓢的“捶”发展到大瓢的“晃”,现在又由人工“晃”发展到机器“晃”。人工揣粉也早被搅拌机代替了。漏粉也摆脱了气候的限制。从前只能漏冻粉(结冰后漏),后来能用洗粉(结冰前高温下漏),现在更能用搓粉(不用水洗边搓边晒)了。漏粉速度也提高了,以前每天漏几盆,现在每小时就能漏二至三盆。
  粉条生产的飞速发展,依赖于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改变,粉条生产的飞速发展又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进步。
  1961年冬,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国民经济刚刚复苏,后利城第一生产队就到江苏赣榆请来了粉条教师,传授混合粉生产技术。一队社员尹秀太等三人成了后利城第一代漏混合粉粉条的把式。第二年一开春,就开始独立生产。这在利城粉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只是壮大了集体经济,更在于它唤醒了人们对财富的大胆追求。七十年代初,专用地瓜作原料的家庭制粉业兴起,制粉户约占全村的2/3,年制粉量5至6吨。几年后,后利城的制粉技术向周围扩散。1996年,后利城的地瓜种植亩数达1650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85%,年制粉量已达550多吨。只此一项,人均就收入500元。
  利城粉条业飞速发展的更重要的原因,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1994年春,后利城党支部书记胡怀高,看到自发组成的粉条市场出现了很多弊病,如混乱、拥挤、争秤,吵架斗殴、外地人生活不便、本地人欺行霸市等,严重阻碍了粉条业的发展,于是想由村委直接组织管理粉条市场,并为此向蛟龙镇党委书记谢华东作了汇报,得到了乡党委的支持。四月初,由临沂市工商局批准监制的“鲁东南粉条批发市场”牌子挂出来了。临沐县工商局、蛟龙镇党委、后利城村委合制的横跨中心大街的市场标志门也立起来了,粉条批发市场的机制正式运转了。村里派出两名治安员专门维持治安,买了六台磅秤,设置专人过磅、算账、开单据,对外地贩运者有专人负责食宿招待,并对个体贩运者设专磅。市场建立后,当年的粉条销售量就达600多万斤,第二年(95年)即达800多万斤,第三年(96年)又猛增到1200多万斤。市场兴盛时,每天来收购粉条的汽车有5至6辆,三轮车、拖拉机四五十辆,自行车、小驴车络绎不绝。
  村委的另一个举措,是划出地皮专门建粉房。现在后利城村已有粉房16个,仅96年漏粉量就达750万斤,赚加工费近90万元。
  粉房的大量设置,批发市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粉条业的发展。一部分人自家原料不够,又从外地买来淀粉。这样,既使粉房多收了加工费,又使不少人从买粉卖粉条过程中赚取了劳务费。市场的有效运转,促进了销售业的发展。利城粉条几乎覆盖了江苏全省,常州成为利城粉条的最大集散地;日照、临沂也大量输入利城粉条。
  粉条业的大规模开发,引发了利城周围地区种植业、加工业的变化。春地瓜种植面积增加,秋地瓜在农作物中更占压倒优势,邻村前利城,东、西塘子村的地瓜全部制取淀粉,周围几十个村庄也都大力发展制粉业。97年以来,后利城的漏粉条技术也象制粉一样向四周幅射。日照市、东海县不但来人学习制粉,还专门到后利城请老师去传授漏粉技术。
  利城粉条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单是粉房加工费和村民买粉卖粉条的劳务费,人均年收入即可达1700余元,全村404户,已有230多辆拖拉机,80多台三轮车,近30辆摩托车。人人能吃苦,也舍得花钱消费。该村每天能销一头猪的肉,鸡蛋年消费五、六万斤。有几个外村养鸡大户,常年在村里摆摊。高消费也刺激了服务业的发展,商店、饭店、维修、理发、服装等行业如雨后春笋,俨然成了一个小集市。而村方圆几里内所晒的粉条构成了银白的世界。
  利城粉条业的兴旺,不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带来了村民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党的政策在这里深入人心,使大家对劳动致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第七辑文史资料,在内容上,建国前的有关史料仍占较大比例,诸如匪祸、人物、名胜、文物等。对建国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县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如水利、邮电、保险、征兵、知青下乡、卫生防疫、公安工作、民工支边等,则重点进行了组稿和选用;目的是使资料更贴近现实,以史为鉴,教育后人。可以说,本辑内容兼古及今,可读性强。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怀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胡怀高
相关人物
利城粉条
相关专题